发表于2025-04-06
- 作者简介 -
贝尔纳•斯蒂格勒(Bernard Stiegler,1952— ),哲学家。现为法国蓬皮杜中心创新与研究所(IRI)主任,中国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历任法国国立视听中心(INA)、声学与音乐研究中心(IRCAM)主任、蓬皮杜中心文化部主任。其在德里达指导下完成博士论文与代表作《技术与时间》(三卷本)被认为是20世纪末法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 译者简介 -
陆兴华,同济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从事当代法国思想和艺术理论研究。著有《当代艺术做什么?》、《让快乐排好队:巴尔特全书》和《哲学当务之急:当代法国思想六论》等书。
许煜,现任教于德国吕讷堡大学,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网络社会研究所研究员、法国西蒙东国际研究中心 (CIDES) 研究员。著有《On the Existence of Digital Objects》、《The Question Concerning Technology in China - An Essay in Cosmotechnics》等书。
- 编辑推荐 -
•斯蒂格勒教授两访中国,带来系列精彩讲座
•在人类纪里,艺术为何?艺术何为?
•我们应当如何克服身处其中的人类纪?
•一次丰富而深刻的思想的邀约亟待您的参与
- 内容简介 -
本书囊括了斯蒂格勒教授受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视觉中国研究院,以及同济大学欧洲文化研究院的邀请,于2015年2月26日至3月4日和2016年3月17日至20日,两次访问中国美术学院所作的关于数码时代普遍无产化状况下的审美判断和元电影、书写、屏幕与欲望之间的关系的系列讲座;以及2015年3月6日在南京大学所作的关于如何克服我们身处其中的“人类纪”的讲座发言。这几场讲座既包含斯蒂格勒教授最新鲜的思考与批判,又牵引出他庞大深厚的哲学框架和系统。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人类纪里的艺术》 1,一致性并不是回到超验之中的东西:这不是信仰的对象,也不是虔敬的对象。它是信念的对象,甚至也是神秘的对象,某种膜拜的(cult)对象,正是它构成了“文化”。 2,它最初是与有闲阶级(贵族)相连的,随着资产阶级民主的出现(钢琴、年青姑娘、沙龙和小夜曲...
评分 评分##已购。三篇讲座发言,随处金句,合起来又让我抓不住脉络。在整个20世纪,本雅明所称的具有“机械可复制性”的种种技术发展,导致了曾是艺术业余爱好者之特长的心理动作知识的普遍退化。这使得业余爱好者失去他们的知识,成为文化消费者。正是通过录音带式的模拟记忆,文化工业得以消灭业余爱好者的演奏(也是今天虚无主义扩张的条件之一)。它们换之以一批不会动手、不再知道如何阅读音乐的公众,这情形导致了这批公众及其判断的短路,代之以收视率和平均的品味。平均也就是平庸。人类纪实际上是一个熵纪,一个产生着大规模的熵的时期,而这恰恰是因为,原来的知识,正在被打散和自动化,这些知识现在已根本不再是知识,而是一些封闭系统。而知识是开放的系统:它总是包含着一种负熵性的去自动化的能力。关闭一个开放的系统,将会导致那个系统的消失。
评分1:苏格拉底与美诺进行辩论,认为美德我们已经具备,但在转世的过程中被遗忘。所以回忆是拥有知识的过程。 斯蒂格勒从古希腊哲学出发,认为技术让人不再去记忆,人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很多知识。虽然也收获了一些知识(比如操纵手机的知识),但却是跟着机器的节奏 他从杜尚的《...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这几场讲座既包含斯蒂格勒教授最新鲜的思考与批判,又牵引出他庞大深厚的哲学框架和系统。”
人类纪里的艺术:斯蒂格勒中国美院讲座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