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4-23
本書寫的是“西方到來”之前的中國。18世紀的中國不是“不變”,而是存在著生機勃勃的“變革”,是對於潛在發展成為強大的、近代的中國有重要意義的改革時期。“耗羨歸公”是財政製度這一改革主要領域的頂點,它不僅解決瞭前朝遺存的種種問題,而且是對當時各種財政危機的有效的閤理化解決方案。各省實施改革,因地製宜,享有充分的自主權,成效顯著,有益於國計吏治民生。然而“耗羨歸公”並不能一勞改永逸地解決清朝財政存在的所有問題,改革從一開始就受到抵製,加上集權國傢的財政要求,社會經濟條件的變化,傳統經濟結構的根本性製約,後來的“耗羨歸公”政策輝煌不再。
這是一部“在中國發現曆史”的作品,是利用檔案細緻探討中國曆史的代錶作。
州縣官的銀兩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州縣官的銀兩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以為是政治經濟學,結果是一本曆史流水賬
評分 評分 評分##1)一個不提供公共産品的官僚係統(連車馬費都不願意齣),居然齣現虧空,這得貪婪到什麼程度?換言之,四萬萬國民辛辛苦苦勞動,還是養不起那群官僚,真真讓人嗔目結舌。 2)雍正使勁推動火耗歸公,促使陋規製度化。乾隆就厲害瞭,使勁製造新的陋規,高下立判。
評分##曾小萍,1979年畢業於美國加州大學伯剋利分校,獲博士學位。現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語言文化係、曆史係教授,曾任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主任。著作有:《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閤理化財政改革》(1984年)、《近代早期中國的契約和産權》(閤編,2004年)、《自貢商人:近代早期中國的企業傢》(2005年)、《中國法律:知識、實踐與轉變(1530年代至1950年代)》(閤編,2015年)等。 譯者簡介:董建中,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譯著有:《州縣官的銀兩:18世紀中國的閤理化財政改革》(2005年)、《自貢商人:近代早期中國的企業傢》(2014年)、《君主與大臣:清中期的軍機處(1723—1820)》(2017年)、《馬背上的朝廷:巡幸與清朝統治的建構(1680—1785)》。
評分 評分 評分##從《中國國傢治理的製度邏輯》的引用中跳到此書。作為外行從閱讀中能夠獲得的知識顯然是很有限的,但即使如此清中期財政管理(及政府運作)麵臨的問題的技術細節,仍然留下深刻印象。對於曆史存在很多粗糙的開腦洞的解釋,原來就覺得根基不牢,現在更覺得沒有對技術問題的瞭解和把握,大而化之的結論大多不可信。 差不多上研究生之後,就一直在看這本書,初看時不以為然,後來又很佩服,到現在,知道這是個多麼復雜的問題,zelin也並沒有雄心要講清楚,隻要能展示一個側麵,就是不得瞭的功夫瞭。 搞明清的人都知道,當時的地方官缺錢,很缺錢,我們常常說,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其實,...
評分##繼續清之重新認識,拋開成見。火耗歸公是帝製時代財政現代化的一種嘗試。認可地方政府公共開支,認可官員閤理自身開支,試圖從製度上而不是單從道德上解決財政以及腐敗問題,看起來雍正有一個現代的視野。
州縣官的銀兩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