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7
柏杨(1920—2008),中国当代著名作家,留下历史、小说、杂文、通鉴等多部著述,一生主张“只为苍生说人话,不为君王唱赞歌“,用浓烈的笔触书写对中国人的“爱之深,责之切”。
代表作:《中国人史纲》《丑陋的中国人》《柏杨版资治通鉴》。
其中,《中国人史纲》是柏杨在九年二十六天的监狱生涯中写下,柏杨在书中表露的对人性的关切、对苦难的同情,让《中国人史纲》在一众中国通史读物中独树一帜,成为经典。
* 柏杨诞辰100周年纪念版,柏杨夫人张香华女士亲笔作序,古代史专家权威审校,刘瑜、雷颐、白岩松、倪匡、钱理 群鼎力推荐。
* 人性史观:不为帝王唱赞歌,只为苍生说人话,聚焦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中国人,讴歌人性,尊重人权。
* 人民视角:大篇幅描写人民群众创造的成果(唐诗、元曲、《红楼梦》等),展示中国文化真正的精华。
* 公元纪年,方便理清历史时间线,不用为繁琐的年号苦恼。
* 中西对照:每章结尾,列出同时期东西方世界对比,在国际视野下,才能更清晰地读懂中国历史。
* 《中国人史纲》直接激发了漫画科普大V“混子曰”创始人二混子创作《半小时漫画中国史》的欲望。
《中国人史纲》从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时代讲起,至20世纪初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为终,以100年(一个世纪)为纪年单位,是一部囊括上下五千年的中国大历史。
柏杨无意对帝王将相进行虚伪的歌颂,他舍弃所有无谓的帝号、谥号、尊号,把他们拉下神坛,直呼其名,视为普通的中国人去评判。同时,柏杨也把目光聚焦于被历史淹没的普通中国人,他同情劳苦大众、蔑视权贵军阀,以人性和人权作为唯一的立足点。因此,《中国人史纲》是一部有态度、有人情味的中国通史。
我们能从《中国人史纲》中了解到五次影响中国国运的重大转折:
三次大黄金时代(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李世民时期的盛世大唐,入关的满洲人建立的大清王朝)
大分裂时代(大混战的五胡十六国与南北朝)
大黑暗时代(高度集权、闭关锁国、钳制思想的明朝)
正是这五次重大转折,奠定了中国的疆域、文化、价值观、经济结构、社会分层和国际地位。
而通过柏杨的笔触对中国历史进行回顾时,我们也能发现,历史在不断重演,几千年来中国也总是在吃同一种教训:
中国历史上每一个王朝政权,当它建立后的四五十年,或当它传位到第二、第三代时,就到了瓶颈时期。
在进入瓶颈的狭道时,除非统治阶层有高度的智慧和能力,他们无法避免遭受到足以使他们前功尽弃,也就是足以使他们国破家亡的瓶颈危机。历史显示,能够通过这个瓶颈,即可获得一个较长期的稳定;不能够通过或一直胶着在这个瓶颈之中,它必然瓦解。
在历史的循环往复中,中国走过了五千年,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不屈不挠,正如柏杨所言:
中国像一个巨大的立方体,在排水倒海的浪潮中,它会倾倒。但在浪潮退去后,昂然地仍矗立在那里,以另一面正视世界,永不消失、永不沉没。
阅读《中国人史纲》,了解中国的过去,再去开创属于我们的黄金时代。
中国人史纲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中国人史纲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公元前三十世纪前后,遥远的埃及、美索不达米亚和较近的印度,都在萌芽他们的古文明时,中国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文明。如今,曾雄霸一方的四大文明,三个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唯有中华文明虽历经磨难却生生不息。 小时候我有过一个疑问,历史课本里的中国...
评分##文/宝木笑 “历史学以人类的活动为特定对象,它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千姿百态,令人销魂,因此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激发人们的想象力。” ——法国历史学家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 1968年到1977年间的柏杨先生,显然没心情咀嚼品味布洛赫的这段话。《绿岛小夜曲》里唱:...
评分 评分##我有时候会想,我何苦去读什么历史呢 我既记不住年份,可以随口报出炫耀 也得不到教训,以屎为鉴的那是李世民 历史有时很荒谬,却大多不精彩 因为人物实在太多,平均登场不超过20字,并且永远不会有二次登场的可能性 情节则雷同得让最低劣得网络小说家汗颜 商荮王每次玩的女人...
评分 评分##曲学阿世。
评分##曲学阿世。
评分《中国人史纲》读完,之前的畅快体验在看到最后一章时,被硬生生拗断。早料到,当涉及到国共历史这样敏感的话题时,内地版本必定会有删减保留,但没有料到这个幅度会大到如斯的地步,最后一章——第三十三章 二十世纪,居然只到了第一节八国联军便嘎然而止,全书完毕,之后的辛...
评分##《中国人史纲》:柏杨的批判确实有些偏激,明显带着个人的情绪,对待帝王将相不再是歌功颂德,反而严加批评。年轻的时候绝对是个愤青,抨击有力。
中国人史纲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