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6
作者简介:
杨树达(1885—1956),著名语言文字学家。毕生从事汉语语法和文字学的研究和教学,长于甲骨、金文等文字和训诂、音韵、语法及修辞研究。新中国成立后,被聘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学部委员,湖南省文史研究馆馆长。
整理者简介:
杨柳岸,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博士。杨树达先生曾孙。现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助理教授。
杨树达自1920年8月到1956年2月初所写的日记,共51册。这是其中的第46册(1948年11月1日—1949年9月30日)和第50册(1952年11月21日—1954年5月18日),所以定名为《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日记内容非常丰富,保留了杨树达研究古 文字、古文献的记录,以及和陈寅恪、郭沫若等学者书信往返的内容,尤其是对当时著名人物的看法评价,都写在了日记中,言辞耿直,想啥说啥,是研究近现代学术史、教育史的第一手资料。此次整理出版,为方便读者阅读使用,除施加标点外,还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对其中的人物、地名、长沙方言做了简单的注释,二是编制了人名索引,三是书前附了杨树达及家人照片合影、友朋往来书信、日记原稿书影,四是绘制了杨树达先生家族谱系表。
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吃瓜兄赠。记事颇简略,自信自爱值得学习,文科狗当自强
评分##吃瓜兄赠。记事颇简略,自信自爱值得学习,文科狗当自强
评分##杨家确实是大家族,光杨树达先生就开枝散叶这么多人,而且有庄园能收租,都一九五四年了还有佃租在收。因为大多是流水账,知识密度很低,但从日记看姻亲和结交的人不少是学者专家,看这些人的勾稽关系是阅读此类日记的乐趣和目的。另外杨先生晚岁(49年)一度寻求宗教依靠,频去佛教人士家中做客或参加法会。杨树达与郭沫若关系颇差已有耳闻,但与容庚也有芥蒂倒是第一次知道,评其学术略无根柢,开口便错,是否过酷了。另外对黄侃、刘复、王闿运评价也颇差。又提到陳夢家來書极客气,看來陳确是温文尔雅之人,可惜后来的遭遇。 ——2022.4.3完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评分##中多著名故事如法高郵何如法韶山(99頁)、郭沫若謂董作賓妄人(171頁)、「見邀者除予外,尚有陳寅恪、顧頡剛云」(181頁)。 整理用功,注釋富有價值,但對學術本體仍有隔膜,如36頁8行當標點作「陳侯因[次肉]、黃帝、桓、文、大保(召公)」,整理者誤解銘文,致115頁倒6行「陳侯戈乃陳侯,因字作花紋,故人不識」之「因」亦誤連上句。69頁9行當標點作「敦爲?,簋爲盨」。95頁4行當標點作「隱志相及」。104頁倒4行「地里表」似當作「地里志」。106頁3行「歸裘之中侄代言」疑有誤。 所記學術研究、著作出版諸事有足注意又頗零散者,如對虢盤飲至禮的認識過程、《積微居甲文說》《漢書窺管》等書出版經過。由此觀之,出版某些現代學者日記,或可在人名外增編書名索引,當爲切實貢獻,且以新技術條件大有探索餘地。
评分##杨每日所记虽然不长,但是很有规律。多记录访友、读书、写作诸事,时不时说说自己写文章的进程,和新的看法。他老人家在去世前不久还自己编了个日记的简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评分赶在停快递前买了一册。没想象的好看,几篇出版预热文已把华彩段落摘引得差不多了。不过整理注释很到位,尤其对人名索引的凡例说明,堪称典范。
评分##杨每日所记虽然不长,但是很有规律。多记录访友、读书、写作诸事,时不时说说自己写文章的进程,和新的看法。他老人家在去世前不久还自己编了个日记的简本。从中可以学到很多。
评分##杨家确实是大家族,光杨树达先生就开枝散叶这么多人,而且有庄园能收租,都一九五四年了还有佃租在收。因为大多是流水账,知识密度很低,但从日记看姻亲和结交的人不少是学者专家,看这些人的勾稽关系是阅读此类日记的乐趣和目的。另外杨先生晚岁(49年)一度寻求宗教依靠,频去佛教人士家中做客或参加法会。杨树达与郭沫若关系颇差已有耳闻,但与容庚也有芥蒂倒是第一次知道,评其学术略无根柢,开口便错,是否过酷了。另外对黄侃、刘复、王闿运评价也颇差。又提到陳夢家來書极客气,看來陳确是温文尔雅之人,可惜后来的遭遇。 ——2022.4.3完 在写这篇之前,我必须讲明,祖父主要著作中的绝大部分,在他老生前,都已经出版了。在他去世前的几年间,是他著作出版的一个高峰期。1954年以旧历算,共出书七种(包括再版)。去世几年后出版的,有《盐铁论要释》《积微居读书记》等。 我读过一些文章,包括网络和出版物,都说...
评分##整本日记里最多出现的就是“遂竟日”,而这也正是遇夫先生学富五车的缘由吧。 另外,对陈介祺、刘心源、容庚、马宗霍、杨大堉、王闿运、黄侃等人的吐槽、揶揄也很有趣,散落在书中,偶然一遇,颇有意味。
杨树达日记(一九四八—一九五四)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