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4-07
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
Siegfried Kracauer
1885—1966
20世纪重要思想家、作家,1920年代德国最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之一,1933年移民美国,入职现代艺术博物馆和哥伦比亚大学。承袭齐美尔、马克斯·韦伯的思想,并与马克思主义的传统融会贯通。著作覆盖哲学、社会学、电影理论、文学和文化批评等领域,同时从事小说创作,包括《电影的本性》《从卡里加利到希特勒》《大众装饰》《白领》《侦探小说》《雇员们》等,在现代性理论、城市研究、视觉文化等方面有开创性影响。
20世纪德国最具原创性、批判性的思想家、作家——
克拉考尔的“天鹅之歌”,毕生思索人类命运凝集成的历史哲学
以拨云见日的笔触、启示录式的精神,召唤历史学家的“前厅”思维和智慧
~~~~~~~~~~~~~~~~~~~~~~~~~~~~~~~~~~~~~~~~~~~~~~~~~~~~~~~~~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是克拉考尔晚年关于历史研究的著作,主要思考过去与现在的联系,比如“自己的未来是有关过去的未来”,另一方面也在思索历史本身(或者说历史现实)与历史学(历史叙事/阐释)之间的关系。为此,他分析了由古至今的历史理论,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探讨历史相比于自然科学的地位,第三章是对历史“当前趣味理论”进行批判。第四章重点强调历史事件的具体性,并讨论历史学家在何种程度克服其主观方法。第五章讨论一般历史与特殊历史之间的疑难。第六章探讨时序时间与赋形(shaped)时间的疑难。第七章处理历史与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一章讨论历史与哲学的关联,强调历史学的居间特性,哲学关心终极事物,历史学家忙碌于终极事物之前的那些事。作者更多地将历史视为“现实领域”,关注历史学家作品的艺术与科学特征,给读者提供了对于“历史”的不同见解。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很惊喜,一名电影理论家能对历史哲学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几乎各种相关著作都提到了。作者的立场偏向于布克哈特与赫伊津哈,反历史主义和普遍史,主张“共存”,强调历史的非同质性而很多看法与后来的叙事主义亦有共通之处(作者66年逝世之前就注意到了怀特的《历史的重负》),非均质和多重时间的提法与科泽勒克也有类似,“前厅”思维有点接近于安克斯密特的“崇高经验”。将历史学与摄影、电影理论进行类比在今天都很有启发性。没有写完实在是可惜,这样的理论家可以发掘一下。
评分##20世纪德国思想家、作家克拉考尔的“天鹅之歌”,毕生思索人类命运凝集成的历史哲学 Parallels between history and the photographic media, historical reality and camera-reality.电影的本性一书是another attempt of mine to bring out the significance of areas whose claim to be acknowledged in their own right has not yet been recognized. The reh...
评分一些方法论,挺有意思的。
评分 评分一些方法论,挺有意思的。
评分##历史可以从科学上研究,可以从艺术上研究,可以从文学上研究,可以从哲学上研究。文史哲不分家。
评分##尽管是未完成的遗作,却意外地颇成体系。启发很大。克拉考尔认为历史关注意外事件、事实真相和价值意义,因此它不同于科学、哲学,也不必追求与之相似。历史研究应该像其对象一般鲜活,而不是被体制化(追求永恒的真理对历史来说是愚蠢的。在规律真理之前,历史守护着人类的自由。)生活世界和前厅思维。
评分##克罗齐零分,布克哈特满分?其实讲普鲁斯特的地方很值得挣扎一下。前厅的部分没明白。
评分历史:终结之前的最终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