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图典

经络穴位图典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月芝,刘建青 编
图书标签:
  • 经络
  • 穴位
  • 中医
  • 图典
  • 养生
  • 保健
  • 医学
  • 人体穴位
  • 传统医学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55688
版次:1
商品编码:1009958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91
字数:31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的特点:1.用图、表和简单的文字,描述全身的经络和穴位。
  2.每一个穴位都讲到了,这是在第三部分中按经络的分布进行讲解的。
  3.对 于常用的穴位,又作了进一步的详解。这是在第四至第八部分中,按部位分布讲解的。
  4.除了按经络分布进行讲解穴位,还按部位分布讲解穴位,方便循经取穴和局部取穴。
  5.以图示介绍穴位,穴位图准确、细致,对穴位局部的“外观”和“内景”都进行了图示。
  6.“取穴前的准备”介绍了取穴的体位和常用方法。
  7.对耳穴部分按国家标准进行了介绍。

作者简介

  刘月芝,医学博士,北京市宣武中医院主任医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针灸临床专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师从全国著名针灸专家杨甲三教授。临床上继承发扬导师的经验,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创立了独特的通调针刺法。对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面瘫、失眠;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慢性肠炎、脂肪肝等;骨伤科疾病如颈椎病、坐骨神经痛等以及妇科疾病、皮科疾病均取得很好的疗效。此外,对各种疑难杂症有独到的研究。撰写了多篇论文均在《中国针灸》等权威期刊上发表。其中《针刺治疗中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一文曾获1998年北京市医学会及宜武区医学会优秀论文奖,并在中韩国际交流会上大会宣读。主持了北京市中医管理局课题。主编《中医脑血管病食疗验方》《常见肾脏病》等著作,协编七年制《针灸学》教材。常年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五年制学生的《针灸学》的课堂教学及临床带教,被聘为北京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带教德国、日本、美国等国留学生,受到学生的好评。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取穴前的准备
取穴的标准体位
骨度分寸取穴法
解剖标志取穴法
手指同身寸取穴法

第二部分 人体的经络系统
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
手太阴肺经的循行和分布
手厥阴心包经的循行和分布
手少阴心经的循行和分布
手阳明大肠经的循行和分布
手少阳三焦经的循行和分布
手太阳小肠经的循行和分布
足太阴脾经的循行和分布
足厥阴肝经的循行和分布
足少阴肾经的循行和分布
足阳明胃经的循行和分布
足少阳胆经的循行和分布
足太阳膀胱经的循行和分布
任脉的循行和分布
督脉的循行和分布
冲脉的循行和分布
带脉的循行和分布
阴跷脉、阳跷脉的循行和分布
阴维脉、阳维脉的循行和分布

第三部分 人体的穴位
手太阴肺经穴
手阳明大肠经穴
足阳明胃经穴
足太阴脾经穴
手少阴心经穴
手太阳小肠经穴
足太阳膀胱经穴
足少阴肾经穴
手厥阴心包经穴
手少阳三焦经穴
足少阳胆经穴
足厥阴肝经穴
任脉穴
督脉穴
经外奇穴

第四部分 头面颈项部常用穴位
头面颈项部经络穴位
头维(ST8)
百会(DU20)
上星(DU23)
天柱(BL3)
风池(GB20)
哑门(DU15)
风府(DU16)
翳风(SJ17)
角孙(SJ20)
耳尖(EX-HN6)
迎香(L120)
四白(ST2)
地仓(ST4)
下关(ST7)
颊车(ST6)
颧(SI18)
听宫(SI19)
睛明(BL1)
攒竹(BL2)
丝竹空(SJ23)
阳白(GB14)
水沟(DU26)
印堂(EX-HN3)
太阳(EX-HN5)
金津、玉液(EX-HN12,13)
扶突(LI18)

第五部分 胸腹部常用穴位
胸腹部经络穴位
腋胁侧腹部经络穴位
中府(LU1)
乳根(ST18)
梁门(ST21)
天枢(ST25)
水道(ST28)
大横(SP15)
大包(SP21)
天池(PC1)
日月(GB24)
期门(LR14)
带脉(GB26)
章门(LR13)
中极(RN3)
关元(RN4)
气海(RN6)
神阙(RN8)
下脘(RN10)
中脘(RN12)
膻中(RN17)
天突(RN22)
子宫(EX-CA1)

第六部分 肩背腰尻部常用穴位
肩背腰尻部经络和穴位
人体脊柱与相关穴位
天宗(SI11)
大椎(DU14)
大杼(BL11)
风门(BL12)
肺俞(BL13)
厥阴俞(BL14)
心俞(BL15)
膈俞(BL17)
肝俞(BL18)
胆俞(BL19)
脾俞(BL20)
胃俞(BL21)
三焦俞(BL22)
肾俞(BL23)
大肠俞(BL25)
小肠俞(BL27)
膀胱俞(BL28)
次(BL32)
膏肓(BL43)
志室(BL52)
肩井(GB21)
长强(DU1)
定喘(EX-B1)
夹脊(EX-B2)

第七部分 上肢部常用穴位
上肢部经络和穴位
尺泽(LU5)
孔最(LU6)
列缺(LU7)
太渊(LU9)
鱼际(LU10)
少商(LU11)
商阳(LI1)
合谷(LI4)
阳溪(LI5)
偏历(LI6)
手三里(LIIO)
曲池(LI11)
臂臑(LI14)
肩(LI15)
极泉(HT1)
少海(HT3)
通里(HT5)
阴郄(HT6)
神门(HT7)
少府(HT8)
少冲(HT9)
少泽(SI1)
后溪(SI3)
腕骨(SI4)
养老(SI6)
支正(SI7)
曲泽(PC3)
间使(PC5)
内关(PC6)
大陵(PC7)
劳宫(PC8)
中冲(PC9)
关冲(SJ1)
中渚(SJ3)
阳池(SJ4)
外关(SJ5)
支沟(SJ6)
肩(SJ14)
八邪(EX-UE9)
四缝(EX-UE10)
十宣(EX-UE11)

第八部分 下肢部常用穴位
下肢部经络穴位
梁丘(ST34)
犊鼻(ST35)
足三里(ST36)
上巨虚(ST37)
条口(ST38)
下巨虚(ST39)
丰隆(ST40)
解溪(ST41)
陷谷(ST43)
内庭(ST44)
厉兑(ST45)
隐白(SP1)
太白(SP3)
公孙(SP4)
三阴交(SP6)
地机(SP8)
阴陵泉(SP9)
血海(SP10)
承扶(BL36)
委阳(BL39)
委中(BLAO)
秩边(BL54)
承山(BL57)
飞扬(BL58)
昆仑(BL60)
申脉(BL62)
至阴(BL67)
涌泉(KI1)
太溪(KI3)
照海(KI6)
复溜(KI7)
筑宾(KI9)
阴谷(KL10)
环跳(GB30)
阳陵泉(GB34)
光明(GB37)
悬钟(GB39)
丘墟(GB40)
足临泣(GB41)
大敦(LB1)
行间(LB2)
太冲(LB3)
蠡沟(LB5)
曲泉(LB8)
鹤顶(EX-LE2)
膝眼(EX-LE5)
胆囊(EX-LE6)
阑尾(EX-LE7)
八风(EX-LE10)

第九部分 耳部穴位
耳郭表面解剖
耳穴的分布规律
耳穴的分区
耳穴的定位
耳穴名称、部位及主治
常用穴位索引

精彩书摘

  第一部分 取穴前的准备
  骨度分寸取穴法
  骨度分寸取穴法是以骨节为主要标志,设定尺寸,用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不论男女、老幼、高矮、胖瘦,均可按同一标准测量。
  常用的横寸有:两额角发际间:9寸;耳后两乳突(完骨)间:9寸;两乳头间:8寸;两肩胛骨内缘间:6寸;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寸。
  常用的直寸有:前后发际之间:12寸;眉间(印堂)至前发际正中:3寸;第7颈椎棘突下(大椎)至后发际正中:3寸;胸骨上窝至胸剑联合:9寸;胸剑联合至脐中:8寸;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腋前皱襞至肘横纹:9寸;肘横纹至腕横纹:12寸;股骨大转子至髌骨下缘:19寸;臂横纹至胭横纹:14寸;髌骨下缘至外踝尖:16寸;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寸;胫骨内侧髁下方至内踝尖:13寸。

前言/序言


《形体奥秘:人体的内在脉络与能量流图解》 这是一部深入探索人体内在结构的视觉百科全书,它将带您踏上一段揭示生命能量运作之谜的奇妙旅程。本书并非简单的图谱集合,而是一次对人体精妙之处的细致描绘与深度解析,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身体运作方式的整体性认知。 核心内容概述: 本书将以大量精美、写实的解剖学插图和示意图为基础,重点呈现人体内部那些肉眼不易察觉却至关重要的“通道”与“节点”。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骨骼、肌肉、血管和神经等宏观解剖结构,更将触及那些支撑生命活动、传递能量信息的核心网络。 能量流动的路径: 我们将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描绘生命能量(在某些传统医学理论中被称为“气”)在体内运行的主要路径。这些路径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连接、构成一个动态的整体。本书将通过清晰的图示,展示能量如何在特定区域汇聚、流动,以及在身体不同部位产生何种影响。我们将深入探究这些能量通道的走向,它们的起止点,以及在不同生理活动状态下的变化。 关键能量汇聚点: 在能量流动的路径上,存在着一些至关重要的“节点”。这些节点不仅是能量的聚集之处,更是能量转换、储存和释放的关键枢纽。本书将精确标注这些节点的解剖位置,并结合生理功能进行阐述。读者将了解这些节点在维持身体平衡、调节情绪、以及应对内外环境变化中所扮演的角色。我们将揭示它们如何与身体的特定器官和系统产生关联,并探讨它们的功能多样性。 解剖与功能的关联: 本书的一大特色是将详尽的解剖学信息与生命能量的功能性描述巧妙结合。我们不会孤立地呈现结构,而是力求展现结构如何支撑功能,功能又如何影响结构的运作。例如,我们将展示某一能量通道的走向如何与肌肉群的收缩舒张相契合,某一关键节点的活跃程度如何影响消化吸收的效率。通过这种方式,读者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身体各部分的相互作用,以及它们如何协同工作以维持个体的整体健康。 动态的生命景观: 本书将避免静态的描述,而是强调人体是一个充满动态变化的生命景观。能量的流动不是恒定不变的,而是会随着人的情绪、活动、年龄以及外部环境而发生微妙的变化。本书将通过对比图、流程图等形式,展示不同状态下能量流动的差异,以及这些变化对身体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将探讨在运动、休息、学习、压力等不同情境下,能量的分布和流动模式有何异同。 视觉化的理解工具: 为了最大化内容的易读性和直观性,本书将采用大量高品质的手绘插图和计算机生成的3D模型。这些图像将以精湛的技艺,呈现人体内部的复杂结构,并辅以清晰的标注和色彩编码,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地理解复杂的概念。我们力求每一个图示都精准、生动,并能激发读者的探索欲。 本书的阅读价值: 《形体奥秘:人体的内在脉络与能量流图解》不仅适合医学、运动科学、康复治疗等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也同样适用于任何对自身身体充满好奇、希望深入了解生命运作机制的普通读者。 提升身体感知能力: 通过对身体内在脉络和能量流动的理解,读者将能够更敏锐地感知身体发出的信号,更好地认识身体的内在需求。 辅助健康管理: 了解能量的正常流动与阻滞,有助于读者在日常生活中调整生活习惯,采取更有效的健康管理策略,从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激发身心探索: 本书的深度内容和精美图示,将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身,激发对身体、健康以及生命本身的深入探索。 多学科参考价值: 对于针灸、推拿、瑜伽、太极等注重身体能量运作的实践者,本书将提供宝贵的理论参考和视觉辅助。 《形体奥秘:人体的内在脉络与能量流图解》将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视觉与知识盛宴,它将帮助您打开通往身体深处的大门,解锁生命能量的奥秘,从而以更深邃的眼光理解和关爱自己的身体。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长期伏案工作者,颈椎和腰部的不适是家常便饭。我尝试过各种方法,但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对传统保健的看法。它不仅仅是一本图谱,更像是一份为我量身定制的“身体调理指南”。这本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能够将人体复杂的经络系统,通过极其清晰、生动、写实的穴位图呈现出来。每一张图都仿佛将身体“剥开”了一层,让你能够直观地看到穴位在肌肉、骨骼中的准确位置。我以前看过的很多图谱,穴位点总是那么模糊,让人难以捉摸,而这本书的图,就算是我这种对解剖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轻易辨认。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的文字讲解,不只是冷冰冰的医学名词,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语言。它会告诉你,当你有某种不适时,可以尝试按摩哪个穴位,以及按摩时会产生的感受。例如,“当你感到肩膀僵硬,用力按压这个穴位,会有一种酸胀感,这是正常的,坚持一段时间,会感觉到放松”。这种体验式的描述,让我对中医穴位的理解不再是纸上谈兵。我亲自尝试了书中介绍的几个缓解颈椎疼痛的穴位,效果立竿见影,那种长久以来压抑的疼痛感,真的得到了缓解。这本书的排版也做得非常出色,每一页的布局都经过精心设计,使得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我经常把它放在手边,遇到身体不适时,随手翻开,总能找到意想不到的惊喜。它就像一个无声的健康顾问,默默地为我提供着专业的指导。

评分

老实说,我是一个医学门外汉,对中医的了解仅限于一些零星的传说和电视里的片段。《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我对中医的认知。我之前总觉得针灸按摩是那种很玄乎的东西,需要经过多年刻苦的训练才能掌握。但是,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实在”的方式,让我看到了中医的魅力。首先,它的图谱设计太出色了!每一页的穴位图都非常清晰,色彩搭配也很舒服,关键是标注得非常准确。我之前买过一本类似的,图上的穴位点就像是被随意画上去的,根本不知道具体是在哪个骨头缝里。而这本书,你可以清楚地看到穴位在骨骼、肌肉上的相对位置,甚至有时候能感受到它所处的皮肤深度,这种立体感非常强。然后,就是文字描述的部分,它的讲解非常细致,不仅仅是告诉你穴位的名称和位置,更重要的是,它会告诉你这个穴位主要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比如,它会提到“经常按摩这个穴位,有助于改善失眠”,或者“当感到胃部不适时,可以尝试按压这个穴位”。这些描述都非常贴合生活,让我觉得中医按摩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医学技术,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养生方法。我尝试着按照书中的指导,给自己按摩了几个缓解头痛的穴位,效果出乎意料的好,那种胀痛感真的减轻了不少。这本书的排版也很人性化,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得到了很好的区分,查找起来非常方便。我特别喜欢它那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不会上来就堆砌大量专业术语,而是从最基础的穴位讲起,慢慢引导读者深入了解。这本书就像是一位慈祥的长者,用他丰富的经验,手把手地教你如何照顾自己的身体。

评分

这本《经络穴位图典》给我的感觉,就像是打开了一个关于身体潜能的宝藏地图。我一直以来都对那些能够通过非药物方式调理身体的方法抱有好奇,尤其是在了解到人体的经络和穴位系统后,更是觉得它蕴含着无穷的智慧。然而,市面上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要么就是内容零散,很难形成系统性的认知。这本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的这种需求。它的最大亮点在于,将抽象的经络理论与具体的穴位图谱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我尤其欣赏它对每一个穴位的详细解析,不仅仅是告诉你它在哪里,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浅出地解释这个穴位的主要功效,以及如何通过刺激这个穴位来达到预期的效果。我曾尝试过书中介绍的一些用于缓解疲劳的穴位,例如在工作间隙,按照书上的指示按摩了几个与肩颈相关的穴位,惊喜地发现,那种长久以来积累的酸痛感竟然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这种即时反馈,让我对书中的内容更加信服。而且,这本书的插图质量非常高,色彩鲜明,比例精确,每一个穴位的定位都清晰可见,甚至能够看到穴位周围的肌肉纹理,这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不再需要对着模糊不清的示意图猜测穴位的具体位置,而是能够更加准确地找到它们。除此之外,书中的语言风格也非常平实易懂,没有过多的专业术语,使得原本可能晦涩难懂的医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我常常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感觉自己像是在和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在交流,他会耐心地解答你的疑问,并引导你如何去实践。这本书已经成为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每当身体出现一些小状况时,我都会习惯性地翻开它,寻找解决方案。

评分

我一直觉得,人体的奥秘无穷无尽,尤其是那些通过非药物方式就能达到保健和治疗效果的方法,更是让我着迷。《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就为我揭示了其中的一角,并且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和详细的方式。这本书最让我震撼的是它的图谱设计,每一页的穴位图都做得极其逼真,色彩的运用也恰到好处,让你能够非常直观地看到穴位在身体上的准确位置,甚至是它周围的骨骼、肌肉走向。我之前看过很多关于穴位图的书,但很多都比较模糊,或者示意图过于抽象,很难真正理解。这本书的图,就像是把人体的“内部结构”直接呈现在你眼前。除了精美的图,书中的文字讲解也同样精彩。它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穴位的名称和定位,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浅出地解释每个穴位的具体功效,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比如,它会提到“如果你经常感到肩膀酸痛,可以尝试按压这个穴位,它能有效地舒缓肌肉,缓解不适”。这种贴近生活化的语言,让我觉得中医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学问,而是触手可及的实用技术。我亲自尝试过书中介绍的几个缓解眼部疲劳的穴位,确实感觉到眼睛的干涩和酸胀感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讲究,每一页的信息量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不会感到疲劳。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中医师,用最直观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你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对话。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有意思了,我一直都对中医针灸按摩挺感兴趣的,但总觉得那些理论知识太枯燥,光看文字描述很难理解。这次拿到《经络穴位图典》,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的图画太清晰了,每一页都配有非常精美的穴位图,标注的经络走向也非常明确,一点也不含糊。我之前看一些书,穴位图总是画得模模糊糊的,甚至有些标记不清,让人无从下手。而这本书就不一样了,你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到每个穴位在身体上的具体位置,甚至能感受到它的深浅和周围的骨骼肌肉走向。我特别喜欢它对每个穴位的讲解,不仅有常规的定位方法,还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比如“这个穴位按压下去,感觉酸胀特别明显,对于缓解颈部僵硬很有帮助”。这种说法特别接地气,让我觉得中医按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神秘学问,而是切实可行、能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技能。我尝试着按照书上的图示,给自己按压了几个我经常感到不适的穴位,比如足三里、合谷,效果真的挺不错的,原本紧绷的肌肉放松了很多,甚至第二天起床时感觉身体都轻盈了不少。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用心,字体大小适中,章节划分也很清晰,很容易就能找到自己想了解的内容。我有时候会把它放在床头,睡前随便翻几页,都能学到一些小知识,比如如何缓解眼睛疲劳,或者如何快速入睡。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用最直观的方式向我展示人体的奥秘。我还会把它推荐给我的家人朋友,因为我觉得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学习针灸穴位,更在于它让我们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畏,学会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

评分

我一直对能够自我保健的方法非常感兴趣,尤其是那种不依赖药物,而是通过调动身体自身潜能来恢复健康的方式。《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简直是满足了我所有的期待。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将人体经络这个抽象的概念,通过精美的图谱和清晰的文字,变得触手可及。我之前看过的很多关于经络的书,要么是纯理论,要么就是穴位图模糊不清,让人望而却步。而这本书,每一页都像是在为你打开一扇窗,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身体内部的“运行轨道”。它的穴位图绘制得非常精致,色彩的运用恰到好处,能够让你在第一眼就能识别出穴位的大致区域,而且后续的详细标注更是帮助我准确地定位每一个穴位。我特别喜欢书里对每个穴位的功用描述,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主治”,还会用更通俗易懂的语言,告诉你这个穴位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带来的帮助。比如,它会提到“如果你经常感到腰酸背软,可以试试这个穴位,坚持按摩一段时间,可能会有改善”。这种贴近生活化的描述,让我觉得中医按摩不再是高深的学术,而是可以随时随地为我服务的实用技能。我尝试过书中介绍的一些用于缓解疲劳和提升精力的穴位,确实感觉到身体有了积极的反馈,那种疲惫感减轻了不少。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科学,章节清晰,逻辑性强,让我能够很容易地找到我想了解的内容,而且阅读起来也不会感到枯燥。它就像一本随时可以翻阅的“身体指南”,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健康建议。

评分

长久以来,我对人体的生命能量和中医的经络理论一直充满着好奇。《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晰度和艺术感,满足了我这份好奇心。它最让我惊艳的,莫过于其精美绝伦的穴位图谱。每一页的图画都细腻入微,色彩搭配和谐,让你仿佛能够“看穿”身体的表层,直接触及那些隐藏在肌肉和骨骼中的穴位。我之前接触过一些经络方面的书籍,但很多图谱都过于简略,甚至有些模糊不清,难以准确找到穴位。这本书则不同,它提供的图谱,不仅标注精确,而且非常具有立体感,能够让你对穴位的位置有一个非常直观的认识。更让我赞赏的是,书中对每一个穴位的讲解,都力求通俗易懂,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它不会上来就堆砌晦涩的专业术语,而是用生活化的语言,告诉你这个穴位在缓解哪种不适时有帮助,以及如何进行按压。例如,“如果你经常感到疲惫,并且睡眠质量不高,那么这个穴位是你值得关注的,坚持规律地按压,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改善”。这种以人为本的讲解方式,让我感觉中医按摩不再是神秘的医术,而是触手可及的自我保健方法。我尝试过书中介绍的一些用于提振精神的穴位,在感到昏昏欲睡时,按照书上的指导进行按摩,确实能够感觉到精神状态有所提升。这本书的整体设计也非常出色,排版清晰,内容逻辑性强,让我能够轻松地获取我想要的信息。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朋友,在默默地为我的健康生活提供着指引。

评分

我一直对人体的自我疗愈能力感到好奇,尤其是中医的经络学说,更是让我觉得充满了智慧。《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就像是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这扇智慧之门的新窗口。它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将抽象的经络理论,通过极其生动和精美的图谱,具象化到了每一个穴位上。每一张图都像是艺术品,色彩鲜艳,线条流畅,而且标注的穴位位置非常准确,甚至能让你感受到穴位在身体上的深度。我之前看过的很多穴位图,都只是简单的点,很难真正理解它在身体上的具体含义。这本书则不同,它提供了更立体的视角,让我能够更清晰地把握每一个穴位的精髓。除了图谱的卓越,书中的文字讲解也非常接地气。它不仅仅是告诉你穴位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它会深入浅出地解释每个穴位的主要功效,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比如,它会提到“当你感到口干舌燥,或者眼睛干涩时,可以尝试按压这个穴位,它能够起到濡养眼部和滋润津液的作用”。这种贴近生活场景的描述,让我觉得中医按摩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医学技能,而是可以融入日常生活的健康习惯。我尝试过书中介绍的几个缓解喉咙不适的穴位,在感到喉咙发痒时,按照书上的指示进行按摩,确实能够感觉到症状有所缓解。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好,每一部分的内容都得到了很好的划分,让我在查找和学习时感到非常方便。它就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用最直观的方式,引导我探索身体的秘密。

评分

作为一名对健康生活方式有着执着追求的人,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帮助我更好地了解和调理身体的书籍。《经络穴位图典》的出现,简直是如获至宝。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将人体复杂的经络和穴位系统,以一种极为直观和艺术化的方式呈现出来。它的穴位图谱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每一处标注都清晰锐利,色彩运用也十分考究,能够让你在第一眼就感受到穴位与周围身体组织的紧密联系。我之前尝试过一些零散的穴位资料,但总觉得不够系统,定位也不够准确。这本书则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以信赖的参考体系。更令我惊喜的是,书中对每一个穴位的讲解,都不仅仅是枯燥的医学术语堆砌,而是充满了生活化的应用场景。它会告诉你,当你出现某种症状时,可以如何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来获得改善。例如,“如果你感到胃部不适,并且伴有胀气,那么这个穴位是你非常好的选择,轻轻按压并配合深呼吸,效果会更好”。这种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的讲解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我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我尝试过书中介绍的几个缓解焦虑的穴位,在感到烦躁不安时,按照书上的方法进行按摩,确实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平静和放松。这本书的整体设计也非常人性化,每一页的排版都经过精心考量,阅读起来非常舒适。它就像一位智慧的长者,用最简单的方式,教会我如何与自己的身体建立更深的连接。

评分

我一直对中国传统医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针灸和按摩。然而,市面上很多相关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就是图谱不清,让我难以深入学习。《经络穴位图典》这本书,以一种极其直观和实用的方式,满足了我长久以来的求知欲。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无与伦比的图谱质量。每一张穴位图都绘制得非常精细,色彩鲜艳,比例准确,甚至能看到穴位周围的肌肉和骨骼结构。这让我能够非常准确地找到穴位在身体上的具体位置,而不再是模模糊糊地猜测。我之前买过很多类似的图册,但都没有这本书的图来得清晰和有立体感。除了精美的图谱,书中的文字讲解也同样出色。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每一个穴位的功效和主治,而且还会结合实际应用场景,给出具体的按摩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它会告诉你“这个穴位在缓解头痛方面有奇效,当你感到太阳穴胀痛时,可以用拇指轻轻按压这个穴位,并配合顺时针按摩”。这种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讲解方式,让我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立刻感受到中医的魅力。我尝试过书中介绍的几个用于缓解疲劳的穴位,效果非常显著,不仅身体感觉放松了,连精神也变得好了很多。这本书的编排也非常合理,章节划分清晰,逻辑性强,让我能够循序渐进地学习。它就像一本“身体地图”,为我打开了认识和调理身体的新大门。

评分

对每个穴位都有很详细的介绍,很不错。

评分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以全新的结构和翔实的资料,突出表示了各省行政区划、标准地名、交通运输、旅游资源、地形地貌等与百姓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最新信息。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一册,共计34册。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册由序图、地级图、分县图和城区图组成,同时还配有文字介绍、著名景区的地图和照片等内容。序图从宏观上反映本省政区、地势、交通、旅游等综合信息。地级图重点表示所辖区县的行政区划、乡镇以上标准地名、交通干线及主要风景名胜,并辅以地貌晕渲表示其地形特征,在图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分县图为图册的主体,详细表示县级以上境界,乡镇以上居民地和部分村庄,县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收费站、服务区,铁路、车站、机场及港口,江河湖海及水利设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并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反映各县的地势起伏和地形面貌。文字说明以条目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地市、各县区的地理概况、人口面积、交通运输、地方特色、土特产品和主要风景名胜等。图册结构新颖,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不仅是广大读者出差旅游时设计行程、掌握交通、了解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的工具,同时也是广大百姓了解省情、县情,学习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参考。

评分

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中国分省系列地图册以全新的结构和翔实的资料,突出表示了各省行政区划、标准地名、交通运输、旅游资源、地形地貌等与百姓生活和工作息息相关的最新信息。每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一册,共计34册。内蒙古自治区地图册由序图、地级图、分县图和城区图组成,同时还配有文字介绍、著名景区的地图和照片等内容。序图从宏观上反映本省政区、地势、交通、旅游等综合信息。地级图重点表示所辖区县的行政区划、乡镇以上标准地名、交通干线及主要风景名胜,并辅以地貌晕渲表示其地形特征,在图册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分县图为图册的主体,详细表示县级以上境界,乡镇以上居民地和部分村庄,县级以上公路,高速公路的出入口、收费站、服务区,铁路、车站、机场及港口,江河湖海及水利设施,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并采用分层设色的方法反映各县的地势起伏和地形面貌。文字说明以条目方式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地市、各县区的地理概况、人口面积、交通运输、地方特色、土特产品和主要风景名胜等。图册结构新颖,信息丰富,图文并茂,融知识性、实用性、可读性为一体,不仅是广大读者出差旅游时设计行程、掌握交通、了解地域特点和风土人情的工具,同时也是广大百姓了解省情、县情,学习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知识的参考。

评分

奇经八脉讲的还是比较系统详尽,定位讲的比较详细,但功用讲的比较简单。和其他有关经络功效养生的书结合者阅读就更好了,更容量理解经络的功效了。

评分

物流速度行业领先书本还行

评分

东西不错,非常满意。

评分

用的术语全是古时候的剂量单位 有翻译就好了 期待的书籍 15元以下的价格很适中

评分

帮同事的儿子买的,听说用的不错。

评分

在蔡骏的精心构思之下,他笔下的诸多经典场景与人物悉数登场。随着主人公少年司望神秘的复仇行动展开,一宗宗悬而未决的案件逐一明朗,种种错综复杂的关系纠葛由此而生,人物的命运与人性的复杂交织成一首激荡的交响曲!《生死河》深入罪犯的精神世界,探索杀人犯罪的社会原因,揭示社会矛盾和黑暗现象。情节曲折,环环相扣,耐人寻味。在保留严密推理的基础上,重视挖掘案情发生的动机,追究犯罪的社会原因。《生死河》中激情澎湃的情节设置、严谨细密的解谜手法,充满忧患反思的作家良知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敏锐观察使得这部作品成为华语悬疑文学划时代性作品。“即使对世界感到绝望,所有人都抛弃了你,但还是要活着!因为最爱你的人说:你必须等待我长大!”这一悲伤的主题完美阐释了“大时代”里凄凉的“小命运”!人物的命运和人性的复杂,仿佛海上的冰山,慢慢浮现!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悬疑小说,而是一部展现广阔社会和复杂人性的文学作品!极具创意的故事构思,跨越前生今世的神秘凶案,再现波云诡谲的时代记忆 这次赶上京东满150返还50的促销活动,每一本书都包装的很完整,用塑料套子塑封好的,保证了书籍的整洁完整不破损,打开来看,印刷很清晰,一看就是正品书,没有错别字,而且字体印刷很大,排版也排的很合理,看着不伤眼睛,纸张质量也相当的好,总之,以低价来买一本质量好的正版书,绝对是上算的。多读书可以提高人的综合素养,多读书,可以让你多增加一些课外知识。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古人读书的目的功利性比较强,现代人就不一定了,除了工作学习上的需要,给自己充充电占了一大部分,毕竟,人的一生很短,书中的东西很精彩,如果我们不能延展生命的长度,那么,就多少读一点书,来拓宽生命的宽度,好的书是人类的良师益友,多读书,可以使人变得更加聪明更加理性,遇到问题可以很好的独立解决,这样的话,又使得你在人生的道路上多漫出了一步,多读书,能使人的心情变得愉快起来,所以说,读书不但可以增长知识,而且还是一种娱乐的方式,读书可以调节身体的血管流动,使你身心健康。所以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也是一种快乐的事情。用读书来为自己放松心情也是一种十分明智的。 读书能陶冶人的情操,给人知识和智慧。所以,作为一个人,应该在空闲时刻多读书,不管年龄大小,读书对人有好处,读书可以养性,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变得更加温文尔雅,俗话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慢慢变得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读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反复阅读,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