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为北京大学di一医院大内科从近些年来大量复杂病例巡诊中挑选出的具有经典性、代表性和重要学习价值的复杂、疑难或少见(罕见)的病例。它即从科巡诊大量复杂病例中精选了61例,汇集成册。每一例均由某一专业主治医师做出诊疗分析,重点突出内科疾病诊断思维的基本功,再由上级医师对病例中所涉及重要问题的关键点进行简要总结并介绍进展。病例中所涉及的相关交叉学科关键问题的简要分析、总结及进展介绍由交叉学科的专家完成。
本书的编写注重简洁流畅、图文并茂,也呈现了重要的学科进展。它是北京大学di一医院内科人多年来的智慧结晶,体现着内科人对临床医学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我们和全国同道们分享的心血之作。
作者简介
丁文惠,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心血管专业学组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女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医学会内科学分会常务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高血压专业专家委员会常务委员。北京市住院医生培训考核专家组组长。《中华内科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中国心血管杂志》等编委。
有良好内科学基础,对常见心血管疾病及复杂、疑难.重症的诊治具有丰富经验。作为项目主持人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委基金、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等项目共8项。在国内外发表论著9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及教科书10余部。
郭晓蕙,内分泌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1989年在北京医科大学获硕士学位,1995年在日本自治医科大学获博士学位。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内分泌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常务委员,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常务委员和护理教育学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专科分会第二届会长,现名誉会长。《中国糖尿病杂志》副主编,《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中华内科杂志》编委。
内页插图
目录
病例1 活动后气短、水肿3年,进行性加重伴蛋白尿、晕厥2个月
病例2 蛋白尿2年,纳差、腹胀、活动时气短半年,发作性意识丧失3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心脏淀粉样变性
病例3 冠状动脉介人术后、低热、乏力、肾衰竭、顽固性心力衰竭
相关知识点评——心肾综合征
相关知识点评——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诊治进展
病例4 血管介入术后发热、红细胞沉降率持续增快、进行性。肾功能恶化
相关知识点评——胆固醇结晶栓塞
病例5 发作性右腹、腰背部剧痛20天,失语及右上肢无力1周
相关知识点评——右腰、腹部疼痛的鉴别诊断
相关知识点评——肾梗死的诊断与治疗
病例6 年轻女性间断胸闷、憋气3年,加重伴晕厥半年
病例7 胸闷、气短、胸背部疼痛4个月,喘憋、水肿10天
相关知识点评——大动脉炎与冠状动脉疾病
相关知识点评——一位大动脉炎患者的肾病
病例8 年轻女性,间断劳累时胸痛20余天
相关知识点评——女性早发冠心病
相关知识点评——年轻女性冠心病常见病因及鉴别
相关知识点评——Alport综合征
病例9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伴血促甲状腺激素(TSH)显著增高
相关知识点评——心肌病和甲状腺功能亢进性心脏病
相关知识点评——TSH瘤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病例10 高血压、低血钾、发作性晕厥2年
相关知识点评——血钾水平对心电生理及心律失常的影响
病例11 纳差、体重下降、双下肢水肿3个月,镜下血尿2周
相关知识点评——感染性心内膜炎
病例12 间断头晕5个月,阵发性肢体活动障碍1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卵圆孔未闭相关疾病及治疗
病例13 中年男性,间断发热、反复呼吸困难
相关知识点评——肺性高血压和肺静脉闭塞性疾病
病例14 间断胸闷6年,呼吸困难1个月,双下肢水肿1周
相关知识点评——水肿的鉴别
病例15 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恶心、呕吐、烦躁,持续性低血压
相关知识点评——老年冠心病的特殊性与优化治疗
病例16 头晕伴恶心、呕吐2月余
相关知识点评——副肿瘤综合征
病例17 间断发热、咳痰3月余,咯血1月余
相关知识点评——支气管食管瘘
相关知识点评——迁延不愈肺炎的病因和处理
病例18 间断咳嗽、咳痰、喘憋30。余年,加重10天
相关知识点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菌病
病例19 间断咳嗽4月余,呼吸困难2月余
病例20 间断咳嗽、咳痰伴憋气3年,加重2周
相关知识点评——胸部恶性肿瘤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
相关知识点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
病例21 咳嗽3周,气短2周
相关知识点评——免疫功能受损患者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
病例22 发热、双肺弥漫性渗出影
病例23 腹痛、腹泻、发热5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肠道溃疡的鉴别诊断
病例24 黏液血便、腹痛、发热
病例25 腹痛、腹胀、无尿
相关知识点评——重症胰腺炎的多脏器功能障碍
相关知识点评——重症胰腺炎的早期液体复苏治疗
病例26 呕吐、腹泻、消瘦
相关知识点评——系统性红斑狼疮和抗磷脂综合征的消化系统表现
病例27 发热、淋巴结肿大、胰腺占位——
相关知识点评——孤立性胰腺结核临床表现
病例28 腹痛、发热、皮疹——
相关知识点评——过敏性紫癜的胃肠道受累
病例29 腹泻、便血、发热
病例30 急腹痛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肠套叠——
相关知识点评——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相关小血管炎
病例31 育龄产妇、高血压伴肝功能异常、产后急性肾损伤
相关知识点评——妊娠期间肾功能相关问题
相关知识点评——妊娠和肝病
病例32 间断咯血4个月,血尿、蛋白尿1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肾功能正常的抗肾小球基底膜病
病例33 间断发热、伴。肾功能进行性恶化1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感染与ANCA相关小血管炎
病例34 高血压伴反复心力衰竭、。肾衰竭、双下肢紫癜
相关知识点评——Pickering综合征
病例35 乏力、夜尿增多、肾衰竭
相关知识点评——隐匿起病的肾功能不全:马兜铃酸肾
病例36 冠状动脉造影、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发热、进行性肌酐增高
相关知识点评——华法林相关肾病
病例37 发热、盗汗、乏力,伴血肌酐进行性升高
相关知识点评——重症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血浆置换治疗
病例38 蛋白尿7年,间断发热、畏寒3个月,进行性三系减少、肝酶增高
相关知识点评——结核与噬血细胞综合征
相关知识点评——气管镜下超声技术
病例39 间断后背疼痛14年,腹膜透析3年,再发背痛2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慢性肾病合并冠心病
相关知识点评——慢性肾病患者的冠状动脉血运重建策略
病例40 进行性喘憋、大量心包积液伴双心房占位性病变
相关知识点评——淋巴瘤心脏受累
病例41 缓慢进行性血红蛋白降低,伴心悸、乏力
相关知识点评——T细胞型大颗粒淋巴细胞白血病-
病例42 咳嗽、发热2个月,血肌酐升高17天
相关知识点评——Castleman病肾损害
病例43 间断胸痛4个月,活动时喘憋1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多发性骨髓瘤l临床表现的多样性
病例44 腹痛1个月,间断直立性晕厥10余天
相关知识点评——抗磷脂综合征与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病例45 难以控制的高血压,伴身高不断增加
相关知识点评——先天性肾上腺增生症的诊断线索
病例46 孕妇白细胞升高,伴体貌改变
相关知识点评——妊娠合并库欣综合征
病例47 低钠血症,伴三系减低
相关知识点评——布鲁菌病和抗利尿激素分泌失调综合征
病例48 肌痛、茶色尿、晕厥
相关知识点评——横纹肌溶解症
相关知识点评——甲状腺功能异常与心律失常
病例49 男性儿童,发现血压升高2周
相关知识点评——儿童继发件高血压
病例50 进行性下肢无力,伴肌肉骨骼疼痛
相关知识点评——肿瘤相关性骨软化症
病例51 多饮、多尿1个月,高热、意识障碍2天
相关知识点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与低磷血症
病例52 间断多关节肿痛6年,腹泻伴排便困难1年,发热、肛周肿痛2周
相关知识点评——直肠溃疡病例点评
病例53 青年女性,发热,进行性加重的咳嗽,伴持续背痛
病例54 双下肢疼痛1个月,上腹痛7天,便血3天
相关知识点评——抗磷脂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相关知识点评——易栓症
病例55 皮疹、血小板减少20年,水肿15年,胸痛34小时
相关知识点评——系统性红斑狼疮的心血管并发症
相关知识点评——结缔组织病相关肺动脉高压的特点和治疗 -
相关知识点评——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急性心肌梗死
病例56 间断发热2年,劳累后气短1年,加重伴咯血2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白塞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
病例57 青年女性,周期性瘫痪5年,口干2年
病例58 反复淋巴结肿大17年,乏力、气短、发热2月余
病例59 多关节肿痛1个月,发热12天
病例60 青年男性,持续头痛、复视、呕吐1月余
相关知识点评——脑脊液检查在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病例61 乏力、体重下降5个月
相关知识点评——“伟大的模仿者”:梅毒
后记
中英文名词对照
索引
彩图
相芒知识占评——隙菪托病的肾功能不舍.马卯钤酪督病
前言/序言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内科各专业分科越来越细,这种过度的专科化所带来的问题也逐渐显露。知识面专而不广成了许多医生存在的共同问题,在自己熟悉的领域可做到游刃有余,而一旦跨出该领域则茫然不知所措,对相关领域的知识缺乏了解使得他们在面临多学科复杂临床问题时显得力不从心,这种狭窄的知识结构也为以后的发展套上了枷锁。为解决这一矛盾,北京大学di一医院大内科几十年来坚持不懈地每两周举办一次多学科复杂病例的巡诊,主要以各亚科在临床中遇到的复杂病例为框架,以某一专业主治医师为主进行诊疗分析,展示诊断、鉴别诊断的思路和治疗进展。当病例涉及多系统、多器官或跨学科问题时,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参与讨论,并对该病例相关的专科领域的进展进行点评。涉及的科室包括心血管内科、心外科、呼吸内科、肾脏内科、内分泌内科、消化内科、血液内科、风湿免疫科、感染疾病科、神经内科、皮肤性病科、介入血管外科、医学影像科、病理科,甚至外科、妇产科等科室。精彩的病例分析和相关学科知识进展点评如同一个个跌宕起伏的侦探故事,每一步分析都基于扎实、全面的理论知识、研究进展及现代诊疗指南。透彻的病情分析,缜密的逻辑思维,相关学科的新进展、新技术、新疗法的交流使所有在场医生获益良多。年轻医师学知识、学思维,高年资医师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进展,由此拓宽了各级医师的诊疗思路,提高了临床诊疗水平。
本书即是从科巡诊大量复杂病例中精选了61例,汇集成册。每一例均由某一专业主治医师做出诊疗分析,重点突出内科疾病诊断思维的基本功,再由上级医师对病例中所涉及重要问题的关键点进行简要总结并介绍进展。病例中所涉及的相关交叉学科关键问题的简要分析、总结及进展介绍由交叉学科的专家完成。
本书的编写注重简洁流畅、图文并茂,也呈现了重要的学科进展。它是北京大学di一医院内科人多年来的智慧结晶,体现着内科人对临床医学的深刻认识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是我们和全国同道们分享的心血之作。
《京城医脉:百年传承与现代探索》 本书并非一本孤立的医学著作,而是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原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内科百年发展历程的一次深度回溯与前瞻性审视。它不仅仅聚焦于某一特定时期的临床病例集萃,更试图勾勒出这家在中国现代医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的医院,其内科诊疗理念、学术传承、科研创新以及人文关怀是如何在时代洪流中不断演进与升华的。 第一章:根植燕园,西学东渐的肇始 本章将时间回溯至20世纪初,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的萌芽与初步建立。我们将探究其深受西方医学思潮影响的早期发展,介绍那些远渡重洋归来的医学先驱,他们如何将当时最前沿的医学知识与诊疗模式引入中国,为内科的体系化建设奠定基石。同时,我们将审视当时中国社会背景对医学发展带来的挑战与机遇,以及早期内科医生们如何在艰苦条件下,凭借严谨的学风和精湛的医术,为患者提供救治,开启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的辉煌篇章。 第二章:战火中的砥砺前行,新中国内科的脊梁 在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经历了一系列严峻的考验。本章将重点展现内科医生们在战争年代、建国初期以及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奋斗历程。我们将深入了解他们如何克服医疗资源的匮乏,如何将有限的医术投入到最需要的战场与病患身上,为保障人民健康、推动国家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也将着重描述内科团队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初步探索,为日后成为国内一流内科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章:改革开放的浪潮,内科的蓬勃发展与学术繁荣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本章将聚焦于这一时期内科在疾病诊疗、学科划分、人才培养以及科研创新等方面的全面突破。我们将详细梳理内科各亚专科是如何逐步建立和完善,如何引进和发展先进的诊疗技术和设备,以及如何在国际学术交流中崭露头角。本章还将着重探讨内科在重大疑难疾病的攻克、临床研究的开展、以及医学教育的模式创新等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展现其作为国家级医学中心的责任与担当。 第四章:精细化诊疗时代的挑战与创新 进入21世纪,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内科诊疗朝着更加精细化、个体化、精准化的方向迈进。本章将深入剖析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如何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迎接新的挑战,并积极探索创新。我们将关注内科团队在疑难重症病例的诊断与治疗中的策略,如何整合多学科协作,如何利用现代化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以及如何将最新的科研成果快速转化到临床实践中。本章还将探讨内科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第五章:医者仁心,人文关怀的传承与发展 医疗不仅仅是技术的较量,更是人文精神的体现。本章将聚焦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在传承“仁心仁术”传统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将探讨如何将人文关怀融入到日常的医患沟通中,如何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如何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本章还将通过一些感人的医患故事,展现内科医生们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奉献精神、责任感以及高尚的医德。同时,也将反思在快速发展的医疗环境下,如何更好地守护和发扬这份宝贵的医学人文精神。 第六章:面向未来,引领中国内科新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迎接未来的挑战与机遇。本章将对内科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我们将探讨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对医学带来的深刻变革中,内科将如何适应与引领;如何进一步加强基础与临床的融合,推动医学创新;如何为国家培养更多高水平的医学人才;以及如何在全球医学舞台上发出更强的中国声音。本章旨在展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作为中国内科发展的标杆,将如何继续书写新的辉煌篇章,为人类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本书旨在通过梳理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内科的发展脉络,展现其百年积淀的深厚学术底蕴、矢志不渝的创新精神以及始终坚守的人文情怀。它不仅仅是一部医院内科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国现代医学进步的缩影,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医学工作者,在追求卓越的道路上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