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版次:第1版
书号:7511823557
条码:9787511823557
图书名称:宪政原理
定价:38
作者:张千帆著
版别:法律
出版日期:2011-10
内容简介
一个启蒙时期萌发的问题,一位学者经年的理论思考和实践认识的总结,一种精妙而合乎思辨过程的问题探讨模式,*终成就了这样一块探讨宪法学、政治学*基本问题的美玉。 《宪政原理》分民主篇、法治篇和人权篇三篇来讲述宪政原理。作者张千帆精心设计构思了一种“思维模拟”的行文模式,用定义、公理、前提、结论、推论、反论、例证把逻辑推理的过程生动地体现在书面上。配合观点的阐述辅之以大量的中外经典宪法案例、社会事件,使得本书所讲述的宪政原理更易于为广大读者所接受。通读全书可见冷静睿智的文字下热烈自由的心。《宪政原理》虽为学术著作,但更是公民社会的常识书。
目录
前言
壹、民主篇
第一章 言论与新闻自由
一、怀疑主义论据
1.休谟定理――价值判断的主观性
2.经验命题的可证伪性
3.反驳教条主义
4.反驳不够实用的“实用主义”
二、言论自由的理论基础
1.为什么不应该压制言论
2.言论自由对发现真理的作用
3.思想与言论的市场竞争理论
三、言论自由的界限
1.政治言论
2.学术研究
3.教学纪律
4.不受宪法保护的言论
四、象征性言论
五、新闻出版自由
1.新闻自由的社会作用
2.国家秘密
3.个人隐私
4.私人名誉
5.私人垄断
六、集会自由及其界限
七、结社自由及其界限
第二章 民主、政党与选举
一、国家基本原则
1.公共选择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2.法律规则的实体与程序限制
二、民主的理论基础
1.集体选择的多数主义价值定位
2.功利主义、公共利益和民主程序
3.民主参与的必要性
4.代议制的必要性
三、民主选举的原则与制度
1.自由
2.秘密
3.普遍
4.平等
四、政党的地位与功能
1.政党的政治功能
2.政党形态与原则
3.政党地位与宪法义务
4.政党活动自由及其限制
5.政党与传媒
6.政党的财政资助
第三章 立法权
一、立法权的代表性
1.议会的产生
2.议会表决
3.一院制还是两院制
二、立法机构的专职化
三、议事程序
1.开会基本要求
2.立法程序
四、议会职权
1.立法权
2.预算权
3.人事任免权
4.监督权
贰、法治篇
第四章 司法权
一、司法的功能
1.维持事实和价值分离
2.实施法律价值
3.实施“更高的法”
4.维持社会信任
二、司法制度安排
1.司法的权利保障
2.司法的基本职责
三、一般司法结构
1.法官任免机制
2.司法纵向分工
3.司法横向分工
四、特别司法结构
第五章 行政权
一、行政权的职能及其必要性
二、行政权的定位
1.行政立法职能
2.行政司法职能
3.行政执法职能
三、行政权的结构
1.行政首脑的性质
2.行政首脑的形式――总统制、责任内阁制与混合制
3.一般行政执法部门
四、行政职权及其界限
1.决策权
2.执法权
3.任免权
4.外交权
5.军事指挥权
6.紧急状态权
7.刑事特免权
8.其他权力
第六章 中央与地方分权
一、单一制、联邦制与地方自治
二、立法分权
1.中央立法权限
2.地方立法权及其限制
3.中央与地方税权分配
三、行政分权
四、司法分权
叁、权利篇
第七章 自由权
一、宪法权利保障的功能、标准及适用范围
1.宪法保障的功能
2.宪法适用范围
3.宪法的第三人效应
4.宪法解释的标准
二、生命权
1.废止死刑
2.救死扶伤的国家义务
3.保护生命、禁止自杀的国家义务
4.生命的边界――保护胚胎的权力或义务
三、自由权
1.人身自由和刑事正当程序
2.个人隐私与信息自决权利
3.迁徙自由
4.人格自由发展
四、财产权与经济活动自由
1.经济活动自由
2.财产权及其征用条件
3.“新财产”与社会福利
第八章 平等权
一、平等的定义
二、平等的意义
三、鉴别歧视的方法
四、平等保护的审查标准
1.严格审查与种族歧视
2.中等审查与性别歧视
3.宽松审查与经济归类
4.灵活的审查标准――受教育权与国家资助
第九章 宗教信仰自由
一、宗教信仰的性质与功能
1.宗教信仰的性质
2.宗教信仰的功能
二、政教分离
三、宗教活动自由
四、宗教自由与法治
1.宗教自由与法治
2.服役与反战信仰
我购买这本书的主要动机,是对“宪政原理”这一概念的求知欲。在日常的新闻和讨论中,我们经常听到“宪政”、“依法治国”等词汇,但对其内涵和实际运作的理解却常常流于表面。张千帆教授的著作,特别是以“原理”为题,无疑是填补我知识空白的绝佳选择。我特别期待书中关于“民主”、“法治”、“人权”这些核心概念的深入探讨。我一直认为,人权并非空中楼阁,而是需要坚实的法治和民主基础来保障的。不同国家在践行人权的过程中,可能面临着独特的挑战和采取了不同的策略,这本书提及的“中外宪法案例”,正是让我能够从具体实践中学习的关键。我希望通过阅读这些案例,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宪政原则在现实中的应用,以及不同文化背景和社会制度下,宪政的实现路径有哪些异同,能否从中获得一些启示,理解我们自身所处的环境。
评分作为一名对政治和法律体系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法律出版社】和张千帆教授的名字组合,本身就具备了极强的吸引力。我特别看重的是“宪政原理”这一主题,它触及了一个国家治理的根本。我一直觉得,理解一个社会的运行逻辑,就必须深入理解其宪政基础。这本书的副标题“宪法学政治学 民主法治人权 中外宪法案例 理论法学”则勾勒出了一个极其宏大的学术版图,让我看到了它试图构建一个全景式的理解框架。我尤其期待的是,书中如何处理“民主”、“法治”、“人权”这三个看似独立实则紧密相连的概念。我希望它能揭示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以及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它们是如何被诠释和实践的。而“中外宪法案例”的引入,更是让人眼前一亮,理论的学习离不开生动的实例,我希望能从中窥见不同国家在宪政实践中的得失,为我理解更为广阔的政治世界提供独特的视角。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着实吸引人,【法律出版社】的字样显露出其权威性,而“宪政原理(2015年增补)”则直接点明了核心主题,更重要的是张千帆的名字,这位在宪法学界享有盛誉的学者,他的著作自然是备受期待。我一直对宪政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作用充满好奇,尤其是民主、法治与人权这几个相互关联又彼此支撑的基石,总觉得要深入理解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就必须抓住这些核心概念。这本书的副标题“宪法学政治学 民主法治人权 中外宪法案例 理论法学”简直像一本导航图,清晰地指明了内容的广度和深度,让我看到了一个全面的视角。我期待着它能带领我穿越纷繁复杂的政治现象,直抵宪政的本质,理解不同国家在构建和实践宪政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尤其对中外宪法案例的引入感到兴奋,理论的探讨最终需要案例来支撑和印证,这会让抽象的概念变得更加鲜活和易于理解。
评分阅读这本书,我最期待的是能够获得一种清晰、系统化的认知。对于“宪政原理”,我希望它不仅仅停留在理论的梳理,更能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发展的视角。“2015年增补”的字样,暗示着作者对时事和学术前沿的关注,我希望书中能够体现出近年来全球宪政领域的新动向、新挑战,以及对此的深入分析。关于“民主、法治、人权”,这三个概念在我看来是理解现代政治文明的钥匙,我希望能从书中找到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它们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特别是“中外宪法案例”的引入,我非常期待能够看到对不同国家宪法实践的细致剖析,这不仅能让我了解世界各国的治理模式,更能让我思考在不同的文化土壤中,宪政理念如何落地生根,并最终可能对我理解中国的宪法实践提供一些参照和启发。
评分拿到这本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阅目录,然后就被其条理清晰的结构和丰富的内容所吸引。张千帆教授在“宪政原理”这一宏大课题上,显然下了极大的功夫,不仅涵盖了宪法学的基本理论,更将其置于政治学的大背景下进行审视,这无疑能帮助读者建立起更宏观的理解框架。关于民主、法治、人权这三个关键词,我总觉得它们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没有真正的民主,法治就可能沦为压迫的工具,人权也就无从谈起;而缺乏法治的保障,民主的成果也难以巩固,人权更是空中楼阁。这本书能否深刻地剖析这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以及它们在不同宪政实践中是如何体现和实现,是我非常关注的。另外,“2015年增补”这个信息也让我倍感欣喜,这意味着书中可能包含了近年来,尤其是2015年前后,一些重要的宪政发展和相关研究成果,这对于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来说,尤为宝贵,能够及时跟进最新的学术动态和现实挑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