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城市供水是城市的生命綫。近年來,我國供水水源突發性汙染事故頻發,對城市供水安全造成嚴重威脅。按照國務院關於加強應急體係建設的總體部署,為健全城市供水應急技術體係,科學地指導各地的應急供水工作,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清華大學、全國多傢供水企業、水質監測單位,開展瞭飲用水應急淨水技術研究。這些研究成果匯總形成瞭《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試行)》(以下簡稱《技術指導手冊》)。
《技術指導手冊》在國內外首次建立瞭由五類應急淨水技術組成的城市供水應急處理技術體係。包括:應對可吸附有機汙染物的活性炭吸附技術、應對金屬和非金屬汙染物的化學沉澱技術、應對還原性汙染物的化學氧化技術、應對微生物汙染的強化消毒技術、應對藻類暴發的綜閤應急處理技術。該技術體係基本上涵蓋瞭可能威脅飲用水安全的各種汙染物種類。
根據目前國內涉及飲用水水質的相關標準,除不需應急處理的綜閤性指標、非有毒有害物質項目之外,《技術指導手冊》對153種有毒有害汙染物進行瞭應急處理技術方麵的分析,對其中的112種汙染物提供瞭應急處理技術的驗證性試驗結果。其餘41種屬於水環境質量標準和國標附錄中的項目,因供水行業通常不進行檢測而沒有開展試驗。在112種試驗項目中,獲得瞭101種的應急處理技術及其工藝參數,確定瞭適宜的應急處理技術、工藝參數和最大應對超標倍數。
《技術指導手冊》中的相關研究成果在城市供水係統應對無锡市飲用水危機、秦皇島飲用水嗅味事件、貴州都柳江砷汙染事件等突發性水源汙染事故中得到瞭應用,並取得瞭較好的效果。《技術指導手冊》的主要技術內容和要求,已經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的文件(建城[2009]141號)印發各地。
《技術指導手冊》中提齣的應急淨水技術是目前研究單位的研究成果,供各地在應對突發性水源汙染時參考。各地參考本手冊應對突發性水源汙染事故時,要因地製宜,選擇適用的應急淨水技術措施,並進行現場試驗,在取得良好試驗效果並確保供水安全的前提下予以應用。
目錄
前言
1 概述
1.1 水中汙染物分類及飲用水相關標準
1.2 我國供水係統應急淨水存在的主要問題
1.3 《技術指導手冊》的主要內容
2 應對可吸附汙染物的應急吸附技術
2.1 活性炭對汙染物的吸附特性
2.1.1 基本特性
2.1.2 影響吸附的主要因素
2.1.3 吸附速率
2.1.4 吸附容量
2.1.5 水源水質對吸附性能的影響
2.1.6 溫度對粉末活性炭吸附性能的影響
2.2 粉末活性炭應急吸附工藝
2.2.1 粉末活性炭吸附工藝的主要特點
2.2.2 取水口投加粉末活性炭
2.2.3 水廠內投加粉末活性炭
2.2.4 粉末活性炭的選擇
2.2.5 粉末活性炭投加係統
2.2.6 粉末活性炭應急處理的技術經濟分析
2.3 顆粒活性炭改造炭砂濾池法
2.3.1 顆粒活性炭吸附工藝的主要特點
2.3.2 顆粒活性炭濾池的應急處理能力
2.3.3 顆粒活性炭的應用形式
2.3.4 顆粒活性炭應急處理的技術經濟分析
2.4 粉末活性炭對具體汙染物的吸附去除工藝參數
2.4.1 芳香族化閤物
2.4.2 農藥
2.4.3 氯代烴
2.4.4 消毒副産物
2.4.5 人工閤成有機物及其他汙染物
3 應對金屬和非金屬離子汙染物的化學沉澱技術
3.1 主要金屬和非金屬汙染物的化學沉澱特性
3.2 堿性化學沉澱法應急處理技術
3.2.1 調節pH值
3.2.2 混凝劑選擇
3.2.3 工程實施中應注意的其他問題
3.2.4 堿性沉澱法對具體汙染物的工藝參數
3.3 其他化學沉澱法
3.3.1 硫化物沉澱法
3.3.2 磷酸鹽沉澱法
3.3.3 六價鉻的化學沉澱處理技術
3.3.4 砷的化學沉澱處理技術
3.3.5 硒的化學沉澱處理技術
3.3.6 鋇的化學沉澱處理技術
4 應對還原性汙染物的化學氧化技術
4.1 化學氧化技術概述
4.2 氰化物
4.2.1 遊離氯氧化法
4.2.2 臭氧氧化法
4.3 硫化物
4.3.1 遊離氯氧化法
4.3.2 臭氧氧化法
4.4 硫醇硫醚類汙染物
4.4.1 甲硫醇
4.4.2 乙硫醇
4.4.3 甲硫醚
4.4.4 二甲二硫醚
4.4.5 二甲三硫醚
4.5 有機物
5 應對微生物汙染的強化消毒技術
5.1 水中常見病原微生物
5.1.1 病原菌
5.1.2 病毒
5.1.3 病原性原生動物
5.2 強化消毒法應急處理技術
5.2.1 主要病原微生物的消毒滅活Ct值
5.2.2 水源水質的影響
5.3 病原原生動物控製技術
5.3.1 常規工藝
5.3.2 消毒工藝
5.4 其他水生生物控製措施
5.4.1 水蚤
5.4.2 水生真菌
6 應對藻類暴發引起水質惡化的綜閤應急處理技術
6.1 藻類和藻毒素處理技術概述
6.2 二氧化氯氧化技術
6.2.1 除藻效能
6.2.2 藻毒素去除效能
6.2.3 二氧化氯氧化示範工程研究
6.3 高錳酸鉀一粉末活性炭
6.3.1 實驗材料
6.3.2 高錳酸鉀和粉末活性炭除藻效能
6.3.3 粉末活性炭的除藻毒素效能
6.3.4 高錳酸鉀一粉末活性炭強化常規處理的現場試驗研究
6.4 氣浮一粉末活性炭預處理工藝的現場試驗
6.4.1 眉村水廠常規工藝運行特徵
6.4.2 氣浮一粉末活性炭預處理技術現場示範運行研究
6.4.3 氣浮一粉末活性炭強化常規工藝運行效果
7 城市供水係統應急處理案例
7.1 近年來我國水源汙染事故情況
7.2 鬆花江硝基苯汙染事故應急淨水處理案例
7.2.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質情況
7.2.2 哈爾濱市城市供水應急處理
7.2.3 達連河鎮哈爾濱氣化廠應急工藝運行效果
7.3 廣東省北江鎘汙染事件應急除鎘淨水案例
7.3.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質情況
7.3.2 應急技術原理和工藝路綫
7.3.3 應急技術實施要點
7.3.4 應急工藝參數和運行效果
7.3.5 應對水源水鎘隻略為超標的混凝除鎘工藝
7.4 貴州省都柳江砷汙染事件應急處理案例
7.4.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質情況
7.4.2 應急技術原理和工藝路綫
7.4.3 應急技術實施要點
7.4.4 應急處理進程與運行效果
7.5 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應急處理水生真菌案例
7.6 無锡水危機除臭應急處理案例
7.6.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質情況
7.6.2 應急技術原理和工藝路綫
7.6.3 應急技術實施要點
7.6.4 應急工藝運行效果
7.7 秦皇島自來水嗅味事件應急處理案例
7.7.1 事件背景和原水水質情況
7.7.2 應急技術原理和工藝路綫
7.7.3 應急技術實施要點
7.7.4 應急處理進程和運行情況
7.8 汶川地震災區城市供水水質安全保障
7.8.1 集中式供水震後水質安全風險分析
7.8.2 災區集中式供水針對性應急處理技術
7.8.3 震區集中式供水應急處理工藝_
7.8.4 成都市自來水公司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7.8.5 德陽市自來水公司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7.8.6 綿陽市水務公司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
附錄1 飲用水水質標準的汙染物項目和推薦應急處理技術匯總錶
附錄2 粉末活性炭對汙染物吸附性能測定的試驗方案
附錄3 化學沉澱法對汙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的試驗方案
附錄4 組閤沉澱法對汙染物去除性能研究的試驗方案
附錄5 氧化法對還原性汙染物的處理試驗方案
附錄6 我國主要活性炭生産廠傢
附錄7 我國主要粉末活性炭投加係統設備廠傢
附錄8 我國主要混凝劑生産廠傢
附錄9 我國主要高錳酸鉀生産廠傢
城市供水應急處理技術測試數據錶
1.農藥類(以漢語拼音為序,共18種)
1.1 阿特拉津(莠去津,2-氯-4-乙氨基-6-異丙氨基-l,3,5-三嗪,Atrazine)
1.2 百菌清(四氯間苯二腈,Chlorothalonil)
1.3 敵百蟲(o,o-二甲基一(2,2,2-三氯-1-羥基乙基)膦酸酯,Trichlorfor)
1.4 滴滴涕(2,2一雙(4一氯苯基)一1,1,1一三氯乙烷,DDT)
1.5 敵敵畏(2,2一二氯乙烯基二甲基磷酸酯,Dichlorovos)
1.6 毒死蜱(o,o-二乙基-o-(3,5,6一三氯-2-吡啶基)硫代磷酸酯,Chlorpyrifos)
……
測試數據錶說明
精彩書摘
水中汙染物的項目繁多,類型復雜。按照汙染物的性質,水中的汙染物指標可以粗略分為感官性狀指標、無機汙染物、有機汙染物、微生物、放射性汙染物等五大類。其中影響感官性狀指標的汙染物來源較為復雜,有時往往難以確定種類。無機汙染物又可細分為金屬、非金屬以及無機綜閤指標;有機汙染物可以細分為有機綜閤指標、芳香族化閤物、農藥、氯代烴、消毒副産物、人工閤成汙染物等。微生物一般指細菌、放綫菌、藍細菌(藍藻)、病毒、真菌等,廣義的微生物還包括微型藻類和微型水生動物。放射性汙染物一般來自核材料、放射性同位素的泄漏,以及特殊的地質條件,屬於一個比較特殊的類彆。
為瞭保護人民飲水安全,我國頒布瞭多項與飲用水相關的水質標準。其中涉及齣廠水水質的標準包括:國傢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建設部頒布的行業標準《城市供水水質標準》CJ/T 206-2005,此前頒布的國傢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1985和衛生部頒布的《生活飲用水衛生規範》(2001)已經廢止;涉及水源水質的標準包括:國傢標準《地錶水環境質量標準》GB 3838-2002、國傢標準《地下水質量標準》GB/T 14848-93。
國傢標準《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是國傢關於飲用水安全的強製性標準,於2006年12月29日發布,2007年7月1日正式實行。與原有的GB 5749-1985相比,水質指標由35項增加至106項,增加瞭71項,修訂瞭8項。其中微生物指標由2項增至6項,並修訂瞭1項;飲用水消毒劑由1項增至4項;毒理指標中無機化閤物由10項增至21項,並修訂瞭4項;毒理指標中有機化閤物由5項增至53項,並修訂瞭1項;感官性狀和一般化學指標由15項增至20項,並修訂瞭1項,放射性指標修訂瞭1項。該水質標準將水質指標分為水質常規指標(共38項)、消毒劑常規指標(共4項)和水質非常規指標(共64項),其中水質常規指標和消毒劑常規指標於2007年7月1日正式實施,水質非常規指標由各省根據情況確定實施期限,全部指標最遲於2012年7月1日實施。此外,該水質標準還包括一個資料性附錄“生活飲用水水質參考指標及限值”,該附錄涉及汙染物28種,包括硝基苯、2一甲基異莰醇、土嗅素等,其限值也對飲用水水質安全有指導意義。
前言/序言
飲用水安全直接關係到廣大人民群眾的健康,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飲用水安全問題,多次做齣重要指示,要求把保障人民群眾的飲水安全作為全麵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任務抓實抓好。
近年來,水源汙染事故頻發,嚴重影響城市安全供水。目前我國正處在高速城市化發展過程中,盡管水汙染治理取得瞭重要進展,但在相當長的時期,仍然存在突發性水汙染事故的威脅和影響。城市水處理是水源汙染時保護飲用水安全的最後屏障,城市供水行業必須增強應急處理能力,這也是當前最迫切、最重要的任務之一。為有效應對突發性水源汙染事故,確保城市安全供水,變臨時被動處置為提前主動準備。在總結2005年鬆花江水汙染事件和廣東北江鎘汙染事件中城市供水應急處置工作經驗的基礎上,2006年4月原建設部組織清華大學、中國城鎮供水排水協會、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和全國多傢供水企業開展瞭“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技術研究”。經過幾年的研究、試驗和應急實踐,編製瞭《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
《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結閤我國國情和城市供水行業的特點,針對水源水和飲用水相關水質標準中提齣的水質項目和限值,以保障安全供水為總體目標,按照安全、便捷的原則,提齣瞭涉及飲用水相關標準中的一百餘種有毒有害汙染物的應急處理技術、相應技術參數和可以應對的汙染物超標倍數,並提供瞭應急處理試驗的標準化的試驗方法。
《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首次提齣針對各類汙染物的應急處理技術體係,包括:應對可吸附有機物的活性炭吸附技術、應對金屬非金屬的化學沉澱技術、應對還原性汙染物的化學氧化技術、應對微生物汙染的強化消毒技術、應對藻類暴發的應急綜閤處理技術,是在水處理技術領域城市供水應急處理技術方麵的重要創新。同時,《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還匯總瞭相關技術在近年發生的鬆花江水汙染事件、廣東北江鎘汙染事件、無锡市飲用水危機、秦皇島自來水嗅味事件、貴州都柳江砷汙染事件等重大汙染事件的應用案例。相信《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的齣版發行,將對今後各地完善應急預案、開展應急設施建設、水廠設施改造和供水行業提高應對突發性水源汙染能力,保障供水安全起到重要的技術指導作用。
城市供水係統應急淨水技術指導手冊(試行)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