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矿物学

结构矿物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秦善 著
图书标签:
  • 矿物学
  • 结构矿物学
  • 晶体学
  • 矿物结构
  • X射线衍射
  • 矿物鉴定
  • 地球科学
  • 材料科学
  • 固体物理
  • 地质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161579
版次:1
商品编码:1038425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10
字数:3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结构矿物学》分为通论和各论两部分。通论部分主要介绍结构矿物学的基本原理,包括晶体结构分类、晶体结构的表达、晶体结构的稳定性、晶体结构与物理性质的关系等;各论部分按照晶体结构分类的顺序,以图示和文字描述结合的形式,对各类矿物中具有代表性的约200种典型晶体结构进行详细剖析和描述。
《结构矿物学》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地质、材料、冶金、物理和化学等学科的研究生教材和教学参考书,也可供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参考。

目录

1 结构矿物学与矿物的结构分类
1.1 矿物结构与结构矿物学
1.2 矿物晶体化学分类
1.3 矿物的结构分类
1.4 本书采用的矿物分类体系

2 矿物结构中的化学键和配位多面体
2.1 化学键和晶格类型
2.1.1 离子键和离子晶体
2.1.2 共价键和共价晶体
2.1.3 金属键和金属晶体
2.1.4 范德华键和分子晶体
2.1.5 氢键和氢键型晶体
2.2 密堆积原理
2.2.1 等大球的密堆积
2.2.2 等大球密堆积的空隙
2.2.3 等大球密堆积的空间利用率
2.2.4 密堆积结构的对称性
2.2.5 不等大球体的密堆积
2.3 配位数和配位多面体

3 晶体结构的表达
3.1 晶体结构参数
3.2 晶体结构的基型
3.2.1 配位基型
3.2.2 岛状基型
3.2.3 链状基型
3.2.4 层状基型
3.2.5 架状基型
3.3 晶体结构的相似性
3.3.1 等型结构
3.3.2 反结构
3.3.3 衍生结构

前言/序言







《地球深处的声音:岩石圈的动态演化》 书籍简介 本书《地球深处的声音:岩石圈的动态演化》是一部跨越地质学、地球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的综合性专著。它旨在深入剖析地球岩石圈从形成、改造到最终消亡的漫长而复杂的地质历程,着重探讨驱动这些变化的内在物理机制与化学反应。全书的基调是动态性与过程导向,而非仅仅停留在对静态矿物相位的描述,而是致力于揭示地质体如何对外部应力、温度梯度和流体作用做出反应,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物质与能量的再分配。 第一部分:岩石圈的构造基石与形成背景 本部分奠定理解岩石圈演化的基础。我们首先回顾板块构造理论的最新发展,探讨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在岩石圈尺度上的根本差异。 第一章:岩石圈的定义与边界:从地壳到岩石圈地幔 物理性质的界定: 详细讨论如何通过地震波速、热流密度和流变学参数来精确界定岩石圈底部(即岩石圈-软流圈边界,LMO)。重点分析了受热历史和冷却速率对岩石圈厚度的影响。 地幔的异质性: 深入探讨了岩石圈地幔的组成。这不仅仅是典型的橄榄石-辉石组合,而是记录了地球早期历史的“化石”残余。我们将分析捕获的包体(Xenoliths)如何揭示地幔柱的物质来源与上升历史,以及地幔的快速冷却带(Thermal Metamorphism)如何改变其矿物学特征。 第二章:陆壳的拼贴与增生:构造事件的记录 古大陆的重建与汇聚: 本章聚焦于大型造山带的形成过程,如科迪勒拉式构造与碰撞型造山带。我们运用同位素定年技术(如U-Pb、Lu-Hf)来追踪地块的迁移历史。 增生楔的形成机制: 详细分析俯冲带中沉积物和洋壳的剥离、增厚和变质过程。重点讨论了增生楔中应力状态的演变如何导致独特的褶皱与冲断层几何形态。 花岗岩质岩浆的起源与定位: 探讨地壳加厚的条件下,如何通过壳源物质的熔融(特别是含水熔融)产生大量岩浆,并分析岩浆房的定位如何影响区域应力场和地壳的稳定性。 第二部分:高温高压下的物质响应与相变动力学 这一部分是全书的核心,关注物质在极端条件下的行为,这是理解深部过程的关键。 第三章:变质岩石学的动态重构:压力-温度路径的解读 变质组相的形成: 摒弃传统的等温等压变质面概念,转而采用P-T-t(压力-温度-时间)路径来分析变质序列。重点讨论了“退变质”(Retrograde Metamorphism)过程中的矿物重结晶与脱水反应。 流体在变质过程中的作用: 水和二氧化碳作为关键的“地质润滑剂”和反应媒介,如何影响相变速率和矿物重结晶的驱动力。详细分析了流体-岩石反应的化学计量学,特别是在高压榴辉岩相变中的影响。 “超高压”的边界探索: 专门探讨了俯冲到地幔深处的岩石如何经历从蓝片岩相到尖晶橄榄石相的转变。这涉及对超高压矿物(如钻石、柯石英、绿帘石的特殊高压相)的晶体结构稳定域的精细分析。 第四章:流变学与塑性形变:地球的慢速流动 晶体塑性与扩散蠕变: 深入探讨了橄榄石在不同应力与温度条件下的变形机制。分析了位错滑移(Dislocation Creep)如何控制岩石圈地幔的宏观粘滞性,以及晶界扩散(Grain Boundary Diffusion)在浅部地壳中的作用。 宏观构造与微观纹理的耦合: 展示如何通过分析岩石中矿物的定向排列(岩石学织构,Fabric)来重建过去的应变历史。例如,通过分析富含云母和角闪石的片麻岩中的轴面滑移(Basal Slip)来确定构造应变的性质。 应力松弛与粘弹性行为: 模拟岩石圈对季节性负荷(如冰盖融化或沉积物堆积)的长期响应。引入粘弹性本构方程,解释岩石圈如何表现出既有弹性形变又有粘性流动的特性。 第三部分:岩石圈的破坏、改造与新生 本部分着眼于岩石圈的破坏性事件和随后的物质循环。 第五章:裂谷作用与岩石圈的拆沉 岩石圈的拉伸与减薄: 分析了大陆裂谷的启动机制,如热力抬升、地幔物质上涌导致的岩石圈抬升与应力集中。讨论了岩石圈在伸展应力下的断裂模式(正断层与离散断块的形成)。 岩石圈的拆沉(Delamination): 探讨了在碰撞造山后,密度过大的岩石圈根如何与上覆的地幔楔分离,并沉降到软流圈中。拆沉事件对上覆地壳变薄、岩浆活动和地表隆升的复杂反馈机制。 幔源物质的再侵入: 研究拆沉或拉伸作用后,富集或亏损的地幔物质如何侵入到岩石圈残余部分,导致岩石圈的化学成分发生不可逆转的改变(如岩石圈地幔的“海洋化”)。 第六章:流体活动与热液系统:深部物质的迁移通道 俯冲带的脱水: 详细阐述了俯冲板块在不同深度释放的挥发性物质(水、CO2)的路径。重点分析了俯冲带内的“脱水反应序列”,以及这些流体如何驱动上覆地幔楔的熔融(流体致熔)。 热液成矿作用与岩石圈的改造: 分析了地壳深处形成的热液系统如何通过流体迁移,在断裂带中沉淀金属硫化物或碳酸盐矿物。这不仅是重要的成矿过程,也是改变岩石圈化学属性(如导致局部地壳的“加厚”或“软化”)的重要手段。 断层带的“超塑性”: 探讨了在活跃断层中,富含流体的破碎带如何通过水合作用或纳米晶粒的形成,导致局部区域的流变学性质急剧下降,从而促进了深源物质(如超深源金刚石包裹体)的快速上升。 结语:岩石圈的未来与气候的耦合 本书最后总结了岩石圈动态演化对全球尺度的影响,特别是在长期地质时间尺度上对大气成分(通过火山气体的释放和碳酸盐的沉降)和地表水文循环的深远影响。本书为地质学家、地球物理学家和材料科学家提供了一个理解地球“固体”部分如何持续进行着剧烈“流动”与“重塑”的全面视角。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带来的震撼,在于它让我看到了一个微观世界里潜藏的宏大秩序。我一直以为矿物就是一些冰冷、坚硬的物体,但读了这本书,我才明白,在它们看似平静的外表下,隐藏着的是原子们精密排列组成的复杂结构,每一个晶面、每一个角度都承载着地球形成初期的信息。作者在讲解晶体学原理时,并没有直接抛出那些晦涩的数学公式,而是通过对晶体对称性、指数等概念的深入浅出地阐释,让我逐渐领略到那种数学之美在自然界中的体现。特别是关于消光方向和反射率的讨论,作者联系实际的偏光显微镜观察,让我仿佛置身于实验室,亲手操作着仪器,观察着那些闪烁着奇妙光芒的矿物切片。我最欣赏的一点是,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理论讲解,而是极富前瞻性地探讨了矿物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这种联系在材料科学、地质勘探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读到这里,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一门学科,更是在与一位睿智的导师对话,他引导我一步步揭开自然界最深层的秘密。

评分

这本书简直就是一本关于“矿物之魂”的百科全书。我一直对那些具有独特光泽和颜色的矿物情有独钟,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它们不仅仅是美丽的装饰品,更是地球历史的活化石。作者在介绍矿物的光学性质时,用了很多生动的比喻来解释折射率、双折射等概念,让我这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也能理解。特别是关于矿物颜色的成因,书中详细解释了不同致色离子的作用,以及晶体缺陷如何影响颜色,这让我恍然大悟,原来每一抹色彩背后都有着精密的科学道理。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矿物的物理性质,如硬度、解理、断口等,作者不仅解释了这些性质的由来,还通过实际的例子,展示了这些性质在矿物鉴定中的重要作用。读完这部分,我感觉自己以后看到一块石头,都能对其“望闻问切”,初步判断其身份。这本书让我对身边的事物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让我对地球这个星球有了更深的敬畏。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一开始让我有些吃力,我承认自己对矿物学的了解仅限于小学课本上那些五颜六色的宝石。但是,当我坚持读下去后,我发现自己越来越着迷。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有感染力,他并没有把矿物学写成一堆枯燥的公式和名词,而是将它们融入到地球演化的宏大叙事中。读到关于造岩矿物的成因时,我仿佛看到了滚烫的岩浆如何冷却,又如何在一亿年的地质变迁中缓慢生长。书中对不同矿物族群的划分和介绍,让我对整个矿物家族有了清晰的脉络。我尤其喜欢关于硅酸盐矿物的部分,作者详尽地阐述了它们的结构单元如何组合,形成了从简单到复杂的各种结构类型。这就像在听一个关于分子层面如何“筑巢”的故事,非常有画面感。而且,作者在讲解过程中,总是会引用一些古老的神话传说或者历史故事来辅助说明,这让枯燥的科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矿物的认知是如何随着时代发展的。

评分

这本书我读了大概有三分之一了,老实说,一开始我被它的厚度吓到了,但当我真正沉浸其中后,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越来越强烈。这本书并不是那种枯燥的教科书,它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矿工,娓娓道来他对岩石和矿物的深刻理解。书中对不同矿物的晶体结构、化学成分以及它们如何在大自然鬼斧神工的作用下形成的阐述,简直就是一部宏伟的宇宙史诗。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常见但又极其迷人的矿物的详尽描写,比如石英,它不仅仅是一种透明的晶体,更是地球内部压力和温度奏响的交响乐。作者在解释那些复杂的概念时,总是能用非常形象的比喻,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窥见其精妙之处。例如,在描述硅氧四面体的连接方式时,作者将其比作搭积木,虽然简单,但却准确地抓住了其核心。而且,这本书在介绍晶体学理论的同时,也穿插了大量实际应用的案例,让我了解到这些理论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息息相关。它让我重新审视了手中那些不起眼的石头,仿佛它们都拥有了各自独特的生命故事。

评分

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让我非常惊喜。我原本以为它会集中讲解某个特定领域的矿物,但没想到它涵盖了从矿物基本概念到复杂结构成因,再到其在地质过程中的作用。作者在处理复杂化学结构时,并没有回避,而是用清晰的逻辑和层层递进的方式,让我能够逐步理解。例如,在讲解同质多象时,作者不仅解释了其发生的化学原理,还列举了碳这种神奇元素,能够以石墨和金刚石两种截然不同的形态存在。我最欣赏的是它对矿物在地球动力学中的作用的论述,它将矿物学与板块构造、岩浆活动等宏大概念联系起来,让我看到了矿物不仅仅是静态的物质,更是地球不断演变的动态过程中的重要参与者。这本书让我意识到,矿物学并非孤立的学科,而是连接着地质学、物理学、化学乃至材料科学的桥梁。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知识体系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对地球科学的理解也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评分

3专业人士可以看

评分

已收,,,,,,,,。

评分

专业书籍,适合做矿物物理的参考

评分

2适合专业人士看

评分

很喜欢(美)蕾切尔·米德,他的每一本书几本上都有,这本吸血鬼学院(5)心灵束缚很不错,吸血鬼学院系列第五部吸血鬼学院(5)心灵束缚,在爱与忠诚中挣扎的爱情该何去何从被美国青年之声杂志评为超越暮光之城的年轻人读物美国书单杂志、青年之声杂志等联袂推荐被美国媒体称为最快捕获年轻人心灵的小说一经立即荣登美国图书馆协会畅销书排行榜,并蝉联数周北美销售数百万本,版权已售数十国作者被评为纽约时报和今日美国畅销书作家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即将开拍当吸血鬼的世界充满了人性与争斗,青春悲凉的爱恋能否敌得过浸满鲜血的忠诚一部嗜血生灵的青春演义,一场暮光之城与哈利·波特的华丽邂逅,一次唯美爱情与光辉人性的完美结合,尽在吸血鬼学院(5)心灵束缚。露丝返回吸血鬼学院后,她一边继续着与迪米特里的相互追杀,同时想尽办法寻找救回血族的方法。露丝和接好友一起乔装劫狱,找到曾经把血族变成正常人的灵术者,寻找任何可以救回迪米特里的机会。莉萨得知自己正是那个能够救回迪米特里的灵术者,关键时刻她把银棒刺向迪米特里的心脏,迪米特里奇迹般变回了拜尔族。但迪米特里却不愿再见到露丝,拒绝接受露丝的爱。露丝和迪米特里,这对曾经挚爱的恋人能否重新相爱这时,女王被谋杀,露丝被指控为凶手,她将面临怎样的命运米德融入了关于罗马尼亚民俗和正统的天主教圣徒的文化,她用它编织了一个独特而有魅力的吸血鬼小说。随着十几岁青少年年龄的增长,他们开始遇到各种成长中的问题,于是人们想要脱离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他们觉得暮光之城看上去像一本儿童读物,因此写血鬼学院这颗小小的钻石在未来一段时间,定会受到读者的热烈追捧。——美国青年之声杂志()如果你喜欢暮光之城,你也会喜欢这个系列。这是一个拥有着不可预知的结局的迷人神秘故事,绝对值得一读。——浪漫时代书评杂志专业作家盖尔与斯蒂芬妮·梅尔的暮光之城一样,这是一部迷人和可信的小说,但较之更为大胆一些。——美国学校图书馆期刊米德首部写给年轻人的引人入胜的小说,融合了错综复杂的玄幻情节和当代背景,渗透青少年的喜好和多种人物角色特点,让人爱不释手。——美国图书馆协会书单杂志我没有机会数清楚究竟有多少血族和迪米特里在一起。我透过莉萨的眼睛看到的一切,已经令我心绪大乱,既疑惑又害怕。既然他知道我不会自己只身前往,那么肯定已经做好了要面对大批护卫的准备。汉斯本来希望能够借助人数的优势弥补我们出发时的匆忙。他已经召集了能在皇宫召集到的所有护卫。老实说,皇宫虽然有结界的保护,可是也不可能做到倾巢出动。幸好有这些新晋的护卫在。这些人大多留守在皇宫,腾出来那些经验老道的护卫和我们一起共赴这场营救的盛宴。我们一共有差不

评分

专业书籍,适合做矿物物理的参考

评分

专业书籍,适合做矿物物理的参考

评分

3专业人士可以看

评分

快递非常给力,头天下午定的,第二天中午就收到了!书的内容也很实用,对大多数无机矿物的分子结构都有介绍,很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