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怀甫 编
图书标签:
  • 彩色电视机
  • 电视机原理
  • 电视机维修
  • 电子技术
  • 家用电器
  • 电路分析
  • 故障诊断
  • 维修技术
  • 电视技术
  • 电子维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164186
版次:1
商品编码:1044434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高职高专电子技术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8-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80
字数:441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主要讲述新型模拟彩色电视机和数字高清晰度电视机(HDTV)信号的形成、编解码原理、组成原理、信号流程、电路结构与典型电路分析等。重点对新型彩色电视机和HDTV电视机整机电路进行分析,并简要介绍大屏幕电视机、等离子体(PDP)电视机、液晶电视机和投影电视机等的显像原理与特点,还讲述新型模拟彩色电视机、大屏幕彩色电视机中常采用的各种改善画质、音质及品质的新技术。同时,介绍彩色电视机的一般维修技术与操作方法。
本书取材新颖、内容充实、技术性与实用性较强,突出了该门专业课程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要求。
本书适合作为高职高专院校电子技术类、通信技术类和信息技术类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从事电视技术的工程技术人员作培训教材和参考书,还可作为电视技术爱好者的自学用书。

目录

绪论
第1章 广播电视基础知识
1.1 图像的分解与重现
1.1.1 图像的分解
1.1.2 图像的重现
1.2 电子扫描
1.2.1 逐行扫描
1.2.2 隔行扫描
1.2.3 电子扫描原理
1.3 色度学基础知识
1.3.1 光与彩色
1.3.2 彩色三要素
1.3.3 人眼的彩色视觉特性
1.3.4 三基色原理与混色
1.3.5 亮度方程
1.4 全电视信号
1.4.1 黑白全电视信号
1.4.2 彩色电视信号
1.5 模拟彩色电视制式
1.5.1 NTSC制
1.5.2 PAL制
1.5.3 SECAM制
1.6 电视信号的调制与频道划分
1.6.1 图像信号的调制
1.6.2 伴音信号的调制
1.6.3 我国电视频道的划分
本章小结
演示实验一:彩色电视机的使用及电视信号的波形测试
习题一
第2章 模拟彩色电视接收机的工作原理
2.1 电视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流程与组成
2.1.1 电视信号的接收
2.1.2 模拟电视接收机的组成
2.2 彩色电视接收机各功能单元的作用、组成与工作原理
2.2.1 电视接收天线简介
2.2.2 高频头
2.2.3 公共通道的组成及原理
2.2.4 PAL制彩色解码器的组成及原理
2.2.5 基色视放及显像管附属电路
2.2.6 同步分离与扫描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2.2.7 伴音通道的组成及原理
2.2.8 开关电源的组成及原理
2.2.9 遥控系统的组成与工作原理
2.2.10 典型电视接收机电路结构框图
2.3 彩色显像管
2.3.1 彩色显像管结构
2.3.2 彩色显像管显像原理
2.3.3 会聚及色纯度
2.4 彩色电视新技术
2.4.1 视频处理新技术
2.4.2 伴音处理新技术
2.4.3 图像显像新技术
2.4.4 电源及扫描新技术
2.4.5 其他新技术简介
本章小结
演示实验二:电视机的调整
习题二
第3章 模拟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
3.1 PAL制彩色电视机电路分析方法
3.2 A2116机芯电路分析
3.2.1 A2116机芯的组成和特点
3.2.2 高频头外围电路分析
3.2.3 小信号处理电路分析
3.2.4 伴音信号后级处理电路
3.2.5 三基色视放输出电路分析
3.2.6 同步扫描后级电路分析
3.2.7 遥控电路分析
3.2.8 开关稳压电源电路分析
3.3 CH-16机芯电路分析
3.3.1 CH-16机芯整机电路结构
3.3.2 CH-16机芯小信号处理电路分析
3.3.3 视频信号后级处理电路分析
3.3.4 开关电源电路
本章小结
演示实验三:CH-16机芯总线数据调整
第4章 数字电视原理
第5章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机(HDTV)电路分析
第6章 彩色电视机维修方法
附录:电视机整机电路原理图
附图1 μPC三芯片集成电路黑白电视机电路原理图
附图2 A2116型彩色电视机电路图
附图3 长虹SF3415整机电路图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 内容简介 本书深入剖析了彩色电视机从信号接收到图像显示的完整工作流程,全面阐述了各种关键元器件的构造、工作原理及其在电路中的作用。内容涵盖了彩色电视信号的接收、解码、显像、伴音处理等核心环节,并详细介绍了当前主流彩色电视机,包括CRT(阴极射线管)电视、LCD(液晶)电视、PDP(等离子)电视以及新型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电视等不同技术类型电视机的原理特征。 第一部分:彩色电视信号的接收与处理 本部分将从最基础的电视信号入手,详细介绍电视信号的构成,包括图像信号和伴音信号,以及它们在传输过程中所采用的调制方式(如幅度调制、频率调制)。接着,重点阐述彩色电视信号的特有属性,包括色度信号的编码(如NTSC、PAL、SECAM制式),以及亮度信号和色度信号如何整合形成复合彩色电视信号。 在接收端,本书将详尽解析电视机的射频(RF)调谐器和中频(IF)解调器的工作原理。调谐器如何根据用户选择的频道,从众多电视频道中精准锁定所需信号;中频解调器如何从射频信号中提取出原始的图像和伴音信息。在此基础上,将深入探讨视频解调电路,解析其如何完成对幅度或频率调制信号的解调,还原出包含亮度、色度、行场同步等信息的基带视频信号。 第二部分:彩色图像的生成与显像 这是本书的核心内容之一,将围绕彩色图像的生成机制展开。首先,将详细介绍彩色电视显像管(CRT)的工作原理,包括电子枪发射电子束、三枪同步加速、聚焦、偏转,以及电子束扫描屏幕荧光粉层产生彩色图像的过程。特别地,会深入讲解三枪电子束如何精确地控制红、绿、蓝三种基色荧光粉的激发,从而合成出各种色彩。 对于现代液晶电视(LCD),本书将重点阐述其成像原理。详细介绍液晶面板的结构,包括TFT(薄膜晶体管)阵列、液晶材料的电光效应,以及背光源(CCFL或LED)的作用。书中将解释TFT如何独立控制每个像素的亮度,以及偏振片和彩色滤光片如何配合液晶的扭转,最终在每个像素点上形成不同的颜色和亮度。 等离子电视(PDP)的原理也将得到细致讲解。本书会剖析PDP的像素结构,包括微小的气体放电单元(等离子体),以及紫外线激发荧光粉产生红、绿、蓝三色光的过程。 而对于新兴的OLED电视,本书将深入介绍其自发光特性。阐述有机发光二极管的原理,即电流通过有机半导体材料时产生光,以及OLED面板如何通过像素化的有机发光层直接发光,实现高对比度和广视角。 第三部分:彩色电视机的关键电路分析 本部分将对彩色电视机内部的各个功能电路进行详细剖析。 视频处理电路: 重点分析色度信号的处理,包括色度信号的梳状滤波器(用于分离色度信号和亮度信号)、色度解码器(将色度信号解码成红、绿、蓝的色差信号)、色调(Hue)和饱和度(Saturation)的调整电路。还将讲解亮度信号的处理,包括亮度放大、图像锐度调整、对比度调整等。 同步与扫描电路: 详细阐述行扫描和场扫描电路的工作原理。介绍同步分离电路如何从视频信号中提取出行同步脉冲和场同步脉冲;讲解行振荡器、行推挽放大电路、行输出变压器等在CRT电视中如何产生高压并驱动行偏转线圈;以及场振荡器、场功放电路如何驱动场偏转线圈。对于现代平板电视,将重点介绍数字扫描电路和图像处理芯片的功能。 伴音处理电路: 讲解伴音信号的接收、解调,包括FM解调器的工作原理。介绍伴音功放电路,包括前置放大、功率放大等,以及扬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对于立体声和多声道电视,将进一步介绍其伴音处理流程。 电源电路: 详细分析彩色电视机内部的各种电源供应。介绍开关电源的工作原理,包括AC-DC转换、DC-DC斩波、反馈稳压等,以及如何为各部分电路提供稳定可靠的直流电压。特别会关注CRT电视中的高压电源,解析其工作原理和安全注意事项。 第四部分:彩色电视机的常见故障分析与维修 本书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专注于指导读者进行彩色电视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 故障诊断流程: 提供一套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方法,从现象入手,层层剥离,逐步缩小故障范围。例如,从“无图像”、“无伴音”、“图像异常”、“颜色失真”、“花屏”等典型故障现象出发,引导读者进行初步判断。 常见故障分析: 针对CRT、LCD、PDP、OLED电视机,分别列举并详细分析各种常见故障的原因。例如,CRT电视的“几何变形”、“幅度失真”、“聚焦不良”、“色纯度差”等,LCD电视的“亮点”、“暗点”、“坏线”、“背光不均”、“色彩不准”等,PDP电视的“图像闪烁”、“重影”、“黑屏”等,OLED电视的“烧屏”、“亮度衰减”等。 关键元器件的检测与更换: 详细介绍各种常用电子元器件(如电阻、电容、二极管、三极管、集成电路、显像管、液晶屏、背光模组等)的检测方法和判断好坏的标准。提供详细的更换步骤和注意事项,确保维修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维修工具与安全: 介绍维修电视机所需的常用工具,如万用表、示波器、烙铁、吸锡器、信号发生器等,并讲解其基本使用方法。同时,强调维修过程中的安全事项,特别是关于高压电路的操作规范。 电路图的阅读与理解: 引导读者如何阅读和理解彩色电视机的电路原理图,掌握电路图符号的含义,分析电路的信号流程,从而更好地定位故障。 本书特色: 本书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有深入的原理分析,又有贴近实际的故障排除指导。语言力求通俗易懂,即使没有深厚电子技术背景的读者,也能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掌握彩色电视机的奥秘。书中配有大量的电路图、原理示意图和实物照片,直观形象地展示电视机的内部结构和工作过程,有助于读者加深理解。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将能够全面理解彩色电视机的技术演进,掌握其核心工作原理,并具备独立分析和解决彩色电视机常见故障的能力。无论您是电子爱好者、维修技术人员,还是相关专业的学生,本书都将是您深入学习彩色电视机技术的宝贵参考。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偶然翻开了一本关于“咖啡品鉴的艺术”的书,原本只是想了解一下不同咖啡豆的区别,没想到却开启了我对咖啡世界全新的认知。书中的内容远不止于品尝,它深入探讨了咖啡豆的产地、品种、处理方式、烘焙程度,以及这些因素如何最终影响一杯咖啡的风味。作者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将咖啡的香气和口感描绘得淋漓尽致,比如“柑橘的清新”、“巧克力的浓郁”、“坚果的回甘”,读着读着,我仿佛就能闻到咖啡的香气,尝到它微妙的风味变化。书中最吸引我的部分是关于“风味轮”的介绍,它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工具,帮助我们更好地识别和描述咖啡的味道。通过学习,我开始留意自己平时喝的咖啡,尝试分辨其中的层次感,不再只是单纯地“喝咖啡”,而是开始“品鉴”咖啡。这本书还介绍了各种冲泡方法,从手冲到意式浓缩,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它让我明白,一杯好咖啡,凝聚了从种子到杯中的无数心血与匠心。现在,每次喝咖啡,我都会想起书中描绘的画面,仿佛自己也成为了一名小小的咖啡师。

评分

最近沉迷于一本关于“数字图像处理”的书,虽然名字听起来很学术,但内容却异常迷人。一开始,我以为它会是一本枯燥的技术手册,充斥着复杂的算法和公式,但事实却截然相反。作者以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方式,从最基础的像素概念讲起,逐步深入到图像的增强、复原、分割、识别等各个方面。最让我惊叹的是,书中通过大量的实例,展示了数字图像处理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比如医学影像的分析,让医生能更精准地诊断病情;安防监控的视频分析,提高了安全性;甚至是我们日常拍照时使用的滤镜效果,背后也蕴含着精妙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图像压缩的部分,理解了JPEG、PNG等格式的原理,再回头看看自己手机里的照片,感觉就像是解开了一个个小小的秘密。书中的配图也十分丰富,各种对比鲜明的处理效果图,让抽象的理论变得直观易懂。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让我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信息时代背后技术原理的好奇心,让我看到科学的魅力是如何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评分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古代东方哲学思想”的书,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不像我之前接触过的哲学书籍那样,充满了晦涩难懂的术语和抽象的概念,而是以一种非常生动、富有故事性的方式,展现了春秋战国时期那些伟大的思想家们的智慧。我特别着迷于书中对于儒家、道家、墨家等不同学派思想的对比和阐述。读到孔子的“仁爱”思想,我感受到了温厚的人文关怀;读到老子的“无为而治”,我体会到了顺应自然的智慧;读到墨子的“兼爱非攻”,我看到了对和平与平等的朴素追求。书中的引用也非常巧妙,那些古老的典籍片段,在作者的解读下,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让我仿佛能听到先贤们在历史长河中发出的回响。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并没有将这些思想神化,而是将其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让我看到了它们产生的原因,以及它们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也让我对“何为生活”、“何为智慧”有了更深的思考。它不仅仅是一本哲学书,更是一次跨越时空的灵魂对话。

评分

拿到这本《彩色电视机原理与维修》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我一直很想写点什么,但总觉得言语不够精准,无法完全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当初选择这本书,纯粹是因为我对老物件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而彩色电视机,无疑是那个时代一个充满魔力的存在。翻开书页,我并没有期望它能教会我修理电视,毕竟现代科技日新月异,很多东西都已经成为了过去式。然而,书中对于彩色电视机成像原理的细致解读,却让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奇思妙想的实验室。那些关于三枪显像管、色度信号调制、场扫描与行扫描的讲解,虽然有些晦涩,但作者却用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将复杂的电子技术描绘得生动有趣。我仿佛能看到一道道电子束在屏幕上跳跃,最终汇聚成缤纷的色彩,那一刻,我不再是简单的读者,而是那个时代电视技术进步的见证者。书中的插图也相当精美,那些老旧的电路图,在我的眼中,就像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诉说着一段段关于创新与探索的故事。这本书,更多的是一种怀旧的体验,是对一段技术史的温情回溯,让我得以窥见那个年代工程师们的智慧与汗水。

评分

最近读了一本关于“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的书,感觉打开了另一个视角看待我们身边的历史遗迹。我一直对古建筑很感兴趣,但总觉得隔着一层距离,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这本书却用一种非常扎实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让我看到了古建筑的生命力。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建筑风格,以及它们所蕴含的文化意义。我最震撼的是关于“修复”的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的案例,展示了在遵循“最小干预”原则的前提下,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和传统工艺,让濒临消失的古建筑重焕生机。那些关于木结构加固、砖石修补、彩绘保护的技术细节,虽然听起来很专业,但在书中被清晰地呈现出来,让我看到了工匠们的智慧和耐心。书中的图片也非常珍贵,许多都是修复前后的对比照,看着那些残破的墙垣逐渐恢复原貌,那种成就感油然而生。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古建筑不仅仅是冰冷的砖瓦石块,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保护和修复它们,不仅是对过去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传承。它让我对“文化遗产”这个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