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天论发微

儒道天论发微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傅佩荣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5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75205
版次:1
商品编码:10453351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0-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一般论者多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亦即英文所谓的Humanism。这种看法容易引起误解,譬如以为中国人的视野只是现实的人间世界,即使道德规范与宗教礼仪也不过是考虑“利用厚生”而已,谈不上什么关怀与境界。就算勉强肯定了道德主体有其超依据,也多半以后者为立说之“假设”而已,不必认真看待。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先秦重要典籍的明白意旨。如果我们承认先秦典籍(如《诗经》、《书经》、《易经》、《左传》等)与古典儒家及道家的主要作品,可以代表中国心灵的原型,那么我们将不难发现:中国哲学的特质并非仅是人文主义,而是开放的人文主义——向着界开放。此界或名为帝,或名为天,或名为道,不同名称足以显示此种人文主义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作者简介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台湾大学哲学研究所硕士,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现任台大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荷兰莱顿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客座教授,向欧洲人讲授《论语》两年。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作品曾获台湾地区中正文化奖、最高文艺奖奖项。其“哲学与人生”课在台大开设17年来座无虚席,被大学生社团推选为最佳通识课。
傅教授还是一位杰出的演讲家,自1990年以来,他每年开展200多场哲学讲座,还多次应邀前往马来西亚、韩国、美国、新加坡等华人社团作传统文化讲座。他的著作目前逾百部,中国大陆已出版的有:《哲学与人生》、《智者的生活哲学》、《智慧与人生》、《赢的人生哲学》、《心灵导师》、《自我的觉醒》、《傅佩荣论语心得》、《人生中不可不想的问题》、《傅佩荣细说老子》、《傅佩荣庄子心得》、《傅佩荣细说孔子》、《傅佩荣四书心得》、《儒家与现代人生》、《西方哲学与人生(三卷)》,以及有声书系列:《老子讲座》、《论语讲座》、《庄子讲座》、《孟子讲座》、《易经讲座》、《哲学与人生》等。

精彩书评

   傅君一方面以宗教哲学为解释之架构,而另一方面则又以历史文献之考证为立论之基础,故能自抒己见而不陷于主观臆测,所下论断颇合乎荀子所谓“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双重准则。
   ——余英时
   中国哲学的特质并非仅是人文主义,而是开放的人文主义——向着界开放。此界或名为帝,或名为天,或名为道,不同名称足以显示此种人文主义的开放性与创造性。这样的绝不是个“

目录

新版序
余英时先生序
导论 周朝以前的宗教观
第一部 《诗经》、《书经》中的天帝观
引 言
第一章 “天”与“帝”的共同意义
第二章 天命观
第三章 天概念之式微
结语

第二部 原始儒家的天论
引 言
第四章 《左传》与《国语》
第五章 孔子
第六章 孟子
第七章 荀子
第八章 《易传》
第九章 《中庸》
结语

第三部 原始道家的天论
引 言
第十章 老子
第十一章 庄子
结语
结论
参考书目

精彩书摘

关于“天”概念之起源,目前学术界有两派针锋相对的理论。一派主张天是由周的氏族神演化而成,另一派则反对此说,并主张天在周朝立国之前早已存在。第一派理论的著名代表是顾理雅(H.G. Creel)。顾氏在《释天》一文中提出以下论证:第一,在商朝的记录中,亦即甲骨文里,不曾出现天神之观念,甚至天字亦付阙如。换句话说,商人不曾以天指称上帝。甲骨文里虽然有二十六处字形接近天字,但是顾理雅认为没有一处明确指称天神。他根据王国维的论断,主张以天为至上神之信念系出现于商周之际。
第二,在某些代表周人思想的古代典籍中,天的地位远较帝为超特。这些典籍包括金文(亦即青铜器铭文)、《诗经》与《书经》。顾理雅认为,西周金文中以天为上帝的用法共出现十七次,以帝为上帝的用法则只出现四次。《诗经》中以天为上帝的用法出现了一一八次,帝只出现四十三次。至于《书经》,顾氏则统计周初的十二篇文献,其中天字凡一一六见,帝字凡二十五见。顾氏主张,这种重天轻帝的转变可以理解为:帝原是商的氏族神,天原是周的氏族神。
第三,周人代商而起,帝概念与天概念得以对照比较,然后发现两者所代表的是同一神祗。至于天字的构成及其含义,顾氏主张:(一)天字所含的“大”字,原指人的伟大而言;(二)天原指神祗所居的上界,后来亦用以指称这些神祗;(三)周人祖先所转化的神祗皆可统合于“天”之名下;(四)天成为共称之名,丧失了帝所具备的人格性,成为一个非人格的神祗。

前言/序言

  我对中国哲学的兴趣与关怀,始于一九七二年在台湾大学当硕士生时,有幸连续五年亲炙方东美先生而深受启发。真正着手认真研究,则是一九八。年到美国耶鲁大学念书时,选读余英时先生的课才开始的。方先生以中国哲学的精神与发展“博”我,余先生以历史文献的考证与论据“约”我。经过这一博一约,我才敢谨慎地踏入中国哲学的园地,提出我的初步心得。
  一般论者多以中国哲学的特质为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亦即英文所谓的Humanism。这种看法容易引起误解,譬如以为中国人的视野只是现实的人间世界,即使道德规范与宗教礼仪也不过是考虑“利用厚生”而已,谈不上什么终极关怀与超越境界。就算勉强肯定了道德主体有其超越依据,也多半以后者为立说之“假设”而已,不必认真看待。这种观点并不符合先秦重要典籍的明白意旨。如果我们承认先秦典籍(如《诗经》、《书经》、《易经》、《左传》等)与古典儒家及道家的主要作品,可以代表中国心灵的原型,那么我们将不难发现:中国哲学的特质并非仅是人文主义,而是开放的人文主义——向着超越界开放。此超越界或名为帝,或名为天,或名为道,不同名称足以显示此种人文主义的开放性与创造性。
儒道天论发微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儒道天论发微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儒道天论发微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儒道天论发微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成功者有16种好习惯】1.微笑。2.气质纯朴。3.不向朋友借钱。4.背后说别人好话。 5.听到坏话时微笑。6.过去的事不让人全知道。7. 尊敬不喜欢你的人。8.学会珍惜。9.对事无情,对人有情。10.多做自我批评。11.为别人喝彩。12.感恩。13.学会聆听。14.说话时常用我们开头。15.少说话。16.喜欢自己。

评分

因着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感受,《原道》对中华五千年一以贯之之道的探询和彰显,就不止是面向过去的纯学术性、知识性梳理,更要取法古圣先贤之所以因时设教而以利民为本的真精神,以适应时代情境、回应现实问题。

评分

其实就该书内容来说与题目还是不是很相符的,乍一看以为是儒道天论比较研究,其实只是分述,但内容深度还是非常有价值的。

评分

  该书关于中国历代思想家的选取立意及某些作者的观点,我们并不完全认同。但为便于参考研究,仍保留其原貌,在书中加编者注予以说明;个别之处,有所节略,但不改动原书之观点。《中国历代思想家》是由台湾中华文化总会(原名“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推行委员会”、“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总会”等)与王寿南教授共同担任主编,两岸学者联袂编写,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这套著作对于读者具有很好的参考意义。作为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重点引进项目,此次以简体字出版,对文中的古今地名对照、注文体例和文字错误等作了必要的订正,并将原25分册按历史年代合并为先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和现代等凡7种14册。

评分

当代世界的思想版图似乎可以说是自由主义、激进主义和保守主义三足鼎立。一个可喜的现象是,近年来新左派与自由主义学者对传统表示了一定的敬意,并开始致力于掘发传统资源的有利因素。相对于前两者以西式解释架构对传统作工具性解读,《原道》所禀持的保守主义特别强调“以中解中”,立足于当代中国的最大需要,在历史的内在性、民族的内在性和传统的连续性中,去挺立中国文化的主体性。这当中,最为关键的是民族文化生命的延续和张扬。纠缠不清的保种、保国与保教,其实是不同层面的问题。通过百多年来无数仁人志士艰苦卓绝、百折不回的巨大努力,保种、保国的目标已经达到,最高层面的保教乃至弘教,也正在逐步得以实现。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一定以文化的复兴为全部内容,但必然以文化复兴为其最高标志。在民族文化体力的较量与对话中,必须以我为本、以我为主,坚定树立起自己的文化主体性。这,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进行文化建设的根本。本立而道生,有本则昌,无本则竭。

评分

挺好

评分

专业型学者可以买来看一看

评分

很棒,值得拥有。

评分

值得买的一本书。天论是儒家哲学的基础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儒道天论发微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