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你也可以光芒丈
定价:18.00元
作者:胡洁萍编著
出版社: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553312767
字数:450000
页码:256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商品重量:
>编辑推荐
(1)这是一本精美的心灵励志类图书,内容涉及到幸福、为人处世、心灵修养等方方面面,有故事,有启发,读来朗朗上口,故事深入人心,引发思考。
(2)文前配有一些高质量的清新手绘插图,常形象,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常好的阅读享受。
(3)随身书,随时读,小开本,易携带。轻型用纸,重量轻,柔软不伤手,无味道,不伤眼。
(4)版式设计清新活泼,带来超值的阅读享受;装帧精美,结合故事配有一些手绘插图,常形象,阅读无压力。
目录
part01每个人都自带光芒,无须凭借谁的光/17
别人的光环左右不了你的人生/18
你有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好/22
不必活在别人的光芒里/25
只有自己能打败自己/28
心有明灯,不怕漫漫长夜/31
人生这副牌,要靠自己打/34
勇敢去过自己想要的生活/37
可以有点儿“无所谓”/40
你可以成为你想成为的那个人/44
part02永远做个热忱生活的行动派/47
天大的梦想,也要走好当下的路/48
梦想需要持久的热情/51
只管定一个让自己欢欣鼓舞的目标/54
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的人/57
追求内心向阳的生活/61
你的付出让你不可替代/65
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67
让过去归零,让到来/70
懂得付出,就懂得幸福/73
真正拥有的只有此刻/78
你的努力配得上你的梦想/82
part03不完美才是人生/85
人生有缺口,光才能进来/86
接受真实的自己,是的善待/90
承受痛苦,是提取幸福的试金石/94
与其忧心忡忡,不如顺其自然/97
“才疏学浅”才抱怨“生不逢时”/ 102
接受现实,才能重新开始/105
放下心中执念,方得大自在/108
不做庸人不自扰/112
抱怨是一种对生命热情的消耗/115
每一个开始都饱含希望/119
不为自己做过的事后悔/124
得不到的,选择放弃/127
part04换个视角,人生得以无限广大/131
那些不公平让你更强大/132
换个角度,坏事也能变好事/136
折磨你的人也在帮你成长/140
努力向上是的正事/145
精彩有多种表达/150
原谅他人是对自己的解放/153
少错误就算成功/157
思想的另一个维度/161
把对手看作良师/165
用另一只眼睛看自己/169
part05细节成就一个璀璨的你/173
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174
流言像风,随它去吧/177
幽默是一种生活智慧/180
别做“滥好人”/183
守时,是对自己和他人的尊重/188
用心倾听,你将收获的不只是真心/191
谦虚也要适度/194
一个受欢迎的自己是如何炼成的/198
获取前先想付出/201
表达关爱就是好好说话/204
不过分迷信/208
part06用美好期许一个明媚的未来/211
每天,与这样的自己坦诚相待/212
只有感恩才能懂得爱/215
你若尊重,处处有尊重/218
用宽容化解不快乐/220
与幸福有关的,都值得认真对待/223
拥抱这个真实而透明的自己/227
无心赞美的无穷力量/231
人心是一方柔软的角落/235
像孩子一样保持一颗好奇心/240
与自己温暖相依,不被世界所累/245
内容提要
《你也可以光芒丈》是一本能带给人力量的书籍。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羡慕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精彩,这本书用几十个温暖的故事,以及直抵人心的文字阐述人生哲理,既能启迪人生,同时引发深思,让人生之路走得更通达。本书从自信人生、热忱生活,以及不完美、不抱怨等关键的励志主题出发,探讨面对人生的喜怒哀乐时该有的健康态度,让人自省、给人力量。
文摘
世界不会辜负每一个追梦的人
人生是一棵树,梦想就是吹开花朵的微风;人生是一片土地,梦想就是湿润泥土的细雨;人生是一艘船,梦想就是送你远航的流水。梦想的力量深深藏在每个人的心里,它不会让你一眼就
看到,然而就是因为有它,我们才充满了力量。
有梦才有目标,有目标才有行动,有行动才有成功——生命就在追寻梦想的旅程中得到了自己终的意义。
他很普通:他出身平凡家庭,却一直想当一个导演。在1983年版的《射雕英雄传》中,他曾经扮演了一个宋兵,被梅超风一掌打死。他向导演请求:“让梅超风用两掌打死我吧。”这样可以多一点戏份,结果他仍然被“一掌打死”了。他做了很多年“跑龙套”的小人物,每次当他在导演面前谈起拍摄和演技问题,都被所有人毫不留情地嘲笑,可是他始终没有放弃梦想。在2002年,他终于自己当上了导演,并且一下子就获得了金像奖的“导演奖”。
他是周星驰。
他也很普通: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他一头斜分发型,朝气蓬勃却内心彷徨地坐上了一列开往西部的火车。他戴着古板的近视眼镜,表情严肃、语言无味,常常陷入沉思,不和任何人说话。1998年,他当了主持人。次主持节目,可是播出时,他说的话几乎全被导演切完了。于是他请求妻子将自己每次主持时出现的问题都记在笔记本上,不管多小的问题都要记,然后他会看着笔记本,一条一条仔细思索和改正。到了,他已经成了一位家喻户晓、颇具影响力的主持人,然而他仍然坚持着每天对着笔记本思索自己的错误。
他是白岩松。
他也很普通:他在10年前是学校出了名的“淘气”,每隔几天都会因为逃课而受到老师的批评。毕业以后,他在家乡的电信局里做了一名小职员,每天的工作既简单又烦冗。他越来越感到苦恼,于是不顾家人反对,毅然辞去了工作,开始了自创网站的历程。几年后,他成为中国互联网大潮中的浪尖人物,在2003年福布斯的中国富豪榜上,他高居榜首。
他是丁磊。
他们在成功以前,和我们一样是社会上普通的人,然而现在,他们是中国有名的人物之一。
也许社会贫富不均,也许世界缺少公平,也许每个人遇到的机会多少不一,也许我们等待的伯乐并不存在,也许确生不逢时,也许规章制度并不合理……但是,这些都不能阻挡我们坚守心中的梦想,不能使我们止步不前。
贝基拉是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他从小就喜欢长跑,一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长跑运动员。他常常远远地望着运动员们训练,脸上充满了艳羡,但每次他都低头看着自己的脚,沉默地离去了,因为他的家庭很贫困,不仅出不起训练费,就连一双的跑鞋也买不起。
那天,贝基拉再次来到了训练场边,难过而又羡慕地望着远处跑道上正在训练的队员们。这时,一位训练跨栏的教练发现了这个常常在场边凝望的小伙子,就过去和他交谈,得知贝基拉的困境后,就把他带进了训练场,让他跨过一组很低的栏杆,贝基拉很容易就做到了。教练又指着一组1.5的栏杆,让他再跑一次,这次贝基拉没有跨过去,几次都失败了。教练认真地对一脸沮丧的贝基拉说:“孩子,我知道你所说的困难,其实那些困难就像你面前的这些栏杆,每个人的面前都有,有的栏杆你现在还跨不过去,但是只要朝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努力,终究有你会跨过去的。再说,如果它们挡了你的路,你还可以选择把它们踢倒,或者从它们旁边绕过去,总之它们是不可能真的拦住你前进的路的。”这番话让贝基拉心中充满了希望。从此以后,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赤脚跑步,进不了训练场,他就在原野、山冈、村庄、沙漠上跑,他的身影坚定而执着。
几年后,贝基拉成了埃塞俄比亚的马拉松运动员之一。在1960年的会上,当贝基拉在马拉松赛场上露面时,所有人都站起来为他鼓掌,因为他是一个赤脚跑步的运动员。在那次比赛上,贝基拉赢得了一枚。
1964年,在距离东京会还有20多天的时候,贝基拉却因意外上了手术台,人人都以为,他将放弃这次比赛了,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不仅再次站到了会的赛场上,而且再次拿到了,成了历史上位蝉联会马拉松项目的运动员,这一成功也使贝基拉成为埃塞俄比亚的英雄。当数不清的记者围在贝基拉身边,举着话筒请他发言时,贝基拉不无感慨地说:“只要你站在了跑道上,那么一切就变得简单,没有什么能阻挡追逐梦想的雄心。”其实我们每个人出人头地、飞黄腾达的机会都是一样的,滚滚人潮中每天都有人在成功,每天也都有人选择放弃。人生如同长跑,大多数时候,谁能坚持到,谁就是胜利者。
……
>作者介绍
胡洁萍,编辑,自由撰稿人,喜欢文字,喜欢在起伏跌宕的人生里思考,一直从事自由写作,在与文字的交集中获得无限快乐,同时也收获颇丰,写作过数字的励志、人文类书籍。
当我拿起《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时,我预设它会是一本关于如何“成功”的书。然而,它的内容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它没有教你如何去征服世界,而是教你如何去安顿内心;它没有告诉你如何去获得他人的赞美,而是引导你去发现自己的价值。我一直以来都生活在一种“努力-疲惫-失落”的循环中,总觉得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也常常因为达不到内心的标准而感到沮丧。书中关于“生命力的韧性”的阐述,让我耳目一新。作者并没有否认努力的重要性,但更强调了保持内心的平和与生长的能力。它让我明白,真正的强大,并非来自于一味的向前冲,而是来自于一种缓慢而坚定的向上生长。我开始学着去关注那些微小的、积极的体验,比如清晨的一缕阳光,一杯热茶的温暖,或者一次与朋友的真诚交谈。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瞬间,却蕴含着巨大的生命能量,它们能够滋养我的内心,让我重新找回面对生活的勇气。这本书,没有给我宏大的蓝图,却给了我踏实前行的力量,让我看到了,即使是在最平凡的日子里,也能够闪耀出属于自己的独特光芒。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与其说是一本励志读物,不如说是一场心灵的深度对话。作者以一种非常平实却又不失力量的笔触,探讨了许多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回避却又至关重要的话题。我是一个习惯于自我怀疑的人,总是觉得自己在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也常常将自己与他人比较,结果自然是失望多于欣慰。读到书中关于“内耗”的论述时,我简直有种被说中了的感觉,那种反复纠结、自我否定带来的疲惫感,让我深刻地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作者并没有简单地批评这种状态,而是循循善诱地引导我们去理解其根源,并提供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来打破这个循环。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接纳不完美”的篇章,它让我明白,追求完美往往是束缚自己的枷锁,而真正的成长,恰恰在于拥抱自己的不完美,并在其中找到力量。阅读的每个章节,都像是一次自我剖析,让我有机会重新认识自己,也重新定义“成功”和“价值”。不再执着于那些虚无缥缈的目标,而是开始关注当下的体验,关注与他人的真实连接,关注自己内心深处的喜悦。这本书让我学会了放慢脚步,倾听内心的声音,也让我看到了,即使是在最平凡的角落,也能够孕育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芬芳。
评分《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带给我的不仅仅是阅读的乐趣,更是一种深刻的自我启迪。我一直以来都对“成功学”类的书籍抱着一种警惕的态度,总觉得它们过于功利和模式化。然而,这本书却以一种截然不同的方式,触及了更深层面的问题。我被书中关于“自我价值的定义”的讨论深深吸引。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被外在的标准所裹挟,将自己的价值与金钱、地位、名誉等外在的成就划等号。而这本书,却将焦点重新拉回到我们自身,强调真正的价值,源于内心的丰盈、对他人的关爱,以及对生活的热情。我曾经花了很长时间去追求那些别人眼中的“成功”,却发现内心依然空虚。读完这本书,我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一直走错了方向。它让我明白了,光芒并非一定要耀眼夺目,也可以是温和的、持久的,甚至是在别人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地散发着。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长者,用他的人生经验和深刻洞察,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我不再害怕失败,也不再一味地追求别人的认可,而是开始学会欣赏自己,珍视当下,并用一种更加积极、更加真实的态度去面对生活。
评分《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在我的书架上并不算起眼,但它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我曾有过一段时期,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对未来感到迷茫。那种感觉,就像置身于一片浓雾之中,看不清方向,也找不到出路。读到书中关于“希望的种子”的阐述时,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作者并没有回避生活中的艰难和挑战,而是强调,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希望的种子也依然存在,等待着我们去发掘和培育。这种积极而坚韧的态度,给了我巨大的鼓舞。我开始尝试着去寻找生活中的那些微小的“光点”,即使它们很微弱,但只要我愿意去关注,它们就能够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目标,不再是那些遥不可及的宏大理想,而是那些能够让我感到快乐和有意义的小事情。我开始相信,即使是一个微小的改变,也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原来“光芒”并非遥不可及,它就隐藏在我们每一个平凡的生命之中,等待着我们去唤醒。
评分《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我一直以来都背负着一些外界强加给我的“标签”和“期待”,总觉得自己必须成为某个特定的人,才能获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种压力,让我喘不过气来,也让我渐渐失去了自我。这本书的出现,仿佛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作者在书中对“自我设限”的剖析,让我深刻地意识到,很多时候,限制我们的,并非外在的客观条件,而是我们自己内心的恐惧和固有的思维模式。我开始反思,那些曾经认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真的就无法做到吗?还是我因为害怕失败,而主动放弃了尝试?这种思考,让我感到既痛苦又振奋。它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也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被压抑的潜能。我开始尝试着去挑战那些曾经不敢触碰的领域,即使过程充满了艰辛和不确定,但每一点小小的进步,都让我感到由衷的喜悦。这本书,没有给我任何虚假的承诺,而是用一种更加务实、更加深刻的方式,引导我去发掘属于自己的力量,去定义属于自己的“光芒”。
评分当我捧起《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时,内心深处涌动着一股莫名的期待,仿佛在寻找失落已久的答案。扉页上那句“献给每一个不曾被定义,却努力闪耀的你”瞬间击中了我的心弦。我从小就不是那种人群中最耀眼的存在,总是默默地做着自己的事情,不争不抢,却也因此常常感到一丝疏离和不被看见。这本书就像一位温柔的朋友,轻轻地推了我一把,让我开始审视自己内心深处的渴望和被压抑的潜能。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陷入沉思,书中那些关于自我认知、价值实现、以及如何与世界建立真诚连接的论述,如同一面面镜子,映照出我过往的迷茫和未来的方向。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探讨“光芒”时,并没有将其局限于世俗的成功或他人的赞扬,而是强调内在的觉醒和生命力的绽放。这种深刻的理解,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那些被忽略的闪光点,那些在平凡生活中默默付出的努力,原来也蕴含着独特的光芒。这本书并非提供一套僵化的成功法则,而是更像一次心灵的导航,引导读者去发掘属于自己的航线,去绘制属于自己的星图。它教会我,光芒并非是争夺焦点,而是源于内心的丰盈和对生命的热爱。那种感觉,就像在黑暗中寻找到了一盏指路的明灯,虽然前方依旧有挑战,但心中已经不再感到孤单和无助。
评分对于《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我只能用“惊喜”来形容我的阅读体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海量的信息,很多时候,我们甚至来不及消化,就被新的信息所淹没。这本书却以一种“慢”的姿态,缓缓地渗透进我的内心。它没有炫目的语言,没有惊人的论断,却有着一种直击人心的力量。我曾经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各种技能,去追求各种成就,却发现内心的空虚感并未因此减轻。读到书中关于“内在的丰盈与外在的成就”的讨论时,我才明白,原来我一直将重心放错了地方。作者强调,真正的“光芒”,源于内心的充实,源于对生命的热爱,源于与他人的连接。这种观点,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开始放慢脚步,去关注那些被我忽略的美好。我开始尝试着去培养一些能够滋养内心的爱好,去与那些真正关心我的人建立更深厚的联系。这种转变,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用他的人生智慧,为我指引了一条更加有意义的道路。
评分拿到《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我首先被它那充满诗意的书名所吸引。在当今社会,充斥着各种强调“赢在起跑线”、“秒杀一切”的论调,这本书却像一股清流,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力量,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种可能。我曾经历过一段低谷期,觉得自己一事无成,对未来充满了迷茫和恐惧。那段时间,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否存在价值。正是这个时候,我翻开了这本书,仿佛在一片漆黑的夜空中,看到了一颗闪烁的星星。书中的故事和案例,虽然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有着直击人心的力量。它们真实地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挑战时,是如何一步步找回自信,如何一点点点亮自己人生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微小改变的力量”的论述所打动。我一直以为,要实现大的飞跃,必须要有惊人的天赋和非凡的机遇,但这本书却告诉我,微小的、持续的努力,同样能够积攒成巨大的能量。它让我意识到,不必因为暂时的困境而气馁,更不必因为和别人之间的差距而自卑。只要我们愿意付出努力,并且找对方向,终将能够走出属于自己的灿烂人生。这本书,让我重新燃起了对生活的热情,也让我看到了自己无限的可能性。
评分初读《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我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毕竟市面上关于自我成长的书籍太多了,很难让人眼前一亮。然而,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自己完全被它所吸引。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并没有提供一套简单粗暴的“秘籍”,而是以一种非常细腻、有温度的方式,去触碰读者内心深处的情感。我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善于表达,也常常在社交场合感到不自在。书中关于“如何与世界建立真诚连接”的章节,对我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它并没有教我如何去“迎合”别人,而是引导我如何去理解自己,如何去表达真实的自我,如何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找到平等和尊重的空间。这种循循善诱的方式,让我感到非常舒服,也让我看到了改变的可能性。我开始尝试着去倾听内心的声音,去关注自己真正的需求,而不是被外界的声音所左右。我也开始学会更加坦诚地与他人交流,即使偶尔会因为自己的不足而感到尴尬,但这种真实的感觉,却比任何虚伪的客套都更加珍贵。这本书,就像一位知心的朋友,在我迷茫的时候,给予我温暖的鼓励和实用的建议,让我看到了自己身上潜藏的无限光芒。
评分《你也可以光芒万丈》这本书,对我而言,更像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对话。我是一个习惯于隐藏自己真实情绪的人,总觉得表达脆弱是一种软弱的表现。然而,这种压抑,让我感到越来越疲惫,也让我与身边的人之间产生了一层无形的隔阂。读到书中关于“情感的流动与表达”的章节时,我仿佛被点醒了。作者以一种非常温和而富有同理心的方式,解释了情感的意义,以及真诚表达情感的重要性。它让我明白,脆弱并非软弱,而是人性的真实体现,也是与他人建立深度连接的桥梁。我开始尝试着去接纳自己的情绪,去允许自己感到悲伤、失落,也去允许自己表达爱和喜悦。这种转变,并非一蹴而就,但每一点点进步,都让我感到内心的轻松和自由。我发现,当我不再试图扮演一个“完美”的角色时,我反而能够更自信地面对生活。我也发现,当我能够真诚地与他人交流时,我能够获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看到了,原来“光芒”也可以是柔软的、真实的情感流露。
评分还好不错,很便宜,物美价廉
评分还好不错,很便宜,物美价廉
评分挺好看的
评分看着书本质量和知识都挺划算!
评分That day, I closed my eyes in the incense fog of the Buddha's Hall,suddenly heard the mantra from your voice.
评分挺好的还没看
评分还好不错,很便宜,物美价廉
评分还不错,能吸引我去看,内容也可以
评分挺好的还没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