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
评分国于1912年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历,但保持了传统特色,以中华民国纪年。当时的北洋政府将钦天监更名为中央观象台,其工作只是编日历和《观象岁书》(即天文年历)。紫金山天文台建成后,中央观象台改为天文陈列馆。思潮的发展,中国天文学界开始活跃起来。为数学天文系,于1929年建立天文台,1947年成立天文系。
评分先买以后有时间再看。
评分《大系》展现了众多学者的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中国古代历法》和《中国古代星占学》已被收入“中国文库”,《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对于同属中华文化的“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的发掘和整理,也是一项开拓性的探索。 《中国古代天文学词典》对天文典籍阅读者是很有价值的工具书。其余卷册的研究也各具特色。中国近代最早出现的天文台,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使中国进一步殖民地化而修建的。从1842年起就有法国懂天文的传教士带着精良的望远镜先后来到上海,1844年开始观星报时,1877年建成徐家汇授时台,为外国船舰提供气象和时间服务。1899年,法国人决定在上海松江的佘山修建天文台。1901年,佘山天文台告竣,拥有当时世界一流的天文折射望远镜,除照相天体测量外还从事地磁、地震测量与监测工作。1898年,德国人在青岛建立海岸信号局,1900年在局内设气象天测所,也拥有赤道仪和测时仪器。辛亥革命以后,这些天文台先后收回,成了中国现代天文台的一部分。
评分有参考价值。
评分不足:缺乏系统理论
评分中国完全凭借自己力量兴建的第一座现代天文台是1934年建成的南京紫金山天文台,隶属于南京国民政府的中央研究院。至此,中国天文学走上现代天文学发展之路。
评分最早在中国建立近代天文机构的是帝国主义列强。1873年,法国天主教会在上海建立徐家汇天文台,开展天文、气象和地球物理等综合性观测和研究工作,同时为各国海运和中外商界提供气象和时间等服务。1着青岛主权的回归,被北洋政府接管。二战时又被日本侵占,1945年为国民政府接管。青岛观象台先后从事过实用天文、方位天文、编历、太阳、小行星、星团、恒星、星云、宇宙构造等观测和研究工作。
评分不错的书,赶上京东买200免15元的读书活动,就买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