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套装包含 林达 近距离看美国系列 1-4册
历史深处的忧虑:近距离看美国之一 定价:26.00 SBN:9787108043931
总统是靠不住的:近距离看美国之二 定价:29.00 ISBN:9787108043924
我也有一个梦想:近距离看美国之三 定价:36.00 ISBN:9787108043955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 定价:30.00 ISBN:9787108043948
作者简介
林达为两名作者合用的笔名。他们都于1952年出生在上海,1978年进入大学。现居美国。作品有“近距离看美国”系列:《历史深处的忧虑》、《总统是靠不住的》、《我也有一个梦想》,以及《带一本书去巴黎》。译著有《汉娜的手提箱》、《克拉拉的战争》、《盖比橱柜的秘密》等。
作者继续以书信的形式,从“总统是什么?”这样一个问题开始,用一连串的故事,层层铺排出美国政治法律制度的基本原理和操作细节,使读者更深刻地了解美国是如何在自身的制度系统中,通过“平衡和制约”去实施对权力的监督和限制。
目录美国总统是什么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这套制度已付出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编辑推荐 《历史深处的忧虑》讲的是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来。本书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内容简介
《历史深处的忧虑》讲的是美国不是一个善于遮羞的国家,它投出一片阳光,就落下一片阴影。它全部的阴影都毫无遮掩地暴露在所有的人面前,哪怕你是一个陌生人。所以,即使是我们这样的平常外来者,也会一眼就看出一大堆毛病来。本书以信件的形式讲述了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
作者以信件的形式讲述美国现实生活中的故事。生动地介绍了美国法律、政治制度的思想原则,建立与发展过程,操作方式,历史价值以及为实行这套制度已付了的和将要付出的代价。
序言
移民、移民
费解的国家
三K党的故事
肥皂箱上的讲坛
氢弹秘密
诽谤罪的故事
总统请我入党?
枪在谁手里
家就是一个城堡
辛普森怎么引起了我的兴趣
公平才有看头
检察官输了
世纪大审判的告诫
百万黑人大游行
他们就是美国人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是“近距离看美国”系列的第四本,依旧是以书信形式来表达内容。全书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通过记述发生在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
目录
保守的革命
艰难的尝试行不通
到费城去开会
弗吉尼亚方案
民主的困惑
罗得岛的故事
难以调解的矛盾
伟大的妥协
半神半人的会议
di一届内阁
汉密尔顿的功绩
1804年的信号
告别古典政治
民主先知杰佛逊
林肯和内战
报纸的使命
麦克纳马拉和艾尔斯伯格
柳暗花明找报纸
《华盛顿邮报》
终于到达zui高法院
报纸为什么赢了
今夜没有星辰
《如彗星划过夜空:近距离看美国之四》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和付诸实践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出美国早期的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的局限等做了分析。其次,通过20世纪60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的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力,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本书首先通过1787年美国费城制宪会议前后的一系列故事,梳理美国宪政民主制度从源头发展到相对成熟,以及付诸实现的基本过程。作者循着制宪会议的进程,一步步讲述并层层推出对美国宪法中有关制度设计的思想土壤、历史机遇、基本理念的思考;描述了美国早期思想家和政治家在面对各种不同的思想观点时,遵从游戏规则,于交锋和妥协中显示的政治智慧;同时也对美国宪政制度中可忧虑的问题和历史局限等作了分析。其次,通过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美国反越战运动中,《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等媒体在披露所谓“五角大楼秘密文件”事件中,凭借宪法权利,与当时的美国政府行政当局抗衡的故事,凸现了美国式民主的运作机制,也涉及了制度在新的危机中的困境。
本书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的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林达作品系列·近距离看美国之三:我也有一个梦想》通过精彩动人的故事,展示了与美国种族问题相关的社会意识和法律演进史,介绍了在契约社会里,立法的民众基础、法律对人性的思考、法律的变化与社会进步的关系等问题。通过作者的叙述,读者能够看到:在法治国家里,民众、尤其是弱势人群怎样运用法律,经过长期抗争,取得自身权益,并由此推动全社会认识的深化,使整个国家在消除不公正的历史进程中取得稳定的进步。
这套书的阅读体验,简直就像是跟一位饱学之士进行了一场酣畅淋漓的深度对话。作者的文字功力深厚,那种将复杂历史脉络和深刻社会现象抽丝剥茧般呈现出来的能力,让人不得不佩服。尤其是在描述那些看似平静却暗流涌动的历史转折点时,那种入木三分的洞察力,让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亲身感受着人物的挣扎与抉择。书中的分析视角非常独特,不满足于表面的叙述,而是深入挖掘事件背后的文化基因和制度逻辑。读完之后,对我们现在所处的环境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很多曾经模棱两可的问题,似乎都有了更清晰的脉络。这绝不是那种泛泛而谈的通识读物,它需要读者投入相当的精力去思考和消化,但回报绝对是丰厚的,它极大地拓展了我的思维边界,让人对历史的理解不再是孤立的事件堆砌,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评分说实话,这本书的阅读难度是存在的,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历史和政治常识作为基础,否则很容易在那些繁复的细节和跳跃的逻辑中迷失方向。但一旦你适应了作者的叙事节奏,你会发现,这反而是一种极大的乐趣。它就像一个精心设计的迷宫,每当你以为找到了出口时,作者又会巧妙地引导你进入另一条更深远的通道。我尤其喜欢其中对不同文化冲突和融合的探讨,那种跨越地理界限的比较分析,非常有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独特的社会问题,其实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都有着相似的影子。这本书的文字密度非常高,信息量巨大,我不得不采用慢读、精读的方式,甚至需要借助其他参考资料来确保完全理解每一个论点,这种“辛苦”是值得的,因为它带来的认知升级是实实在在的。
评分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对“理想与现实”之间那道永恒鸿沟的刻画。它没有一味地高歌猛进,也没有彻底地陷入虚无,而是保持着一种清醒的悲观主义——既看到了前行的艰难,又从未放弃对更高目标的追求。作者在描述那些历史上的“巨人”时,那种复杂的感情是难以言喻的,既有对其成就的敬意,也有对其局限性的深刻反思。这种复杂性,恰恰是真实人性的体现。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希望”这个词的理解变得更加沉重和务实了。它不再是轻飘飘的口号,而是需要一代代人付出巨大代价去维护的脆弱平衡。对于渴望了解一个国家深层精神内核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把绝佳的钥匙,它解锁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审视世界和自我定位的全新视角。
评分这套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也很有品味,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沉甸甸的质感,让人感觉这是一份值得珍藏的知识遗产。但抛开外在形式,其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才是真正令人震撼的。作者对社会结构变迁的观察细腻到令人发指,他能从宏大的历史叙事中抽取出微观个体的命运轨迹,并将其有机地编织在一起。我尤其欣赏其中关于制度韧性与社会惰性之间的辩证分析,这种深入骨髓的洞察力,使得全书的论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现实指导意义。它不是那种读完就扔在一边的快餐读物,而是会反复被翻阅、被引用、被思考的对象。每一次重读,似乎都能发现新的层次和新的解读,这正是经典作品的魅力所在,它给予读者的,是一种持续性的思想滋养。
评分初捧此书,最先吸引我的是那种近乎“冷峻”的笔触,它没有过分渲染情绪,而是用一种近乎新闻调查般的严谨态度,去审视和解构那些光环下的真实。书中的案例选择非常精准,每一个都像是精心挑选的样本,用来佐证作者关于社会结构和权力运作的某个核心观点。我特别欣赏作者那种敢于直面禁区、不回避矛盾的勇气。很多我们习惯性接受的“常识”,在作者的层层剥离下,显得如此脆弱不堪。阅读过程中,我时常会停下来,合上书本,陷入长久的沉思,思考着书中所揭示的那些规律,是否也正在我们生活的土壤中悄然发生作用。这本书的价值,不在于提供标准答案,而在于提供了一套极其有效的“提问框架”,教会我们如何更深入、更审慎地去看待世界运行的底层逻辑。
评分评价的太晚了,真是不好意思,给京东点赞?
评分评价的太晚了,真是不好意思,给京东点赞?
评分有两本没有塑料包裹~
评分已经在看了
评分书质量很好,孩子喜欢读,给个好评。
评分书质量很好,孩子喜欢读,给个好评。
评分正品
评分书质量很好,孩子喜欢读,给个好评。
评分书质量很好,孩子喜欢读,给个好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