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与管理

会展策划与管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马旗 编
图书标签:
  • 会展策划
  • 会展管理
  • 活动策划
  • 会议策划
  • 展览策划
  • 商务活动
  • 活动组织
  • 会展行业
  • 市场营销
  • 项目管理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12105713
版次:1
商品编码:10686034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现代会展经济与管理规划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1-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1
字数:35000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会展策划是指充分利用现有信息和资源,判断事物变化发展的趋势,全面构思、设计,选择合理、有效的方案,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会展管理是指根据会展策划方案对会展活动的各个方面进行有效的计划、协调、控制和决策的过程,其目的是顺利达到会展活动的预期目标。
     《会展策划与管理》共11章,内容包括会展概述、会展策划管理、会展营销管理、会展品牌战略管理、会展服务管理、会展招商策划与管理、会议策划与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会展危机管理、会展策划文案。
     本书使用大量实际案例,符合案例教学特点,既可以作为会展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以作为了解会展策划与管理的一本入门参考书。

目录

第1章
会展概述
1.1 什么是会展
1.2 会展的功能
1.2.1 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案例1.1 《珠江三角洲产业布局一体化规划(2009——020年)》
1.2.2 提升区域整体形象
案例1.2 2010年上海世博会
1.2.3 整合营销功能
1.2.4 集聚功能
1.3 国外会展业发展现状
1.3.1 德国
1.3.2 美国
1.3.3 新加坡
1.3.4 韩国
1.3.5 俄罗斯
1.4 我国会展业发展概述
1.4.1 概况
1.4.2 2009年我国会展业发展情况
第2章
会展策划管理
2.1 会展策划概述
2.2 会展立项策划
2.2.1 用SWOT法则进行可行性分析
2.2.2 会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内容
2.2.3 会展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步骤
2.2.4 会展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规范
2.3 会展相关活动策划
2.3.1 会展相关活动的意义
2.3.2 会展相关活动的原则
2.3.3 会展相关活动的分类
案例2.1 2010上海世博会主题活动一览
第3章
会展营销管理
3.1 会展营销主体
3.1.1 会展活动市场主体
3.1.2 会展活动主办者
3.2 会展营销关系
3.3 会展营销手段
3.3.1 会员制
3.3.2 用“会前会”和“会后会”促进展会营销
3.3.3 会展营销创新
3.4 会展营销阶段
3.4.1 会展开始前
案例3.1 第26届广州家具展(CIFF2010)广告征订
3.4.2 会展进行中
案例3.2 广州国际会议展览中心网络架构
3.4.3 会展结束后
案例3.3 FURNITURECHINA2010展后报告(参展商专题)
第4章
会展品牌战略管理
4.1 展览会发展品牌管理
4.1.1 品牌
案例4.1 2010年全球企业品牌价值排行榜前十位
4.1.2 会展品牌
案例4.2 科隆展览有限公司的历史沿革
4.2 会展品牌的构成
4.2.1 会展品牌内涵
4.2.2 会展品牌个性
4.2.3 会展品牌价值
4.3 会展品牌定位分析
4.3.1 需求环境分析
4.3.2 外部环境分析
4.3.3 自身情况分析
4.3.4 竞争环境分析
4.4 会展品牌识别系统
4.4.1 M1
案例4.3 新恒基集团Ml要素
4.4.2 81
案例4.4 新恒基集团Bl要素
4.4.3V1
案例4.5 国家电网公司Vl
案例4.6 普华永道Vl
案例4.7 奥运会的Vl
案例4.8 部分展会及会展公司的Vl一览
4.5 国际标准与会展品牌
4.5.1 UFl认证
4.5.2 BPAWorldwide
4.5.3 UFl和BPA的关系与关联
……
第5章
会展服务管理
第6章 会展招商策划与管理
第7章
会议策划与管理
第8章
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
第9章
会展危机管理
第10章
会展策划文案
第11章
奢侈品展会策划与管理
附录A 地方法规、意见一览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城市脉搏:历史建筑的重生与活化》 内容梗概: 本书深入探讨了城市历史建筑在现代社会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如何通过创新性的策划与管理,使其焕发新的生命力,重塑城市风貌,并赋予其新的时代价值。它并非一本枯燥的理论论述,而是以生动案例、深刻洞察和前瞻性视角,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城市有机更新的壮丽画卷。 第一部分:历史建筑的价值重估与时代语境 在快速发展的都市化进程中,钢筋水泥的摩天大楼不断拔地而起,但往往在人们的视野中,那些承载着岁月痕迹的古老建筑,似乎正被遗忘在角落。然而,它们所蕴含的不仅仅是砖瓦木石,更是城市独特的历史文化记忆、建筑艺术的精髓以及社会变迁的见证。本书的第一部分,正是致力于重新审视这些历史建筑的内在价值,并将其置于当下的时代语境中进行解读。 我们将首先考察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每一座古老建筑都如同一个无声的故事讲述者,它们记录着过去的居民生活、社会习俗、重要事件,甚至是一段段荡气回肠的传说。这些建筑是城市身份认同的重要载体,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精神纽带。忽视它们,就如同割裂城市的历史根脉,导致城市缺乏独特性和归属感。本书将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如北京胡同的社区更新、上海石库门里弄的文化再造、天津五大道的历史街区保护等,展现历史建筑如何通过其独特的设计、材料和空间布局,诉说着属于这座城市的独特故事。 其次,本书将深入剖析历史建筑的艺术与设计价值。从古典的哥特式、巴洛克式,到近代的海派建筑、工业遗产建筑,每一栋历史建筑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建筑思潮和工艺水平。它们的装饰细节、空间组织、材料运用,都充满了智慧和美学考量。本书将引导读者去发现隐藏在斑驳墙壁下的精美雕刻、透过老式窗棂的光影变化,以及建筑结构本身所蕴含的工程学奇迹。我们将对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分析其艺术特质,并探讨如何在保护其原有风貌的基础上,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实现“新旧对话”,而非简单的“复制与模仿”。 再者,本书将探讨历史建筑的社会与经济潜力。历史建筑并非只能陈列在博物馆中,它们同样可以成为充满活力的社会空间和经济增长点。通过合理的活化利用,它们可以转化为特色酒店、创意办公空间、艺术展览馆、文化体验中心、特色餐饮场所,甚至是以社区为导向的共享空间。这种活化不仅能够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能提升城市形象,吸引旅游人群,创造就业机会,并为当地居民提供更优质的生活和文化服务。本书将通过分析欧洲古城活化的成功范例,如巴黎的 Marais 区,或者日本京都的町屋改造,来证明历史建筑在现代城市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本书将审视历史建筑在生态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意义。相较于新建建筑,保留和活化现有建筑可以显著减少碳排放和资源消耗。通过对老建筑的修复和改造,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过去在材料选择、空间设计上的可持续智慧,例如利用自然通风、采光,或是采用更耐久、可回收的材料。本书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强调历史建筑保护的必要性,并探索如何将绿色建筑理念与历史建筑的修复相结合。 第二部分:创新策划:为历史建筑注入时代生命 历史建筑的“重生”并非易事,它需要精心的策划,如同为沉睡的巨人注入新的灵魂。这一部分将聚焦于如何通过富有创意的策划,打破历史建筑的“沉寂”,让它们重新融入城市生活,并焕发出新的时代魅力。 主题性定位与叙事构建: 成功的活化项目,往往拥有清晰的主题定位和引人入胜的故事线。本书将探讨如何挖掘历史建筑本身的故事,或是赋予其新的文化内涵,形成独特的品牌形象。例如,将一座工业遗产建筑改造为展示城市工业发展历程的博物馆,或是将其改造成一个与科技创新相关的创意园区,都需要深入的市场调研和文化挖掘。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历史建筑,例如礼拜堂、旧工厂、古老宅邸,如何通过不同的主题策划,吸引不同的目标受众。 跨界合作与社群互动: 历史建筑的活化绝非孤军奋战。本书将强调跨界合作的重要性,包括与政府部门、开发商、设计师、艺术家、文化机构、社区居民等各方的协同。尤其关注如何通过策划社群活动、展览、工作坊、节日庆典等,积极引导公众参与,增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历史建筑真正成为社区的“客厅”和“文化中心”。我们将以一些成功的案例,如将废弃的教堂改造成音乐厅,吸引音乐爱好者和当地居民参与其中,来阐述社群互动的重要性。 科技赋能与沉浸式体验: 在数字时代,科技可以为历史建筑的活化带来无限可能。本书将探讨如何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互动装置、数字导览等技术,为游客提供更丰富、更具沉浸式的参观体验。例如,通过AR技术,让游客在老建筑中“看到”历史人物的重现,或是通过VR技术,“穿越”回建筑建造的年代。我们还将讨论如何利用数字平台,进行线上展示、内容传播,扩大历史建筑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 创新业态与功能多元化: 历史建筑的活化并非意味着简单地恢复原貌,而是要根据现代需求,注入新的功能。本书将探讨如何打破传统功能限制,将历史建筑转化为多元化的业态组合。例如,一个古老邮局可以转型为集咖啡馆、书店、文创产品展示于一体的综合空间;一栋民国时期的洋楼,可以改造为精品民宿,同时提供文化体验课程。关键在于找到与历史建筑特质相契合,又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创新业态。 文化IP的打造与营销: 成功的活化项目,需要将历史建筑转化为具有吸引力的文化IP。本书将阐述如何通过精细化的市场营销策略,将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和独特体验转化为品牌的吸引力,从而吸引游客、媒体和潜在的投资者。这包括故事营销、事件营销、内容营销等多种手段,旨在让历史建筑及其所代表的文化,深入人心。 第三部分:精细管理:保障历史建筑的长久生命力 “重生”的起点,更是“长寿”的开始。历史建筑的活化一旦完成,其精细化的管理就成为保障其长久生命力的关键。这一部分将聚焦于如何通过科学、高效的管理,让历史建筑在新的生命周期中持续焕发光彩。 保护与发展的平衡: 历史建筑的管理核心在于“保护”。本书将深入探讨不同历史建筑的保护等级、修缮原则和技术要求,确保在利用过程中,不破坏建筑的原始肌理、结构安全和历史信息。但保护并非意味着“封存”,而是要在保护的基础上,实现与时俱进的发展。如何找到保护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避免过度商业化带来的损害,将是本书讨论的重点。 运营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历史建筑的运营模式需要根据其定位和受众进行持续优化。本书将分析不同的运营模式,如自主运营、委托运营、PPP模式等,并探讨如何通过精细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增强用户体验,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例如,对于文化展览空间,需要不断更新展览内容,吸引重复参观;对于特色酒店,需要提供个性化服务,提升住客满意度。 风险管理与安全保障: 历史建筑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在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如火灾、结构老化、人流疏导等。本书将强调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安全检查、应急预案、安保措施等,确保建筑的安全运营,为游客提供安全可靠的环境。 可持续运营的经济模型: 历史建筑的活化需要长期的资金投入,因此建立可持续的经济模型至关重要。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多元化的收入来源,如门票、租赁、文创产品销售、活动承办、政府补贴、社会捐赠等,来保障建筑的日常维护和持续发展。 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任何管理都需要绩效评估作为反馈机制。本书将提出建立一套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定期评估项目的运营效益、社会影响、文化价值的实现程度,并根据评估结果,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确保历史建筑能够持续地为城市发展做出贡献。 结语: 《城市脉搏:历史建筑的重生与活化》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建筑的书,它更是一部关于城市生命力、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的宏大叙事。它呼唤我们用新的眼光去审视那些被遗忘的角落,用创新的思维去激活那些沉睡的古老灵魂,用精细的管理去呵护那些历经风霜的城市瑰宝。当历史的脉搏与时代的节奏交织在一起,我们的城市必将展现出更加丰富、更加迷人、更具生命力的独特风采。本书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建筑师、设计师、文化管理者、房地产开发者,以及所有热爱城市、关注城市发展的人们,提供一份深刻的启示和宝贵的实践指南。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采用了一种比较沉稳的深蓝色调,配上烫金的字体,显得既专业又不失档次。我特地在书店里翻阅了一下,纸张的质感非常棒,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阅读起来眼睛也不会感到疲劳。从目录来看,内容覆盖面很广,涵盖了从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到现场执行和后期评估的全过程,逻辑性很强。作者似乎非常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有很多案例分析的篇幅,这对于我们这种希望快速上手实际操作的人来说,简直是宝藏。尤其让我感兴趣的是其中关于风险控制和应急预案的那一章,描述得非常细致,让人感觉作者在实战中摸爬滚打了很多年。不过,我希望能有更多的篇幅来讨论当前新兴的数字化展览技术,比如VR/AR在展会中的应用,感觉这块内容略显单薄,但总体而言,这本书作为一本入门或进阶的参考书,绝对是物超所值。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它带回家,好好研读一番了。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真是让人耳目一新,它巧妙地运用了大量的图示、流程图和思维导图,极大地提高了信息的接收效率。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这比纯文字堆砌的书籍效率高太多了。特别是关于活动流程管理的那个时间轴设计,清晰地标明了各个阶段的关键交付物和责任人,让人一目了然。我发现作者在内容组织上采用了模块化的结构,每一个模块都可以独立应用,即使是零散地阅读几个章节,也能立即获得收获。这对于我们平时工作繁忙,只能挤出零碎时间学习的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如果非要吹毛求疵,我觉得在章节间的过渡和逻辑衔接上,个别地方可以再打磨得更圆润一些,偶尔会感觉像是在阅读几篇优秀论文的合集,而不是一个浑然一体的整体。但整体来看,其结构清晰度绝对是顶级的。

评分

这本书给我的整体感觉是“干货满满,直击要害”。作者的语言简洁有力,毫不拖泥带水,直奔主题地讲解核心要点。我最欣赏的是它对“客户体验设计”这一核心理念的贯彻,书中所有的策划和管理流程,似乎都是围绕如何最大化参展商和观众的满意度来构建的。它不仅仅教你怎么把活动办起来,更重要的是教你怎么把活动办出“彩”来。例如,书中对展会氛围营造的细节描写,从灯光到背景音乐的选择,再到休息区的软装布置,无不体现出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一场成功的活动,往往是在那些别人看不见的地方定胜负的。当然,如果能增加一些关于如何进行精准的受众画像和个性化信息推送的案例,那就更加完美了,因为现在的市场越来越讲究“千人千面”的精准服务。但无论如何,这本书已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评分

说实话,当我拿到这本书时,内心是抱着一丝怀疑态度的,毕竟市面上讲管理类的书籍汗牛充栋,真正能落地的很少。然而,这本书彻底打消了我的疑虑。它的深度和广度都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在预算编制与成本控制这一块,作者提供了一套非常精细化的表格模板和分析模型,这对于我们财务部门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立刻尝试用它来分析我们下一个季度的活动预算,发现能挖掘出不少此前被忽略的潜在成本节约点。而且,作者对人才梯队建设和团队激励机制的探讨也非常到位,这往往是很多技术手册容易忽略的人文关怀部分。美中不足的是,书中关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会展的探讨力度可以再加强一些,这毕竟是未来趋势,希望再版时能看到更多这方面的前沿思考。但仅就现有内容而言,它无疑是目前行业内最实用的操作手册之一。

评分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娓娓道来,没有那种枯燥的教科书腔调,读起来非常流畅自然。它不是简单地罗列知识点,而是深入剖析了许多行业内的“潜规则”和经验之谈。例如,书中关于如何与不同类型的场馆方进行有效沟通,争取到最有利的资源配置,那段描述简直是太真实了,我过去吃了不少这方面的亏。作者似乎非常懂得读者的痛点,总能在关键的地方给出极具操作性的建议,而不是空泛的口号。我特别喜欢作者在阐述活动目标设定时的那个SMART原则的延伸应用,结合了当前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进行了调整,非常具有前瞻性。唯一的遗憾是,我对某一小节关于国际展会法律法规的介绍感觉不够深入,可能需要再搭配其他专业书籍来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但即便是这样,它仍然是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工具书,随时可以翻阅解惑。

评分

沉的声音,带着极力压抑的愤怒,带着最深的嘲弄。因为缺氧,脸部涨红,似乎所有的伤口都被撑开了一般,痛得让她恨不得就这么死去,然而,她不能死!

评分

东东不错,给公司买的,暂不评价!

评分

刚收到还不错吧!!!!

评分

读了这本书之后, [SM],超值。买书就来来京东商城。价格还比别家便宜,还免邮费不错,速度还真是快而且都是正版书。[BJTJ],买回来觉得还是非常值的。我喜欢看书,喜欢看各种各样的书,看的很杂,文学名著,流行小说都看,只要作者的文笔不是太差,总能让我从头到脚看完整本书。只不过很多时候是当成故事来看,看完了感叹一番也就丢下了。所在来这里买书是非常明智的。然而,目前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被一些价值不大的东西所束缚,却自得其乐,还觉得很满足。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和发展,人们对物质需求已不再迫切,但对于精神自由的需求却无端被抹杀了。总之,我认为现代人最缺乏的就是一种开阔进取,寻找最大自由的精神。 中国人讲“虚实相生,天人合一”的思想,“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从而获得对于“道”的体悟,“唯道集虚”。这在传统的艺术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中国古代的绘画,提倡“留白”、“布白”,用空白来表现丰富多彩的想象空间和广博深广的人生意味,体现了包纳万物、吞吐一切的胸襟和情怀。让我得到了一种生活情趣和审美方式,伴着笔墨的清香,细细体味,那自由孤寂的灵魂,高尚清真的人格魅力,在寻求美的道路上指引着我,让我抛弃浮躁的世俗,向美学丛林的深处迈进。合上书,闭上眼,书的余香犹存,而我脑海里浮现的,是一个“皎皎明月,仙仙白云,鸿雁高翔,缀叶如雨”的冲淡清幽境界。愿我们身边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的队伍中来。社会需要这样的人,世界需要这样的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创造我们的生活,[NRJJ]我曾经属于后一类。那时,我处于极度危险的境地。”看薛老师这些话,你能觉得这是一个真实的老师,她说的话就象是邻居唠家常那样真诚自然。对于书中她大胆、直率的言辞,我很钦佩,不是每个人都有这种胆识、思维的。她能把一件看似简单惯常的事情剖析提头头是道,透过了表象看到了它的内在根源。她有勇气把一些不同与大家都说的话写在纸上,让别人看,虽然多数人心理或许也如她所想。但凭这一点儿,就让人佩服至极。比如,她对“老师象蜡烛、春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些话的评析,一针见血,道出了我们老师的共同心声。之所以造就了她感说真话,敢于抵制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和进步的制度。因为薛老师的人生信念就是:缺乏真诚、理性和趣味的日子是不值得过的。教育教学中有了平衡愉悦的心态,正确的定位和良好的策略,才能在饱满热情中,在正确策略中扶植学生向上。 薛老师在自序中写道,“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小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又一次阐述了她的人生信念——-真诚。读了全书,给我最深刻的感受也是她的真诚,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人,一个真诚的老师。当学生的时候,老师是权威,跟老师的交往总是处于向上看的状态,学生是一定要小心翼翼的,多数情况还是听老师说的多,自己发表意见少。现在当了家长,为了孩子跟老师也没少打交道,但是一直觉得自己好多真实的想法不敢说,老师呢,说出来的也有一些让人觉得是官话套话。看了这本书,我想我们也许都错了,老师跟学生、老师跟家长,平等地真诚的交流其实并不难。工作是艰辛——往往也是孤独的。可是,于飞尘的间隙也有清风,于喧嚷的中间也有乐声,于荆棘的丛中也有野芳。我是特意捕捉了清风、乐声和野芳,录在这里,专门用于鼓励自己,就算是不定期地给自己献一朵小花吧——真诚美丽的文字,正是心灵开出的花朵。也有沉重和迷惘。但我的文字,往往略掉了疲惫、沮丧和困苦——无涉乎诚实、全面与否,这是我的选择——有意的,我将目光投在了值得的地方,心得体会

评分

书,仔细看过了,真的不错

评分

[ZZ]写的很好,感觉书还不错 还没有仔细看 东西写得比较详细 “我只要在搜索框内输入[SM]、[ZZ],就会有好多书摆在我面前供我挑选,价格方面还可以打折,这样便捷与优惠的购书方式我怎么可能不选择呢!”经常在网上购物的弟弟幸福的告诉我。据调查统计,当前网上书店做得较好的的网站有京东等。现在大街小巷很多人都会互相问候道:“今天你京东了吗?”,因为网络购书已经得到了众多书本爱好者的信任,也越来越流行。基于此,我打开网页,开始在京东狂挑书。一直想买这书,又觉得对它了解太少,买了这本书,非常好,喜欢作者的感慨,不光是看历史或者史诗书,这样的感觉是好,就是书中的字太小了点,不利于保护视力!等了我2个星期,快递送到了传达室也不来个电话,自己打京东客服查到的。书是正版。通读这本书,是需要细火慢烤地慢慢品味和幽寂沉思的。亲切、随意、简略,给人洁净而又深沉的感触,这样的书我久矣读不到了,今天读来实在是一件叫人高兴之事。作者审视历史,拷问灵魂,洋溢着哲思的火花。人生是一段段的旅程,也是需要承载物的。因为火车,发生过多少相聚和分离。当一声低鸣响起,多少记忆将载入历史的尘梦中啊。其实这本书一开始我也没看上,是朋友极力推荐加上书封那个有点像史努比的小人无辜又无奈的小眼神吸引了我,决定只是翻一下就好,不过那开篇的序言之幽默一下子便抓住了我的眼睛,一个词来形容——“太逗了”。|据悉,京东已经建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华中、东北六大物流中心,同时在全国超过360座城市建立核心城市配送站。是中国最大的综合网络零售商,是中国电子商务领域最受消费者欢迎和最具有影响力的电子商务网站之一,在线销售家电、数码通讯、电脑、家居百货、服装服饰、母婴、图书、食品、在线旅游等12大类数万个品牌百万种优质商品。选择京东。好了,现在给大家介绍两本好书: 《爱情急救手册》是陆琪在研究上千个真实情感案例,分析情感问题数年后,首次集结成的最实用的爱情工具书。书中没有任何拖沓的心理和情绪教程,而是直接了当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对爱情中不同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单身的会遇到被称为剩男(剩女)的压力、会被家人安排相亲、也可能暗恋无终,恋爱的可能会遇到被种种问题,而已婚的可能会遇到吵架、等问题,所有问题一一给出解决方案。陆琪以闺蜜和奶爸的语重心长告诉你各种情感秘籍,让你一看就懂,一做就成。是中国首部最接底气的爱情急救手册。《谢谢你离开我》是张小娴在《想念》后时隔两年推出的新散文集。从拿到文稿到把它送到读者面前,几个月的时间,欣喜与不舍交杂。这是张小娴最美的散文。美在每个充满灵性的文字,美在细细道来的倾诉话语。美在张小娴书写时真实饱满的情绪,更美在打动人心的厚重情感。从装祯到设计前所未有的突破,每个精致跳动的文字,不再只是黑白配,而是有了鲜艳的色彩,首次全彩印刷,法国著名唯美派插画大师,亲绘插图。两年的等待加最美的文字,[SM],就是你面前这本最值得期待的新作.

评分

买错了 要买活动策划的 整的买了本会展策划

评分

管用。我都制定了学习计划

评分

内容一般般,不太实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