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豐子愷精品集:藝術趣味
:30.00元
作者:豐子愷
齣版社:海豚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8-01
ISBN:9787511025500
字數:96000
頁碼:192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豐子愷是我國現代畫傢、散文傢、美術教育傢、音樂教育傢、漫畫傢和翻譯傢,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藝大師。
《藝術趣味》為“豐子愷精品集”中的一本,此書匯集瞭很多豐子愷在藝術上的經曆和觀點,體現瞭子愷在藝術上的造詣。《藝術趣味》在作者生前曾齣過單行本,産生過較大影響,此後從未再版問世。
目錄
藝術趣味
付印記
對於全國美展的希望
從梅花說到美
從梅花說到藝術
藝術鑒賞的態度
新藝術
為什麼學圖畫
美與同情
繪畫之用
談像
兒童畫
我的學畫
寫生世界(上)
寫生世界(下)
野外寫生
談中國畫
讀畫史
月的大小
音樂之用
兒童與音樂
女性與音樂
談蓄音機
漫畫的描法
章 漫畫的意義
第二章 漫畫的由來
第三章 漫畫的種類
第四章 漫畫的學程
第五章 寫實法
第六章 比喻法
第七章 誇張法
第八章 假象法
第九章 點睛法
第十章 象徵法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書評五: 作為一名對傳統文化有一定瞭解的讀者,我必須稱贊這本書在繼承與創新之間的平衡拿捏得極其到位。它既有深厚的國學底蘊,又能完全擺脫傳統文人作品的沉重感,成功實現瞭“雅俗共賞”的境界。書中的某些篇章,讀來讓人聯想到古代的清談風尚,但其錶達方式卻是完全現代化的,充滿機敏和靈氣。它處理傳統題材的手法,像是在用現代的相機去拍攝古典的山水,既保留瞭山水的骨架,又賦予瞭影像鮮活的色彩。這種跨越時代的對話能力,讓這本書即便在今天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不媚俗,不自限,真正做到瞭雅緻而不失人情味,值得一讀再讀,細細品味其間蘊含的文化張力。
評分書評二: 這本書的內容深度和廣度,遠遠超齣瞭我的初始預期。我原本以為它會更偏嚮於某個單一的領域,比如僅僅是關於漫畫或隨筆的集閤,但事實證明,作者的涉獵之廣令人驚嘆。書中對生活瑣事的觀察入木三分,那種在最平凡日常中捕捉到詩意和哲理的功力,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示範。比如,他筆下對“童年”的描繪,沒有半點矯揉造作的懷舊感,而是精準地捕捉到瞭孩童思維中最純粹的那種邏輯和快樂。我閤上書本時,總會忍不住停頓很久,去迴味那些看似不經意卻又擲地有聲的句子。它不是那種讀完就扔在一邊的消遣品,而是那種需要反復咀嚼、每次都有新體會的“慢食”文學。每次重讀,總能發現自己之前忽略掉的微妙之處,這纔是好書的價值所在。
評分書評四: 我個人對那些過度說教或空喊口號的作品是持保留態度的,而這本書的獨特之處就在於它極強的“去說教化”。它沒有試圖去“教育”讀者應該怎麼生活,而是通過展示他自己是如何以一種充滿趣味和美感的方式去體驗人生的,從而潛移默化地影響讀者。書中對諸多生活片段的捕捉,比如一棵樹的姿態、一次簡短的齣行、一頓傢常便飯,都展現瞭一種對“當下”的極緻珍視。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否在追求效率和目標的路上,丟失瞭欣賞路邊風景的心情。這本書提供瞭一種生活的“替代方案”——一種更加從容、更注重精神滋養的生活態度。它不是教你如何成功,而是教你如何更好地“存在”於這個世界。
評分書評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簡直是一場視覺盛宴。從封麵那種沉靜中帶著一絲幽默的畫風,到內頁紙張的選擇,都透露齣一種對藝術的尊重和對閱讀體驗的極緻追求。我特彆喜歡它排版上的留白,那種恰到好處的空間感,讓原本就耐人尋味的文字和插圖有瞭呼吸的地方。它不像很多速食讀物那樣恨不得把每一寸空間都塞滿信息,而是懂得“少即是多”的道理。讀起來感覺非常舒服,即便是長時間沉浸其中,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那種油墨的清香和紙張特有的觸感,讓我仿佛迴到瞭那個手寫信件、慢工細活的年代。每一次翻閱,都像是在進行一場安靜的、充滿儀式感的對話,讓我暫時忘卻瞭外界的喧囂。這絕對是一本值得收藏的書,光是擺在書架上,就能提升整個房間的文化氣息。
評分書評三: 說實話,這本書的語言風格有一種讓人難以抗拒的魔力。它不像某些大傢的作品那樣高高在上,充滿瞭艱澀的學術腔調,而是用一種極其親切、近乎於老友傾訴的口吻,娓娓道來。那種帶著江南特有的吳儂軟語的韻味,即便隻是通過文字傳遞,也能讓人感受到一股溫暖的煙火氣。他的句子往往結構不復雜,但總能用最簡潔的詞匯勾勒齣最復雜的情感圖景。有時候我會對著某一段話笑齣聲來,那是發自內心的、被觸動到的笑,而不是被刻意逗樂的笑。這種“不費力氣地深刻”,纔是最難能可貴的。它成功地拉近瞭作者與讀者的距離,讓人覺得這位智者就坐在身邊,和你一起品茗聊天,分享他對這個世界的洞察。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