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男人有誌,婦人有勢。待有閑而讀書,終無讀書之時。勤奮讀,走遍天涯如遊刃。奉勸君子,各宜守己示。
內容簡介
《國學必讀係列:增廣賢文》對原文進行瞭翻譯,對重點詞句給予瞭詳細解釋,同時還在書中設有“故事鏈接”,以便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書中的知識。“國學點睛”和“國學小貼士”多是國學方麵經典的常識或哲理小故事。另外,為瞭培養讀者更多的國學興趣,由當代書畫傢戴瑞剛老師為我們簡述瞭欣賞書法的心得要領,幫助我們以最快的速度提高書畫的鑒賞能力。
這套國學叢書不單單是聖賢名句,也嚮人們介紹瞭很多古人關於做人做事的規則和定律,大傢可口誦心記,久熏成習,久習成性,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我們期望能通過它們弘揚中華民族的文化精髓,並代代相傳。最後,衷心祝願這套叢書能夠給讀者朋友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幫助和樂趣。
內頁插圖
目錄
忍一句,息一怒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父母恩深終有彆善惡到頭終有報,隻爭來早與來遲。
一黃河尚有澄清日,豈可人無得運時送君韆裏,終有一彆。
但將冷跟觀螃蟹,看你橫行到幾時善事可作,惡事莫為。
許人一物,韆金不移養兒防老,積榖防飢。
雞豚狗彘之畜入門休問榮枯事,觀看容顔便得知。
官清書吏瘦,神靈廟祝肥言既齣,駟馬難追。
道吾好者是吾賊,道吾惡者是吾師人有善願,關必佑之。
莫飲卯時酒,昏昏醉倒酉寜添一鬥,莫添一口。
螳螂捕蟬,豈知黃雀在後傷人一語,利如刀割。
枯木逢春猶再發,人無兩度再少年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擊石原有火大傢禮義教子弟。小傢凶惡訓兒郎。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萬惡淫為首好學者如禾如稻,不好學如草如蒿。
遇飲酒時須飲醉,迸山不怕傷人虎,隻怕人情兩麵刀。
強中更有強中手,惡人終受惡人磨好人相逢,惡人迴避。
羊有跪乳之恩但有綠楊堪係馬,處處有路通長安。
見者易,學者難由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
知音說與知音聽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
與人不和,勸人養鵝點塔七層,不如暗處一燈。
堂上二老是活佛眾星朗朗,不如孤月獨明。
兄弟相害,不如友生不忍不耐,小事成災。
相論逞英豪乍富不知新受用,乍貧難改舊傢風。
屋漏更遭連夜雨,行船又遇打頭風,君子安貧,達人知命。
昔時賢文,誨汝淳諄近水知魚性,近山識鳥音。
易漲易退山溪水錢財如糞土,仁義值韆金。
流水下灘非有意美不美,鄉中水,親不親,故鄉人。
相逢不飲空歸去紅粉佳人休使老,風流浪子莫教貧。
黃芩無假,阿魏無真不信但看筵中酒,杯杯先勸有錢人。
鬧裏有錢,靜處安身古人不見今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莫道君行早傢之計在於和,一生之計在於勤。
責人之心責己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
人情似紙張張薄若要斷酒法,醒眼看醉人。
求人須求大丈夫養子不教如養驢,養女不教如養豬。
有田不耕倉廩虛美酒釀成緣好客,黃金散盡為收書。
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百年成之不足,一旦敗之有餘。
人心似鐵,宮法如爐,是非終日有,不聽自然無。
寜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餘但看三五日,相見不如初。
人情似水分高下,世事如雲任捲舒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有福傷財,無福傷己小時是兄弟,長大各鄉裏。
人見白頭嗔,我見白頭喜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也。
貧窮自在,富貴多憂晴天不肯去,隻待雨淋頭。
成事莫說,覆水難收月到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萬事休。
兒孫自有兒孫福,莫為兒孫作馬牛,人貧不語,水平不流。
一傢有女百傢求大抵選他肌骨好,不擦紅粉也風流。
受恩深處宜先退去時終須去,再三留不住。
……
國學經典入門:智慧之源,生活指南 品讀古韻,傳承智慧;洞察世事,修身養性。 在中國浩瀚的文化長河中,無數先賢智慧凝結成璀璨的經典,它們曆經韆年而不衰,至今仍閃耀著普適的光芒,為我們提供瞭認識世界、安頓心靈的寶貴財富。《國學必讀係列》正是秉持著傳承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精心甄選瞭一批曆久彌新、貼近生活的經典著作,旨在引領讀者走進國學殿堂,感受其博大精深的魅力,並將其中蘊含的智慧融入現代生活,點亮人生之路。 本係列並非僅僅是對古籍的簡單匯編,更注重其時代價值與實踐意義。我們緻力於將晦澀的古文化為生動的語言,將深奧的哲理闡釋得通俗易懂,讓不同年齡、不同背景的讀者都能輕鬆入門,樂在其中。每一本書都經過嚴謹的校勘與注釋,力求還原原文的風貌,並輔以詳盡的解讀,幫助讀者深入理解作者的原意,體會字裏行間的深層含義。同時,我們也注重結閤現代社會的現實問題,引導讀者思考古人的智慧如何應用於當下,解決我們所麵臨的挑戰。 《國學必讀係列》涵蓋的範圍廣泛,從哲思哲理到修身養性,從治國安邦到處世之道,無不包含其中。我們相信,閱讀這些經典,不僅僅是一種文化體驗,更是一種精神的洗禮和人格的塑造。它們能夠幫助我們建立更廣闊的視野,培養更深刻的洞察力,更重要的是,它們能夠教會我們如何更好地生活,如何成為一個更有智慧、更有德行、更平和的人。 --- 《周易》:變通之道,宇宙奧秘的解讀 《周易》,又稱《易經》,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哲學著作之一,被譽為“群經之首”。它以六十四卦的象、數、理,描繪瞭宇宙萬物的運行規律,揭示瞭事物發展變化的深刻哲理。本書精選《周易》的核心內容,並配以淺顯易懂的白話譯文和詳盡的解讀,幫助讀者理解“天人閤一”、“陰陽五行”、“自強不息”等核心思想。 核心內容提煉: 我們將聚焦《周易》中關於變化、發展、預測、決策等方麵的智慧。通過對卦象、卦辭、爻辭的深入淺齣地闡釋,展現古人對自然規律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易”的智慧: 本書將重點講解“易”的根本含義——變化。古人認為,宇宙萬物無時無刻不在變化之中,隻有順應變化,纔能立於不敗之地。我們將解析“觀”、“臨”、“否”、“泰”等卦象所蘊含的,關於如何認識和應對不同時期、不同情境下的變化。 人生辯證法: 《周易》並非僅僅是占蔔之書,更是深刻的人生智慧寶典。本書將引導讀者從“謙卦”的“滿招損,謙受益”,到“乾卦”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理解古人對於人生起伏、福禍相依的辯證認識,以及如何通過修養德行來趨吉避凶。 決策的藝術: 在信息爆炸的現代社會,如何做齣明智的決策至關重要。《周易》中的卦象提供瞭觀察事物發展趨勢、預判可能結果的視角。本書將通過“噬嗑”、“賁”等卦例,展示古人如何審時度勢,權衡利弊,做齣最符閤當下情境的選擇。 天人關係: “人與天地相應”是《周易》的重要哲學觀念。本書將闡述古人如何通過觀察自然現象來體悟人生哲理,如何理解個人在宏大宇宙中的位置,以及如何達到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狀態。 易學入門: 對於初學者,本書將提供易學入門的引導,解釋八卦的象徵意義,以及如何初步理解卦象的組閤與解讀,為深入學習打下基礎。 --- 《論語》:仁者風範,儒傢思想的精髓 《論語》,記錄瞭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儒傢學派的經典著作。它以簡潔的語言,闡述瞭仁、義、禮、智、信等核心道德觀念,以及“學而時習之”、“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深刻的人生道理。本書精選《論語》中關於個人修養、人際交往、社會責任等重要篇章,並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讀者構建健全的人格,贏得他人的尊重。 “仁”的內涵: 本書將深入剖析“仁”——儒傢思想的核心。“仁者愛人”不僅是對他人的關愛,更是對自我的完善。我們將從“顔淵”、“公冶長”等篇章中,理解“仁”在不同情境下的具體體現,以及如何將“仁”的精神融入日常生活。 學習與成長: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是《論語》中關於學習的經典論述。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孔子關於終身學習、學以緻用的理念,以及如何通過勤勉學習,不斷提升自我,實現人生價值。 君子之道: 孔子用“君子”的概念來規範人們的行為準則。本書將解析“君子”與“小人”的區彆,重點闡述君子應具備的品德,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以及君子在修身、齊傢、治國等方麵的行為指南。 人際關係的藝術: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處理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本書將通過“子貢”、“冉求”等弟子與孔子的對話,展現孔子在如何待人接物、處理矛盾、建立良好關係方麵的智慧,教導讀者成為一個受歡迎、有影響力的人。 政治與社會: 《論語》中也包含瞭不少關於為政、治國、社會秩序的論述。本書將選取“為政”、“公冶長”等篇章,探討如何以德服人,如何選賢任能,如何構建和諧穩定的社會,為現代社會治理提供藉鑒。 溫故知新: “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揭示瞭學習的精髓。本書將強調迴顧與反思的重要性,引導讀者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不斷鞏固舊有學識,形成深刻的理解和長久的記憶。 --- 《道德經》:道法自然,寜靜緻遠的智慧 《道德經》,老子所著,道傢思想的源頭。它以“道”為核心,闡述瞭“無為而治”、“柔弱勝剛強”、“知足常樂”等深刻的哲學理念。本書精選《道德經》中最具代錶性的章節,並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讀者理解順應自然、清靜無為的生活態度,在喧囂的世界中找到內心的寜靜。 “道”的奧秘: 本書將深入探究“道”——《道德經》的根本概念。我們將理解“道可道,非常道”,體會“道”的無形、無名、無始無終,以及它如何運行於萬物之間。 “無為而治”的現代意義: “無為”並非無所作為,而是順應自然,不強求,不妄為。本書將解析“無為”的智慧,如何在工作中減少不必要的乾預,如何在生活中放下執念,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以柔剋剛的哲學: “柔弱勝剛強”是《道德經》中一個極具啓發性的論點。本書將通過“水”、“嬰兒”等意象,闡述以柔韌、謙遜的方式應對挑戰,反而能獲得長久的勝利。 知足常樂的境界: 在物質充裕的時代,“知足”顯得尤為珍貴。《道德經》強調“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本書將引導讀者理解“足”的真正含義,以及如何通過減少欲望,獲得內心的平和與滿足。 辯證的視角: 《道德經》充滿瞭辯證思維。例如,“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本書將解析這種看待事物兩麵性的視角,幫助讀者在逆境中看到希望,在順境中保持警惕。 返璞歸真: 老子提倡“返璞歸真”,迴歸生命最本真的狀態。本書將探討如何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找迴內心的純粹,體驗簡約而充實的生活。 --- 《孫子兵法》:謀略智慧,運籌帷幄的藝術 《孫子兵法》,中國古代著名的軍事著作,被譽為“兵傢聖典”。它不僅是指導戰爭的兵書,更是蘊含著深刻的戰略思想和人生智慧。本書精選《孫子兵法》中的核心篇章,並配以現代化的解讀,幫助讀者理解其在軍事、商業、管理乃至個人競爭中的應用價值。 “不戰而屈人之兵”的至高境界: 本書將重點解析《孫子兵法》的核心思想——“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理解如何通過戰略、謀略、外交等手段,在避免直接衝突的情況下取得勝利。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是《孫子兵法》中最廣為人知的一句話。本書將深入解讀如何在競爭中充分瞭解對手,認清自身優勢與劣勢,從而製定齣最有效的策略。 兵貴神速與齣奇製勝: 孫子強調“兵貴神速”,以及“避實擊虛”的戰術。本書將解析如何把握時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齣其不意地取得優勢。 因勢利導與靈活應變: 《孫子兵法》並非僵化的教條,而是強調根據具體情況靈活調整策略。本書將展示“地形”、“火攻”等篇章所蘊含的,如何根據環境變化,及時調整戰術,製定最適閤的方案。 軍事戰略在現代的應用: 本書將重點探討《孫子兵法》在現代商業競爭、團隊管理、個人職業發展等領域的應用。例如,如何進行市場分析,如何製定企業戰略,如何管理團隊,如何進行個人規劃等。 “道、天、地、將、法”的五事七計: 本書將詳細闡述孫子在開戰前進行的“五事七計”分析,強調在行動前進行充分的評估與策劃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係統性地考量影響結果的各種因素。 --- 《莊子》:逍遙遊,超越世俗的哲學 《莊子》,道傢學派的另一部重要經典,以其汪洋恣肆的想象、瑰麗奇絕的文筆,描繪瞭一個自由自在、超然物外的精神世界。本書精選《莊子》中最具代錶性的篇章,並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讀者領略其“齊物論”、“逍遙遊”等思想,學會以更廣闊的視角看待人生,擺脫煩惱束縛,追求心靈的自由。 “逍遙遊”的精神境界: 本書將從“小知閑言,大知閑言也”開始,引導讀者理解“逍遙遊”所追求的那種不受外物羈絆,精神自由翱翔的境界。 “齊物論”的智慧: “物無貴賤,雜治也”是“齊物論”的核心。本書將解析莊子如何看待萬物平等,如何放下主觀的分彆心,看到事物本質的一緻性。 “坐忘”與“心齋”: 莊子提齣的“坐忘”、“心齋”是一種高度的精神修煉。本書將闡釋如何通過“坐忘”,達到“通於無人之境”,以及如何通過“心齋”,使心達到純淨無染的狀態。 超越生死的達觀: 《莊子》對生死有著深刻的哲學思考。本書將選取“德充符”、“達生”等篇章,展現莊子如何看待生命的流轉,以及如何達到一種生死自如的達觀境界。 寓言故事的啓示: 《莊子》中充滿瞭生動有趣的寓言故事,如“庖丁解牛”、“朝三暮四”等。本書將通過對這些寓言的解讀,幫助讀者領悟其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以及在生活中的啓示。 “道”的自由形態: 莊子筆下的“道”更加自由、更加具象化。本書將帶領讀者感受莊子筆下那種“乘天地之正,禦六氣之辯,遊無窮之上者”的自由自在,體會“道”在日常生活中的具體體現。 --- 《孟子》:仁政思想,民本主義的先聲 《孟子》,戰國時期思想傢孟軻的言論匯編,繼承並發揚瞭孔子的儒學思想,尤其強調“仁政”和“民本”的理念。本書精選《孟子》中關於人性善、仁政、民生等重要篇章,並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讀,幫助讀者理解孟子如何將儒傢思想推嚮新的高度,並對後世政治思想産生深遠影響。 “性善論”的哲學基石: “人之初,性本善”是孟子思想的齣發點。本書將深入解析“性善論”,以及由此推導齣的“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並探討其在個人道德修養中的重要性。 “仁政”的實踐指南: 孟子是“仁政”思想的集大成者。本書將重點闡釋“仁政”的核心理念,如“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以及如何通過關注民生、輕徭薄賦來贏得民心,實現長治久安。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智慧: 孟子認為,統治者的閤法性源於其是否施行仁政。本書將通過“梁惠王”等篇章,解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政治邏輯,以及為何民心嚮背是決定國傢興衰的關鍵。 “浩然之氣”的修養: “吾善養吾浩然之氣”是孟子提齣的道德修養方法。本書將闡釋“浩然之氣”的含義,以及如何通過正義的事業和內心的正直來培養這種強大的精神力量。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君子品格: 孟子對君子品格有著極高的要求。本書將帶領讀者理解,真正的君子應具備怎樣的獨立人格和堅韌意誌,在任何境遇下都能堅守原則。 孟子與孔子的傳承與發展: 本書還將簡要介紹孟子在繼承孔子思想的基礎上,如何進一步發展和豐富儒傢學說,尤其是其對政治倫理和社會關懷的強調,為理解儒傢思想的演變提供脈絡。 --- 《國學必讀係列》期待與您一同踏上這場探索智慧的旅程。翻開這些經典,您將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更是一種看待世界、安頓心靈的獨特視角,一份穿越古今、照亮未來的智慧光芒。讓經典成為您人生道路上永不枯竭的精神源泉,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光輝,永遠照耀您的前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