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1712年6月28日,法国哲学家、思想家让-雅克卢梭诞生于瑞士日内瓦。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此推出了九卷本的《卢梭全集》中译本。作品由88岁高龄的法语翻译家、首都师范大学教授李平沤翻译。
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
《卢梭全集(第7卷)》是卢梭经典名著《爱弥儿》的下卷,是第1本小说体教育名著。
内容简介
《卢梭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本书是《卢梭全集(第7卷)》。
《卢梭全集(第7卷)》是卢梭经典名著《爱弥儿》的下卷,是第1本小说体教育名著。写于1757年,1762年第1次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出版,轰动了整个法国和西欧一些资产阶级国家,影响巨大。在此书中,卢梭通过对他所假设的教育对象爱弥儿的教育,来反对封建教育制度,阐述他的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目录
爱弥儿(下)
第四卷(续)
第五卷
爱弥儿和苏菲或孤独的人
普雷沃斯特致文学书稿编纂者的信
精彩书摘
要我想象我的意志是怎样运动我的身体的,也像要我想象我的感觉是怎样影响我的心灵一样,是不可能的。我甚至不知道在这两个神秘的事物中,为什么有一个显得比另一个易于解释。至于我,不论是在被动或是在主动的时候,我都认为,两种实体的联合法是绝对不可理解的。然而,奇怪的是,人们正是因为不可理解才把两种实体混合起来,好像在性质上这样不同的两种运动按一个单独的主体比按两个主体更好解释似的。
不错,我所设的定理是很模糊的,然而它终究说出了一个道理,而且也没有任何同理性和经验相背驰的地方。我们对于唯物论也能这样说吗?如果说运动是物质的本质,那么,它就同物质是不可分的,它在物质中始终保持同样的程度,在物质的每一个部分中始终是那个样子,它不可传导,它既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而且,我们根本就不能设想有任何静止的物质,这几点难道还不明白?如果有人告诉我说,运动并不是物质不可或缺的,然而是必然的,我认为,这个人是企图换一个说法来骗我,这种说法即使含有更多的意义,也是很容易驳斥的。因为,要是物质的运动来自物质的本身,则它是物质的本质;要是它来自外在的原因,则只有在动因对物质发生作用的时候,物质才必然运动:谈到这里,我们又回到第一个难题了。
普遍的和抽象的观念是人们产生大错误的根源,形而上学的呓语从来没有使人发现过一个真理,它使哲学充满了许多的谬论,只要我们剥去那些谬论的华丽辞藻,我们马上就会觉得有了那些谬论是很可羞的。请你告诉我,我的朋友,当别人向你谈论什么扩及于整个大自然中的盲目的力量的时候,他是不是给你的心灵带来了真实的观念。他们以为用“宇宙力”、“必然的运动”这一类含糊的字眼就可以阐明什么东西,其实他们什么也没有阐明。所谓运动,也就是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意思;没有哪一种运动是没有方向的,因为一个单独的个体是不可能同时向四面八方运动的。所以,我们要问物质必然向什么方向运动呢?构成物体的物质,其运动是不是快慢均匀的,换句话说,每一个原子是不是有它自己的运动?按照第一个观念,整个宇宙必然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硬块;按照第二个观念,它就会成为一种稀散而不凝合的流体,即使两个原子要结合起来也是绝不可能的。‘整个物质的共同的运动朝什么方向?它是按直线运动还是绕圆周运动?是向上还是向下?是向左还是向右?如果物质的每一个分子有它特殊的方向,那么,所有这些方向和差别的原因何在?如果物质的每一个原子或分子只能够绕着它自己的中心旋转,那么,任何一个原子或分子都无法脱离它的原位,从而就不可能有传导运动,何况这种圆周形运动也需要遵循一个确定的方向。凭抽象的办法说物质在运动,这无异是在说毫无意义的废话;如果认为它有既定的运动,那就需要假设一个决定这种运动的原因。特殊的事例愈举得多,我就愈需解释一些新的原因,以至永远也找不到一个指挥它们的共同的动因。我不仅不能想象在原素的偶然的联合中有什么秩序,而且不能想象其中有什么斗争,所以,在我看来,宇宙的混乱比之宇宙的谐和更难想象。我知道,世界的结构是人的心灵所不能理解的;但是,只要一个人想把它解释一番,那就需要讲出一些人们能理解的东西。
如果运动着的物质给我表明存在着一种意志,那么,按一定法则而运动的物质就表明存在着一种智慧,这是我的第二个信条。进行活动、比较和选择,是一个能动的和有思想的实体的动作;这个实体是存在着的。“你看见它存在在什么地方?”你这样问我。不仅存在于旋转的天上,而且还存在在照射我们的太阳中;不仅在我自己的身上存在,而且在那只吃草的羊的身上,在那只飞翔的鸟儿的身上,在那块掉落的石头上,在风刮走的那片树叶上,都存在着。
尽管我不知道这个世界的目的,我也能判断它的秩序,因为,我只需在各部分之间加以比较,研究一下它们的配合和关系,看一看它们怎样协同动作,我就能判断其秩序了。我不知道这个宇宙为什么会存在,但是我时时在观察它怎样变迁,我不断地注意它所有的紧密的联系,因为,正是通过这种联系,组成宇宙的各个实体才能互相帮助。我宛如一个人第一次看见打开了表壳的表一样,虽然不懂得机器的用途,也没有看见表面,但仍然在那里不断地赞美它构造的精致。我将说:“我不明白它有什么用处;但是我发现每一个零件都做得恰恰配合另一个零件;我佩服那个工人制作的精良,我深深相信,所有这些齿轮之所以这样协同一致地转动,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不过这个目的我无法看出来罢了。”
……
前言/序言
卢梭的著作传入中国,始于戊戌变法的时候。1898年(清光绪二十四年)上海同文译书局出版了他的《民约通义》(即后来的《民约论》,今译《社会契约论》)。从1898年到现在的一百一十余年间,卢氏的几部主要著作,如《忏悔录》《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政治经济学》《新爱洛伊丝》《爱弥儿》《致达朗贝尔的信》和《山中来信》等,都相继译成了中文,一个外国著述家的著作在我国连续一百多年不断有译本问世,这种例子是不多的。
卢梭的著述事业发轫于1750年的一篇获奖论文《论科学与艺术的复兴是否有助于使风俗日趋纯朴?》,其时卢氏已年近四旬,“在他人已辍笔不当作家的时候,”他才“刚刚开始写作生涯。”对于卢梭的著述事业,笔者在拙作《主权在民Vs“朕即国家”——解读卢梭》中有一段叙述,现略加删节和修改,摘录如下:
中国的史家把著书立说比做“名山事业”,这项事业极其艰辛。大凡对当时和后世都能产生重大影响的著述,都是在悲愤和激情的双重砥砺下完成的。以柏拉图为例,这位古希腊哲学家就是一方面有感于雅典的国势日微,另一方面又受到数学大踏步发展的鼓舞,遂奋而著《理想国》,为希腊人民指引前进的方向;又如霍布斯,也是由于他一方面对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危机深感忧虑,另一方面又鉴于伽利略把力学的理论在天文学上运用得非常成功,因此潜心思考,著《利维坦》一书,为君主专制制度提供理论支持。
至于卢梭,他著书的目的尤为明确,他说他“永远都是为了心中有思想要抒发才写作。”他身处18世纪,一方面看到他所处的时代已日趋腐败,荒谬的社会制度只有利于权贵和富人而不利于穷苦的人民;另一方面他心中也充满了信心,深信人民最终能走上民主政治的正轨,建立良好的秩序,以法律来保障社会的成员人人都能享受平等和自由。这两种情感是卢梭政治思想的主线,贯穿他的所有著作。
因此,他每作一书,都能切中时弊,表达人民的心声,引起人们内心的共鸣。卢氏之书之能流传久远和具有现实意义,其原因就在于此。
卢梭诞生于1712年,今年(2012年)是他诞辰三百周年。为纪念这位毕生为启迪民智和推动社会进步而写作的思想先驱,从2006年开始,商务印书馆即约笔者着手准备卢梭全集单行本的编译工作,目前单行本陆续付梓,遂按计划于今年将已先行出版的卢氏著作分类辑录,汇为全集,以便于读者阅读和研究。全集共分为九卷,其中第一卷至第三卷是自传类著作,第四卷、第五卷是政治经济类著作,第六卷、第七卷是教育、哲学和伦理学著作,第八卷、第九卷是文学类著作。
卢梭全集的翻译出版是一项浩大而艰巨的工作,余学力有限,更兼耄耋之年,身体多病,因此,此次辑录,虽已将卢氏的重要著作均收入其中,并在此意义上谓之“全集”,但尚不能把卢梭的所有作品全部包括在内,疏漏不足之处敬希读者不吝指正,俾笔者能继续努力,陆续增补,使这部全集能逐步完备。
李平沤
2012年1月岁次壬辰孟春
于北京惠新里
卢梭全集(第7卷) [Jean-Jacques Rousseau]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让·雅克·卢梭(ㄌㄨˊㄙㄨㄛˉ) (Jean-Jacques Rousseau,1712年~1778年),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新爱洛漪丝》、《植物学通信》等。
评分
☆☆☆☆☆
陆陆续续收齐卢梭全集,很好的一套书,装帧精美,用纸精细
评分
☆☆☆☆☆
装订还是不错的,排版也可以。
评分
☆☆☆☆☆
商务印刷馆的纸张不错,京东自营服务态度好,满意。
评分
☆☆☆☆☆
这书关注了好久,这次趁着活动终于拿下,甚是欣慰。感谢京东。
评分
☆☆☆☆☆
如果不是买来收藏,可以买平装版,实惠
评分
☆☆☆☆☆
虽然起初法国启蒙运动的自由主义作家有几位是卢梭的朋友,其中包括德尼·狄德罗和达朗贝尔,但是他的思想不久就开始与其他人发生了严重的分歧。卢梭反对伏尔泰在日内瓦建立一家剧院的计划,指出剧院是所伤风败俗的学校,结果他同伏尔泰反目。此外卢梭基本上属于情感主义,与伏尔泰及百科全书派成员所崇尚的功利的理性,形成了鲜明的对照。1762年,卢梭因由其所撰教育论著《爱弥尔》一书出版,遭到法国当局的通缉。他一生的最后二十年基本上是在悲惨痛苦中度过的,1778年7月2日于法国埃及迈农维尔与世长辞,享年66岁。
评分
☆☆☆☆☆
心怡已久的书,终于拿下了6、7、8、9。还有5本,继续努力。
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