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4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丁子江 著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1-27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九州齣版社
ISBN:9787510814778
版次:1
商品編碼:11073662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東西方思想傢評傳係列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8-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32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編輯推薦

倘若外星智慧生物於20實際來到地球,要拜見人類知識界兩個最有智慧的代錶,恐怕其中一個是愛因斯坦,另一個就是羅素瞭。

內容簡介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介紹瞭百科全書式的一代大哲——羅素,主體分為傳記和評論兩部分。從羅素作為“顯赫傢庭的逆子”開始,描寫瞭羅素早期活動的軌跡、後期人生的詠嘆以及他對理想人性的追求。分析瞭羅素與維特根斯坦、懷特海、摩爾之間的恩恩怨怨,並把羅素與杜威進行對比。羅素與中國有著很重要的情緣,本書從羅素引用莊子寓言開始,剖析瞭羅素的中華文化觀和中國重建觀。最後,本書作者分四章,闡述瞭羅素在數學、語言學、分析哲學和認識論四方麵的具體成就與作為。

作者簡介

丁子江,北京大學哲學係畢業,北京大學哲學碩士,美國普渡大學哲學博士。加州州立科技大學(California State Polytechnic University,Pomona)哲學係教授(終身職)。現兼任英文《東西方思想》思想雜誌(Journal of East-West Thought, 簡稱JET)總編輯,國際東西方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East-West Studies,簡稱IAES)會長等。研究範圍為東西方哲學與思想比較,文化與曆史哲學以及社會政治哲學。曾任美國中國當代研究中心研究員,中國東南大學東西方中心特約教授,中國雲南大學客座教授以及中國哈爾濱工程大學客座教授等。曾任北美中國哲學傢協會副會長。曾研究或任教於北京大學,美國普渡大學,印地安那大學,芝加哥大學和西北大學等。曾作各種學術講演60餘次。著有《險道三十年》(南京大學齣版社,2010)),《中國當代民營經濟史評》(國際科教文齣版社,2009),《思貫中西》(中國工人齣版社,2003),《美國之劫》(中國工人齣版社,2002),《經濟大逃亡》(中國工人齣版社,2001/2006),《中美婚戀的性學分析》(中國工人齣版社,2001/2006)、《中美婚戀記實文學》(中國工人齣版社,2000/2004)等著述。

內頁插圖

精彩書評

在人類知識和數理方麵,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與牛頓在理學上的成就相媲美。但並不是由於他在這方麵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奬,而是因為他能夠把一般性的哲學思想成功地介紹給人們,他這樣做,是對哲學傢始終保持興趣的最成功的範例。
——1950年羅素獲得諾貝爾文學奬時的授奬詞

目錄

自序
導言 羅素--百科全書式的一代大哲
第一章 顯赫傢庭的逆子
第二章 早期活動的軌跡
第三章 大哲圈內的恩怨
第四章 東方文化的知者
第五章 兩位大哲的對比
第六章 後期人生的詠嘆
第七章 理想人性的追求
第八章 數學原理的探邃
第九章 理想語言的構想
第十章 分析哲學的方法
第十一章 認識世界的探索

精彩書摘

傳奇的一生
羅素齣生於英國一個顯赫的新貴族傢庭,其祖父曾兩度當過英國首相。然而,羅素從小卻形成瞭對宗教的懷疑,並對傳統産生某2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種強烈的反叛。18歲時,羅素進入瞭劍橋大學,正如他自己所說的,從此為自己開拓瞭一個無比燦爛的新世界。他驟然發現,當他談自己思想的時候,人們似乎都認為值得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羅素産生瞭新的興趣。他開始關注戰爭以及如何阻止未來戰爭的問題,他的這方麵的著作使他成瞭被廣大公眾所熟知的人物。在戰時,他覺得應該把和平的願望化成一種有理性的決心,以此來避免未來的大戰。然而,凡爾賽和約打破瞭他的幻想。他的許多朋友把希望寄托於前蘇聯,但當他1920年訪問前蘇聯時,卻發現並沒有什麼事物是值得他稱道和喜愛的。
1920年,羅素還應邀訪問瞭中國,並在中國逗留瞭近一年時間,被中國知識界譽為“德先生”和“賽小姐”的代錶。他寫道:“我熱愛中國人民,但顯而易見,他們對軍國主義勢力的反抗必定導緻摧毀自身文明中很多最有價值的東西。……陰雲日益籠罩著這個世界,就是這種習慣纔使我感到這個世界稍可容忍。”羅素後來齣版瞭名著《中國問題》一書,並始終關心中國的命運和前途。
20世紀50年代以後,他的注意力開始從哲學轉移到國際政治方麵,如1954年他譴責比基尼氫彈試驗,隨後又發錶《羅素-愛因斯坦聲明》;1958年他發動禁止核武器的示威運動。20世紀60年代後期,他開始猛烈攻擊美國的越南政策,並與法國存在主義者讓?保羅?薩特等人組織瞭國際戰爭罪犯審判法庭。
在早年,羅素就計劃一方麵對科學哲學撰寫一係列的著作,從數學到生物學,使它變得越來越具體;另一方麵撰寫一係列關於社會政治問題的著作,使其越來越抽象。最後,他還要在一種理論與實踐等量齊觀的百科全書中達到一種黑格爾式的綜閤。的確,這個目標始終貫穿在羅素的全部著述活動中。他一生共寫瞭(或由他人編輯)大約100部著作和近5000篇文章(這僅是最低估計。筆者1981年曾遇到羅素遺囑的執行律師,據他講,羅素一生共寫瞭5000多篇各種形式的文章)。
除瞭最精確的數學、邏輯和哲學外,他還幾乎探討瞭人類的全部重要的知識領域,如曆史學、政治學、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宗教學、物理學、國際關係學以及東西方文化比較學等。他的著述活動也並不限於理論領域,甚至他在80高齡,還開始創作小說,如《郊區的撒旦》、《傑齣人的噩夢》等,均受到文學界的好評。他曾樂觀地說:“我一生中的前80年獻給哲學,而後80年可能獻給小說。”
羅素不僅注意繼承,更重要的是他還注意創新。他在各個領域都發齣瞭許多使那些領域的行傢們也感到驚訝的獨特見解。他的不少著作都成為該領域很有價值的經典文獻。此外,他那齣色而優美的文筆也成瞭現代英語的典範。愛因斯坦就認為讀羅素的書是一件極為愉快的事情,因為它具有其他科學傢和作傢所不能說明的東西。羅素善於吸取一切他認為有價值的東西,他從少年時起就渴望探知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奧秘。他在整個學生時代打下瞭堅實的自然科學的基礎,並廣泛涉獵瞭人文和社會科學的各個領域。在知識的廣度上,幾乎沒有任何西方學者能與他相媲美。勤奮治學和努力探索的一生,使他逐步成為博學多纔、百科全書式的一代哲人。
羅素曾對一位法國青年哲學傢說:“學哲學的人必須瞭解世界,但不應該隻在大學裏學以往哲學傢的那些教導和體係。”事實上,在西方大哲學傢中,很少有人像他那樣周遊世界、掌握第一手材料。羅素曾在四大洲講學,並在英美的許多名牌大學當客座教授。因此,他廣泛瞭解東西方文化中形形色色的問題。
盡管有人認為再也沒有比否定自己更為痛苦的瞭,但羅素將自己的學說與人類的精華對照之後,一旦發現落後和錯誤的東西,便毫不留情地拋棄。當然,這並不是說羅素可以完全正確地分清真理與謬誤,吸取的都是人類知識中真正有價值的東西,而是說他對於知識的態度是健康、積極和可取的。對人類文化的貢獻使羅素榮獲瞭1950年的諾貝爾文學奬和1957年聯閤國教科文組織頒發的加林卡奬。
由於羅素在知識上的成就和造詣,不少人把他與亞裏士多德、柏拉圖、伏爾泰、笛卡爾、康德、斯賓諾莎等大哲相提並論。也許有人會不同意這種贊譽,但無論如何,羅素作為一位博學多纔的知識巨匠是當之無愧的。
三對發展綫索的“交叉點”
被學術界公認的羅素研究專傢伍德(AlanWood)曾這樣評價說:羅素是沒有哲學的哲學傢,但這同樣的觀點也可錶述為,他是所有哲學的哲學傢。在哲學史上,幾乎沒有人像羅素一樣經曆瞭那麼多的思想演變,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我決不恥於變化”。正如著名哲學傢桑塔亞那(G.Santayana,1863-1952)所指齣的,羅素的思想不斷地在變,他的每一部新著作或每一次新講演都在改變著自己學說的一部分。的確,多變性、過渡性和不穩定性正是羅素哲學的主要特點之一。
為什麼羅素具有這個特點?為什麼他的哲學具有較強的生命力?最根本的原因是他基本跟上瞭自然科學的潮流,注意汲取人類知識的精華。
首先,羅素的思想是哲學史上三對發展綫索的“交叉點”。
其一,新現象主義(Neo-phenomenologism)與新實體主義(Neo-substantialism)的“交叉點”。自然科學的發展要求不斷地得到哲學的概括和認識論的解答,從而迫使哲學觀經常改換自己的形式,隻要是守舊,都已不能夠應付自然科學對於世界觀的挑戰。從1894年至1898年,羅素認為有可能用形而上學(指玄學)來證明有關宇宙的各種事物。羅素最初傾嚮於新黑格爾主義,以後轉為新實體主義和新實在主義,然後又從後者轉變成為多元的現象主義。被分析哲學視為形而上學(玄學)的實體主義是亞裏士多德以來傳統西方哲學的發展主流,一直到近代,休謨與康德以現象主義顛覆瞭實體主義的主宰地位。在分析哲學傢中,羅素是最形而上學(指玄學)的一位。在早期,羅素將語言的哲學研究看成是“哲學語法的構建”,也是形而上學(指玄學)的一個準備階段,即作為實現形而上學目標的實在特性的途徑。羅素雖然主張哲學不解決根本問題,卻又認為由於不可避免仍需要解決。他就是以這種態度來對待所謂心物關係的。他還提到,雖然自己一直相信哲學的基本工作都是邏輯的,但仍然以形而上學為論題。後來,羅素的《心的哲學》和《我們關於外部世界的知識》是以馬赫感覺論為齣發點,根據當時數理邏輯的發展寫成的,同卡爾納普的名著《世界的邏輯構造》一樣,企圖發展馬赫的現象主義。羅素把世界僅歸結為一種構造甚至一種主觀的構造,這是其現象主義的典型錶現。但羅素以某種構造入手考慮問題仍不失為一種有益的方法。現代科學的發展使哲學物質觀必須適應新的要求,而羅素等人對物質觀的探討是值得藉鑒的。
一般來說,羅素並不直接認同“純粹的”唯物論,但從某一側麵則肯定瞭它的某些閤理性,而經常用“實在論”來代替某種形式的唯物論,甚至用實在論作為與唯心論對立的哲學範疇;例如他認為唯物論“在哲學傢中很少見,但在一些時期的科學傢中卻很普遍”,“唯心論主張,除瞭思想沒有其他什麼東西能被認識,而我們所知的實在都是精神性的;相反,實在論則強調,我們以感覺直接認識客體……”,“……所有我主張的是,避開那些睏擾實在論和唯心論的難題,還要避開它們那些已被邏輯分析所揭示齣的歧義性概念”。正是在哲學觀新舊形式的再一次交替之際,羅素利用自然科學的某些成果,試圖用一種所謂新自然主義與新中立主義的態度來解釋世界,即貫徹休謨的第三條路綫,形成瞭自己的邏輯原子論和中立一元論思想。
其二,新經驗主義(Neo-empiricism)與新唯理主義(Neorationalism)的“交叉點”。傳統經驗論發展到休謨(D.Hume)是一個頂點,而傳統唯理論發展到萊布尼茨(G.W.Leipniz)也是一個頂點。由於它們把各自所執的一端片麵化、凝固化和絕對化,因此,無法應付自然科學對於哲學認識論的挑戰。自然科學的發展初期必然從經驗開始,但到瞭20世紀初,由於相對論和量子力學的産生,科學已不滿足於經驗的描述,藉助公設、定理比僅局限於經驗更為有益,因此,它更多地運用瞭復雜的邏輯思想和想象力。在這種情況下,唯理論必然興起,例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單靠經驗是根本概括不齣來的。羅素看到瞭上述兩派彆所具有的優點與某些弊端,試圖把經驗論同數學和數理邏輯結閤起來,把後者說成是經驗材料之間的最一般的聯係。他一方麵認為,經驗和常識可以供給哲學分析的材料,另一方麵又宣稱自己的一個哲學成見就是不滿於狹隘的經驗論,認為從前人們過於強調經驗,幾乎沒有一個哲學傢能理解“用不著知道任何單個的甲就可知道‘凡甲是乙’的命題”。他自認激烈地傾嚮經驗主義,但卻不信“2+2=4”是從經驗獲得的一種歸納概括。人們從研究經驗的事實中知道蘇格拉底是人,而用不著經驗,便可知三段論在抽象形式中是正確的。因此,有一類命題與經驗得齣的命題不相同,它具有重言式的特性。他承認雖然要想解釋怎樣纔能獲得超經驗的知識是睏難的,但否認有這種知識也是站不住腳的。他確信世界充滿著可能性,因此,邏輯的任務是推論未知物可能存在,不過最終判定其有無,還須靠經驗來驗證,即邏輯把無數日常未知的構造排列齣來,讓經驗在邏輯所賦予的許多世界中選擇一個。
……

前言/序言

   我在青少年時期,印象最深的一個西方大哲就是羅素。

   最初是因為這個名字好記、好念。“羅素”的確是一個絕佳的中文人名翻譯,“羅”這個姓氏,在中國曆史上叫得很響,如“羅成”等;而“素”則是一個意味很深,涵蓋頗廣的字,如“元素”、“因素”、“素質”、“素性”、“素樸”、“素材”、“素淨”等。像很多人一樣,知道他是哲學傢,並非讀他的哲學著作,我是讀著他的各種散文體文章走近瞭他。

   那時,還沒有用“陽光”來形容一類人,如時下流行的“陽光青年”。而我在眼前一亮之際,就把“陽光哲學傢”的桂冠加在羅素頭上。一縷縷智慧、良知與正義的陽光,沿著白紙黑字,落進我飢渴的靈魂!在迎麵而來的人生路標上,總是深深地刻著陽光的印記。盡管它並不能將人世間一切陰暗暴露在光天之下,也無法曬除所有黴菌與腐垢,但我感到瞭人文信念不可扭麯的硬度。再往後,走進“學術”生涯,我感到自己就像一塊毛坯,不斷地被羅素的“知識之光”所淬煉。

   羅素曾作為客座教授,在我所就讀的北京大學進行近一年的講學,對中國思想界産生過重大影響。羅素迴憶說:“我講課的北京大學是一所十分優秀的高等學府。校長與副校長都是熱衷推動中國現代化的人士。”當時羅素在北京的學術講演,尤其是專業性很強的講演,大多安排在北京大學;其餘較為通俗的課題,則安排在高等師範學校、女子高等師範學校等地。在任華教授和洪謙教授指導下,我在北大的碩士論文就是研究羅素。

   羅素曾作為訪問學者在我攻讀博士的美國普渡大學哲學係作過精彩講演,至今那裏的老教授還記得其中一個題目是“思維的物理條件”,其中談瞭他對麥卡锡和聯邦調查局的看法;在這之前,他還撰文批判瞭美國與普渡大學所在地印第安納州的教育製度,因而有人攻擊他為“反美主義者”,據他所說:在那裏停留的時間“剛好夠躲避私刑”。

   羅素曾作為特邀教授在我所任教過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哲學係舉辦大型研討班,吸引瞭卡爾納普和莫利斯等人參加。研討很成功,但羅素不喜歡芝加哥的環境和氣候,也與那個校長相處得不很愉快。羅素曾作為訪問學者在我任教過的美國西北大學哲學係作過講演,那裏産生過好幾位羅素研究專傢,如主編過研究羅素最重要文獻之一《羅素的哲學》一書的謝爾普(P. Schilpp)教授以及對羅素極力推崇的英語專傢內瑟考特( A. H. Nethercot)教授等。編輯過《邏輯與知識》等羅素著述的馬什(R. C. Marshi)教授說道:“1944年,在西北大學的內瑟考特教授嚮我推薦瞭羅素哲學。1951 年,我以研究羅素哲學的論文獲哈佛博士學位。自那時起,我有幸常同羅素勛爵探討哲學問題。”

   羅素曾在我目前工作和居住的美國洛杉磯和南加州地區居住瞭兩年,他非常喜歡這個常年陽光燦爛的被人稱為天使城的地方,在這裏的學術界他到處留下瞭活動的痕跡。羅素任客座教授的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哲學係是我學術交流很多的地方。

   還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我在北大當研究生的時候,為瞭練習英語,便在著名農學傢王雲章先生的夫人湯漢芬教授(其姐是美籍華人病毒學專傢李振翩教授的夫人湯漢誌)的推薦下,為一位訪華美國教授當臨時翻譯,聽說我正在研究羅素時,她便興趣盎然地大談起這位大哲在她所任教學校因受到迫害,而引齣一場舉世聞名的大風波。原來她就是來自所謂羅素案件的發源地--紐約市立大學(當時叫紐約市立學院)。對這個案件,我將會在本書第二章談到。後來,我到美國留學後,到紐約拜訪這位教授,順便到這所當年鬧得沸沸揚揚的大學探視瞭一番。

   在我多年的教研中,羅素是一個貫穿始終的人物,這是因為其智慧、知識、思想、閱曆以及人格的巨大張力,無論討論到什麼領域的主題都能與他的探索與見解掛得上鈎。自從早年對羅素産生瞭興趣,我曾涉獵瞭羅素大部分著作,有的是精讀,有的是通讀,有的是選讀,當然還有的隻是草草的翻讀。本書就是對這位劃時代甚至超時代的思想大師進行閱讀、思考和評判後的結果。

   對我寫這本書,有同行朋友勸阻道:在中國,有關羅素的東西已經太多,以緻過濫。他名目繁雜的作品可說是翻譯最多的之一,他博大精深的思想也可說是最常引用的之一,他豐富多彩的生平更可說是為人們最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不但是哲學,而且另外不少領域,幾乎人人言必稱羅素。因此極難寫齣精彩,寫齣風格,寫齣創意,再多齣一本,也隻會淹沒在書海中。我還是寫瞭,因為長期的積壓,若不加以釋放,是一件難以忍受的煎熬。

   也許寫羅素之難,就難在他寫的東西太多瞭,太雜瞭,從最技術最枯燥的,一直到最浪漫最奔放的。在所有的思想傢中,羅素恐怕是最多産的。很湊巧,1980 年代初,為瞭練習英語口語,我在國際旅行社當編外導遊時,曾接待過羅素的遺囑執行律師,他談瞭不少有關這位當事人的著述情況。據他所掌握的數字,羅素共齣版過至少80 部著作以及約5000 多篇各類文章,此外還有大量私人信件,其中有不少遺失或毀掉,例如與羅素閤著《數學原理》的著名哲學傢懷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去世後,他的夫人根據丈夫遺囑將所有羅素的來信通通焚燒瞭。根據我本人的統計與收集,羅素成書的著作有97 部(見本書附錄“羅素著作列錶”),其中《西方哲學史》是2 捲本,《羅素自傳》是3 捲本,《羅素文集》是29 捲本;若全部相加就有129 部。此外還有很多編者根據某種主題而編輯的羅素著作或小冊子,就難以計算瞭。

   不少羅素著述都翻成瞭中文,但因我本人手頭上沒有那些譯本,再加上對原文的理解與那些譯者有所不同,故本書所用的資料絕大多數來自英文或德文原文資料。為撰寫本書,我還訪問瞭中美英三國不少著名圖書館,查閱瞭那裏收藏的大量有關羅素的中英文資料。不單是讀過大部分有關羅素的英文傳記,而且我還收集瞭重要的英國曆史文獻作為旁證。有關羅素的中國之行,我也查閱瞭大量的中文文獻,例如中華諸位精英,包括周恩來等與羅素的來往或對其的評述與批判,其中很多史料過去是不為人們所知的。我探訪瞭羅素曾活動過的不少地方,找到瞭近乎立體的感覺。

   與同類著作相比,本書有著某些不同的切入點與考證成果:我考證瞭羅素祖父,即約翰? 羅素對中國的孽債--涉及兩次鴉片戰爭的決策等,並由此作為對比來烘托羅素濃鬱的中國情結--畢生對這個文明古國的友好,而正是這一點,卻為所有羅素的研究者所忽略。我也考證瞭馬剋思與約翰? 羅素的書信來往以及對其的評價。我還考證瞭羅素較早係統接受中國文化和思想影響主要是來自著名英國漢學傢維爾內(E. T. C. Werner) 。我還查閱瞭紐約法庭對有關紐約市立學院解聘羅素一案原始判決書,從而揭示瞭所謂美國式迫害的法律與道德依據。此外,我深入對比瞭羅素與杜威在幾乎同時訪華時的不同影響,並以此企圖理清當時思想領域中論戰與較量的綫索與軌跡。

   羅素並非聖賢,當然不會是一個完人,但基本上算是一個錶裏如一的學人,而決非僞君子;他的所作所為並沒有違背自己的理論和學術良知,也從未以標榜自己的所謂道德高尚而刻意掩飾自己對人性弱點的真實體驗和揭示。即便是最為“正統”人士所詬病的那些有關婚姻與兩性關係的主張,也在後來被證實為一種不可抗拒的社會潮流。

   本書原本共15 章,因篇幅和字數已經嚴重超標,故刪去瞭更可能令讀者“厭煩”的有關羅素本體論的第十四章以及有關羅素科學論的第十五章,於是便剩下瞭其餘13 章。順便從趣味角度提一下,“13”在西方是一個不吉利的數字,但羅素曾迴憶,自己的父母都反對迷信,並且外祖母斯坦利夫人是一位典型的18 世紀式啓濛人物,極為反感虛僞,縱情嘲諷愚蠢,有意將生日宴會安排為13 人,以便使迷信者離去;而這對他後來無神論思想的形成影響很深。我們在這裏就順著羅素,也來個13 吧!然而13 章仍然過長,無奈繼續“忍痛割愛”,又刪去有關“中華精英的良師”(上下)兩章,因此隻剩下11 章。如此看來,東西方“數字迷信”都不會乾擾瞭。

   本書“評論”與“傳記”各占一半比例。我本意不想把此作寫成枯燥無味的純學術論著,也不想無原則地追求“市場效應”。因此,希望本書能“深者見深淺者見淺”,“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或“雅者見雅俗者見俗”。但倘若因羅素特定的生平與思想讓人産生“道者見道淫者見淫”,那也是無奈之事,並非所願。讀者可以跳過某些相對“過於學術、理論,甚至技術性”的章節,例如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在人類知識和數理方麵,他的研究成果可以與牛頓在理學上的成就相媲美。但並不是由於他在這方麵的成就而獲得諾貝爾文學奬,而是因為他能夠把一般性的哲學思想成功地介

評分

評分

評分

老實說自己以為買錯書瞭,不過看瞭一部分後覺得物有所值!

評分

評分

溝通中達成共識。

評分

②民主平等是指在學術麵前人人平等,在知識麵前人人平等。不因傢庭背景、地區差異而歧視,不因成績落後、學習睏難遭冷落。民主的核心是遵照大多數人的意誌而行事,教學民主的核心就是發展、提高多數人。可是總有人把眼睛盯在幾個尖子學生身上,有意無意地忽視多數學生的存在。“抓兩頭帶中間”就是典型的做法。但結果往往是抓“兩頭”變成抓“一頭”,“帶中間”變成“丟中間”。教學民主最好的體現是以能者為師,教學相長。信息時代的特徵,能者未必一定是教師,未必一定是“好”學生。在特定領域,特定環節上,有興趣占有知識高地的學生可以為同學“師”,甚至為教師“師”。在教學中發現不足,補充知識、改善教法、

評分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羅素:所有哲學的哲學傢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