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

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晋] 葛洪 著,清乾隆善本影印版 整理
图书标签:
  • 中医
  • 中医药
  • 古籍
  • 岭南中医药
  • 肘后备急方
  • 方剂
  • 急救
  • 传统医学
  • 医学史
  • 养生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571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141711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岭南中医药文库 典籍系列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2-1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1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简便、灵验的中医救急效方书

  《肘后备急方》,为东晋知名医家葛洪所撰,中国首部临床实用急救手册,以古方简便、灵验、实用著称,沿用至今。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学者、知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书·葛洪传》中称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一生著作宏富。

  真正奠定葛洪医药学家地位的,正是他所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所谓“肘后”,是指可以挂于臂肘,以比喻其携带方便,“救卒”二字,则指救治突然发生的疾病。因为是救急使用,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首本“临床实用手册”。

  《肘后备急方》全书共八卷,约1900方,其中偏、单、验方1768条,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症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其中一至四卷为内科病、五至六卷为外科病、七至八卷为百病备急丸散等,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每病皆论及病候,略记病因,审明治法,依法立方,据方配药,并兼以针灸。用方药简易得,价廉而效,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书中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名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因此实用价值颇高。自唐宋以来多被《千金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等知名医学文献所引用,陶弘景称其“播于海内,因而济者,其效实多。”

内容简介

  东晋葛洪撰,是重要方书著作,内容全面,涵盖临床各科,收载大量珍贵医学史料,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等的记载均属首创,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医免疫学思想的萌芽,对其它疾病的诊疗也频多见地,即使用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葛洪为江苏句容人,但其《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为隐居罗浮山后所做,收载大量岭南常见疾病,诊疗方法也有很强的岭南特色,因此一直被看作岭南中医的重要成果。根据中医科学院藏清乾隆五十九年修敬堂刻本影印。

作者简介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学者、知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书·葛洪传》中称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一生著作宏富。

内页插图

精彩书摘

  清乾隆《肘后备急方》刻本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肘后备急方》尽管卷帙不多,但内容丰富,书中文献多为首次记载,首次科学价值极高,不但被视为岭南医学第一书,更是研究岭南中医药发展源流乃至中国医药学史的珍贵医学文献。该书现存有清光绪本、明万历本等几个版本,或刻印模糊,或错页漏字,质量参差,广东科技出版社组织国内权威专家,经过多轮比较和遴选,影印出版了清乾隆《肘后备急方》善本,力求将这本神奇的古医书不失一毫原貌地呈现给读者。此次影印的底本为清乾隆59年(1794年)修敬堂善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内容完整清晰,底本精良,不论是作为文献考据,还是作为日常查阅,都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

前言/序言

  《肘后备急方》中还有更多的“青蒿素”!
  《肘后备急方》不仅是一部临床实用的方书,而且对临床治疗和新药开发具重要价值,如屠呦呦研制青蒿素的灵感就来自该书中治疗疟疾的一首单方“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但凡公认的评奖其信服性就在于它的公正性,一个举世公认的西方评奖机构把极其崇高的荣誉授予源于一把草药的东方研究,说明为人类世界的贡献度和切实可用的成果是能否获奖的唯一条件。
  与青蒿记载相类,《肘后备急方》中还体现了一系列珍贵的免疫学思想的萌芽。
  如关于治疗狂犬咬伤,有这样一段话:“杀所咬犬,取脑敷之,后不复发。”当然,他的这一疗法,是在中医“以毒攻毒”思想指导下提出的,此法施后,若再被狂犬咬伤是不会再发病的,这种非常朴素的免疫学思想,不仅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是非常可贵的,而且对以后免疫学的创立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后来,法国的科学家巴斯德也正是在狂犬的脑组织中成功培养出了狂犬病疫苗。
  再如书中还提到了六种疟:即疟疾、老疟、温疟、瘴疟、劳疟、疟兼痢,并且提出对应的治疗方剂30余首,其中常用药有常山、豆豉、蒜、皂荚、鳖甲等。而更为可贵的是,他提出了应用青蒿抗疟的方法。远在1600年前对传染病便有这样明确的认识,是不可多得的。此次屠呦呦先生诺贝尔奖的获得,更为这一认识加上了珍贵的注脚。
  中医药被世界尊重认可的不二法门就是亮出自身的实力,这种实力的具体体现就是拥有切实有效的、能解决人类重大疾病的中医药临床技术和产品。然而,中西医学形成发展的背景和道路都大相径庭,中医药的发展创新需要回顾发掘才能放眼前行。屠呦呦先生的获奖告诉所有中医人,你们手头大有财富,关键是你爱不爱它,用不用它!技术的更新如同配钥匙,但关键是别把宝库丢了!不难想象,《肘后备急方》这样的古籍中必定还有更多珍贵的医药宝藏等待发掘,相信后来者的辛勤专研必能青出于蓝而胜于之。

《肘后备急方》是东晋葛洪所著的一部重要医学著作,在中医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以其“备急”的特点,强调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简便地应用于临床的方药,体现了葛洪高超的医学实践智慧和对民众健康的深切关怀。 成书背景与价值 葛洪,字稚川,晋代著名的道士、炼丹家、医学家。他生活在社会动荡、疫病流行的年代,深感民间疾苦,故而倾注大量心血编写《肘后备急方》。本书内容涵盖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多个领域,尤其在传染病、外伤急救等方面,提供了大量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对后世医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内容特点与编排 《肘后备急方》共计十二卷,内容丰富,条目清晰。其编排方式别具匠心,将病症按类区分,每类病症下又列出具体的病名、症状及相应的方药。这种结构化的编排,使得读者能够迅速找到所需信息,符合“备急”的初衷。 书中收录的方剂,大多取材于民间,易于获取,制作简便,疗效显著。葛洪在方剂的选用上,注重辨证论治,针对不同的病情,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和方药。例如,书中对于瘟疫的治疗,就提出了详细的辨证分型和用药方法,这在中医治疗传染病的早期发展阶段具有开创性意义。 突出贡献与影响 《肘后备急方》最大的贡献在于其临床实用性和科学性。书中不仅记载了大量的方剂,还包含了详细的服药方法、剂量以及注意事项,体现了严谨的科学态度。葛洪在书中对于一些病症的认识,如麻风病、伤寒等,也具有一定的超前性,为后人研究这些疾病奠定了基础。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关于“时气”“鬼注”“蛊毒”等病症的记载,以及相应的治疗方法,如“治卒死,令人不语,如鬼魅所着”等,虽然在现代医学看来可能带有古代朴素的认识,但在当时条件下,已是对疾病的积极探索和尝试。 《肘后备急方》的问世,不仅为当时的医学实践提供了宝贵的指导,也为后世医家留下了丰富的宝藏。历代医家都十分重视本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注释、增补和发挥。例如,明代张景岳在《类经》中就收录了《肘后备急方》的部分内容,并加以评析。清代医家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也借鉴了《肘后备急方》中关于温病的论述。 深远意义 《肘后备急方》不仅是一部医学著作,更是中华民族医学智慧的结晶。它所体现的“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及对生命健康的珍视,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当今医学飞速发展的时代,重温《肘后备急方》的经典内容,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和治疗理念,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启示。 本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医学内容,更在于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的勤劳、智慧和奉献精神。葛洪以其毕生的学识和实践,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激励着后人不断探索和追求医学的真理。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智慧”非常着迷,而中医药,尤其是那些“备急”类的方剂,无疑是这种大智慧的体现。我期待《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这本书,能让我一窥古人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自然的力量来对抗疾病的。我想象着,在那个没有先进医疗设备的时代,人们可能需要依靠身边的草药、甚至是一些简单的食物来救治伤病。这本书,或许就是一本承载着这些实用医学知识的“宝典”。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医学理念,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身边资源来应对健康挑战的启发。

评分

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有够唬人的,初次拿到手里,光是“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这几个字就让人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捧着的是一部承载着千年智慧的宝藏。而“肘后备急方”更是直指其核心——在紧急关头,能够派上用场、救人于危难的古老方剂。我一直对中医的实用性、以及古人在有限条件下如何应对疾病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寻根问底”的心理。我猜想,它绝非那种晦涩难懂、只适合专家学者研读的学术专著,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带着他的秘方,娓娓道来。我尤其期待能从中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疾病,在古代是如何被认识和治疗的,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老方子,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和逻辑。是草木的芬芳,还是简单朴素的烹调手法,抑或是某种我闻所未闻的奇特配伍?这其中的未知,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一探究竟。

评分

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应急响应”的感觉。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医学智慧,不仅仅在于那些复杂深奥的理论,更在于如何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备急方”,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准备的方子。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性的治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性疾病或伤害。我希望书中不仅有方剂的名称和配伍,还能有清晰的用法用量,甚至是一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备急”。我更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古人面对生命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那种在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法的韧劲,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医药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体系,而那些古老的典籍,就是这个体系的基石。而“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这个定位,本身就说明了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肘后备急方》这个具体的名字,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危急关头,能够挽救生命的关键时刻所使用的方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和应对突发疾病的,以及这些方剂是如何在实践中被检验和流传下来的。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岭南地区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沉淀下来的宝贵医学遗产。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医学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带我走进那个时代的“钥匙”。《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心生向往。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穿越时空的向导,带领我领略古代岭南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独特贡献,尤其是那些专门针对紧急情况的方剂。我很好奇,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在突发疾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或互救的。书中所记载的方剂,是否都来源于民间验方,还是经过了医家的系统整理和验证?我期待从中看到一些流传至今,但我们可能已经不太熟悉的古老疗法,它们或许简单,却蕴含着经过时间检验的智慧。

评分

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在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人体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而“备急方”这种东西,更是将这种哲学思想落到了实处。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直面现实的生命挑战,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对抗病魔。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些那些虽然看似简单,却能起到奇效的方剂。也许是某种植物的根茎叶,也许是某种动物的某种部位,经过简单的炮制,就能化解一场危机。我好奇它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对自然界奥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体反应的精准把握。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正是中医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更加朴素、更加贴近自然的医学世界,让我重新认识“疗愈”的本质。

评分

对于《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这个系列,我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毕竟,它打着“典籍”的名号,就说明其选录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绝非泛泛之辈。而“岭南中医药”这个地域限定,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融合了中原的传统,又吸纳了南方的地域特色。我非常好奇,在这片土地上,究竟孕育出了怎样独具匠心的医学方剂?《肘后备急方》作为这个系列中的一员,我想它一定汇聚了岭南地区在处理急症方面的精华。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方剂本身,更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气候环境以及民俗习惯如何影响了医学的发展。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不同地域的中医药特色。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联想到的是“应急包”。就像现代人出门旅行会准备一个应急包一样,我猜想这本书所记载的“肘后备急方”,在古代,就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它是人们在面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最可靠的“工具箱”。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我闻所未闻,但却可能非常有效的简易疗法。也许是某些常见的植物,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我更想知道,这些方子是如何在民间流传开来的,它们是否经历了大量的实践检验,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是朴素的自然智慧,还是对人体机理的深刻理解。这种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医学智慧,是我非常看重的。

评分

这本《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的封面设计,虽然没有那些花哨的插图,却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是从泛黄的古籍中穿越而来。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纸张的触感,略带粗糙,却很厚实,让人觉得它不是那种轻易就能被翻烂的快餐读物。书页边缘的裁剪也相当规整,字体清晰,排版合理,即使是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不仅在于内容,也在于其呈现的物理形态。它应该能带给人一种仪式感,一种对知识的敬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让我有了一种想要坐下来,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冲动。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书中记载的那些“备急”的方子,更是这种厚重感本身所带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智慧,等待着被现代人重新发现和解读。

评分

我一直对中医的“简便廉验”四个字深以为然,总觉得在现代社会,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高科技,反而忽略了身边最简单、最有效的疗法。这本书的名字——“肘后备急方”,不就是对这种理念最好的诠释吗?“肘后”,意味着放在手边,随手可得,随时可用;“备急”,更是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是在紧急关头能够派上用场的东西。我非常好奇,在古代,当人们遇到突发疾病,没有现代医院和药物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应对的?那些听起来或许有些朴素的方子,究竟能否真正解决燃眉之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我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的病症,比如感冒发烧、跌打损伤、肠胃不适等等,看看古人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的。这种贴近生活的实用性,是我选择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

评分

评分

书质量好

评分

收到了,书质量很好?

评分

水货,包装精美,内容乱七八糟,全部复印。没有现代用语解释:且不清晰。一文不值,又为伟大祖国增添垃圾。

评分

好书

评分

水货,包装精美,内容乱七八糟,全部复印。没有现代用语解释:且不清晰。一文不值,又为伟大祖国增添垃圾。

评分

东晋葛洪撰,是重要方书著作,内容全面,涵盖临床各科,收载珍贵医学史料,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等的记载均属首创,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医免疫学思想的萌芽,对其它疾病的诊疗也频多见地,即使用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一直被看作岭南中医的重要成果。根据中医科学院藏清乾隆五十九年修敬堂刻本影印。

评分

书很不错,就是有好多字不认识。

评分

国医经典,618活动囤起来慢慢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