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便、灵验的中医救急效方书
《肘后备急方》,为东晋知名医家葛洪所撰,中国首部临床实用急救手册,以古方简便、灵验、实用著称,沿用至今。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学者、知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书·葛洪传》中称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一生著作宏富。
真正奠定葛洪医药学家地位的,正是他所撰写的《肘后备急方》。所谓“肘后”,是指可以挂于臂肘,以比喻其携带方便,“救卒”二字,则指救治突然发生的疾病。因为是救急使用,也由此被称为中国医学史上首本“临床实用手册”。
《肘后备急方》全书共八卷,约1900方,其中偏、单、验方1768条,其内容主要是一些常见的病症的简便疗法,包括内服方剂、外用、推拿按摩、灸法、正骨等一些十分实用的内容,其中一至四卷为内科病、五至六卷为外科病、七至八卷为百病备急丸散等,所论疾病包括急性传染病、各脏器急慢性疾患以及外科、妇科、儿科、口腔、眼科等。每病皆论及病候,略记病因,审明治法,依法立方,据方配药,并兼以针灸。用方药简易得,价廉而效,都是他在行医、游历的过程中收集和筛选出来的,改变了以前的救急药方不易懂、药物难找、价钱昂贵的弊病。书中尤其强调灸法的使用,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清晰明确地注名了各种灸的使用方法,只要弄清灸的分寸,不懂得针灸的人也能使用,因此实用价值颇高。自唐宋以来多被《千金方》《外台秘要》《证类本草》及《本草纲目》等知名医学文献所引用,陶弘景称其“播于海内,因而济者,其效实多。”
东晋葛洪撰,是重要方书著作,内容全面,涵盖临床各科,收载大量珍贵医学史料,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等的记载均属首创,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医免疫学思想的萌芽,对其它疾病的诊疗也频多见地,即使用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葛洪为江苏句容人,但其《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为隐居罗浮山后所做,收载大量岭南常见疾病,诊疗方法也有很强的岭南特色,因此一直被看作岭南中医的重要成果。根据中医科学院藏清乾隆五十九年修敬堂刻本影印。
葛洪(公元284~364年),东晋道教学者、知名炼丹家、医药学家。字稚川,自号抱朴子。《晋书·葛洪传》中称其“博闻深洽,江左绝伦,著述篇章”,一生著作宏富。
清乾隆《肘后备急方》刻本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肘后备急方》尽管卷帙不多,但内容丰富,书中文献多为首次记载,首次科学价值极高,不但被视为岭南医学第一书,更是研究岭南中医药发展源流乃至中国医药学史的珍贵医学文献。该书现存有清光绪本、明万历本等几个版本,或刻印模糊,或错页漏字,质量参差,广东科技出版社组织国内权威专家,经过多轮比较和遴选,影印出版了清乾隆《肘后备急方》善本,力求将这本神奇的古医书不失一毫原貌地呈现给读者。此次影印的底本为清乾隆59年(1794年)修敬堂善本,现藏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图书馆,内容完整清晰,底本精良,不论是作为文献考据,还是作为日常查阅,都是不可多得的收藏佳品。
……
我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大智慧”非常着迷,而中医药,尤其是那些“备急”类的方剂,无疑是这种大智慧的体现。我期待《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这本书,能让我一窥古人是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自然的力量来对抗疾病的。我想象着,在那个没有先进医疗设备的时代,人们可能需要依靠身边的草药、甚至是一些简单的食物来救治伤病。这本书,或许就是一本承载着这些实用医学知识的“宝典”。我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顺应自然的医学理念,并从中获得一些关于如何利用身边资源来应对健康挑战的启发。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实在是有够唬人的,初次拿到手里,光是“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这几个字就让人感觉沉甸甸的,仿佛捧着的是一部承载着千年智慧的宝藏。而“肘后备急方”更是直指其核心——在紧急关头,能够派上用场、救人于危难的古老方剂。我一直对中医的实用性、以及古人在有限条件下如何应对疾病充满好奇。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这种“寻根问底”的心理。我猜想,它绝非那种晦涩难懂、只适合专家学者研读的学术专著,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带着他的秘方,娓娓道来。我尤其期待能从中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疾病,在古代是如何被认识和治疗的,那些流传下来的古老方子,究竟蕴含着怎样的智慧和逻辑。是草木的芬芳,还是简单朴素的烹调手法,抑或是某种我闻所未闻的奇特配伍?这其中的未知,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让人迫不及待地想翻开它,去一探究竟。
评分这本书的名字,给我一种强烈的“实用主义”和“应急响应”的感觉。我一直认为,真正的医学智慧,不仅仅在于那些复杂深奥的理论,更在于如何在最需要的时候,提供最有效的帮助。“备急方”,顾名思义,就是为了应对紧急情况而准备的方子。我期待它能提供一些非常具体、可操作性的治疗方法,能够解决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可能遇到的突发性疾病或伤害。我希望书中不仅有方剂的名称和配伍,还能有清晰的用法用量,甚至是一些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备急”。我更希望,它能让我感受到一种古人面对生命挑战时的智慧和勇气,那种在困境中寻找解决方法的韧劲,这本身就是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
评分我一直觉得,中医药的魅力,在于它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积累的体系,而那些古老的典籍,就是这个体系的基石。而“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这个定位,本身就说明了其学术价值和历史意义。《肘后备急方》这个具体的名字,更是让我联想到那些在危急关头,能够挽救生命的关键时刻所使用的方剂。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帮助我理解,在古代,人们是如何认识和应对突发疾病的,以及这些方剂是如何在实践中被检验和流传下来的。我希望它能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岭南地区独特的中医药文化,以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沉淀下来的宝贵医学遗产。
评分作为一名对中国古代医学史有着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带我走进那个时代的“钥匙”。《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这个书名,就足以让我心生向往。我期待它能像一位穿越时空的向导,带领我领略古代岭南地区在中医药领域的独特贡献,尤其是那些专门针对紧急情况的方剂。我很好奇,在古代,医疗条件相对匮乏的情况下,人们是如何在突发疾病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自救或互救的。书中所记载的方剂,是否都来源于民间验方,还是经过了医家的系统整理和验证?我期待从中看到一些流传至今,但我们可能已经不太熟悉的古老疗法,它们或许简单,却蕴含着经过时间检验的智慧。
评分我一直觉得,中医的魅力在于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以及对人体内在规律的深刻洞察。而“备急方”这种东西,更是将这种哲学思想落到了实处。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直面现实的生命挑战,用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来对抗病魔。我非常期待在这本书中,能看到一些那些虽然看似简单,却能起到奇效的方剂。也许是某种植物的根茎叶,也许是某种动物的某种部位,经过简单的炮制,就能化解一场危机。我好奇它的背后,是否隐藏着对自然界奥秘的深刻理解,以及对人体反应的精准把握。这种“四两拨千斤”的智慧,正是中医最让我着迷的地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带我进入一个更加朴素、更加贴近自然的医学世界,让我重新认识“疗愈”的本质。
评分对于《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这个系列,我一直抱有很高的期待。毕竟,它打着“典籍”的名号,就说明其选录的标准是非常严格的,绝非泛泛之辈。而“岭南中医药”这个地域限定,更增添了一层神秘色彩。岭南地区自古以来就有其独特的中医药文化,融合了中原的传统,又吸纳了南方的地域特色。我非常好奇,在这片土地上,究竟孕育出了怎样独具匠心的医学方剂?《肘后备急方》作为这个系列中的一员,我想它一定汇聚了岭南地区在处理急症方面的精华。我期待的,不仅仅是方剂本身,更是它背后所蕴含的地域文化、气候环境以及民俗习惯如何影响了医学的发展。这是一种跨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这本书,我希望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国不同地域的中医药特色。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最先联想到的是“应急包”。就像现代人出门旅行会准备一个应急包一样,我猜想这本书所记载的“肘后备急方”,在古代,就扮演着这样一个角色。它是人们在面对突发疾病或意外伤害时,最可靠的“工具箱”。我期待书中能有一些我闻所未闻,但却可能非常有效的简易疗法。也许是某些常见的植物,通过简单的处理,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我更想知道,这些方子是如何在民间流传开来的,它们是否经历了大量的实践检验,以及它们背后蕴含的,是朴素的自然智慧,还是对人体机理的深刻理解。这种源自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医学智慧,是我非常看重的。
评分这本《岭南中医药文库·典籍系列:肘后备急方》的封面设计,虽然没有那些花哨的插图,却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气息,仿佛是从泛黄的古籍中穿越而来。我拿到这本书时,首先注意到的是它纸张的触感,略带粗糙,却很厚实,让人觉得它不是那种轻易就能被翻烂的快餐读物。书页边缘的裁剪也相当规整,字体清晰,排版合理,即使是在昏暗的光线下阅读,也不会感到吃力。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不仅在于内容,也在于其呈现的物理形态。它应该能带给人一种仪式感,一种对知识的敬畏。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相当不错,它让我有了一种想要坐下来,静下心来,慢慢品读的冲动。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书中记载的那些“备急”的方子,更是这种厚重感本身所带来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它们在无声地诉说着过往的智慧,等待着被现代人重新发现和解读。
评分我一直对中医的“简便廉验”四个字深以为然,总觉得在现代社会,很多时候我们过于追求高科技,反而忽略了身边最简单、最有效的疗法。这本书的名字——“肘后备急方”,不就是对这种理念最好的诠释吗?“肘后”,意味着放在手边,随手可得,随时可用;“备急”,更是直接点明了其核心价值,是在紧急关头能够派上用场的东西。我非常好奇,在古代,当人们遇到突发疾病,没有现代医院和药物的情况下,他们是如何应对的?那些听起来或许有些朴素的方子,究竟能否真正解决燃眉之急?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出现一些我日常生活中也会遇到的病症,比如感冒发烧、跌打损伤、肠胃不适等等,看看古人是如何用最简单的方式来处理这些问题的。这种贴近生活的实用性,是我选择这本书的最主要原因。
评分好
评分书质量好
评分收到了,书质量很好?
评分水货,包装精美,内容乱七八糟,全部复印。没有现代用语解释:且不清晰。一文不值,又为伟大祖国增添垃圾。
评分好书
评分水货,包装精美,内容乱七八糟,全部复印。没有现代用语解释:且不清晰。一文不值,又为伟大祖国增添垃圾。
评分东晋葛洪撰,是重要方书著作,内容全面,涵盖临床各科,收载珍贵医学史料,对天花、恙虫病、脚气病等的记载均属首创,提倡用狂犬脑组织治疗狂犬病,被认为是中医免疫学思想的萌芽,对其它疾病的诊疗也频多见地,即使用现代医学理论分析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一直被看作岭南中医的重要成果。根据中医科学院藏清乾隆五十九年修敬堂刻本影印。
评分书很不错,就是有好多字不认识。
评分国医经典,618活动囤起来慢慢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