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學叢書:二麯集

理學叢書:二麯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清] 李顒 著



下載連結1
下載連結2
下載連結3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5-0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介紹

齣版社: 中華書局
ISBN:9787101012149
版次:1
商品編碼:11185691
品牌:中華書局
包裝:平裝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1996-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718
字數:493000
正文語種:中文


相關圖書





圖書描述

內容簡介

  《理學叢書:二麯集》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名著,應當說是有其獨特的思想內容和學術價值的。在學術思想方麵,它提倡明體適用、真體真用之學,提倡學以經世宰物,主張結會集社,提倡以經世緻用為讀書目的,批評當時學者空談心性的空疏學風,既有其理學傢的保守性,又有其重實際的一麵。在價值取嚮上傾嚮陸王心學,主張學術兼容並包,在“明體適用”的原則下改造教育內容。這些應當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理學叢書:二麯集》所主張的默坐澄心、悔過自新、明心識體等道德理論和道德修養方法,具有唯心論的神秘色彩和封建禁欲主義本質,這些是與明末清初的反理學啓濛思潮不相容的,錶現齣它的落後性和局限性。

目錄

小引(王心敬)
捲一
悔過自新說
捲二
學髓
捲三
兩庠彙語
捲四
靖江語要
捲五
锡山語要
捲六
傳心錄
關中書院會約
捲七
體用全學
捲八
讀者次第
捲九
東行述
捲十
南行述
捲十一
東林書院會語附應求録
捲十二
匡蛙要務
捲十三
關中書院會約
捲十四
盩厔答問
捲十五
富平答問附授受紀要
捲十六
書一
捲十七
書二
捲十八
書三
捲十九
題跋雜著
捲二十

捲二十一
四書反身錄
大學
捲三十
中庸
捲三十一
論語上
捲三十二
論語上
捲三十三
論語上
捲三十四
論語上
捲三十五
論語上
捲三十六
論語下
捲三十七
論語下
捲三十八
論語下
捲三十九
論語下
捲四十
論語下
捲四十一
孟子上
捲四十二
孟子下
捲四十三
反身續錄
孟子上
捲四十四
孟子下
捲四十五
曆年紀略
捲四十六
潛確錄
附錄一
佚文
重修雲颱觀硃子祠記
慤叟李公傅
附錄二
誌傅
國史儒林本傅
盩厔李徵君二麯先生墓錶(劉宗泗
二麯先生窆石文(全祖望
關學續編本傅(王維戊)
附錄三
附錄四
四庫全書總目四書反身録提要
四庫全書總目二麯集提要

前言/序言


理學叢書:二麯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理學叢書:二麯集 mobi 下載 pdf 下載 pub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理學叢書:二麯集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理學叢書:二麯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評分

《理學叢書:二麯集》作為中國古代教育名著,應當說是有其獨特的思想內容和學術價值的。在學術思想方麵,它提倡明體適用、真體真用之學,提倡學以經世宰物,主張結會集社,提倡以經世緻用為讀書目的,批評當時學者空談心性的空疏學風,既有其理學傢的保守性,又有其重實際的一麵。在價值取嚮上傾嚮陸王心學,主張學術兼容並包,在“明體適用”的原則下改造教育內容。這些應當是可以肯定的。但是,《理學叢書:二麯集》所主張的默坐澄心、悔過自新、明心識體等道德理論和道德修養方法,具有唯心論的神秘色彩和封建禁欲主義本質,這些是與明末清初的反理學啓濛思潮不相容的,錶現齣它的落後性和局限性。

評分

物流很快!

評分

非常好的書,質量也不錯,值得收藏,尤其值得閱讀。

評分

靖江語要

評分

小引(王心敬)

評分

書的內容很好,繁體字,包裝咋滴,印刷不咋滴,紙張不咋滴,內容值得深思

評分

非常好的書籍,值得購買,贊同《二麯集》捲二的《學髓》,是一篇很著名的教育哲學著作。所謂“學髓”,就是學術的真髓,亦即學術最切要的宗旨。這篇論著是李顒給門人的講學錄,由門人記錄整理而成,有圖有說,而圖是李顒自作的。這部《學髓》有圖有說,體例有似周惇頤的《太極圖易說》,其書分兩部分,一為“揭齣本來麵目”的心性本體論,一為揭示“下手工夫”的道德修養工夫論。在本體論方麵,《學髓》認為“人生本原”(又稱“靈原”)是人的根本,也是天地萬物的根本。實際上這種“人生本原”或“靈原”即指“人心”。以為它“塞天地,貫古今,無須臾之或息。會得此,天地我立,萬化我齣,韆聖皆比肩,古今一旦暮”。這種本體論思想是繼承陸九淵的“本心論”和王守仁的“良知說”的,主張精神産生萬物,萬物體現精神。這種心性論,強調個體內在德性對道德實踐的主宰,“人人俱有此靈原,良知良能,隨感而應;日用不知,遂失其正,騎驢見驢,是以謂之百姓。”以為此本體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量無不包,明無不燭,順應無不鹹宜。”由此,《學髓》提齣“無念之念,乃為正念”的觀點。所謂“無念之念”,即不帶有物欲的念慮,完全符閤“天理”,它“至一無二,不與物對”,純然是天理,沒有理與欲的二者對立。道德與非道德之分,不是由外在的道德實踐過程和結果決定的,而是由“念起”,“念起而後有理欲之分”。“即所起皆善,發而為言,見而為行,可則可法,事業炬卓,百世屍祝,究非行所無事。有為之為,君子不與也”。這是一種徹底的主觀道德哲學,它把“存天理滅人欲”的禁欲主義思想推嚮絕對的內心靜境,要求學者固本守真,“理欲兩忘,縴念不起,猶鏡之照,不迎不隨”,隻有這樣纔有本體存在,纔謂“絕學”。纔謂“大德敦化”。

評分

  

評分

好書。我很喜歡。?_?。。。。。。。。。。。。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理學叢書:二麯集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