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聚焦于现实世界中的生动实例,并采用一种面向实践的信息安全讲述方法,《安全技术经典译丛: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围绕如下4个重要主题进行组织并展开:
密码学技术:包括经典密码系统、对称密钏加密技术、公开密钥加密技术、哈希函数、随机数技术、信息隐藏技术以及密码分析技术等。
访问控制:包括身份认证和授权、基于口令的安全、访问控制列表和访问能力列表、多级安全性和分隔项技术、隐藏通道和接口控制、诸如BLP和Biba之类的安伞模型、防火墙以及入侵检测系统等。
协议:包括简单身份认证协议、会话密钥、完全正向保密、时间戳技术、SSH协议、SSL协议、IPSec协议、Kerberos协议、WEP协议以及GSM协议等。
软件安全:包括软件缺陷和恶意软件、缓冲区溢出、病毒和蠕虫、恶意软件检测、软件逆向工程、数字版权管理、安全软件开发以及操作系统安全等。在《安全技术经典译丛: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第2版中,特别引入了一些比较新的内容,其中涉及的安全主题包括SSH协议和WEP协议、实际的RSA计时攻击技术、僵尸网络以及安全证书等。同时还增加了一些新的背景知识,包括Enigma密码机以及一部分关于经典“橘皮书”之安全观的内容。此外,《安全技术经典译丛: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大幅度地扩展和更新课后思考题,并增补了许多新的图解、表格和图形,用以阐明和澄清·些复杂的主题和问题。最后,对于课程开发来说,还有一组综合性的课堂测试用的PowerPoint幻灯片文件以及问题等手册可供利用。
Mark Stamp,博士是圣何塞州立大学(San Jose State University)的计算机科学教授,他为本科牛和研究牛讲解信息安全课程。此外,除了在工业界(译者注:Stamp博士曾有过1段在硅谷创业公司的职业经历)和学术界的这些经验之外,Stamp博士的职业履历还包括在美国国家安全局任职密码分析专家的7年工作历程。Stamp博士还撰写了几十篇学术论文和两本关于信息安全主题的专著。
张戈,某人型企业IT架构师,CISSP讲师,毕业于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自上世纪90年代涉足IT领域,从事数据库、计算机网络,以及音视频编解码等相关软件研发工作多年,在网络与信息安全、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信息系统数据建模等领域有丰富的科研和实践经验。目前丰要从事企业IT系统规划和技术架构研究等方面的工作。
第1章 引言
1.1 角色列表
1.2 Alice的网上银行
1.2.1 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1.2.2 CIA并不是全部
1.3 关于本书
1.3.1 密码学技术
1.3.2 访问控制
1.3.3 协议
1.3.4 软件安全
1.4 人的问题
1.5 原理和实践
1.6 思考题
第Ⅰ部分 加密
第2章 加密基础
2.1 引言
2.2 何谓“加密”
2.3 经典加密
2.3.1 简单替换密码
2.3.2 简单替换的密码分析
2.3.3 安全的定义
2.3.4 双换位密码
2.3.5 一次性密码本
2.3.6 VENONA项目
2.3.7 电报密码本
2.3.8 1876选举密码
2.4 现代加密技术的历史
2.5 加密技术的分类
2.6 密码分析技术的分类
2.7 小 结
2.8 思考题
第3章 对称密钥加密
3.1 引言
3.2 流密码加密
3.2.1 A5/1算法
3.2.2 RC4算法
3.3 分组密码加密
3.3.1 Feistel密码
3.3.2 DES
3.3.3 三重DES
3.3.4 AES
3.3.5 另外三个分组密码加密算法
3.3.6 TEA算法
3.3.7 分组密码加密模式
3.4 完整性
3.5 小结
3.6 思考题
第4章 公开密钥加密
4.1 引言
4.2 背包加密方案
4.3 RSA
4.3.1 教科书式的RSA体制范例
4.3.2 重复平方方法
4.3.3 加速RSA加密体制
4.4 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
4.5 椭圆曲线加密
4.5.1 椭圆曲线的数学原理
4.5.2 基于椭圆曲线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方案
4.5.3 现实中的椭圆曲线加密案例
4.6 公开密钥体制的表示方法
4.7 公开密钥加密体制的应用
4.7.1 真实世界中的机密性
4.7.2 数字签名和不可否认性
4.7.3 机密性和不可否认性
4.8 公开密钥基础设施
4.9 小结
4.10 思考题
第5章 哈希函数及其他
5.1 引言
5.2 什么是加密哈希函数
5.3 生日问题
5.4 生日攻击
5.5 非加密哈希
5.6 Tiger Hash
5.7 HMAC
5.8 哈希函数的用途
5.8.1 网上竞价
5.8.2 垃圾邮件减阻
5.9 其他与加密相关的主题
5.9.1 秘密共享
5.9.2 随机数
5.9.3 信息隐藏
5.10 小结
5.11 思考题
第6章 高级密码分析
6.1 引言
6.2 Enigma密码机分析
6.2.1 Enigma密码机
6.2.2 Enigma的密钥空间
6.2.3 转子
6.2.4 对Enigma密码机的攻击
6.3 WEP协议中使用的RC
6.3.1 RC4算法
6.3.2 RC4密码分析攻击
6.3.3 RC4攻击的预防
6.4 线性和差分密码分析
6.4.1 数据加密标准DES之快速浏览
6.4.2 差分密码分析概览
6.4.3 线性密码分析概览
6.4.4 微小DES
6.4.5 针对TDES加密方案的差分密码分析
6.4.6 针对TDES加密方案的线性密码分析攻击
6.4.7 对分组加密方案设计的提示
6.5 格规约和背包加密
6.6 RSA计时攻击
6.6.1 一个简单的计时攻击
6.6.2 Kocher计时攻击
6.7 小结
6.8 思考题
第Ⅱ部分 访问控制
第7章 认证
7.1 引言
7.2 身份认证方法
7.3 口令
7.3.1 密钥和口令
7.3.2 口令的选择
7.3.3 通过口令对系统进行攻击
7.3.4 口令验证
7.3.5 口令破解中的数学分析
7.3.6 其他的口令问题
7.4 生物特征技术
7.4.1 错误的分类
7.4.2 生物特征技术实例
7.4.3 生物特征技术的错误率
7.4.4 生物特征技术总结
7.5 你具有的身份证明
7.6 双因素认证
7.7 单点登录和Web cookie
7.8 小结
7.9 思考题
第8章 授权
8.1 引言
8.2 授权技术发展史简介
8.2.1 橘皮书
8.2.2 通用准则
8.3 访问控制矩阵
8.3.1 访问控制列表和访问能力列表
8.3.2 混淆代理人
8.4 多级安全模型
8.4.1 Bell-LaPadula模型
8.4.2 Biba模型
8.5 分隔项(compartment)
8.6 隐藏通道
8.7 推理控制
8.8 CAPTCHA
8.9 防火墙
8.9.1 包过滤防火墙
8.9.2 基于状态检测的包过滤防火墙
8.9.3 应用代理
8.9.4 个人防火墙
8.9.5 深度防御
8.10 入侵检测系统
8.10.1 基于特征的入侵检测系统
8.10.2 基于异常的入侵检测系统
8.11 小结
8.12 思考题
第Ⅲ部分 协议
第9章 简单认证协议
9.1 引言
9.2 简单安全协议
9.3 认证协议
9.3.1 利用对称密钥进行认证
9.3.2 利用公开密钥进行认证
9.3.3 会话密钥
9.3.4 完全正向保密(Perfect ForwardSecrecy)
9.3.5 相互认证、会话密钥以及PFS
9.3.6 时间戳
9.4 身份认证和TCP协议
9.5 零知识证明
9.6 最佳认证协议
9.7 小结
9.8 思考题
第10章 真实世界中的安全协议
10.1 引言
10.2 SSH
10.3 SSL
10.3.1 SSL协议和中间人攻击
10.3.2 SSL连接
10.3.3 SSL和IPSec
10.4 IPSec
10.4.1 IKE阶段一:数字签名方式
10.4.2 IKE阶段一:对称密钥方式
10.4.3 IKE阶段一:公开密钥加密方式
10.4.4 IPSec cookie
10.4.5 IKE阶段一小结
10.4.6 IKE阶段二
10.4.7 IPSec和IP数据报
10.4.8 运输和隧道方式
10.4.9 ESP和AH
10.5 Kerberos
10.5.1 Kerberos化的登录
10.5.2 Kerberos中的票据
10.5.3 Kerberos的安全性
10.6 WEP
10.6.1 WEP协议的认证
10.6.2 WEP协议的加密
10.6.3 WEP协议的不完整性
10.6.4 WEP协议的其他问题
10.6.5 实践中的WEP协议
10.7 GSM
10.7.1 GSM体系架构
10.7.2 GSM安全架构
10.7.3 GSM认证协议
10.7.4 GSM安全缺陷
10.7.5 GSM安全小结
10.7.6 3GPP
10.8 小结
10.9 思考题
第Ⅳ部分 软件
第11章 软件缺陷和恶意软件
11.1 引言
11.2 软件缺陷
11.2.1 缓冲区溢出
11.2.2 不完全仲裁
11.2.3 竞态条件
11.3 恶意软件
11.3.1 Brain病毒
11.3.2 莫里斯蠕虫病毒
11.3.3 红色代码病毒
11.3.4 SQL Slammer蠕虫
11.3.5 特洛伊木马示例
11.3.6 恶意软件检测
11.3.7 恶意软件的未来
11.3.8 计算机病毒和生物学病毒
11.4 僵尸网络
11.5 基于软件的各式攻击
11.5.1 腊肠攻击
11.5.2 线性攻击
11.5.3 定时炸弹
11.5.4 软件信任
11.6 小结
11.7 思考题
第12章 软件中的安全
12.1 引言
12.2 软件逆向工程
12.2.1 Java字节码逆向工程
12.2.2 SRE示例
12.2.3 防反汇编技术
12.2.4 反调试技术
12.2.5 软件防篡改
12.2.6 变形2.
12.3 数字版权管理
12.3.1 何谓DRM
12.3.2 一个真实世界中的DRM系统
12.3.3 用于流媒体保护的 DRM
12.3.4 P2P应用中的DRM
12.3.5 企业DRM
12.3.6 DRM的败绩
12.3.7 DRM小结
12.4 软件开发
12.4.1 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
12.4.2 寻找缺陷
12.4.3 软件开发相关的其他问题
12.5 小结
12.6 思考题
第13章 操作系统和安全
13.1 引言
13.2 操作系统的安全功能
13.2.1 隔离控制
13.2.2 内存保护
13.2.3 访问控制
13.3 可信操作系统
13.3.1 MAC、DAC以及其他
13.3.2 可信路径
13.3.3 可信计算基
13.4 下一代安全计算基
13.4.1 NGSCB特性组
13.4.2 引人入胜的NGSCB应用
13.4.3 关于NGSCB的非议
13.5 小结
13.6 思考题
附录
参考文献
我对网络安全这个话题一直保持着高度关注,尤其是随着个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安全意识的培养变得愈发重要。我了解到《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是一本关于信息安全领域的基础性读物,其“原理与实践”的侧重点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理解信息安全的核心理念,例如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等基本原则,以及它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具体应用。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系统性地介绍各种信息安全威胁,从恶意软件、网络钓鱼到更复杂的APT攻击,并深入分析其攻击原理和潜在危害。更重要的是,我希望书中能提供实用的防护策略和技术,比如如何配置防火墙、如何进行数据加密、如何管理用户权限等,这些都是我希望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掌握的技能。我也很想知道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安全策略制定和实施的内容,这对于理解企业级的信息安全管理会有很大帮助。总而言之,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提升个人信息安全素养的有力工具,让我能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数字生活。
评分收到这本《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的时候,我正在为公司内部信息安全培训寻找合适的教材。市面上信息安全相关的书籍不少,但真正能够系统性、条理性地讲解原理并结合实际操作的书籍却不多见。我非常看重这本书的“原理与实践”这个定位,我希望它能够帮助我们的团队成员建立起扎实的信息安全基础理论,理解各种安全威胁的根源以及应对机制,同时又能提供切实可行的安全实践指南,能够指导他们在日常工作中如何保护敏感信息,如何规避潜在的风险。我尤其关注这本书是否能涵盖当前最新的一些安全技术和发展趋势,比如云计算安全、移动安全、物联网安全等,毕竟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过时的知识很难应对当前的挑战。如果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标准化的安全流程和最佳实践,例如风险评估、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方面的具体方法,那将极大地提升培训的有效性。另外,一本好的教材应该能够清晰地阐述复杂的概念,并辅以恰当的示例,我相信这本书能够做到这一点,为我们构建更安全的工作环境提供坚实的支撑。
评分作为一名长期关注信息安全发展动态的研究者,我深知一本高质量的专业书籍对于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性。《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第2版)》的名字就预示着它将是该领域的权威之作。我期望这本书能够以严谨的学术态度,深入剖析信息安全领域的核心理论框架,包括但不限于密码学原理、网络协议安全、操作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同时,“实践”二字也表明了其与时俱进的特点,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融入最新的安全技术发展,例如人工智能在安全领域的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安全挑战与机遇、以及当前新兴的零信任架构等。如果书中能够详细阐述不同安全技术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相互影响,并能提供一些案例研究来佐证理论的有效性,那将是极大的价值。我也会关注书中关于安全体系构建、风险管理以及安全合规性等方面的论述,因为这些是构建稳健信息安全体系不可或缺的环节。一本能够兼顾深度理论和广度实践的著作,定能成为我科研道路上的重要参考。
评分终于等到了!一直对信息安全这个领域充满好奇,但总觉得理论知识太枯燥,实际操作又无从下手。这次偶然看到了这本《信息安全原理与实践》的第二版,名字就非常吸引人,感觉像是为我这种新手量身定做的。封面设计也很有科技感,整体感觉很专业,不是那种哗众取宠的书。我之前也翻过一些相关的书籍,但要么过于晦涩难懂,要么就是只讲概念不讲方法,看完还是不知道怎么实际运用。这本书的介绍里提到了“原理与实践”相结合,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希望它能帮助我理解信息安全的核心概念,同时也能给出一些可操作的指导,比如如何识别常见的安全威胁,如何进行基本的安全防护措施。我特别期待它能涵盖一些实际案例的分析,这样理论结合实践,效果会更好。如果书中能有一些图示和流程图来解释复杂的技术原理,那就更棒了,毕竟我不是技术背景出身,直观的理解比纯文字描述更容易让我接受。总之,我对这本书的期望很高,希望它能成为我学习信息安全的入门指南,带领我走进这个 fascinating 的世界,让我不再觉得信息安全遥不可及。
评分十一月 十一天,满199减 100,很划算,专业必备,研读中。
评分京东买东西给力,双11优惠力度大,物流速度快~
评分每次活动买的书都很多,专业书都是提前挑选好,适合自己需求的,对自己而言,还是感觉不错的,整体的包装很好,正版图书,印刷很好。
评分包装坏了.....
评分书是正版的,物流很快,慢慢看
评分双十一买了好多书,这半年有的看了,京东的活动真的挺好的,是爱书人的利好消息,值得表扬!
评分很实用的书,趁活动购买比较划算,好好学习。
评分信息安全很重要,多看看这类的书增加点知识。
评分买了安全的和性能测试的,一直从京东上买书,正版非常不错,京东物流一如既往的快,非常赞!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