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 [Chinese Obstetrics & Gynecology]

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 [Chinese Obstetrics & Gynec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曹泽毅 编
图书标签:
  • 妇产科学
  • 产科学
  • 妇科学
  • 医学
  • 临床医学
  • 妇科疾病
  • 产科疾病
  • 孕产妇保健
  • 生殖健康
  • 中华系列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81563
版次:3
商品编码:11429229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Chinese Obstetrics & Gynecolog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956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华妇产科学》是人民卫生出版社20世纪末出版的妇产科大型专著。它先后凝聚了360多位我国当代老、中、青妇产科学专家,不断总结、发展我国和国际妇产科学的新经验和成果,也是众多妇产科领域的专家团结合作的结晶,是当代我国性妇产科学巨著。第3版《中华妇产科学》编写时,在保留原有篇章基础上由第2版7篇116章增加为9篇110章,新增2篇,其中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和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篇是新增。为更方便妇产科医生应用,《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为妇科内分泌疾病、不孕症及辅助生殖技术和计划生育。全书即为整体又有分册,更方便为读者阅读和应用。

作者简介

  曹泽毅,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华西医科大学校长、卫生部副部长、中华医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妇科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华妇产科杂志》总编辑。现任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名誉主任、北京王府医院院长、《中华妇产科杂志》名誉总编辑、《国际妇产科杂志》(中国版)总编辑、《国际妇科肿瘤杂志》(中国版)总编辑、《国际妇科肿瘤杂志》资深编辑。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国际妇科肿瘤学会会员,瑞士妇产科学会名誉会员,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美国M.D.AIaderson肿瘤医院客座教授。
  1956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1968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妇科肿瘤学硕士学位;1982年毕业于瑞士巴塞尔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1982~1983年在美国休斯敦M.D.A1aderson肿瘤医院、Memorial Sloan-Kettering肿瘤医院、迈阿密Jakson Memorial医院进修,任访问学者。
  自1961年开始子宫颈癌的研究和临床诊断治疗,特别是广泛手术牙口淋巴转移的治疗方法。1982年首次报道女性生殖系统生理和肿瘤病理雌、孕激素受体结果。1996年首次报道通过以腹膜后间隙作为给药途径进行的淋巴结癌转移化疗。1998年组织全国妇科肿瘤学组的医学专家编写了我国妇科肿瘤的诊断治疗规范。1999年主编的《妇科肿瘤学》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9年主编的《中华妇产科学》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04年《子宫颈癌基础与临床研究》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8年主编出版研究生教材《妇产科学》。2010年主编出版《中华妇产科学》(临床版)。2011年主编出版《中国妇科肿瘤学》。

目录

下册
第十七章 子宫肿瘤
第十八章 输卵管肿瘤
第十九章 卵巢肿瘤
第二十章 滋养细胞肿瘤
第二十一章 青少年及小儿妇科肿瘤
第二十二章 女性生殖道其他肿瘤

第七篇 妇科内分泌(陈子江杨冬梓)
第一章 女性青春期发育生理及相关疾病
第二章 异常子宫出血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第三章 闭经
第四章 催乳素生理及高催乳素血症
第五章 多囊卵巢综合征
第六章 痛经
第七章 经前期综合征
第八章 性分化与发育异常
第九章 绝经及绝经相关疾病

第八篇 不孕症与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乔杰周灿权)
第一章 不孕症
第二章 辅助生殖临床技术
第三章 辅助生殖实验室技术
第四章 配子捐赠
第五章 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技术
第六章 辅助生殖技术与多胎妊娠
第七章 辅助生殖技术的并发症及其安全性
第八章 女性生殖能力的保护与保存
第九章 辅助生殖技术的管理与伦理

第九篇 计划生育(范光升 程利南)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宫内节育器
第三章 甾体激素避孕药
第四章 外用避孕药具和其他避孕方法
第五章 免疫避孕
第六章 女性绝育
第七章 终止妊娠
第八章 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和优质服务
第九章 计划生育的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基础
中文索引
英文索引

前言/序言


《妇产科临床实践指南》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面向广大妇产科医务人员的实用性临床指导手册,旨在帮助读者系统掌握妇产科常见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策略,提升临床诊疗水平。全书共分八大部分,涵盖了妇科、产科、计划生育、生殖内分泌、妇科肿瘤、妇科感染、围产医学以及辅助生育技术等领域,力求内容全面、重点突出、操作性强。 第一部分 妇科常见疾病 本部分详述了月经失调、痛经、不孕症、盆腔炎性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生殖道瘘管、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等常见妇科疾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包括影像学检查、内分泌检测、病理学检查等)及治疗原则(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微创治疗等)。特别强调了不同年龄段女性生殖系统疾病的特点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第二部分 产科相关知识 本部分深入探讨了孕期保健、妊娠期并发症(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羊水过多/过少等)、多胎妊娠、过期妊娠、胎儿生长受限、妊娠期肝脏疾病等。详细介绍了分娩过程的生理及病理变化,产程进展的监测与干预,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适应证与禁忌证,以及产后出血、产褥感染、产后抑郁等产后并发症的防治。 第三部分 计划生育与优生优育 本部分重点关注避孕方法(包括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皮下埋植剂、女性绝育术等)的选择与使用指导,人工流产(包括药物流产与手术流产)的适应证、禁忌证、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及并发症处理。同时,强调了优生优育的重要性,涵盖了孕前咨询、孕期筛查、遗传咨询、产前诊断(如羊膜腔穿刺、绒毛膜活检、无创DNA检测等)以及新生儿疾病筛查等内容。 第四部分 生殖内分泌与不孕不育 本部分系统阐述了女性生殖内分泌系统的生理功能,重点讲解了多囊卵巢综合征、黄体功能不全、高泌乳素血症、排卵障碍、围绝经期综合征等内分泌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依据及治疗策略。针对不孕不育问题,详细介绍了常见原因的诊治流程,包括排卵障碍的促排卵治疗、输卵管因素的诊断与处理、子宫与卵巢因素的评估与矫治等。 第五部分 妇科肿瘤 本部分涵盖了妇科恶性肿瘤(如子宫颈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外阴癌、阴道癌等)及常见妇科良性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良性肿瘤等)的病因、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方法(包括妇科检查、影像学检查、肿瘤标志物、病理活检等)以及分期与分型的意义。详细介绍了各种妇科肿瘤的治疗方案,包括手术治疗(根治术、保留生育功能手术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并强调了多学科协作(MDT)在肿瘤治疗中的作用。 第六部分 妇科感染性疾病 本部分专注于女性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包括细菌性阴道病、霉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老年性阴道炎、细菌性宫颈炎、急性盆腔炎、淋病、梅毒、艾滋病等性传播感染。详细介绍了病原学诊断、临床表现、药物治疗原则、预防复发及抗生素耐药性问题。特别强调了性传播感染的筛查、咨询与管理。 第七部分 围产医学 本部分聚焦于母儿健康的围产期管理,重点阐述了高危妊娠的识别与管理,如合并内科疾病(心脏病、肾病、甲状腺疾病等)、合并妇科疾病(如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妊娠期高血压等)、以及母体或胎儿异常等情况。详细介绍了胎儿医学的进展,包括胎儿生长发育的监测、胎儿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宫内治疗)、以及新生儿早期监护与救治。 第八部分 辅助生育技术 本部分介绍了人类辅助生育技术的原理、适应症、禁忌症及操作流程,包括夫精人工授精(IUI)、供精人工授精、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等。重点讲解了不孕不育夫妇的评估与助孕策略,以及辅助生育技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伦理、法律和社会问题。 本书内容紧跟学科前沿,参考文献翔实,语言精炼,图文并茂,力求成为妇产科临床工作者案头必备的实用工具书。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一名在基层医院工作的妇产科医生,之前一直为找不到一本既权威又实用的参考书而苦恼。这次终于等来了《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这简直是太及时了!这本书的编委会阵容强大,各个领域的专家都参与其中,保证了内容的专业性和前沿性。我尤其赞赏它在临床实践指导方面的详尽程度。对于一些常见病,比如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它不仅列举了各种治疗方法,还详细讲解了各种方法的适应症、禁忌症、操作要点以及并发症的处理。这对于我们这些在资源相对有限的基层医院工作的医生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很多时候,我们在面对一些相对少见的疾病时,会缺乏经验,而这本书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可靠的指导框架,让我们能够更有条理地进行诊断和治疗,避免误诊误治。书中的许多章节都包含了最新的指南和共识,这对于跟进医学发展、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至关重要。我经常和同事们一起讨论书中的内容,大家一致认为,这本书是提升临床技能、解决临床难题的必备利器。

评分

作为一名在产科工作了多年的护士长,我深知一本好的参考书对我们临床工作的重要性。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全面、系统地介绍妇产科疾病的书籍,而《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无疑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编排非常有条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实践,再到最新的研究进展,几乎涵盖了妇产科领域的方方面面。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围产期保健、孕期并发症管理以及产后康复的内容。这些章节对于指导我培训新入职的护士,以及提升整个护理团队的专业水平非常有帮助。书中的许多内容,比如对不同产程的管理、母乳喂养的指导、以及新生儿常见问题的处理,都提供了非常具体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这对于保证母婴安全至关重要。我经常在阅读这本书时,会联想到自己在临床上遇到的各种情景,发现书中的内容不仅准确,而且极具指导意义。这本书不仅是一本医学著作,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临床伴侣。

评分

我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医学生,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妇产科轮转做准备。《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对我的帮助简直无法估量!在学校里,我们学习的更多是基础知识,而这本书则为我打开了通往临床实践的大门。它让我看到了妇产科医生每天面对的真实世界,以及那些充满挑战和温情的时刻。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女性生殖健康和生育指导的章节。这些内容让我对女性身体的奥秘有了更深的认识,也让我更加理解了生育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生动,让我能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去思考。虽然我对某些专业的医学术语还需要进一步理解,但这本书的清晰逻辑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让我觉得学习的过程并不枯燥。它激发了我对妇产科学浓厚的兴趣,也让我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庆幸能够在这个关键时期接触到如此优秀的书籍,它为我的医学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自从拿到这本《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后,它就成了我书架上最不能缺少的存在。我是一位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妇产科医生,平时也会关注一些最新的研究进展,但有时候,理论和实践之间总会存在一些鸿沟。这本书恰恰弥合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罗列知识,更重要的是,它将很多复杂的理论与临床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让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以及不同治疗方案背后的科学原理。我特别喜欢它在某些章节中提到的“经验之谈”和“注意事项”,这些往往是教科书上不容易看到,但在临床上却至关重要的细节。比如,在处理某个高危妊娠情况时,书中的提示能够帮助我提前预判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应对措施。另外,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严谨,但又不失可读性。对于一些比较晦涩的医学概念,作者都会用清晰易懂的方式进行解释,让我能够快速掌握。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我遇到困难时,总是能给我最恰当的指导和建议。

评分

这套《中华妇产科学》(第3版)(下册)真的是我的救星!作为一名刚入职的妇产科小医生,之前积累的知识体系还不够扎实,尤其是面对一些复杂病例和疑难杂症时,总感觉力不从心。这本书简直就是我随身的“宝典”。它不仅囊括了几乎所有我想到的和没想到的妇产科疾病,而且在疾病的病因、病理、诊断、治疗方面都写得非常透彻,深入浅出。我尤其喜欢它对各个治疗方案的循证医学依据的阐述,这让我能够更自信地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法,也让我对自己的临床决策有了更坚实的理论支撑。有时候,我会在下班后,或者在查房间隙,翻阅其中的某个章节,每次都能学到新的知识点,或者对已有的知识有更深的理解。书中的图文并茂,尤其是那些高清的手术图和病理切片,对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它们直观地展示了病变情况和手术过程,让我更容易理解复杂的概念。而且,书后的参考文献也非常详实,如果我想深入研究某个问题,很容易找到相关的原始资料。这本书的出版,对于提升基层妇产科医生的整体水平,意义非凡!

评分

很好

评分

很不错啊!很好啊!!

评分

经典妇科手术书籍,值得拥有哦。

评分

妇产科专业权威书籍,值得购买值得收藏

评分

很不错啊!很好啊!!

评分

有价值

评分

可以 可以不错 可以不错

评分

xiexie谢谢非常好

评分

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很好的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