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医案是中医临证诊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总结和研究医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宝贵资料。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医案著作,保存了历代名家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学术经验,所以医案一直是中医药传承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和载体。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代表着当代中医学术发展的水平。国家十分重视名老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把医案作为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医案的整理研究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有效手段,是具有中医特色,符合中医理论体系,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进行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方法。而典型医案则是名老中医临床思辨特色和临床经验的具体体现,它突出地代表了名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更能准确理解和提炼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有利于做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和传承。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脾胃疾病
第一节 胃痛
1.马骏医案(7则)
2.孔光一医案
3.王灿辉医案(3则)
4.王翘楚医案
5.王道坤医案(21则)
6.伍炳彩医案
7.刘尚义医案
8.刘继祖医案(2则)
9.朱宗元医案(3则)
10.邢月朋医案
11.李学铭医案
12.李英杰医案(2则)
13.杜建医案
14.张永树医案
15.张崇泉医案(2则)
16.邱健行医案(5则)
17.周学文医案(7则)
18.周炳文医案
19.林求诚医案
20.胡永盛医案
21.徐经世医案(5则)
22.徐富业医案(23则)
23.郭赛珊医案
24.高体三医案(2则)
25.梅国强医案(7则)
26.谢昌仁医案(3则)
27.颜正华医案(3则)
第二节 吐酸
1.王道坤医案
2.张崇泉医案
3.周学文医案(3则)
4.胡永盛医案
5.徐经世医案
6.颜正华医案(2则)
第三节 嘈杂
1.王道坤医案(3则)
2.梅国强医案
第四节 痞满
1.马骏医案(4则)
2.孔光一医案
3.王道坤医案(9则)
4.伍炳彩医案
5.刘继祖医案
6.朱宗元医案
7.李英杰医案(2则)
8.张崇泉医案
9.张瑞霞医案
10.邱健行医案
11.周学文医案(5则)
12.徐经世医案
13.徐富业医案(4则)
14.柴瑞霭医案
15.黄吉赓医案
16.谢昌仁医案
17.颜正华医案
第五节 胃缓
1.柴瑞霭医案(6则)
……
第二章 肝胆疾病
精彩书摘
胃痛是指以上腹胃脘邻近心窝处发生以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多由寒邪客胃、饮食所伤、情志不畅、体虚久病引起。临证分为胃气壅滞、肝胃气滞、胃中蕴热、肝胃郁热、瘀血阻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等证型论治。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神经官能症,胃癌,以及部分肝、胆、胰疾病,以胃脘部位疼痛为主要表现者,均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本节收录了27位医家的107则医案,其中马骏7则、孔光-1则、王灿辉3则、王翘楚1则、王道坤21则、伍炳彩1则、刘尚义1则、刘继祖2则、朱宗元3则、邢月朋1则、李学铭1则、李英杰2则、杜建1则、张永树1则、张崇泉2则、邱健行5则、周学文7则、周炳文1则、林求诚1则、胡永盛1则、徐经世5则、徐富业23则、郭赛珊1则、高体三2则、梅国强7则、谢昌仁3则、颜正华3则。
医案涉及的西医疾病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炎并糜烂、胃黏膜脱垂症、慢性浅表性胃炎、幽门梗阻、十二指肠术后吻合口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食管炎、子宫内膜癌术后化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贲门炎、幽门管息肉、慢性胆囊炎、胃下垂、慢性肾炎、冠心病心绞痛、慢性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出血性胃炎、慢性糜烂性胃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伴胆汁反流、慢性胆囊炎、功能性消化不良。
马骏善于肝胃同治,或疏肝理气、化湿和中,或化湿和胃、舒利肝胆,或清肝柔肝、和胃降逆;对脾胃不和、寒热错杂者,治以升清降浊,降逆和胃;常用酸甘敛阴、柔肝缓急以止痛。孔光一着眼久病及络、形成瘀血、血瘀胃络,从活血和胃、温阳健脾治疗胃痛。王灿辉从肝脾胃辨治胃病,胃溃疡反复发作日久,属气虚血溢者,以健脾益气为主,辅以止血摄血为治;胃痛兼见心神不宁者,从肝脾心着手,治以疏肝健脾、养心安神;以肝脾不和为主者,则治以疏肝和胃,理气止痛。王翘楚强调平肝和胃,清热安神为治。王道坤以益气养阴、温阳健脾为基本治法,或化瘀消痞、或疏肝理气、或导滞开胃、或通腑清毒、或化湿和胃、或温胃散寒、或制酸止痛为治。伍炳彩对胃痛由肝经郁热、痰气郁滞所致者,治以疏肝理气、清热化痰止痛。刘尚义辨证胃痛属脾胃虚寒、气血瘀阻证者,治以行气散寒,化瘀止痛。刘继祖对顽固性呕吐,属中焦阳虚,升降失常者,治以吴茱萸汤温中和胃、降逆止呕;慢性胃炎胃痛之脾胃虚弱证,以香蔻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理气化湿。朱宗元注重温中补虚、活血止痛,对胃痛脾胃虚寒、瘀血阻络证的治疗,用辛开苦降、寒热并施治疗胃痛寒热错杂之证。邢月朋对胃痛肝肾阴虚、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证,治以滋阴疏肝,健脾和胃。李学铭对湿热中阻所致的胃痛,以清热化湿和中为治。李英杰强调理气活血治疗胃痛,伍以温阳散寒,或清热祛湿。杜建平调寒热,健脾疏肝治疗胃痛证属寒热错杂、肝脾不和。张永树益气健脾、利湿化痰、疏利肝胆,治疗脾虚痰阻、肝胆枢机不利胃痛。张崇泉拟养心通络汤,从养心健脾、调气行瘀、健脾和胃、疏肝利胆论治。邱健行善从肝脾论治,着重健脾利湿立法。拟抑阳清幽汤清胃化湿,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对湿热中阻、肝脾不和者拟胃一方加减,以调和肝脾,清热化湿,周学文从“痈”论治胃痛,强调理气健脾,清热化湿,托毒生肌;以疏肝泄热治疗肝胃郁热胃痛,强调行气止痛、和胃止痛、制酸止痛。周炳文从肝脾论治,以温中健脾,疏肝和胃治疗胃痛。林求诚对肝火犯胃,胃络受损胃痛,治以疏肝泻火,凉血止血。胡永盛着重益气健脾,行气化湿。徐经世拟方消化复宁汤,或合丹参饮,或合旋覆代赭汤,以行气和络,化湿导滞,镇逆和胃,扶土抑木;仿苍白二陈汤化湿健脾、行气和胃。徐富业强调本虚标实辨证论治胃痛,治本强调滋养胃阴,治标或清胃泻热、或行气活血、或疏肝理气、或和中止痛,或祛湿导滞,以缓急和胃止痛。郭赛珊对胃痛属湿热、气滞、血瘀、阴伤,肝胃不和者,治以清热祛湿,活血理气,滋阴,疏肝健脾,和胃止痛。高体三从肝胆、脾肾论治,清温并用,清疏肝胆、温补脾肾。梅国强善从肝胃论治,强调平肝、清肝、疏肝,和胃止痛,善于理气、清热、化痰、活血以使“通则不痛”。谢昌仁着重疏肝和胃、解郁化滞,以戊己丸合四七汤加减论治;苦降辛通治疗证属热郁气滞、胃失和降。颜正华强调补气益阴、和胃通腑,善从肝脾论治,健脾化湿、理气疏肝、清肝解郁,通腑泻浊。
……
前言/序言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第二辑):内科分册(脾胃肝胆疾病)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评分
☆☆☆☆☆
很好!!
评分
☆☆☆☆☆
纸质好,包装好,讲解详细,不错的一次购物。。。。。。
评分
☆☆☆☆☆
不错哟,老公说京东的医书很全!
评分
☆☆☆☆☆
很好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
很好的书,值得拥有!
评分
☆☆☆☆☆
书不错 学习学习
评分
☆☆☆☆☆
写的挺好的,有时间要好好学一学
评分
☆☆☆☆☆
医案是中医临证诊疗过程的真实记录,是总结和研究医生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的宝贵资料。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医案著作,保存了历代名家大量的临床资料和学术经验,所以医案一直是中医药传承和研究的重要方法和载体。名老中医是中医学术传承和发展的主体,代表着当代中医学术发展的水平。国家十分重视名老中医医案的整理研究,把医案作为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和研究的重要内容。医案的整理研究是名老中医学术经验传承的有效手段,是具有中医特色,符合中医理论体系,遵循中医自身发展规律进行中医药研究的重要方法。而典型医案则是名老中医临床思辨特色和临床经验的具体体现,它突出地代表了名老中医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典型医案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更能准确理解和提炼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有利于做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总结和传承。
评分
☆☆☆☆☆
内容丰富,贴近临床,可以帮助短时间掌握验方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