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下册)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贺兴东,等总 编
图书标签:
  • 中医
  • 内科
  • 医案
  • 临床
  • 传统医学
  • 疾病案例
  • 名老中医
  • 中医药学
  • 诊断治疗
  • 经验方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101127
版次:1
商品编码:1006515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课题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09-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1296
字数:4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下册)》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基于信息挖掘技术的名老中医临床诊疗经验及传承方法研究(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研究)”的课题成果,是当代名老中医内科医案的选粹之作。《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内科分册》分上、中、下3册,共收集了77位医家的1143则典型医案,涉及病症97种,基本覆盖了中医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和中医治疗独具特色与优势的部分疑难病症,展示了当代名老中医关于内科疾病的临证思辨特点和处方用药经验,对中医工作者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五章 肾系病类
第一节 急肾风
1.吕仁和医案(2则)
2.任继学医案
3.何炎粜医案
4.金洪元医案
5.郑新医案
6.裘沛然医案
第二节 慢肾风
1.吕仁和医案(5则)
2.任继学医案(4则)
3.张琪医案(2则)
4.金洪元医案(3则)
5.郑新医案
6.查玉明医案(2则)
7.徐景藩医案
8.焦树德医案
9.裘沛然医案(3则)
10.颜德馨医案
第三节 肾着
1.吕仁和医案
2.吴康衡医案
3.章真如医案
第四节 肾癌
何任医案
第五节 慢性肾衰
1.王国三医案
2.吕仁和医案(4则)
3.任继学医案
4.张琪医案(4则)
5.张镜人医案
6.陈瑞春医案
7.郑新医案(2则)
8.钱英医案
第六节 热淋
1.王自立医案
2.王国三医案
3.邓铁涛医案(2则)
4.李玉奇医案
5.陆长清医案
6.段富津医案
7.谭新华医案
第七节 劳淋
1.孔昭遐医案
2.任继学医案
3.张琪医案(2则)
4.张磊医案
5.金洪元医案(3则)
6.赵冠英医案
7.段富津医案(2则)
8.钱英医案
9.徐景藩医案
10.焦树德医案
11.谭新华医案
第八节 膏淋
张镜人医案
第九节 尿崩
裘沛然医案
第十节 小便不禁
秦亮甫医案
第十一节 (肾系疾病)水肿
1.王国三医案
2.方和谦医案
3.孙郁芝医案(6则)
4.陆长清医案(2则)
5.李寿山医案
6.李振华医案
7.李辅仁医案(2则)
8.吴康衡医案(4则)
9.张琪医案
10.陈瑞春医案
11.周仲瑛医案
12.金洪元医案(6则)
13.郑新医案
14.郭子光医案
15.裘沛然医案
第十二节 遗精
1.丁启后医案
2.王绵之医案
3.朱进忠医案
4.周仲瑛医案

第六章 躯体痹、痿、瘤等病类
第一节 虺痹
1.朱良春医案
2.张学文医案(2则)
3.焦树德医案(4则)
4.谢海洲医案(2则)
5.裘沛然医案
第二节 (其他)痹证
1.于己百医案(2则)
2.卢化平医案(4则)
3.任继学医案(2则)
4.张学文医案
5.张鸣鹤医案
6.张磊医案
7.沈宝藩医案
8.李辅仁医案(2则)
9.周信有医案(2则)
10.陆长清医案
11.查玉明医案
12.焦树德医案
13.颜德馨医案
第三节 痿证
1.邓铁涛医案(4则)
2.张磊医案
3.周仲瑛医案(2则)
4.胡建华医案(2则)
第四节 痛风
1.吕仁和医案
2.孙达武医案
3.许鸿照医案
4.李国衡医案
5.张呜鹤医案
6.张磊医案
7.施汉章医案
8.段富津医案(7则)
9.秦亮甫医案
10.焦树德医案
11.路志正医案
……
第七章 症状性名称和其他
病证名索引
医家名索引

精彩书摘

  下册
  第五章 心、脑系病类
  第一节 急肾风
  急肾风类似于现代医学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急性期。风、寒、湿、热、毒等外邪犯肺使肺失宣降,出现咽痛、浮肿、尿少。毒邪入肾伤络,肾用失司,也可致腰痛、血尿(或镜下血尿)、水肿、蛋白尿等症。一些患者并无前驱的症状,只是在尿检时发现。为分类方便,将主症以水肿为主要表现的病案归入“水肿”一节。此处收录的主要以lgA肾病急性期或急性肾小球肾炎主症以尿血或镜下血尿为主要表现的病案。此收吕仁和、任继学、何炎燊、金洪元、郑新、裘沛然共6位医家的7则医案。治法主要以疏风清热解毒和凉血滋肾为主。吕仁和治该类疾病主张疏风散表邪与清里热活血配伍组方;任继学治急肾风从渗湿化浊,清热解毒立法,方选大剂量土茯苓和白茅根等;何炎桑经治案属肾阴不足用六味地黄丸加解毒凉血药白花蛇舌草和白茅根等;金洪元治以凉血滋肾为主;郑新以利咽汤合二至丸治风热邪毒伤及肾络之尿血案,并合雷公藤等:裘沛然以当归六黄汤治气阴虚型尿血获效。

前言/序言

  中医药学术发展史业已证明:历代名医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凸显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而其学术经验之精华集中反映于医案。医案在中医学术经验传承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学术地位,在中医的学习、临证、科研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承启作用。
  医案,又称诊籍、脉案、方案、病案,萌芽极早、历史悠久、内容丰富、传承久远、覆盖广阔,是中医记录、解析个案的诊疗全过程的、叙议结合的传统临证文本,具体体现了中医理法方药的综合应用。比较研究中医医案和现代医院病历的结果表明,医案与病历在性质、内容、表述方式等方面存在着显著的区别,病历是资料性的、全面收集诊疗内容的、表述规范化和表格化的、即时采集形成的、无按语的、具有法律地位的、主要用于查阅、追询的医疗文本;医案是学术性的、收集诊疗重点内容的、表述无固定模式的、整理提炼形成的、可有按语的、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主要用于研究和指导的中医医疗文本。所以,病历是基础,医案是病历的升华。
  名老中医典型医案,是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传承的范本;是中医药理论创新发展的源泉;是构建和创新中医药理论的重要依据和支持。两千余年来,历朝历代政府和学界都尽力保存了先贤的医案,这是宝贵的中医文献,对传承和交流历代名医学术经验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当时以及后世研究与弘扬中医药留下了巨大财富和发展空间。
《内科奇案录》 这是一部汇集了无数疑难杂症的经典医案集,作者以其数十载的临床经验,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诊疗过程娓娓道来。本书并非一本枯燥的学术论著,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病例,展现了中医在面对复杂多变的疾病时,如何通过辨证论治,拨云见日,最终化险为夷。 内容梗概: 全书共分为十八章,每章精选数例,涵盖了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部分疑难杂症。作者不仅详细记录了患者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等,更着重于分析其病因病机,阐述了诊断思路和治疗方略。书中所选医案,皆为作者亲身诊治,或由其师友提供,真实可靠,具有极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风寒感冒,误治成热证: 开篇即是一例普通感冒,因误诊误治,病情急转直下,险象环生。作者通过精辟的分析,揭示了辨别风寒夹湿的要点,并巧妙运用温散法,一剂而愈,令读者叹为观止。 湿热蕴结,胸腹胀满: 详细记载了一例湿热内蕴,导致胸腹胀满、食欲不振的患者。作者通过分析其饮食起居、情志变化等因素,辨证施治,以清热利湿、理气和胃之法,迅速缓解了患者的痛苦。 痰湿阻滞,咳嗽不已: 针对长期咳嗽、咯痰不爽的患者,作者深入剖析了痰湿阻肺的病机,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祛痰化湿、宣肺止咳的方剂,取得了显著疗效。 气滞血瘀,胁下刺痛: 一例肝郁气滞,血脉阻滞而致的胁下刺痛,在本章得到了详尽的论述。作者通过细致的望闻问切,准确把握了病位和病性,并以疏肝理气、活血化瘀之法,消除了患者的疼痛。 脾胃虚弱,久泻不止: 针对久泻不止、形体消瘦的患者,作者深入探讨了脾胃虚弱导致运化失职的根本原因,并根据“虚则补之”的原则,以健脾益气、涩肠止泻之法,使患者康复。 水湿内停,水肿日甚: 本章重点讲述了水湿内停,导致全身水肿的病例。作者通过分析水湿的来源和病机,运用温阳化气、利水消肿的方药,使患者的水肿逐渐消退。 寒湿痹阻,关节疼痛: 针对风湿关节疼痛的患者,作者详细阐述了寒湿痹阻经络的病机,并根据“通则不痛,痛则不通”的原理,以祛风散寒、除湿通络之法,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疼痛。 热邪伤阴,口渴咽干: 本章记录了一例热邪伤阴,导致口渴咽干、五心烦热的患者。作者以滋阴降火、清热生津之法,使患者的症状得以缓解。 阳气虚衰,畏寒肢冷: 针对阳气虚衰,表现为畏寒肢冷、精神萎靡的患者,作者以温阳散寒、培补元气之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体质。 阴虚火旺,失眠多梦: 详细记载了一例阴虚火旺,导致失眠多梦、心烦易怒的患者。作者以滋阴降火、宁心安神之法,使患者的睡眠质量得到改善。 肝火犯肺,咳嗽咯血: 本章讲述了一例肝火犯肺,导致咳嗽、咯血的患者。作者以平肝清肺、降火止血之法,迅速止住了患者的咯血。 脾虚痰凝,头晕目眩: 针对脾虚痰凝,引起头晕目眩的患者,作者以健脾化痰、熄风止晕之法,使患者的眩晕症状消失。 肾虚腰痛,夜尿频多: 本章重点论述了肾虚引起的腰痛和夜尿频多。作者以补肾益精、温肾固涩之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症状。 瘀血内阻,胸痹心痛: 详细记录了一例瘀血内阻,导致胸痹心痛的患者。作者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之法,迅速缓解了患者的胸痛。 虚火扰心,心悸怔忡: 针对虚火扰心,导致心悸怔忡的患者,作者以滋阴降火、养心安神之法,使患者的心悸症状得以控制。 寒凝血瘀,腹痛呕恶: 本章讲述了一例寒凝血瘀,导致腹痛呕吐的患者。作者以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之法,迅速缓解了患者的腹痛。 湿热互结,黄疸日深: 针对湿热互结,导致黄疸加深的患者,作者以清热利湿、退黄解毒之法,使患者的黄疸逐渐消退。 气血两虚,疲乏无力: 最后,本书以一例气血两虚,表现为疲乏无力、面色苍白的患者作为结尾。作者以补益气血、调和阴阳之法,帮助患者恢复了健康。 本书特色: 医案真实,经验丰富: 所选医案皆为临床真实例证,作者的临床经验丰富,分析透彻,具有极高的实践指导意义。 辨证精准,方药精当: 作者在辨证论治方面造诣深厚,能够准确把握病机,灵活运用方药,达到药到病除之效。 语言通俗,易于理解: 全书语言流畅,通俗易懂,即使非专业人士也能从中获得启发。 案例详尽,条理清晰: 每个医案都包含详细的病史、症状、脉象、舌象、诊断、治疗过程及疗效,条理清晰,便于学习和参考。 启迪思路,提升医技: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能学到具体的治病方法,更能从中领悟到中医辩证施治的精髓,提高临床诊疗水平。 《内科奇案录》是一部值得所有中医从业者、中医学爱好者仔细研读的经典之作。它将带您走进中医的神奇世界,领略古老智慧的魅力,为您的临床实践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最近在学习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感觉很多概念都比较抽象,理解起来有些吃力。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疾病,看书上的描述总是觉得有些干涩,不够生动。我一直觉得,通过真实的病例来学习,会更容易理解和掌握。这本书的出现,正好填补了我在这方面的空白。我特别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常见内科疾病的案例,例如感冒、咳嗽、胃痛、腹泻等等,然后详细地讲解这些疾病在中医看来是如何发生的,有哪些辨证的关键点,以及名老中医是如何通过望闻问切来收集信息,最终制定出治疗方案的。我更看重的是,在医案的解读过程中,能够穿插一些关于病因病机、治法治则的分析,让我在学习具体病例的同时,也能加深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如果书中还能提供一些不同阶段的病情演变,以及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处理方法,那就更完美了。我希望这本书能成为我学习中医的“活教材”,让我能更直观、更深入地感受中医的魅力。

评分

我最近感觉身体有些不适,虽然去医院检查过,但总觉得没有得到一个特别满意的答复。我一直对中医的整体观和辨证论治非常认同,觉得它更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了解到,中医的治疗非常讲究个体化,同一个病症,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治疗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内科常见病症的典型案例,让我能够通过这些案例,了解不同症型的表现,以及中医是如何进行辨证的。我尤其希望书中能有一些关于调理身体、预防疾病方面的医案,让我知道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健康,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中医方法来改善身体状况。我还想了解,对于一些慢性病,中医是如何进行长期调理和治疗的。这本书对我来说,更像是一本“私人医生”的参考书,希望它能给我一些关于如何更好地理解自己身体,以及如何与中医医生沟通的指导。

评分

作为一个对中国传统文化充满好奇的海外读者,我一直在寻找能够深入了解中医精髓的读物。虽然我对中医的了解还比较浅薄,但我一直对它所蕴含的哲学思想和治疗理念深感着迷。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内科医案,并且在解读这些医案时,能够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免过于专业的术语,让我这个初学者也能有所收获。我特别期待能够通过这些医案,了解中医是如何看待人体的,是如何理解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以及是如何运用自然界的物质来恢复人体的平衡的。如果书中还能附带一些关于中药的介绍,或者一些简单的中医养生方法,那就更好了。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我认识中医的一座桥梁,让我能够更加深入地体验和理解这份古老的智慧。

评分

我是一名中医爱好者,平时喜欢通过阅读医案来提升自己的临床思维。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不同内科疾病辨治思路的著作,尤其是那些经过时间检验、被广泛认可的经典案例。这本书的题目让我眼前一亮,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这说明了其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涵盖各个年龄段、不同体质的人群所患的内科疾病,并且在解读医案时,能够清晰地阐述病情的演变过程、辨证的要点、用药的依据以及方剂的加减变化。我特别感兴趣的是,那些名老中医在面对疑难杂症时,是如何运用他们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理论功底,找出病根并取得疗效的。如果书中还能包含一些对现代医学的认识和结合,或者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突破,那就更具参考价值了。我期待这本书能够为我打开一扇新的窗户,让我看到中医在内科疾病治疗领域的广阔前景和无限可能。

评分

这本书我刚拿到手,还没来得及细看,但仅从书的装帧和整体感觉来说,就觉得很扎实,很有分量。厚厚的几大本,纸张的质感也很好,不是那种轻飘飘的印刷品,摸上去就很舒服。封面设计朴实但又不失庄重,透着一股子老中医的沉静和专业。我个人对中医一直很有兴趣,尤其喜欢看那些经典医案的解读,总觉得里面蕴含着无数的智慧和经验。我一直觉得,中医的精髓不仅仅在于那些方剂和理论,更在于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如何灵活运用,如何根据不同的病情、不同的人,做出最恰当的判断和治疗。这本书的标题就给了我很大的期待,名老中医的典型医案,这本身就意味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独到的见解。我尤其期待的是,这本书能给我带来一些新鲜的视角,让我看到一些我之前可能忽略了的病症的辨治思路。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病例,而是能够深入地剖析每一个病例背后的逻辑,让我们这些非专业读者也能理解其中的精妙之处。当然,我也知道,医学的领域非常深奥,我或许无法完全消化书中的所有内容,但我相信,即使是片段式的阅读,也能从中获得很多启发。

评分

正品,好书,便宜,买满还更优惠!!

评分

感谢各位医学大家的经验总结,后人是站在前辈的肩上前进的。

评分

老公买的,他说好看,经典。

评分

好书,受益匪浅

评分

书不错,值得收藏,纸张也好,快递很给力

评分

配送快!!

评分

配送快!!

评分

不错,看看老专家的经验之谈,对工作有很大帮助

评分

不同类型,不同医家医案,可以参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