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的北齐

疯狂的北齐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路卫兵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北齐
  • 权谋
  • 宫斗
  • 架空历史
  • 朝堂斗争
  • 帝王将相
  • 古代史
  • 历史小说
  • 战争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太白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51306546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0564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页数:21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北齐是一个极特殊的王朝,一共只有27年,历经5个皇帝。北齐帝国就是在不断重复疯狂的过程中,苟延残喘了27年。尽管北齐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和漏洞,然而它却在文化、艺术、科技、法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除此之外,还出现了一位女相——陆令萱,她和一帮弄臣一起,主宰着北齐后半段的历史,让这个凶狠彪悍的王朝增添了几许浪漫情调和脂粉气……路卫兵创作的《疯狂的北齐》采用正史的脉络及事件,选取现代通俗易懂的语言叙述方式,夹敘夹议,以古喻今,以史为鉴,使阅读变得轻松愉悦。

内容简介

  《疯狂的北齐》讲述了北齐王朝从公元550年高洋逼宫禅位,到公元577年被北周灭国,一共只有27年。这27年中,皇帝一共有5位,即高洋、高殷、高演、高湛和高纬,这5人中,高洋和高殷是父子,高洋、高演和高湛是亲兄弟,高湛和高纬是父子,总共只传了两代。在历史序列中,它属于南北朝一系,是北朝后期的一部分。与它并存的,北方先有西魏国,后有取代西魏的北周;南方先有萧梁,后有取而代之的陈朝。总之它一直处在三角形的一端,并与另外两端不断发生着冲突;它实际存在的时间也不长。但北齐又是一个极特殊的王朝。高殷和高演在位的时间很短,加在一起也就两年,其他三人相对较长,却一个比一个昏庸而荒唐:高洋在执政后期简直变成了精神病,杀虐无度不算,还光着身子玩裸奔;高湛霸占了亲嫂子,还扒光她的衣服鞭打;高纬则后来者居上,抱着美女上早朝,连亲妈都不管……可以说,这是一个到处充斥着凶残、虐恋和荒淫的王朝。尽管北齐有着这样那样的弊端和漏洞,然而它却在文化、艺术、科技、法律等诸多领域,做出了不可小视的贡献,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考古发现,让人们对北齐有了一个更为清晰的认识。除此之外,北齐还出现了一位女相——陆令萱,她和一帮弄臣一起,主宰着北齐后半段的历史,让这个凶狠彪悍的王朝增添了几许脂粉气和浪漫色彩,从而产生强烈的反差。总之,这是一个令人费解而又令人难忘的王朝。

作者简介

  路卫兵,畅销书作家、文史学者。主要作品有《五胡乱》《微历史》《破禅》,以及历史现场三部曲:《大开眼界:960—1279宋朝风骨》《大开眼界:1368—1644明朝性情》《大开眼界:1644—1912清朝现场》。曾在河南卫视、深圳卫视担任主讲嘉宾。

目录

第一章 流产的逼宫
01.影子皇帝
02.离奇的花案
03.皇上挨揍
04.挖地道行刺
05.意外的结局

第二章 沉默的羔羊
06.机会来了
07.发情的猛兽
08.夺位的纠结
09.唯我独尊
10.走进新时代

第三章 分裂的人格
1 1.行为艺术
12.喝酒惹的祸
13.霸道的温柔
14.恐怖的游戏
15.最后的疯狂

第四章 紧张的较量
16.两派的分化
17.有了活思想
18.祸起萧墙
1 9.剑拔弩张
20.一个人的舞台

第五章 喧嚣的情绪
21.母子情深
22.燃烧的欲望
23.寡人孤独
24.过不去的坎
25.被兔子吓死

第六章 戴面具的人
26.帝国的轮回
27.最后的表演
28.动物凶猛
29.本性难移
30.战神的面具

第七章 帝国小时代
31.荒唐的游戏
32.情何以堪
33.另一个人才
34.逆我者亡
35.合久必分
36.权力真空

精彩书摘

  完成了第一步,接下来便是如何给高欢找回面子。因为此案若没个实质性的交代,即便高欢暂时被说服,将来想起也会如鲠在喉,不会太痛快的。为了让案情“真相大白”,司马子如先去见了高澄,劈头盖脸就是一顿训斥:“男儿何意畏威自诬!”你一个大老爷们儿,怎么一吓唬,就把子虚乌有的事都承认了呢!高澄即刻会意:是啊,我怎么就随便承认了呢?我什么也没干啊。况且我才十四岁,一个未成年人,也不是干这个的年纪呀。糊涂,真是糊涂!与高澄沟通好,接着司马子如便找到那两个作证的婢女,让她们翻供,之后又将那个告发的婢女叫来,一番威逼利诱,最后迫使其上吊自杀。
  一切办妥,司马子如兴高采烈地给高欢报喜:不出所料,那几个婢女说的果然都是假话。高欢如释重负,即刻召见娄昭君和高澄,“父子夫妻相泣”,三人抱作一团,鼻涕一把泪一把,那叫一个动情。这是多么温馨和谐的一个家庭啊,差点没让我亲手给毁了,高欢感慨之余,设宴庆祝,席间真诚举杯,向司马子如敬酒,说:“全我父子者,司马子如。”大手一挥,赏了他一百三十斤黄金。
  也不知是高澄自小在大家庭中成长,看着父亲诸位娇妻美妾心痒难耐,还是根本就有恋母的情结,高欢死后,高澄收拾好悲伤的眼泪,又开始对父亲的另一位妻妾下手了。这次目标不是偏妃,而是正妻——当然也不是高澄的生母娄昭君,他还没有那么畜生,而是高欢的另一位正妻:郁久闾氏。
  高澄将目标锁定郁久闾,也是有渊源的。这个郁久阊不是个普通女子,她是蠕蠕国①的公主,是蠕蠕国主郁久闾阿那瑰的女儿。高欢拥立元善见建立东魏后,北方的蠕蠕也强大起来,后来更与西魏联手,准备一起进攻东魏,这让高欢十分头疼。为了拆散两国联盟,高欢主动与蠕蠕联姻,派行台郎中杜弼出使蠕蠕,为世子高澄求婚,要娶阿那瑰的女儿。结果阿那瑰并不买账,不屑地说:“高王自娶则可。”要是高欢自己娶我家闺女还差不多,他儿子,一边玩儿去。
  听了杜弼的汇报,高欢很犹豫。儿子娶亲,这是两国联姻,他和阿那瑰是平等的,自己娶亲就不一样了,阿那瑰成了他的老丈人,平白高出一辈儿。虽说为了国家可以委曲求全,可当人家女婿也太没面子了。见高欢遭难,娄昭君和高澄都来劝说,让他以大业为重。尤其是娄昭君女士,为了丈夫的前途大业,还毅然做出“避正室处之”的决定,就是让蠕蠕公主过来坐正位,自己退居偏房,从而大大加重了这次联姻的砝码。娶亲这天,阿那瑰让弟弟秃突佳去送女儿,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并一再嘱咐:“待见外孙,然后返国。”你一定要亲眼看到我那大外孙子出世再回来。给他下了硬性指标。
  高欢娶蠕蠕公主,完全出于政治上的考虑,并非真的喜欢。史书上没有任何记载表明这位蠕蠕公主是否貌美如仙、天生丽质,想她常年在北方风沙吹面、牛羊为伴的环境下成长,估计也很难培养出皮肤白嫩、气质高雅的姿容,高欢缺乏喜欢她的最基本的理由。而且这位蠕蠕公主还很有性格,“一生不肯华言”,从来不说汉话,满嘴蠕蠕语,要不就指手画脚的,两人沟通也实在成问题。尽管不喜欢,也没有共同语言,但高欢还是要勉为其难,表现出十分开心的样子,因为只有他让她开心了,阿那瑰才会开心,蠕蠕国才会开心,他亲手缔造起来的帝国才会平安无事。
  这种违心的爱并不能持久。有段时间高欢抱病,便借着因由没去和公主同房,结果皇帝不急太监急,公主还没说什么,“秃突佳怨恚”,当叔叔的早坐不住了,整天里兜外转,火烧火燎,倒像他是新郎官一样。这也难怪,他是带着任务来的,见不着外孙子不能回去啊,老这么耗着,会直接耽误第二代。情急之下,秃突佳向高欢诉说衷肠、嘘寒问暖、挤眉弄眼:大王好点没?好点就去看看我侄女吧。高欢没办法,只得“自射堂舆疾就公主”,带病坚持和公主睡觉。然而睡归睡,却没啥子实质性进展,也不知高欢使了什么手段,反正阿那瑰那大外孙子一直也没个着落。
  ……
好的,这是为您创作的图书简介,不涉及《疯狂的北齐》的内容,内容详实,力求自然: 《大唐风云录:贞观之治的暗流涌动》 ——一部关于权力、忠诚与幻灭的史诗 引言: 当历史的巨轮驶入“贞观”这个璀璨的纪元,盛世的表象之下,暗流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汹涌。这里有太宗李世民的雄才大略,有魏征的诤言,有房谋杜断的文臣集团,更有李靖、秦琼等悍将开疆拓土的赫赫武功。然而,任何盛世都由无数鲜活的个体命运编织而成,他们的选择、挣扎与最终的归宿,构成了这段历史最引人入胜的底色。本书并非仅仅是官方史籍的复述,而是深入到那个时代权力结构最幽微之处的探寻。 第一部:初定乾坤——功臣的黄昏与新贵的崛起 本书首先聚焦于“玄武门之变”后的权力重塑。李世民登基伊始,看似铁板一块的朝堂,实则暗藏着对昔日功臣的猜忌与安抚的微妙平衡。 章节侧重: 老将的影子与新政的藩篱: 详细描绘了开国功臣们(如房玄龄、杜如晦之外的边缘人物)在新政推行中的尴尬处境。他们渴望军功的延续,却不得不面对文官体系对权力的重新定义。例如,某位曾参与平定洛阳的宿将,因触碰了地方税赋的红线,如何在朝堂上经历了一场“轻描淡写”的降职风波,其背后的推手是谁? 谏官的孤独与君王的耐心: 魏征的角色被立体化呈现。他不仅仅是直言的象征,更是李世民处理复杂政治斗争的一枚关键棋子。通过对几桩关键谏言事件的深度剖析,揭示了君主在听取逆耳忠言时,其内心深处的权衡与策略。我们探究的是,当魏征的奏疏被搁置时,真正的原因是君王的固执,还是更高明的政治布局? 关陇集团的余温: 探讨了关陇军事贵族集团在初唐的残余影响力。他们虽然不再主导中央,但其对边疆军事任命和军户制度的控制,构成了贞观前期不容忽视的隐患。我们将通过对某次边境军事调动的细微观察,洞悉中央集权渗透的难度。 第二部:盛世下的裂痕——民生、信仰与异见的交织 盛世的财富积累,往往伴随着地域差异和阶层固化。本书的第二部分将目光投向了朝堂之外的广袤土地和人们的精神世界。 章节侧重: 丝绸之路的阴影: 丝绸之路的繁荣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对地方官员腐败的助推。我们跟随一位被外派至西域的监察御史的视角,记录他如何面对一个由胡商、地方豪族和低级官吏共同构筑的利益共同体。他试图揭露的“玉石走私案”,最终在朝堂上的处理结果,反映了当时的司法效率与权力边界。 佛教与道教的角力: 贞观时期,君王对道教的推崇与佛教的广泛传播形成了有趣的张力。本书分析了这种信仰选择背后的政治考量,并侧重描写了一桩涉及寺院土地兼并的案件。一位地方县令如何在“护民”与“保皇室对寺院的优待政策”之间,做出了痛苦的抉择,最终的结局是悲剧性的自我放逐。 律法之剑的指向: 详细比对了《永徽律疏》的制定过程中,那些被淡化的条款。这些条款在实际执行中,如何不公平地倾斜向特定身份的群体,尤其是在涉及“身份歧视”的案例中,法律条文是如何被灵活或僵化地应用,从而引发民间的小规模骚乱。 第三部:边疆烽烟与内部的疑云 盛唐的疆域扩张,离不开杰出的将领。但辉煌的战绩背后,往往隐藏着对前线将士的疏离和对军事力量的警惕。 章节侧重: 东突厥的覆灭与降将的命运: 对颉利可汗被俘后的处理,进行了细致的剖析。李世民的怀柔政策的执行细节,以及朝廷内部对于如何处置降将、保留降兵的激烈辩论。我们关注一位被授予高职的突厥降将,他在唐朝内部的晋升之路中,所遭遇的汉族将领的排挤与暗算,以及他最终“选择”的效忠方式——并非完全出于信仰,而是生存的智慧。 吐蕃的初探与文化试探: 文成公主入藏的故事是光辉的,但本书更侧重于唐朝使团在吐蕃内部遭遇的文化冲击与政治陷阱。通过描述一次失败的贸易谈判,揭示了唐朝对高原民族心理掌握的不足,以及这种“不足”如何间接促成了边防体系的局部脆弱。 储位之辩的序幕: 尽管太子李承乾的叛乱尚未爆发,但本书在结尾处,通过描述太子身边幕僚的活动轨迹和一些不合时宜的举动,预示了盛世之下,皇位继承所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这些活动并非孤立的个人野心,而是关陇旧势力企图通过太子影响朝政的最后一次挣扎。 结语: 《大唐风云录》试图还原一个有温度、有重量的贞观朝。它不歌颂单一的伟大,而是展现了复杂的人性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每一次呼吸和每一次抉择。权力光环的背后,是无数被时代洪流推搡着前行的个体,他们的汗水、泪水与不甘,才是铸就“贞观之治”最真实、最深刻的注脚。读者将看到,即便是最光辉的盛世,也逃不过人性深处的矛盾与宿命的轮回。

用户评价

评分

坦白讲,我本来对这类题材的书籍抱持着审慎的态度,总担心会落入俗套,但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它的世界观构建得极其宏大且富有想象力,却又在细节处保持着惊人的逻辑自洽性。那些架空设定的元素与真实的历史背景结合得天衣无缝,让人在享受奇幻色彩的同时,又不失历史的厚重感。更难得的是,作者对于“人性”的探讨,非常深刻和尖锐。书中的人物没有绝对的好与坏,他们的每一步选择都受到时代、环境和自身欲望的复杂驱动,这种灰色地带的描绘,使得故事的层次感大大增强。我很少看到一部作品能将宏大的叙事与微观的情感刻画结合得如此出色,它引发了我对许多社会现象的深入思考,绝对是一部富有思想深度的佳作。

评分

我必须得说,这本书在叙事结构上处理得非常高明。它不是那种平铺直叙的故事,而是采用了多线并行的叙事手法,将过去的回忆、当前的危机以及未来的线索巧妙地交织在一起。这种复杂的结构非但没有让读者感到混乱,反而像是在拼凑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每揭开一角,都会带来新的震撼和领悟。作者对节奏的掌控简直是大师级的,时而舒缓,让读者得以喘息并思考人物的情感;时而急促,将冲突推向高潮,让人紧张到手心冒汗。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处理关键转折点时的处理方式,那种铺垫已久却又出乎意料的转折,读起来简直是酣畅淋漓。这本书无疑是那种值得反复阅读,每次都能发现新亮点的作品,它对历史氛围的营造和对权谋斗争的描摹,都达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高度。

评分

从纯粹的阅读体验角度来看,这本书简直是一场感官盛宴。作者的文字功底扎实得令人发指,他能用极其精准且富有画面感的词汇,构建出令人过目难忘的场景。无论是描绘宏大的战争场面,那些刀光剑影、金戈铁马的气息扑面而来;还是描绘人物之间微妙的情感交流,那些眼神的闪烁、细微的动作,都传递出丰富的信息量。我尤其喜欢他运用排比和对比来增强气势的手法,读起来朗朗上口,富有韵律感,有一种古典美学的韵味。很多段落我都会忍不住停下来,默默地回味一番,甚至会想象着如果将它搬上荧幕会是怎样一番景象。这不仅仅是一本小说,更像是一部充满张力和美感的视觉文学作品,阅读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

评分

这本小说,我简直是爱不释手!作者的文笔极其老练,每一个场景的描绘都栩栩如生,仿佛我就是亲身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让人一打开书就完全沉浸其中,根本停不下来。主角的成长线塑造得非常饱满,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一步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英雄,其中的挣扎、抉择和蜕变,都让人感同身受。尤其是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细腻入微,让人不禁为他们的命运而揪心,为他们的成功而喝彩。这本书的配角群像也同样出彩,每个人都有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背景故事,相互之间的羁绊和冲突,为整个故事增添了无数的看点。读完之后,那种意犹未尽的感觉久久不能散去,真想立刻再看一遍,细细品味那些被我可能忽略的精彩细节。

评分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所蕴含的哲学思考。它绝非一本简单的娱乐读物,它探讨了关于宿命与抗争、忠诚与背叛、荣耀与牺牲等永恒的主题。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将这些复杂的命题抛给读者,引导我们跟随角色一起去探索和寻找意义。书中对权力腐蚀人心的描摹尤为到位,那些曾经意气风发的角色是如何一步步被欲望吞噬,令人唏嘘不已。这种对人性和历史规律的深刻洞察,让整本书的立意拔高了不止一个层次。它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让读者得以观察到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真实面貌,读完后,我感觉自己的心胸似乎也因此开阔了许多,受益匪浅。

评分

很好的一部书 辅助阅读 值得一观

评分

一段人性纠结的时代,一个狼性英雄的舞台。

评分

杀伐无语的历史,书写的不错

评分

东西很好,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一段人性纠结的时代,一个狼性英雄的舞台。

评分

书还行,语言风格不错,就是书中有太多细小错误了,看来这本书要么是盗版书,要么是最后校对这本书有无错误的人玩忽职守吧。

评分

书还行,语言风格不错,就是书中有太多细小错误了,看来这本书要么是盗版书,要么是最后校对这本书有无错误的人玩忽职守吧。

评分

帮人买,他说不错。

评分

杀伐无语的历史,书写的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