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論是詮釋《大品般若經》的論著。“大智度”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的意譯。相傳本論的原文有十萬頌,據推測,今本百捲是鳩摩羅什縮譯而成者。羅什譯本中,最初的三十四捲為全譯本,是《大品般若》初品的注釋,其後各捲所譯,則經羅什加以節略,取其足以開釋文意的部分而已。本論若全部譯齣,或將十倍於此。全書所援引經典、論書極多,包含原始佛教聖典、部派佛教諸論書,以及初期大乘諸經典。
作者簡介
弘學,本名李英武,佛教居士。1938年齣生,1957年畢業於西南民族學院藏語文專業,受業於著名社會學傢、民族學傢吳澤霖教授和夫人馬時芳先生;先後問學於梁在農(智慧法師)教授、阿旺洛追紮巴、密悟格西。1956年三次謁見貢嘎活佛,濛授金剛三昧耶戒,又濛授童七灌頂、寶瓶灌頂、秘密灌頂、智慧灌頂和名詞灌頂,賜藏名索朗澤仁。1972年皈依正果和尚,賜名弘學,並得法尊法師之教誨。奉正果法師臨終遺命,1988年依止寬霖大和尚,受瑜伽菩薩戒,專事佛學研究工作。從20世紀50年代起,精習儒學和佛學,對儒學和漢藏佛學都有很深的造詣,著作甚豐,公開齣版的有《佛學概論》《藏傳佛教》《佛教文學》《中國佛教簡史》《淨土探微》《禪門風姿》《人間佛陀與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中觀學概論》《唯識學概論》《佛教圖像說》等70多部著作,達2000多萬字。
目錄
上 冊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常安釋僧叡述/1
大智度論捲第一/1
緣起論/1
釋初品中如是我聞一時/10
大智度論捲第二/15
釋初品中總說如是我聞/15
釋初品中婆伽婆/22
大智度論捲第三/31
釋初品中住王捨城/31
釋初品中共摩訶比丘僧/37
彆釋初品中三眾義/45
大智度論捲第四/46
釋初品中菩薩/46
大智度論捲第五/61
釋初品中摩訶薩埵/61
釋初品中菩薩功德/64
大智度論捲第六/74
釋初品中十喻/74
大智度論捲第七/86
釋初品中佛世界願/86
釋初品中三昧/92
釋初品中放光/96
大智度論捲第八/99
釋初品中放光之餘/99
大智度論捲第九/111
釋初品中現普身/111
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116
大智度論捲第十/122
釋初品中十方諸菩薩來之餘/122
大智度論捲第十一/137
釋初品中捨利弗因緣/137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義/143
釋初品中贊檀波羅蜜/145
釋初品中檀相義/147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153
大智度論捲第十二/156
釋初品中檀波羅蜜法施之餘/156
大智度論捲第十三/170
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上/170
釋初品中戒相義/173
大智度論捲第十四/185
釋初品中屍羅波羅蜜下/185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義/190
大智度論捲第十五/197
釋初品中羼提波羅蜜下/197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上/204
大智度論捲第十六/208
釋初品中毗梨耶波羅蜜下/208
大智度論捲第十七/219
釋初品中禪波羅蜜/219
大智度論捲第十八/235
釋初品中般若波羅蜜/235
釋初品中般若相義/237
大智度論捲第十九/248
釋初品中三十七品/248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263
釋初品中三三昧四禪四無量心四無色定/263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一/276
釋初品中八背捨八勝處九次第定十一切處/276
釋初品中九想義/280
釋初品中八念/284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二/289
釋初品中八念下/289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三/302
釋初品中十想/302
釋初品中十一智/309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四/314
釋初品中十力/314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五/325
釋初品中四無畏/325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六/335
釋初品中十八不共法/335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七/351
釋初品中大慈大悲/351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八/364
釋初品中六神通等/364
釋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374
大智度論捲第二十九/377
釋初品中布施隨喜心過上之餘/377
釋初品中迴嚮/379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389
釋初品中善根供養/389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一/404
釋初品中十八空/404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二/423
釋初品中四緣義/423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三/434
釋初品中到彼岸等/434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四/444
釋初品中信持/444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五/455
釋奉鉢品第二/455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一/464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六/470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二/470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七/483
釋習相應品第三之三/483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八/495
釋往生品第四之一/495
大智度論捲第三十九/507
釋往生品第四之二/507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518
釋往生品第四之三/518
釋嘆度品第五/528
釋舌相品第六/531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一/533
釋三假品第七/533
釋勸學品第八/541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二/547
釋集散品第九/547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三/557
釋集散品第九之餘/557
釋行相品第十/561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四/569
釋幻學品第十一/569
釋句義品第十二/576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五/582
釋摩訶薩品第十三/582
釋斷見品第十四/586
釋富樓那品第十五/589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六/596
釋乘乘品第十六/596
釋莊嚴品第十七/598
釋摩訶衍品第十八/604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七/610
釋摩訶衍品第十八之餘/610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八/621
釋四念處品第十九/621
大智度論捲第四十九/634
釋發趣品第二十/634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646
釋發趣品第二十之餘/646
釋齣到品第二十一/652
下 冊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一/657
釋勝齣品第二十二/657
釋含受品第二十三/662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二/671
釋會宗品第二十四/671
釋十無品第二十五/673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三/683
釋無生三觀品第二十六/683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四/695
釋天王品第二十七/695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五/706
釋如幻品第二十八/706
釋散華品第二十九/711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六/721
釋三嘆品第三十/721
釋滅諍品第三十一/727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七/733
釋大明品第三十二/733
釋述誠品第三十三/741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八/743
釋勸持品第三十四/743
釋梵誌品第三十五/747
釋尊導品第三十六/750
大智度論捲第五十九/757
釋捨利品第三十七/757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768
釋十善品第三十八/768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一/777
釋隨喜品第三十九/777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二/793
釋照明品第四十/793
釋信毀品第四十一之上/801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三/806
釋信謗品第四十一之下/806
釋嘆淨品第四十二之上/812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四/817
釋嘆淨品第四十二之下/817
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上/820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五/828
釋無作品第四十三之下/828
釋諸波羅蜜品第四十四/834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六/841
釋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上/841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七/850
釋聞持品第四十五之下/850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八/860
釋魔事品第四十六/860
釋兩不和閤品第四十七之上/867
大智度論捲第六十九/870
釋兩不和閤品第四十七之下/870
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上/877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882
釋佛母品第四十八之下/882
釋問相品第四十九/887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一/896
釋成辦品第五十/896
釋譬喻品第五十一/901
釋知識品第五十二/905
釋趣智品第五十三/912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二/915
釋大如品第五十四/915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三/929
釋阿毗跋緻品第五十五/929
釋轉不退輪品第五十六之上/937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四/942
釋轉不退輪品第五十六之下/942
釋深奧品第五十七之上/948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五/956
釋深奧品第五十七之下/956
釋夢行品第五十八/961
釋河天品第五十九/968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六/970
釋學空不證品第六十/970
釋夢誓品第六十一之上/975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七/982
釋夢誓品第六十一之下/982
釋魔愁品第六十二/989
釋等學品第六十三/993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八/999
釋淨願品第六十四/999
釋稱揚品第六十五之上/1007
大智度論捲第七十九/1010
釋度空品第六十五之下/1010
釋囑纍品第六十六/1015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1023
釋無盡品第六十七/1023
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之上/1028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一/1032
釋六度相攝品第六十八之下/1032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二/1043
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上/1043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三/1056
釋方便品第六十九之下/1056
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上/1060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四/1067
釋三慧品第七十之下/1067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五/1078
釋道樹品第七十一/1078
釋菩薩行品第七十二/1084
釋種善根品第七十三/1089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六/1091
釋遍學品第七十四/1091
釋三次第學品第七十五之上/1102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七/1105
釋三次第學品第七十五之下/1105
釋一念具萬行品第七十六/1113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八/1121
釋六喻品第七十七/1121
釋四攝品第七十八之上/1127
大智度論捲第八十九/1138
釋四攝品第七十八之下/1138
釋善達品第七十九/1145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1154
釋實際品第八十/1154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一/1166
釋具足品第八十一/1166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二/1176
釋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二之上/1176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三/1183
釋淨佛國土品第八十二之下/1183
釋畢定品第八十三之上/1189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四/1193
釋畢定品第八十三之下/1193
釋四諦品第八十四/1199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五/1205
釋七比品第八十五/1205
釋平等品第八十六/1210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六/1218
釋如化品第八十七/1218
釋薩陀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上/1223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七/1228
釋薩陀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中/1228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八/1235
釋薩陀波侖品第八十八之下/1235
大智度論捲第九十九/1247
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之上/1247
大智度論捲第一百/1257
釋曇無竭品第八十九之下/1257
釋囑纍品第九十/1263
前言/序言
前 言
《大智度論》凡一百捲,為印度龍樹菩薩著,後秦鳩摩羅什譯,又稱《大智度經論》《摩訶般若釋論》《大智釋論》《釋論》《智度論》《智論》《大論》,收於《大正藏》第二十五冊,係詮釋《大品般若經》之論著。
大乘佛教中觀學派尊龍樹菩薩(150~250)為創始人,奉《般若經》為主要經典,以龍樹菩薩所著之《中論》《十二門論》《大智度論》及其弟子提婆所著之《百論》為基本理論著作。而《大智度論》一書,不僅為中觀學派所重視,亦為佛教各宗派所尊崇,對整個佛教之哲學理論、思想學說、用例、傳說、曆史、地理、實踐規範、僧伽製度等解說甚為詳細;所引用之經典,包含瞭原始佛教聖典、部派佛教諸論書,以及初期大乘佛教之《法華》《華嚴》等經典;並言及勝論派及其他印度學派之一般思想,可謂佛教理論之百科全書。《大智度論》乃龍樹菩薩晚年所著,在般若思想之弘揚上,與早期著作已有所不同。他的另一部大作《中論》係站在“般若皆空”之否定立場而言,《大智度論》則立足於“諸法實相”之積極肯定立場,並極力闡明大乘菩薩思想及六波羅蜜等宗教實踐。故由《大智度論》即可瞭解龍樹菩薩之前佛教學說之大要。同時,龍樹以後大乘佛教諸說,皆以《大智度論》為中心而展開。此即龍樹菩薩所以被譽為“八宗祖師”之理由。故《大智度論》不僅為印度中觀、唯識思想形成之重要典籍,也是《大乘起信論》之真如思想、空與中道思想之相即,二者均受《大智度論》之影響。再者,《大智度論》中佛身觀與法身觀,是佛教密教思想之先驅,且為真言陀羅尼之根源。
《大智度論》譯於姚秦弘始四年至七年(402~405),鳩摩羅什集500人於譯場譯齣。相傳原文有十萬頌之多,據推測今本百捲,係鳩摩羅什縮譯而成。羅什譯本中,最初之三十四捲,為全譯本,係《大品般若初品》之注釋。其後各捲所譯,則經羅什加以節略。若全部譯齣,或有韆餘捲之數。捲首之《序》為僧叡所著,他是東晉名僧,時稱“九轍法師”,為“關中四聖”之一。《大智度論》釋《大品般若初品》部分,盡為解釋如“三十七道品”“十想”“十力”“十八空”等佛教名相事數,全譯為三十四捲;釋《二品》以下,為摩訶衍論,略取其類,節譯作六十六捲,總一百捲。所譯之範圍,相當於般若類經典中的節本《大品般若經》三十捲,即當時流行的《光贊》《放光》等般若經典和羅什稍後重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經》以及唐代玄奘大師所譯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第二會,正應當時學僧之急需。故自《大智度論》譯齣以來,研究風氣甚盛,與三論(《中論》《百論》《十二門論》)學派相閤,則成為“四論”學派,為曆來各宗所用援引之重要論典,如天颱宗之《四教義》捲十二,即尊之為“大乘通論”。故《大智度論》被學術界和佛教界共譽為“論中之王”,是一部頗具權威的佛學論典。
近年來,研究和讀誦《大智度論》之風氣亦很濃厚,除各級佛學院校及研究機構外,隨著許多大專院校宗教學及宗教所的建立,《大智度論》受到特彆重視。然而,書市上除上海古籍齣版社1991年據《影印宋磧砂版大藏經》影印的《大智度論》外,大陸未見校勘整理過的簡體版《大智度論》齣版的消息。颱灣民間流傳有數種坊本,且用新式分段排版。敦煌及新疆等地所發掘之手寫本,題名《摩訶般若波羅蜜優婆提捨》。用現行本與古寫本互相校閤,則知現行本中有不少脫誤之處。故本次整理齣版之《大智度論》,以宋版《磧砂藏》中的《大智度論》為主,參閱颱灣友人簡豐文先生所贈之佛陀教育基金會印刷之明版《大智度論》及《高麗藏》《大正藏》所收之《大智度論》作校勘。為瞭供讀者和研究者方便檢索,《〈大智度論〉校勘》在每捲捲首增加瞭“內容提示”。全書邀請成都國學研究會專傢團成員、前巴蜀書社社長、四川語言研究學術委員會主任楊宗義編審作瞭校審,以此奉獻給讀者。
弘 學
2013年12月
摩訶般若波羅蜜經釋論序
常安釋僧叡 述
夫萬有本於生生,而生生者無生;變化兆於物始,而始始者無始。然則無生無始,物之性也:生始不動於性,而萬有陳於外;悔吝生於內者,其唯邪思乎?正覺有以見邪思之自起,故阿含為之作;知滯有之由惑,故般若為之照。然而照本希夷,津涯浩汗;理超文錶,趣絕思境。以言求之,則乖其深;以智測之,則失其旨!二乘所以顛沛於三藏;雜學所以曝鱗於龍門者,不其然乎?是以馬鳴起於正法之餘,龍樹生於像法之末。正餘易弘,故直振其遺風,瑩拂而已;像末多端,故乃寄跡凡夫,示悟物以漸。又假照龍宮,以朗搜玄之慧;托聞幽秘,以窮微言之妙。爾乃憲章智典,作茲釋論。其開夷路也,則令大乘之駕,方軌而直入;其辯實相也,則使妄見之惑,不遠而自復。其為論也,初辭擬之,必標眾異以盡美;卒成之終,則舉無執以盡善。釋所不盡,則立論以明之;論其未辯,則寄摺中以定之。使靈篇無難喻之章,韆載悟作者之旨,信若人之功矣!有鳩摩羅耆婆法師者,少播聰慧之聞,長集奇拔之譽;纔舉則亢標萬裏,言發則英辯榮枯;常杖茲論焉“焉”字,疑是“為”字之訛淵鏡,憑高緻以明宗。以秦弘始三年,歲次星紀,十二月二十日,自姑臧至長安。秦王虛襟,既已蘊在昔見之心,豈徒則悅而已!晤言相對,則淹留終日;研微造盡,則窮年忘倦。又以晤言之功雖深,而恨獨得之心不曠;造盡之要雖玄,而惜津梁之勢未普。遂以莫逆之懷,相與弘兼忘之慧。乃集京師義業沙門,命公卿賞契之士,五百餘人,集於渭濱逍遙園堂。鑾輿佇駕於洪涘,禁禦息警於林間。躬覽玄章,考正名於梵本;谘通津要,坦夷路於來踐。經本既定,乃齣此釋論。論之略本,有十萬偈,偈有三十二字,並三百二十萬言。梵夏既乖,又有煩簡之異;三分除二,得此百捲;於大智三十萬言,玄章婉旨,朗然可見。歸途直達,無復惑趣之疑,以文求之,無間然矣。故天竺傳雲:像正之末,微馬鳴、龍樹,道學之門,其淪胥溺喪矣!其故何耶?實由二末契微,邪法用盛;虛言與實教並興,嶮徑與夷路爭轍。始進者化之而流離,嚮道者惑之而播越,非二匠其孰與正之!是以天竺諸國,為之立廟,宗之若佛。又稱而詠之曰:“智慧日已頹,斯人令再曜;世昏寢已久,斯人悟令覺!”若然者,真可謂功格十地,道侔補處者矣。傳而稱之,不亦宜乎?幸哉!此中鄙之外,忽得全有此論;梵文委麯,皆如初品。法師以秦人好簡,故裁而略之;若備譯其文,將近韆有餘捲。法師於秦語大格,唯譯一往;方言殊好,猶隔而未通。苟言不相喻,則情無由比;不比之情,則不可以托悟懷於文錶;不喻之言,亦何得委殊途於一緻?理固然矣!進欲停筆爭是,則交競終日,卒無所成;退欲簡而便之,則負傷於穿鑿之譏。以二三唯案譯而書,都不備飾;幸冀明悟之賢,略其文而挹其玄也。
大智度論校勘(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