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5-09
“文學作品中的人和事,總是在雲裏霧裏,真真假假……雲裏霧裏,是它感性的一麵。幾個月後再看一遍,就可以把雲霧撥開。抒情詩是作者的交心運動,長篇小說是作者指揮的人性大演習。人心不同,各如其麵,人與人不一樣,你要同中求異;人與人也有共同的規律可尋,你又要異中求同。”
——王鼎鈞
“作文一定要起承轉閤嗎?”“如何立意?”“什麼纔是恰當的比喻?”“怎樣發現和運用材料?”……本書發掘十九個問題,以問答的形式,豐富的舉例,解答學習作文的睏惑。其中有方法和技巧,更有人生的經驗和識見。
王鼎鈞,山東省蘭陵人,1925 年齣生於一個傳統的耕讀之傢;1949年到颱灣,服務於(颱灣)中國廣播公司,還曾擔任過多傢報社副刊主編;1979 年應聘至美國的大學任教,之後定居紐約至今。
王鼎鈞的創作生涯長達半個多世紀,著作近四十種。從六十年代早期的作品到1975 年《開放的人生》,再到八十年代初期《作文七巧》,其“人生四書”、“作文四書”等作品在颱灣銷行極廣,至今不衰。
自七十年代末期起,王鼎鈞開始瞭《碎琉璃》等獨樹一幟的文學創作;1988 年《左心房漩渦》齣版之後,更被譽為“當之無愧的散文大師”。
從1992 年至2009 年,王鼎鈞曆時十七年陸續發錶“迴憶錄四部麯”。這四捲書融人生經曆、審美觀照與深刻哲思於一體,顯示一代中國人的因果糾結、生死流轉。
王鼎鈞作品係列:作文十九問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王鼎鈞作品係列:作文十九問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甲骨的書,早在3000多年前的殷代後期,當時紙尚未發明,人們就地取材,以龜甲和獸骨為材料,把內容刻在龜甲或獸骨上,這就是甲骨的書。石頭的書在古代,石頭也用來作書寫材料,甚至將整篇作品或整部著作刻於石上。簡牘的書簡牘是對我國古代遺存下來的寫有文字的竹簡與木牘的概稱。縑帛的書,縑帛是絲織物,輕軟平滑,易於著墨,幅的長短寬窄可以根據文字的多少來剪裁,而且可隨意摺疊或捲起,攜帶方便,可以彌補簡牘。古代寫本書在紙發明初期,紙書並未完全取代簡牘與縑帛圖書,而是三者並用。此外,還有宋至清代的印本圖書到現代的電子書。
評分特彆好,終於集齊瞭。很喜歡
評分《明代的漕運》係黃仁宇先生的博士學位論文,也是他的一部學術專著。全書以紮實的數據和考證為基礎,還原明代的漕糧運輸圖景和漕運管理方式,並由此觸及明代的政府模式、官場慣例、經濟製度、地理環境、工藝技術和思想觀念等諸多方麵,暴露齣明廷依靠漕運作為國庫收入主要渠道長達兩個世紀,其背後的主導思想觀念,通過剝繭地分析更進一步指齣:為何一個政 都遠優於西方的國度,卻未能迎來現代文明
評分買到的都是選過,鍾愛哦!
評分聽說這本書對於寫作非常有幫助,所以在老師和同學推薦下買來看看,書本到瞭很開心,京東小哥送貨的速度很給力,這次也是乘著減價力度買的,很滿意呢?~
評分好書,值得一看,很受啓發。
評分很喜歡王老的書,趁著活動收藏瞭,留著慢慢看。
評分不給人幫助遭人狠,強調自己幫瞭彆人一樣遭人恨
評分買到的都是選過,鍾愛哦!
王鼎鈞作品係列:作文十九問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