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

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日] 徳丸浩 著,赵文,刘斌 译
图书标签:
  • Web安全
  • 应用安全
  • 渗透测试
  • 漏洞分析
  • 安全开发
  • OWASP
  • HTTP
  • JavaScript
  • SQL注入
  • XSS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7047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5370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78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Web应用安全指南》系日本Web安全德丸浩所创,是作者从业多年的经验总结。作者首先简要介绍了Web应用的安全隐患以及产生原因,然后详细介绍了Web安全的基础,如HTTP、会话管理、同源策略等。此外还重点介绍了Web应用的各种安全隐患,对其产生原理及对策进行了详尽的讲解。最后对如何提高Web网站的安全性和开发安全的Web应用所需要的管理进行了深入的探讨。《Web应用安全指南》可操作性强,读者可以通过下载已搭建的虚拟机环境亲自体验书中的各种安全隐患。
  《Web应用安全指南》适合Web相关的开发人员特别是安全及测试人员阅读。

作者简介

  德丸浩<作者>,2008年创立HASH咨询公司,任董事长。主要从事网络安全性的诊断与咨询工作,并在工作之余通过博客普及网络安全知识。兼任KYOCERA Communication Systems股份有限公司技术顾问、独立行政法人信息处理推进机构(IPA)兼职研究员。Twitter ID为@ockeghem。


  赵文<译者>,程序员,Ruby 语言爱好者。图灵电子书《关于 mruby 的一切》译者。


  刘斌<译者>,程序员,关注于后台开发,Java/Ruby爱好者。

目录

第1章 什么是 Web应用的安全隐患

1-1 安全隐患即“能用于作恶的Bug”

1-2 为什么存在安全隐患会有问题

1-3 产生安全隐患的原因

1-4 安全性 Bug与安全性功能

1-5 本书的结构

第2章 搭建试验环境

2-1试验环境概要

2-2 安装 VMware Player 

2-3 安装虚拟机及运行确认

2-4 安装 Fiddler

参考:虚拟机的数据一览

参考:如果无法连接试验环境的POP3服务器

第3章 Web 安全基础:HTTP、会话管理、同源策略

3-1 HTTP 与会话管理

3-2 被动攻击与同源策略

第4章 Web应用的各种安全隐患

4-1 Web 应用的功能与安全隐患的对应关系

4-2 输入处理与安全性

4-3 页面显示的相关问题

4.3.1 跨站脚本(基础篇)

4.3.2 跨站脚本(进阶篇)

4.3.3 错误消息导致的信息泄漏

4-4 SQL 调用相关的安全隐患

4.4.1 SQL 注入

4-5 关键处理中引入的安全隐患

4.5.1 跨站请求伪造(CSRF)

4-6 不完善的会话管理

4.6.1 会话劫持的原因及影响

4.6.2 会话 ID可预测

4.6.3 会话 ID嵌入URL

4.6.4 固定会话 ID

4-7 重定向相关的安全隐患

4.7.1 自由重定向漏洞

4.7.2 HTTP 消息头注入

4.7.3 重定向相关的安全隐患总结

4-8 Cookie 输出相关的安全隐患

4.8.1 Cookie 的用途不当

4.8.2 Cookie 的安全属性设置不完善 

4-9 发送邮件的问题

4.9.1 发送邮件的问题概要

4.9.2 邮件头注入漏洞

4-10 文件处理相关的问题

4.10.1 目录遍历漏洞

4.10.2 内部文件被公开

4-11 调用 OS命令引起的安全隐患

4.11.1 OS 命令注入

4-12 文件上传相关的问题

4.12.1 文件上传问题的概要

4.12.2 通过上传文件使服务器执行脚本

4.12.3 文件下载引起的跨站脚本

4-13 include 相关的问题

4.13.1 文件包含攻击

4-14 eval 相关的问题

4.14.1 eval 注入 

4-15 共享资源相关的问题

4.15.1 竞态条件漏洞

第5章 典型安全功能

5-1 认证 

5.1.1 登录功能

5.1.2 针对暴力破解攻击的对策

5.1.3 密码保存方法

5.1.4 自动登录

5.1.5 登录表单

5.1.6 如何显示错误消息

5.1.7 退出登录功能

5.1.8 认证功能总结

5-2账号管理

5.2.1 用户注册

5.2.2 修改密码

5.2.3 修改邮箱地址

5.2.4 密码找回

5.2.5 账号冻结

5.2.6 账号删除

5.2.7 账号管理总结

5.3 授权

5.3.1 什么是授权

5.3.2 典型的授权漏洞

5.3.3 授权管理的需求设计

5.3.4 如何正确实现授权管理

5.3.5 总结

5.4 日志输出

5.4.1 日志输出的目的

5.4.2 日志种类

5.4.3 有关日志输出的需求

5.4.4 实现日志输出

5.4.5 总结

第6章 字符编码和安全

6-1 字符编码和安全概要

6-2 字符集

什么是字符集

ASCII 和ISO-8859-1

JIS 规定的字符集

微软标准字符集 

Unicode

GB2312 

GBK

GB18030

不同字符相同编码的问题

字符集的处理引起的漏洞

6-3 字符编码方式

什么是编码方式

Shift_JIS

EUC-JP

ISO-2022-JP

UTF-16 

UTF-8 

GB2312

GBK

GB18030

6-4 由字符编码引起的漏洞总结

字符编码方式中非法数据导致的漏洞

对字符编码方式处理存在纰漏导致的漏洞

在不同字符集间变换导致的漏洞

6-5 如何正确处理字符编码 

在应用内统一使用的字符集

输入非法数据时报错并终止处理

处理数据时使用正确的编码方式

专栏  调用 htmlspecialchars函数时必须指定字符编码方式

输出时设置正确的字符编码方式

其他对策:尽量避免编码自动检测

6-6 总结

第7章 如何提高 Web网站的安全性

7-1 针对 Web服务器的攻击途径和防范措施

7.1.1 利用基础软件漏洞进行攻击

7.1.2 非法登录

7.1.3 对策

7-2 防范伪装攻击的对策

7.2.1 网络伪装的手段

7.2.2 钓鱼攻击

7.2.3 Web 网站的伪装攻击对策

7-3 防范网络监听、篡改的对策

7.3.1 网络监听、篡改的途径

7.3.2 中间人攻击

7.3.3 对策

7-4 防范恶意软件的对策

7.4.1 什么是 Web网站的恶意软件对策

7.4.2 恶意软件的感染途径

7.4.3 Web 网站恶意软件防范对策概要

7.4.4 如何确保服务器不被恶意软件感染

7-5 总结

第8章 开发安全的 Web应用所需要的管理

8-1 开发管理中的安全对策概要

8-2 开发体制

开发标准的制定

教育培训

8-3 开发过程

8.3.1 规划阶段的注意事项

8.3.2 招标时的注意事项

8.3.3 需求分析时的注意事项

8.3.4 概要设计的推进方法

8.3.5 详细设计和编码阶段的注意事项

8.3.6 安全性测试的重要性及其方法

8.3.7 Web 健康诊断基准

8.3.8 承包方测试

8.3.9 发包方测试(验收)

8.3.10 运维阶段的注意事项

8-4 总结

精彩书摘

  第1章
  什么是 Web应用的 安全隐患
  本章将对“安全隐患”这一贯穿全书的主题加以概述,包 括什么是安全隐患,安全隐患会带来哪些问题,安全隐患 是如何产生的,等等。本章最后会给出全书的结构和学习方法。
  1.1 安全隐患即“能用于作恶的Bug”
  程序Bug对于开发者来说如同家常便饭。应用程序有了Bug,就会出现各种不正常的现象。例如,显示出错误的结果、需要进行的处理迟迟不能结束、网页布局错乱、响应速度极为缓慢等。而这其中,有一种Bug能被恶意利用。此类Bug被称为安全隐患(Vulnerability),有时也被称为安全性Bug。
  以下是一些恶意利用的常见案例。
  未经许可浏览用户个人信息等隐私信息
  篡改网站的内容
  使网页浏览者的计算机感染病毒
  伪装成他人来窥探用户的隐私信息、发布文章、在线购物、肆意转账等
  使目标网站不能被访问
  在网络游戏中让自己达到无敌状态,或非法获得游戏中的装备道具
  在确认自己的个人信息时,能看到别人的个人信息A
  如同程序员对一般的Bug(无奈地)习以为常一样,Web应用程序开发者对安全隐患也同样已经司空见惯。倘若开发Web应用程序时对安全隐患一无所知,就会开发出能被用来进行上述恶举的网站。针对这一问题,本书将从原理到具体对策,来详细讲述如何在开发Web应用时杜绝安全隐患。
  A  能看到其他用户个人信息的Bug虽不是故意作恶,但由此而偶然造成的不良后果也被视为安全隐患。
  1.2 为什么存在安全隐患会有问题
  为什么存在安全隐患会有问题,这是个越思考就越深入的课题。接下来,就让我们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必须杜绝安全隐患的原因。
  ◆经济损失
  应杜绝安全隐患的原因之一为,假如网站的安全隐患被恶意利用,网站的经营者将会蒙受经济损失。典型的损失为以下几项。
  赔偿用户的经济损失
  给用户寄送代金券作为补偿时的花销
  网站暂停运营造成的机会损失
  信誉度下降造成的营业额减少
  此类经济损失的总额有时会高达数十亿日元。
  然而,或许有人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网站的营销规模并不大,上述列举的各项经济损失就会变得相对较小。所以可能有些网站运营方就会采取这种思路:事前不做相应对策,万一出事了就赔偿用户的损失。A
  但是,实际的损失并不仅限于经济损失。
  ◆法律要求B
  《个人信息保护法》是规定网站实施安全性措施的法律。该法第20条规定,拥有超过5000名用户的网站运营方,作为个人信息经营者,有义务实施网站的安全管理措施。
  (安全管理措施)
  第二十条 个人信息经营者,为了安全管理其用户的个人信息,必须采取必要且恰当的措施,防止用户的个人信息被泄漏、删除或损坏。
  安全管理措施的具体内容,由各省厅分别制定规章。其中,“经济产业领域关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指导方针”中,“技术性安全管理措施”中的“‘个人数据访问控制’的实践方法示例”一节中有如下记载。
  A  这种策略被称为“风险自留”。
  B  本节阐述的是日本的相关法律,供中国读者参考。遗憾的是,截至译稿时(2013年9月),中国在网络安全隐患方面还没有推出相应的法律法规。 ——译者注
  检验处理个人信息的系统中引入的访问控制功能的有效性。
  (例如,检验网络应用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也就是说,通过Web系统管理个人信息的运营者受到《个人信息保护法》以及相关规章的约束,承担着对Web应用的安全隐患采取安全管理措施的法律义务。
  ◆对用户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应该意识到,安全隐患造成的事故会给用户带来很多不可逆的伤害。个人信息一旦泄漏,就不可能再回收。账号被盗而导致用户的名誉受损之后,就再也回不到以前的状态了。另外,如果用户的信用卡账号被泄漏,即使赔偿了用户的金钱损失,也不可能完全平抚用户受到的恐慌、不安等精神上的痛苦。换言之,一旦发生了安全事故,就会出现很多金钱无法解决的问题。
  ……

前言/序言

  2011年,索尼遭受了3次大规模攻击,造成7700万PlayStationNetwork(PSN)用户的个人信息泄漏。攻击令PSN网络服务瘫痪了23天,给索尼造成了上亿美元的经济损失。
  2011年12月,国内知名开发者社区CSDN遭到攻击,600万用户账号及明文密码泄漏并在网络上被大量传播。
  2013年3月,全球知名的云笔记应用Evernote遭到攻击,导致5000万用户的邮箱地址和加密密码泄漏。
  写下这篇文字时,又正值全球最大的众筹网站Kickstarter被攻击而导致用户信息被窃取。
  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件无一不在提醒着我们网络安全的重要性。造成这些事件的罪魁祸首或许只是代码中一些不起眼的地方,但引发的影响及后果却骇人听闻。掌握如何在编程时不引入漏洞已成为了Web应用开发者不可或缺的技能。
  然而,当开发者想要系统性地学习Web应用安全时,却发现市面上充斥着以攻击者的视角写作的“XX攻防大全”等书籍,却鲜有站在开发者立场的优秀的权威性书籍可供参考。图灵公司引进的这本《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正好填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缺。
  “在那本‘德丸本’中有透彻的讲解。”这是译者在日本工作期间,向同事询问“什么是CSRF”时得到的答复。没错,“德丸本”就是本书在日本的昵称,几乎在每个Web开发小组的案头都能发现它的身影。
  本书的作者德丸浩先生在日本被誉为“Web应用安全领域第一人”,他在经营着一家Web安全咨询公司的同时,还在博客上笔耕不辍,孜孜不倦地分享着自己Web安全方面的知识,得此称号可谓实至名归。这本书是目前为止德丸浩先生出版的唯一一本图书,可以说是从业多年的经验沉淀下来的精华。
  看过日系技术书的读者,一定会对其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谦虚谨慎等特点印象深刻,本书也不例外。SQL注入、XSS、CSRF等对于Web开发人员来说耳熟能详却可能一知半解的术语,都将在这本书中详细剖析。本书既适合从头到尾通读来进行系统性学习,也适合作为参考书时常查阅。
  最后,再一次感谢图灵文化的编辑们能将这本书引入到国内。感谢另一位译者刘斌的辛勤付出,使得本书能够成功地问世。还要感谢妻子马超对我使用业余时间进行翻译工作的鼓励和支持。
  希望本书能够让您受益。
  赵文
  2014年2月于无锡


《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 洞悉现代数字安全新格局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Web应用已成为企业运营、信息传播以及个人互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们承载着敏感数据,支撑着关键业务,其安全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书《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正是应时而生,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实用的Web应用安全知识体系,帮助开发者、安全工程师、IT管理者以及所有关心Web应用安全的人士,构建起坚固的安全壁垒,抵御日益复杂的网络威胁。 本书内容涵盖了Web应用安全领域最核心、最前沿的议题,其结构设计严谨,逻辑清晰,力求将晦涩的技术概念以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我们首先从Web应用的基础架构入手,深入剖析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交互机制,以及常见的Web技术栈(如HTML、CSS、JavaScript、PHP、Python、Java、.NET等)在安全方面的潜在风险。理解这些基础,是构建安全Web应用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接下来,本书将重点剖析那些困扰着无数Web应用的经典安全漏洞,并给出详尽的原理分析、攻击手段演示以及防御策略。我们不会止步于理论的陈述,而是会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让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些漏洞的危害。 注入类漏洞(Injection Flaws):这是Web应用安全中最常见、最危险的一类漏洞。我们将详细讲解SQL注入、命令注入、LDAP注入、XPath注入等,深入分析攻击者如何利用不安全的输入处理机制,在Web应用中执行任意代码或访问敏感数据。本书将详细阐述不同类型注入的探测方法、利用技巧,以及最关键的,如何通过参数化查询、输入验证、输出编码等手段,有效防止这些攻击。特别地,我们会对OWASP Top 10中长期占据首位的SQL注入进行最为详尽的解读,包括各种绕过技巧和最新的防御实践。 跨站脚本攻击(Cross-Site Scripting, XSS):XSS攻击能够窃取用户身份凭证、执行恶意操作,甚至劫持用户会话。本书将区分存储型XSS、反射型XSS和DOM型XSS,分析它们的工作原理和对用户及应用造成的危害。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测试用例,并指导读者如何通过正确地对用户输入进行过滤和编码,以及利用Content Security Policy (CSP) 等技术,将XSS攻击的风险降至最低。 失效的身份认证和会话管理(Broken Authentication and Session Management):身份认证和会话管理是Web应用安全的心脏。本书将深入探讨密码重用、弱密码策略、会话固定、会话劫持、令牌泄露等问题,分析攻击者如何利用这些缺陷来冒充合法用户。我们将详细介绍安全的密码存储(如加盐哈希)、多因素认证(MFA)的实现、安全的会话管理机制(如HTTPS Only、Secure Flag、HttpOnly Flag、短会话超时、定期重置会话ID)等,以确保用户身份的可靠性和会话的安全性。 不安全的直接对象引用(Insecure Direct Object References, IDOR):IDOR允许攻击者绕过授权检查,直接访问不属于自己的资源。本书将通过实际场景,演示攻击者如何通过修改URL参数、请求头等方式来利用IDOR漏洞。我们将强调在访问资源前进行严格的授权检查的重要性,并提供实现细粒度访问控制的最佳实践。 安全配置错误(Security Misconfiguration):Web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数据库以及云平台等不安全的默认配置,往往会为攻击者敞开大门。本书将系统性地梳理各种常见的安全配置错误,包括不必要的服务暴露、弱默认密码、错误信息泄露、不安全的HTTP头部设置等,并提供针对性的加固措施,指导读者如何最小化攻击面。 敏感数据泄露(Sensitive Data Exposure):无论是在传输过程中还是在存储过程中,敏感数据的泄露都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本书将详细阐述HTTPS/TLS协议的正确使用、公钥基础设施(PKI)、数据加密(如AES、RSA)、密钥管理等技术,确保用户数据、交易信息、个人身份信息等敏感数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得到充分保护。 XML外部实体注入(XML External Entities, XXE):XXE漏洞允许攻击者读取服务器上的任意文件、执行内部系统命令,甚至发动远程代码执行攻击。本书将剖析XML解析器的安全风险,并提供配置XML解析器以禁用外部实体、进行严格的输入验证等防御方法。 访问控制失效(Broken Access Control):除了IDOR,本书还将深入探讨其他形式的访问控制失效,例如权限提升、不恰当的访问控制列表(ACL)配置等。我们将强调“最小权限原则”的重要性,并指导读者如何设计和实现健壮的访问控制机制,确保用户只能访问其被授权的资源和功能。 跨站请求伪造(Cross-Site Request Forgery, CSRF):CSRF攻击利用用户的登录会话,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执行恶意请求。本书将深入分析CSRF的原理,并详细介绍Token(如CSRF Token)验证、SameSite Cookie属性、Referer校验等防御技术。 使用含有已知漏洞的组件(Using Components with Known Vulnerabilities):现代Web应用广泛依赖第三方库和框架。本书将强调及时更新和管理这些组件的重要性,介绍如何利用安全扫描工具(如OWASP Dependency-Check、Snyk)来识别和修复已知的安全漏洞,从而避免被攻击者利用。 除了上述经典漏洞,本书还紧跟Web应用安全发展的最新趋势,深入探讨了以下议题: API安全:随着微服务架构和SPA(Single Page Application)的普及,API已成为Web应用的核心。本书将详细讲解RESTful API、GraphQL API的安全挑战,包括身份认证、授权、速率限制、数据验证等,并提供针对性的安全设计模式和实践。 DevSecOps与安全左移:将安全融入开发生命周期的早期阶段(Shift-Left Security)是构建安全Web应用的关键。本书将介绍DevSecOps的理念和实践,包括安全编码规范、静态应用安全测试(SAST)、动态应用安全测试(DAST)、交互式应用安全测试(IAST)以及软件组成分析(SCA)等工具和方法,帮助企业实现从代码编写到部署的全流程安全保障。 容器与云原生安全:Docker、Kubernetes等容器化技术以及AWS、Azure、GCP等云平台的广泛应用,带来了新的安全挑战。本书将探讨容器镜像安全、Kubernetes安全配置、云存储安全、IAM(Identity and Access Management)最佳实践等,帮助读者构建安全的云原生Web应用。 Web应用防火墙(WAF)与入侵检测/防御系统(IDS/IPS):本书将深入剖析WAF和IDS/IPS的工作原理,分析它们在Web应用安全防护中的作用,并指导读者如何有效地配置和利用这些安全设备,以增强整体安全防御能力。 安全审计与日志分析:详细的日志记录和有效的日志分析是发现安全事件、进行事后追溯和审计的关键。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设计合理的日志策略,以及利用日志分析工具来识别异常行为和潜在威胁。 社交工程与物理安全:虽然本书主要聚焦于技术层面,但我们也无法忽视人为因素在安全中的作用。本书将简要提及社交工程的常见手法,以及与Web应用安全相关的物理安全考虑,强调人员安全意识的重要性。 本书的编写团队由一群在Web应用安全领域拥有深厚理论功底和丰富实战经验的专家组成。他们不仅精通各种攻击技术,更擅长于将复杂的安全概念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本书的语言风格力求严谨、客观,并辅以大量的图表、代码示例和实际案例,以便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书中的知识。 《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套引领读者构建安全思维、掌握安全技能的系统性训练。无论您是初涉Web安全领域的新手,还是经验丰富的安全专家,本书都将是您提升Web应用安全能力,应对未来挑战的宝贵资源。拥抱安全,就是拥抱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在对业务逻辑层面的安全分析上,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我一直以为Web安全就是关注那些技术性的漏洞,比如SQL注入、文件上传等等,但这本书却把视角拓宽到了业务逻辑的层面,让我意识到很多看似不起眼的功能点,在安全攻防中却可能是关键的突破口。它详细分析了诸如权限控制绕过、越权访问、支付逻辑篡改、订单劫持等一系列源自业务流程设计缺陷的安全问题,并且用大量的真实案例进行佐证,读起来非常有代入感。书中对如何进行业务逻辑安全评审的流程和方法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比如如何通过梳理业务流程、识别关键数据、分析用户行为等方式来挖掘潜在的风险点。这一点对我来说尤其重要,因为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往往会花费大量时间在技术漏洞的修复上,却忽略了业务逻辑本身的脆弱性,而一旦业务逻辑出现问题,其造成的损失可能比技术漏洞更为严重。这本书就像是一个优秀的侦探,指导我如何一步步剥开业务的层层外衣,找到隐藏在深处的安全隐患。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是一本思考安全问题的“思维指南”,让我学会用更全面的视角去看待Web应用的安全性。

评分

我之前在安全领域摸爬滚打多年,自认为对Web应用安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在阅读《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这本书时,还是被其中一些独特的视角和前瞻性的内容所吸引。这本书并没有止步于讲解已有的攻击和防御手段,而是花了大量的篇幅去探讨Web安全的发展趋势和未来挑战。比如,它对微服务架构下的安全挑战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服务间通信安全、API安全、容器安全等,并且提出了一些创新的解决方案。此外,书中还对人工智能在Web安全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包括如何利用AI进行威胁检测、漏洞挖掘,以及AI本身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这种对未来趋势的洞察,让我意识到Web安全领域一直在不断发展,学习永无止境。书中对于一些新兴技术,比如GraphQL、WebSockets的安全问题,也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且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我这样需要紧跟技术前沿的从业者来说,非常有价值。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指南”,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智者,在和我分享他对Web安全未来的思考和预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Web安全的理解又提升了一个层次,并且对未来的学习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规划。

评分

这本《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简直是把我从技术小白的泥潭里拉了出来!之前做项目,虽然知道安全重要,但总感觉是空中楼阁,摸不着边际。拿到这本书,就像抓到了一根救命稻草。它没有上来就讲那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而是从最基础的XSS、SQL注入这些常见的漏洞开始,讲得特别透彻。而且,它不只是告诉你“是什么”,更告诉你“为什么会这样”,比如攻击者是如何利用某些特性来绕过防御的,背后的原理是什么。书中还附带了很多实际的代码示例,我可以直接拿来跑,亲身体验漏洞的存在,再结合书里的讲解,理解起来就事半功倍了。最让我惊喜的是,它还提供了很多防御措施的实现细节,不仅仅是“要这样做”,更是“如何具体地做到”。比如,对于CSRF,它不仅解释了原理,还给出了使用Token、Referer校验等多种方法的具体代码实现和注意事项。这种实践性的指导,对于我这样需要将理论转化为实际操作的人来说,简直太宝贵了。我花了好几天时间,跟着书里的案例一步步操作,感觉自己的安全意识和实操能力都有了质的飞跃。现在再看以前的代码,总能发现一些潜在的安全隐患,这在我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这本书的结构也很清晰,从入门到进阶,循序渐进,不会让人感到 overwhelm。而且,语言风格很友好,即使是比较复杂的技术概念,也能用相对易懂的方式表达出来。

评分

我之前一直在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介绍Web应用安全各个方面的书籍,而《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这本书的深度和广度都非常惊人。它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攻击手法,而是深入剖析了Web安全背后的底层原理。例如,在讲解HTTP协议的安全时,它不仅提到了HTTPS的重要性,还详细解释了SSL/TLS的握 ক্ষমতা,包括证书的生成、握手过程、加密算法等等。对于一些相对冷门但又至关重要的安全领域,比如WebAssembly的安全、Service Worker的安全、甚至IoT设备与Web应用的交互安全,这本书也都有涉及,并且提供了相当深入的分析。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于各种安全防御措施的介绍,都不仅仅是简单罗列,而是会追溯其设计初衷,解释其工作原理,并分析其局限性。比如,在讲到内容安全策略(CSP)时,它会详细解释CSP指令的含义,如何配置CSP来抵御XSS攻击,同时也会指出CSP可能带来的副作用,以及如何进行精细化的配置。这种深入浅出的讲解方式,让我对Web安全的理解不再是零散的知识点,而是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经历了一场由浅入深的知识洗礼,让我对Web安全有了更加深刻和全面的认识。

评分

作为一个项目负责人,我需要确保我负责的Web应用能够抵御各种潜在的攻击。而《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这本书,给我提供了非常实用的指导和参考。《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这本书,在团队协作和安全流程建设方面,给我提供了非常清晰的思路。《Web应用安全权威指南》这本书,它提供了一套非常系统化的方法论,能够指导我如何从项目的早期阶段就将安全融入到开发流程中。书中详细阐述了需求分析阶段的安全考虑、设计阶段的安全模式、编码阶段的安全实践、测试阶段的安全审计,以及部署和运维阶段的安全加固。特别是关于安全测试的部分,它不仅介绍了渗透测试、漏洞扫描等技术手段,还强调了代码审计、静态分析等早期发现问题的方法。最让我觉得难能可贵的是,书中还提供了很多关于如何建立安全意识培训、如何进行漏洞管理、如何响应安全事件等方面的建议。这些都是我作为项目负责人经常需要面对的问题。有了这本书作为指导,我能够更有条理地规划团队的安全工作,明确每个阶段的安全目标和责任人,从而有效地降低项目面临的安全风险。这本书让我明白,Web安全不是某一个人的责任,而是整个团队的共同任务,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流程来保障。

评分

我很喜欢!还得买这样专业的!

评分

本评论没有参考价值!

评分

公司购买,还没全看,紫薯紫薯

评分

还没来得及看,书外形不错

评分

在京东购物放心,速度快,值得信赖。

评分

之前的我也是这样)。此书的意义在于,它让你知道,HTTP不仅只有一个简单的GET,HTTP可以做为一种通用的分布式编程的协议。现如今Web上大行其道的所谓Restful Web Service,其基础就是HTTP,而提出Rest这个概念的Roy Fielding,也是HTTP协议(RFC2616)的主要作者之一

评分

讲的很全面,书里有很多配图

评分

据说很好,看目录不错

评分

加强安全意识 好好学一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