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会计

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会计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命题研究中心 编
图书标签:
  • 注册会计师
  • 会计
  • 教材
  • 辅导书
  • 2015年
  • 图解版
  • 全国统一考试
  • CPA
  • 财务会计
  • 会计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380739
版次:1
商品编码:11615004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全国注册会计师考试专用辅导教材系列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会计》是专门针对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科目而编写的同步辅导用书。本书以注册会计师考试委员会发布的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为依据,并充分结合该学科的学习特点,以会计学科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基础,将各章节的考点提炼出来,并通过具有逻辑性的表格全面展示考试内容,帮助考生从纷繁冗杂的文字叙述中摆脱出来,轻松且条理清晰地把握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此外,《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会计》还在各个考点后配以历年考试真题和经典习题,并给予详细解答,使考生达到边学边练,强化记忆的目的。  《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专用辅导教材(图解版):会计》适合参加2015年度注册会计师全国统一考试会计科目考试的考生复习备考之用。相信通过本书的学习,考生将加深对考试内容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顺利通过考试。

作者简介

  李玉环,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教授博导
  吴曦,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副教授博士
  奚淑琴,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
  方文彬,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教授博士
  张金辉,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教授
  邢铭强,兰州商学院会计学院副教授博士后

目录

第一章 总论 /1
第一节 会计概述 /1
考点 会计的定义和作用 /1
第二节 财务报告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与会计基础 /1
考点1 财务报告目标 /1
考点2 会计基本假设 /2
考点3 会计基础 /3
第三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
考点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3
第四节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5
考点1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 /5
考点2 会计要素计量属性及其应用原则 /7
第五节 财务报告 /8
考点 财务报告的概念、含义及构成 /8

第二章 金融资产 /9
第一节 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9
考点 金融资产的定义和分类 /9
第二节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资产 /10
考点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
融资产概念、特征及会计处理 /10
第三节 持有至到期投资 /11
考点 持有至到期投资概念、特征及会计处理 /11
第四节 贷款和应收款项 /14
考点 贷款和应收款项概念及会计处理 /14
第五节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15
考点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概念和会计处理 /15
第六节 金融资产减值 /21
考点 金融资产减值确认及计量 /21
第七节 金融资产转移 /23
考点1 金融资产转移概述 /23
考点2 金融资产转移的确认与计量 /24

第三章 存货 /27
第一节 存货的确认与初始计量 /27
考点1 存货的概念与确认条件 /27
考点2 存货的初始计量 /28
第二节 发出存货的计量 /30
考点1 发出存货成本的计量方法 /30
考点2 各类存货成本的结转 /32
第三节 期末存货的计量 /32
考点1 存货期末计量原则 /32
考点2 存货的可变现净值 /33
考点3 存货期末计量的具体方法 /35
考点4 存货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38

第四章 长期股权投资 /39
第一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39
考点1 长期股权投资的初始计量 /39
考点2 企业合并形成的长期股权投资 /40
考点3 企业合并以外其他方式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43
考点4 投资成本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利润的处理 /44
第二节 长期股权投资的后续计量 /44
考点1 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 /44
考点2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 /46
考点3 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 /52
第三节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及处置/54
考点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 /54
考点2 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 /59

第五章 固定资产 /68
第一节 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68
考点1 固定资产的确认 /68
考点2 固定资产的初始计量 /68
第二节 固定资产的后续计量 /70
考点1 固定资产折旧方法与会计处理 /70
考点2 固定资产后续支出 /73
第三节 固定资产的处置 /74
考点 固定资产处置的会计处理 /74

第六章 形资产 /76
第一节 形资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76
考点1 形资产的确认 /76
考点2 形资产的初始计量 /77
第二节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79
考点 内部研究开发费用的确认和计量 /79
第三节 形资产的后续计量 /81
考点1 形资产后续计量的原则 /81
考点2 形资产后续计量 /82
第四节 形资产的处置 /83
考点 形资产的处置 /83

第七章 投资性房地产 /87
第一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特征与范围 /87
考点1 投资性房地产的定义及特征 /87
考点2 投资性房地产的范围 /87
第二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89
考点1 投资性房地产的确认和初始计量 /89
考点2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支出 /91
第三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91
考点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 /91
第四节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和处置 /95
考点1 投资性房地产的转换形式和转换日 /95
考点2 投资性房地产转换 /96
考点3 投资性房地产的处置 /99

第八章 资产减值 /100
第一节 资产减值概述 /100
考点1 资产减值概述 /100
考点2 资产减值的测试 /101
第二节 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 /102
考点1 资产可收回金额估计的基本方法 /102
考点2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净额的估计/103
考点3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的估计 /103
考点4 折现率的预计 /104
考点5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预计 /105
第三节 资产减值损失的确认与计量 /106
考点 资产减值损失确认与计量的一般原则及账务处理 /106
第四节 资产组的认定及减值处理 /107
考点1 资产组的认定 /107
考点2 资产组减值测试 /107
考点3 总部资产的减值测试 /108
第五节 商誉减值测试与处理 /109
考点 商誉减值测试的方法与会计处理 /109

第九章 负债 /111
第一节 流动负债 /111
考点1 短期借款与应付票据的核算 /111
考点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
金融负债 /112
考点3 应付及预收款项的核算 /114
考点4 职工薪酬的核算 /114
考点5 增值税的核算 /118
考点6 消费税、营业税和其他税费的核算 /120
考点7 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核算/121
第二节 非流动负债 /122
考点1 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122
考点2 应付债券的核算 /123

第十章 所有者权益 /127
第一节 所有者核算的基本要求 /127
考点 权益工具、金融负债与混合工具 /127
第二节 实收资本 /127
考点 实收资本的会计处理 /127
第三节 资本公积 /130
考点 资本公积的会计处理 /130
第四节 留存收益 /133
考点 留存收益的会计处理 /133

第十一章 收入、费用和利润 /139
第一节 收入 /139
考点1 收入的定义及其分类 /139
考点2 销售商品收入 /140
考点3 提供劳务收入 /144
考点4 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 /148
考点5 建造合同收入 /149
第二节 费用 /156
考点1 费用的概念及其分类 /156
考点2 期间费用的分类 /157
第三节 利润 /158
考点1 利润的构成 /158
考点2 营业外收支的会计处理 /160
考点3 本年利润的会计处理 /161

第十二章 财务报告 /166
第一节 财务报告概述 /166
考点1 财务报表的定义和构成 /166
考点2 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167
第二节 资产负债表 /169
考点1 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及结构 /169
考点2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允许抵销和不得相互抵销的要求 /170
考点3 资产负债表的填列方法 /171
第三节 利润表 /174
考点1 利润表及其结构 /174
考点2 利润表的填列方法 /175
第四节 现金流量表 /180
考点1 现金流量表及其结构 /180
考点2 现金流量表的填列方法 /180
考点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及程序 /184
第五节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186
考点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结构 /186
第六节 附注 /187
考点1 附注的主要内容 /187
考点2 分部报告 /188
考点3 关联方披露 /190
考点4 金融工具的披露 /192
第七节 中期财务报告 /194
考点1 中期财务报告及其构成 /194
考点2 中期财务报告的编制要求 /195
考点3 中期财务报告附注的编制要求 /197

第十三章 或有事项 /199
第一节 或有事项概述 /199
考点1 或有事项的概念和特征 /199
考点2 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 /200
第二节 或有事项的确认和计量 /200
考点1 或有事项的确认 /200
考点2 预计负债 /201
第三节 或有事项会计的具体应用 /203
考点1 未决诉讼或未决仲裁 /203
考点2 债务担保 /204
考点3 产品质量保证 /205
考点4 亏损合同 /206
考点5 重组义务 /207
第四节 或有事项的列报 /210
考点 或有事项的列报 /210

第十四章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12
第一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212
考点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认定 /212
第二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确认和计量 /215
考点1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确认和计量原则 /215
考点2 商业实质的判断 /217
第三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 /218
考点1 以公允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18
考点2 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计量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 /221
考点3 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会计处理/222

第十五章 债务重组 /225
第一节 债务重组的定义和重组方式 /225
考点 债务重组的定义和重组方式 /225
第二节 债务重组的会计处理 /226
考点1 以资产清偿债务 /226
考点2 债务转为资本 /230
考点3 修改其他债务条件 /231
考点4 组合方式的债务重组 /232
第十六章 政府补助 /236




前言/序言


《会计:基础理论与实务精粹》 一、本书内容概览 《会计:基础理论与实务精粹》是一本旨在为读者构建扎实会计知识体系、提升会计实务操作能力的综合性教材。本书内容涵盖会计学的核心概念、基本原理、重要核算方法以及最新的会计准则与实务应用,力求通过清晰的逻辑、严谨的论述和丰富的案例,帮助读者透彻理解会计的本质,熟练掌握会计工作的流程与技巧。 二、第一篇:会计基础理论 本篇是全书的基石,旨在为读者建立系统的会计学思维框架。 第一章 会计概述 1.1 会计的定义与目标 深入剖析会计的经济本质,阐述其作为经济信息系统的重要作用。 详细介绍会计的主要目标,包括为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有用信息,以及为管理者提供经营决策和绩效评价的依据。 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阐释其各自的特点、服务对象和信息使用者。 1.2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原则 系统讲解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会计基本假设,分析其对会计核算的影响。 详细阐述权责发生制、收付实现制等重要会计原则,并通过对比分析,揭示其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重点解读谨慎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等,以及这些原则如何指导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3 会计要素及其确认与计量 清晰界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内涵。 详细讲解各项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即在何种情况下,一项经济业务才能被记录为特定的会计要素。 介绍不同会计要素的计量基础,如历史成本、公允价值、重置成本、清算价值等,并分析其应用场景和局限性。 第二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法 2.1 资产负债表恒等式 深刻理解“资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这一基本会计恒等式的构成原理。 通过图示与实例,展示各种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帮助读者直观感受会计的平衡关系。 2.2 复式记账法的原理与应用 详细阐述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即“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介绍账户的结构,包括借方、贷方、余额等概念。 通过一系列典型经济业务的记账实例,演示如何运用借贷记账法登记会计凭证、明细账和总账。 讲解试算平衡表的编制原理与作用,以及如何通过试算平衡检查记账的正确性。 第三章 会计科目与会计凭证 3.1 会计科目的设置与分类 介绍会计科目的作用,以及根据会计要素、账户的性质、账户的用途等不同标准进行的分类。 讲解总账科目、明细账科目的设置原则,以及如何根据企业实际业务需求进行细化。 提供常用会计科目的设置示例,帮助读者理解实际操作。 3.2 会计凭证的种类与要求 详细介绍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各类会计凭证的定义、作用和格式要求。 明确会计凭证的填制要求,包括要素齐全、内容真实、字迹清晰、单位和金额准确等。 阐述会计凭证的传递、审核、保管流程,强调其在会计核算中的基础性地位。 3.3 账簿的种类与登记 区分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明细账等不同类型账簿的用途。 详细讲解账簿的启用、登记、结账、过账等操作规范。 强调账簿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与及时性,以及其作为法定会计记录的重要性。 三、第二篇:会计核算实务 本篇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深入讲解各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方法。 第四章 流动资产的核算 4.1 货币资金的核算 讲解库存现金的收支业务核算,包括日常收付、库存盘点等。 详细介绍银行存款的开户、存款、取款、转账等业务的核算,以及银行存款的核对方法。 阐述外币货币资金的核算,包括汇兑损益的计算与处理。 4.2 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与预付款项的核算 讲解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购买、出售及公允价值变动的核算。 深入分析应收账款的确认、计量、坏账准备的计提与转销。 阐述预付款项的核算,以及与长期应收款的区别。 4.3 存货的核算 详细讲解存货的种类、入库、发出及计价方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后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平均法等)。 阐述存货盘点、跌价准备的计提与转销。 介绍发出商品、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第五章 非流动资产的核算 5.1 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 区分股权投资的成本法与权益法,详细讲解不同投资比例下的核算方法。 介绍长期股权投资的减值准备计提。 5.2 投资性房地产的核算 讲解投资性房地产的初始计量与后续计量,以及公允价值模式与成本模式的应用。 5.3 固定资产的核算 详细讲解固定资产的取得、使用、后续支出、减值、盘亏盘盈等的核算。 深入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年数总数法、双倍余额递减法等)及其选择。 阐述固定资产的处置(出售、报废、毁损)的会计处理。 5.4 在建工程的核算 讲解在建工程的发生、资本化支出、减值等。 介绍工程达到预定用途后,如何转入固定资产。 5.5 无形资产的核算 讲解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减值等。 区分不同类型无形资产(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等)的核算特点。 第六章 负债的核算 6.1 短期借款与应付账款的核算 讲解短期借款的发生、偿还、利息等。 详细介绍应付账款的发生、确认、支付、冲销等。 6.2 预收账款与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阐述预收账款的性质、确认与转销。 深入讲解应付职工薪酬的构成,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福利费、社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等,以及各项的核算方法。 6.3 应交税费的核算 详细讲解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税费的计算、确认与缴纳。 介绍计提和缴纳各税费的会计分录。 6.4 长期借款与应付债券的核算 讲解长期借款的发生、利息支付、到期偿还等。 深入分析应付债券的发行、付息、到期处理,以及债券溢价、折价的摊销。 6.5 预计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负债的核算 阐述预计负债的确认条件与计量。 介绍递延所得税负债的产生原因(会计与税法差异),以及其确认与计量。 第七章 所有者权益的核算 7.1 股本(实收资本)与资本公积的核算 讲解股份有限公司股本的形成、变动(增资、减资)的核算。 介绍资本公积的构成,包括资本溢价、资产重组等,以及其使用限制。 7.2 盈余公积与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详细讲解法定盈余公积、任意盈余公积的提取与使用。 阐述未分配利润的形成,以及其分配政策。 7.3 库存股的核算 讲解库存股的收购、注销、转让等。 第八章 收入、费用与利润的核算 8.1 销售收入的核算 详细讲解收入确认原则,以及不同销售模式下的收入确认(商品销售、劳务销售、建造合同等)。 介绍销售折扣、销售退回、销售折让的核算。 8.2 营业成本与营业费用的核算 讲解构成营业成本的要素(如主营业务成本),以及其核算方法。 介绍营业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的构成与核算。 8.3 利润的核算与利润分配 介绍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净利润的计算。 详细阐述利润分配的程序与会计处理。 四、第三篇:财务会计报告 本篇聚焦于财务成果的最终呈现,帮助读者理解和编制财务报表。 第九章 财务报表的编制 9.1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 详细讲解资产负债表的结构、项目构成及填列要求。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根据总账和明细账信息编制资产负债表。 9.2 利润表的编制 介绍利润表的结构(单步式、多步式)及项目构成。 演示如何根据收入、成本、费用等信息编制利润表。 9.3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深入讲解直接法与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 详细阐述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构成与核算。 通过实例演示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9.4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编制 介绍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结构与作用。 演示如何反映各项所有者权益的变动情况。 9.5 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 讲解财务报表附注的重要性,以及常见的披露内容,如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关联方交易、期后事项等。 第十章 财务报表分析基础 10.1 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与方法 阐述财务报表分析在企业管理、投资决策中的重要性。 介绍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基本分析方法。 10.2 主要财务比率分析 详细讲解流动性比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偿债能力比率(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盈利能力比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总资产报酬率、净资产收益率)、营运能力比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通过实例分析,展示如何运用这些比率评估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五、附录 附录一:会计准则要点解读 精选与本书内容紧密相关的最新会计准则要点,提供简明扼要的解读,帮助读者了解会计准则的最新发展。 附录二:常用会计法律法规简介 简要介绍与会计工作相关的基本法律法规,引导读者进一步学习。 六、学习建议 本书内容丰富,逻辑清晰,案例翔实。建议读者在学习过程中,紧密结合理论与实务,深入理解每一项会计核算的处理逻辑,并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模拟练习。通过章节练习和综合案例分析,不断巩固和提升会计技能,最终达到精通会计理论、胜任会计实务的目标。

用户评价

评分

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部体系完整、内容详实的备考工具,它为我建立起了一个清晰的会计知识框架,并在很多关键的专业名词解释上提供了非常权威的定义。我欣赏它在理论深度上所下的苦功,使得我可以建立起对会计本质的理解,而不是仅仅停留在机械记忆的层面。但是,如果仅仅把它当作一本纯粹的“应试秘籍”来看待,可能会感到有些“水土不服”。它更像是导师的精讲课本,而非考前冲刺的“速效药”。对于那些时间紧迫,只想记住公式和套路过关的考生,这本书的“含金量”可能需要通过大量的主动筛选和信息重组才能发挥出来。换句话说,它要求读者具备一定的自我学习规划能力和知识消化能力。如果这本书能更有效地整合历年真题的分析角度,并更清晰地指引读者如何将理论知识“翻译”成考试语言,那么它在同类产品中的竞争力将无可匹敌。目前来看,它更像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需要学习者投入大量的汗水去打磨,才能最终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评分

这本号称“图解版”的会计考试辅导材料,拿到手沉甸甸的,感觉内容量是相当扎实的。我本来期望看到那种大量使用流程图、对比表格和清晰的“考点速览”设计,能让那些抽象的会计概念瞬间变得可视化、易于理解。然而,实际翻阅下来,虽然确实有图表穿插,但整体的编排逻辑似乎更倾向于传统的教材叙事方式,也就是先堆砌理论框架,再辅以例题解析。对于我这种更依赖视觉辅助记忆的学习者来说,初期的阅读体验略显吃力。那些图解,很多时候更像是对文字内容的简单复述,而不是真正起到“图解”应有的那种提炼和升华作用。例如,在处理企业合并或者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这类复杂章节时,我更希望能看到一个精妙的思维导图或者一个从源头到结果的动态流程图,但这里呈现的更多是静态的、偏向书面化的展示。这使得我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脑补”图表背后的逻辑关系上,而不是直接吸收知识点。我希望未来的版本能在“图解”的精细度和布局上再下功夫,真正做到一图胜千言,而不是图文并茂的堆砌。尤其是在涉及新准则变动的部分,图表的更新和精确性是检验其是否与时俱进的关键指标,这方面还需要读者自行去甄别和补充外部信息,这对于备考效率来说是个不小的损耗。

评分

这本书的配套习题部分,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题目的数量是充足的,涵盖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案例分析的各个层面,确保了我们在不同难度级别上都能得到充分的训练。特别是那些模拟考试环境的综合性大题,设计得颇具挑战性,能够有效地模拟考场上的压力和时间限制。但另一方面,我发现部分例题和习题的设置,其情景构建与实际考试中出现的“陷阱”或“迷惑性表述”的风格存在一定的脱节。有时候,题目为了追求难度而设置的情景过于理想化或过于复杂,反而偏离了CPA考试近年来愈发注重实际业务判断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对于一些错误选项的解析,这本书的处理方式显得有些单薄。很多时候,它只是简单地指出“为什么A是错的”,而没有深入剖析“为什么B、C、D这些看似合理的干扰项,在特定会计准则下是绝对不成立的”。这种对干扰项的深入剖析,恰恰是区分高分考生和普通考生的重要环节。如果能对每个选项的逻辑谬误进行“一针见血”的点评,这本书的实战价值将得到质的飞跃。

评分

作为一本“专用辅导教材”,它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自然是首要关注点。在我的使用体验中,对于最新发布的会计准则修订内容和一些监管机构发布的最新指引,这本书的反应速度还是比较及时的。我对比了去年购买的其他资料,这本在某些金融负债重分类的最新处理方式上,确实体现了紧跟政策的努力。这对于我们这些需要完全依据最新准则备考的考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安全感来源。不过,在教材的排版和印刷质量上,我发现了一些小瑕疵。比如,某些章节的公式推导部分,字体大小略有不均,加上纸张的微反光特性,导致在长时间阅读特定数学公式时,眼睛会比较容易疲劳。这虽然是个小问题,但在高强度的刷题过程中,这些微小的物理体验累积起来,对学习专注度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毕竟,我们是在和时间赛跑,任何可能分散注意力的因素都应该被最小化。我希望出版社在后续的印刷过程中,能对纸张的选用和印刷工艺做更精细的控制,以提供一个更舒适的阅读环境。

评分

坦白说,这本书的深度是毋庸置疑的,它覆盖的知识点密度非常高,几乎可以作为一本精炼版的专业参考书来使用。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基础,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和进行高强度应试训练的考生来说,它的价值是显著的。解析部分详尽而严谨,尤其是在处理那些需要精确计算和复杂分录记录的题目时,步骤的拆解非常到位,每一步的会计处理依据都标注得清清楚楚。这为我构建稳固的专业知识体系提供了坚实的支撑。然而,这种深度也带来了一个副作用——厚重感和阅读疲劳感。当面对连续几个小时的密集学习时,文字的重复和术语的频繁出现,很容易让人陷入细节的泥潭而忘记了整体的考试导向。我个人感觉,如果能在不同章节之间,或者同一章节内部的关键知识点之间,增加一些高亮或用不同字体来区分“必考点”、“常考点”和“了解点”的提示,会极大地优化应试策略的制定。现在这种“雨露均沾”的叙述方式,使得考生难以快速抓取到出题人的偏好和重点倾斜的方向,变相增加了复习的冗余时间。毕竟,考试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如何高效地分配给不同的知识模块,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之一。

评分

内容很实用,为啥10个字

评分

但愿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评分

适当的补充一下还可以。没什么可说的

评分

参加200减100活动买的,比较便宜!

评分

内容的字体特别小好像是小五号字体,怀疑是正版书。

评分

很不错的书,是正品。

评分

书本身没问题,应该是很好的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我是非会计专业的。内容还没看,

评分

感觉好不错,便宜了不少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