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胎産大法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胎産大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清] 程從美 著,裘儉,葉暉 校
圖書標籤:
  • 中醫藥
  • 古籍
  • 胎産
  • 婦科
  • 養生
  • 點校
  • 珍善本
  • 中醫古籍
  • 傳統醫學
  • 妊娠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學苑齣版社
ISBN:9787507745177
版次:1
商品編碼:1162311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4-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95
字數:6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胎産大法》清代醫傢程從美著,為中醫婦産科臨床著作。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胎産大法》上下兩捲,上捲論述修德延嗣、服藥補腎、製藥煮酒、入房忌期、調經止帶、血脫崩漏、月期謹慎、藥食常戒、孕娠禁忌、諸藥反忌、瘡毒傷胎、産室避忌,下捲闡明臨産大法、催生方法、諸産逆證、下死胎法、下胞衣法、産後調理、惡露不下、血行不止、撫養須知、嬰孩諸方等諸條目。全書篇幅精簡,語義練達,說理圓通,內容豐富,涵蓋瞭從求嗣、懷娠到生産、産後的主要方麵。書中載方多為效驗之方,並錄製藥煉蜜諸法、煮藥酒法等,介紹常用諸藥蜜製、泡酒之法,可供臨床參考。

作者簡介

  程從美,彆號誌陽子,清代醫傢。新都(屬四川)人。業婦産科數十年,精於其道。參考前代胎産諸法,集四十餘年之經驗,撰《胎産大法》2捲,經程尚琦校閱。近代名醫曹炳章編《中國醫學大成》,擬收編此書,未能如願。《中國醫學大成·總目提要》載其書存佚不明。今據館藏清道光二十六年丙午(1846年)文星堂刻本點校齣版。

目錄

自序

胎産大法上捲
修德延嗣
服藥補腎
製藥煉蜜諸法
人房忌期
調經止帶
血脫補氣法
月期謹慎
藥食常戒
孕娠禁忌
諸藥反忌
瘡毒傷胎
産室避忌

胎産大法下捲
臨産大法
催生方法
諸産逆證
下死胎法
下胞衣法
産後調理
惡露不下
血行不止
撫養須知
嬰孩諸方

胎産大法後跋
胎産大法又跋

精彩書摘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胎産大法》:
  製藥煉蜜諸法
  熟地黃要自製:每地黃四兩,隻用酒四兩,不可多用。熱酒滾水,同地黃入瓶內,紮口隔湯燉爛;或用砂鍋,將水炙滾,加酒待大滾,將地黃入湯,急火煮一時,如糊爛。若湯乾未爛,另炙滾水添入,候爛湯乾用。若添入冷水一冰,地黃堅硬不爛,再煮一二日,失去正味,即無用矣。如煮地黃,預將諸藥炮製整齊,候天晴早起煮熟,入臼搗爛,入諸藥共搗,當日曬乾。遇天陰雨,用火烘乾。不然,天暖過夜,損害藥之氣味,服之傷脾胃,作脹瀉。地黃同諸藥為末,和丸服之,不膩膈脹悶。凡磨藥,每料存渣頭一二兩,此乃皮骨,不宜人藥,有損無益。
  製菟絲餅:菟絲子擇去雜子,淘淨泥沙,用冷水浸一夜,次早添些酒,慢火煮滾,頻添些冷水,水齣其絲易熟,候湯乾,入臼搗做餅,曬乾,天涼好製。如急用,同諸藥搗勻,烘曬乾,以防宿壞。須知急火煮地黃,慢火煮菟絲。
  製茯苓法:茯苓赤、白二種,有木心者為茯神。內木心即黃鬆節,又名神木,治瘋痹筋痛,史國公酒內用此。鬆節茯苓,堅鬆大小不同,小者嫩而力微,大者年多氣足為勝。咀片人湯劑,必要堅者,煎煮不散。若配丸藥,要白鬆者為末,軟而細膩。如補脾安神清痰,上中焦用,蒸熟人劑亦可。如補腎並明目用者,中有筋膜,妄配誤服.滲漏真元,損耗腎水,令人黑珠瞳仁緊小,眼目昏盲,陽痿精清,欲求補益,反受暗害,失其炮製之法也。
  製茯苓膏法:揀大白鬆茯苓,去皮切片,水拌蒸熟,曬乾為極細末,用清淡河水飛之。浮在麵上者,皆是筋膜,損腎之物,盡去,淨澄去水,用乾灰隔紙窨之,曬乾用,或人乳拌蒸三五次,或牛乳拌亦佳。天涼晴方可製,如天熱,製茯苓宿壞,損氣失味,服之傷脾作瀉,可不慎察。
  製何首烏法:何首烏有赤、白二種,辨認真假,大者最佳。真者外有瓜瓣,切開內有花紋;假者外光圓無瓜瓣,剖開內如白匏無花紋。製時用米泔水洗淨,銅刀切一二指厚片,入小黑馬料豆拌蒸,曬乾換豆,用淡酒拌蒸曬,如此九次,曆記明白,不可多少,曬乾用。
  製牛膝法:牛膝去蘆淨,用酒拌蒸三五次。生熟之性,功用各彆,生則破惡血而下行,熟則補肝腎、填精髓。
  煉蜜熬膏糊法:用正蜂蜜,不滲飴糖不酸壞者。用銅鍋炭火上熬煉,至老黃色,滴冷水內,純蜜為丸,不軟,如做蜜煎之時方好。若不煉老,藥曬不乾,黴斑失味。有蜜一斤,加水十二兩,炙滾和均,候冷,用日曬即乾,不硬滯,不黴滲,藥被蟲蛀,仍自可服。古語雲:蛀藥不蛀性。如沴過黴班,氣味俱失,服之反傷腸胃。蜜中水少,藥硬難化,仍隨便齣,為丸時蜜少加添,多搗自軟;若用蜜多,黏濫膩滯。如法製閤,曬乾候冷,入雙口锡罐收貯,過月許,復曬透收,二三年氣味如新。藥失方法炮製,服之何益?
  ……

前言/序言


《胎産大法》點校本,收錄於“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之中,是一部具有重要學術價值與臨床指導意義的婦産科專著。本書深入探究妊娠、分娩及産後調理的各個環節,匯集曆代名醫的寶貴經驗與辨證論治思想,是中醫婦産科學領域不可多得的經典之作。 全書內容詳盡,條理清晰,涵蓋瞭胎産的生理病理、常見疾病的診斷與治療、藥物的配伍與應用等多個方麵。在妊娠篇,本書詳細闡述瞭孕前調理、受孕之道、妊娠的生理變化、常見妊娠期不適的應對,如妊娠惡阻、胎動不安、妊娠水腫等,並提供瞭相應的方劑與療法。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本書對於胎位異常、早産、難産等高危妊娠情況的處理,提齣瞭獨到的見解和有效的乾預措施,充分體現瞭古人對生命繁衍的重視與智慧。 在分娩篇,本書係統地介紹瞭正常分娩的過程,並重點分析瞭妊娠期並發癥對分娩的影響。對於各種難産,如骨盆狹窄、胎兒過大、産道阻礙等,本書不僅詳細描述瞭其病因病機,更提供瞭多樣的助産方法,包括手法助産、藥物催産等,並強調瞭臨産過程中的監測與護理要點。書中提及的許多古老而有效的助産技巧,在現代醫學高度發展的今天,仍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尤其是在資源匱乏或特殊情況下,更能彰顯其獨特的作用。 産後篇是本書的另一大亮點。本書對産後生理變化、常見産科疾病,如産後齣血、産後感染、産後抑鬱、乳汁不足等,進行瞭深入的論述。從辨證施治的角度齣發,詳細介紹瞭各種産後調養的原則、方藥選擇及使用方法。本書強調“産後調補”,認為産後不僅需要恢復體力,更需調理氣血,固護子宮,以期達到“形神兼顧”的康復目標。書中提及的許多溫補、活血、益氣養血的方劑,經過曆代臨床實踐檢驗,療效確切,至今仍是臨床醫生常用的經典方劑。 本書的學術價值不僅在於其豐富的臨床經驗和治療方法,更在於其背後蘊含的中醫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它充分體現瞭中醫“治未病”的理念,強調瞭孕前調理的重要性,以及在整個孕育過程中對母體和胎兒身心健康的全麵關注。書中對於藥物的藥性、配伍、炮製等細節的考究,以及對於不同證型采用不同治法的精妙運用,都展示瞭作者深厚的學術功底和臨床經驗。 “中醫藥古籍珍善本點校叢書”的齣版,旨在為中醫的傳承與創新提供堅實的學術基礎。《胎産大法》作為叢書中的一員,其點校本的問世,不僅是對這部珍貴古籍的保護與整理,更是對其學術思想和臨床價值的重新發掘與推廣。經過嚴謹的點校與注釋,本書能夠更清晰、準確地呈現給讀者,便於研究者學習、臨床醫生參考,也為廣大對中醫婦産科學感興趣的讀者提供瞭一扇瞭解傳統智慧的窗口。 總而言之,《胎産大法》點校本,是一部集理論、實踐、經驗於一體的婦産科經典著作。它以其深厚的學術底蘊、豐富的臨床內容和精湛的辨證論治,為我們展現瞭中醫在保障母嬰健康方麵所做齣的傑齣貢獻,對於理解和應用中醫婦産科知識,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價值。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一: 最近有幸翻閱瞭一本關於《本草綱目》的點校本,著實讓我大開眼界。作為一本傢喻戶曉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價值自不必說,然而曆經歲月的洗禮,原著的文字、編排都存在不少晦澀難懂之處,甚至會有一些傳抄的謬誤。這套點校本的齣現,無疑是給廣大中醫愛好者和研究者送上瞭一份厚禮。點校者們付齣瞭巨大的心血,他們對照瞭不同的傳抄本,仔細辨彆字跡,考證詞義,對原書進行精細的校訂和注釋。書中的每一種藥材,都配有詳盡的圖文,不僅有高清的彩色插圖,還在關鍵部位進行放大標注,使得讀者能夠直觀地瞭解藥材的形態特徵。更令人稱道的是,每條條目下都附有詳細的考證和辨析,對於一些爭議性的藥材或記載,點校者會引用古籍和現代研究成果,給齣自己的見解,這種嚴謹的治學態度令人欽佩。此外,書後的附錄也十分豐富,包括藥材的炮製方法、配伍禁忌、臨證應用等,這些內容極大地提升瞭這本書的實用性,讓我這個中醫愛好者在學習過程中受益匪淺,對《本草綱目》的理解也更加深入和透徹。

評分

評價三: 我最近入手瞭一套關於《傷寒論》的解讀本,簡直是中醫學習路上的“明燈”。這本書的亮點在於它的“圖說”部分,將那些抽象的病機、證候,通過生動形象的圖示展現齣來。比如,書中對於“太陽病”的條文,就配有詳細的病程走嚮圖,從外感風寒到入裏化熱,每一步的變化都清晰可見。對於復雜的方劑,更是采用瞭“方劑結構圖”和“藥物功效關係圖”,一目瞭然地展示瞭方劑的整體架構和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這對於我這樣一些空間想象能力比較弱的人來說,簡直是福音。以往閱讀《傷寒論》,總覺得那些文字描述過於抽象,難以將其與實際的病情對應起來。有瞭這套書,我感覺自己仿佛擁有瞭一副“透視眼”,能夠更直觀地理解疾病的發生發展,以及方劑的治療機理。書中的案例分析也十分精彩,通過實際病例的講解,將理論知識與臨床實踐緊密結閤,讓我對《傷寒論》的運用有瞭更深刻的認識。這套書不僅是學術研究的寶貴資料,更是指導臨床實踐的得力助手。

評分

評價四: 最近讀到一本關於《針灸甲乙經》的點校集,其嚴謹的學術態度和豐富的資料搜集能力,讓我肅然起敬。本書的編纂者們,顯然是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搜集瞭市麵上能夠找到的各種版本的《針灸甲乙經》,並進行瞭一一比對。在點校過程中,他們不僅細緻地辨彆瞭文字的差錯,還對一些古老的穴位名稱、定位方法進行瞭詳細的考證和解釋。更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後附帶的“曆代針灸學研究綜述”部分,將曆代學者對《針灸甲乙經》的研究成果進行瞭梳理和總結,讓我們能夠清晰地看到這部經典在曆史長河中是如何被傳承、發展和解讀的。這對於想要深入研究針灸學的人來說,無疑是節省瞭大量的查閱文獻的時間。同時,書中還收錄瞭大量與《針灸甲乙經》相關的古代圖譜,這些圖譜保存瞭古人對人體經絡、穴位的直觀認識,雖然與現代的解剖學有所不同,但卻蘊含著獨特的東方智慧,對於理解古代針灸理論有著不可估量的價值。

評分

評價二: 我最近淘到瞭一本關於《金匱要略》的精裝本,簡直就是一場視覺與知識的雙重盛宴。這本書的裝幀設計非常考究,采用瞭一種復古的紙張,摸上去有著溫潤的手感,封麵上的燙金紋飾古樸典雅,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很有分量。翻開內頁,紙張的質地同樣上乘,印刷清晰,字跡工整,排版疏朗有緻,閱讀體驗極佳。內容方麵,這本書對《金匱要略》的解讀更是細緻入微。它不僅僅是簡單地重印瞭原文,而是配有大量的注釋和解讀。這些注釋不僅解釋瞭原文的生僻字詞,更深入地剖析瞭方劑的組方原理、藥物的配伍意義以及癥治的辨證思路。我尤其喜歡書中對一些經典方劑的深入剖析,例如桂枝湯、麻黃湯等,作者不僅列齣瞭原文,還詳細講解瞭每一個藥物在方劑中的作用,以及加減變化背後的邏輯。讀完這些解讀,我仿佛穿越時空,與張仲景這位偉大的醫聖進行瞭一場跨越韆年的對話,深刻體會到瞭古人高超的醫學智慧。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醫學著作,更像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值得細細品味和珍藏。

評分

評價五: 我最近收到一本關於《神農本草經》的研究性專著,它徹底顛覆瞭我對這本書的固有印象。以往我對《神農本草經》的理解,大多停留在“藥性理論”和“分級論”的層麵。而這本書則從一個更加宏觀和曆史的角度,對其進行瞭深入的挖掘。作者不僅詳細梳理瞭《神農本草經》的成書過程、版本流傳,還重點探討瞭其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社會背景以及其在中國古代醫藥學發展中的奠基性作用。我特彆喜歡書中對“三品”理論的分析,作者結閤瞭當時的社會生産力、人們對自然界的認知水平,來解釋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藥物分級,以及這些分級背後所反映的古人的健康觀和養生觀。此外,書中還引用瞭大量的考古發現和齣土文獻,來佐證《神農本草經》的真實性和其對後世的影響,這種跨學科的研究方法,讓原本枯燥的文本分析變得生動有趣。閱讀這本書,我不再僅僅是把它當做一本藥學經典,而是將其視為一部瞭解中國古代文明和智慧的窗口。

評分

書籍印刷質量一般,還沒有來得及看,希望不是照抄,而是有自己新穎獨特的觀點,換名不換內容的書籍太多已經讓人失去興趣,也給人經濟造成負擔,不知道齣版社或者相關部門是否監管?

評分

還沒看。自學中醫。 還沒看。自學中醫。 還沒看。自學中醫。

評分

好,。。。。。。。。。。。。

評分

很快很快很好!

評分

好貨好貨好貨貨好貨好貨!

評分

挺好的挺好的

評分

有時間瞭要好好看看這書…以後可以傳下去…

評分

好貨好貨好貨貨好貨好貨!

評分

學習中醫的古籍資料,及現代對上述資料的整理成果,好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