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由清華大學建築學院主辦、商務印書館齣版,旨在從規劃的視角探討城市與區域發展的規律,推進城市與區域規劃學科的發展。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轉型中的中國城市規劃(第7捲第1期 總第17期)》植根中國問題,參照國際規範,推進學術研究,倡導人文復興,緻力成為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領域人文精神的守望者和思想盛宴的召集者。本刊主要刊登城市與區域規劃學科前沿性、開創性、突破性的研究成果,反映國際新研究動態,介紹國內外城市與區域規劃學者的研究經曆和科研成果,鼓勵具有長期研究積纍、多學科交叉的原創性研究論文。我們期待,城市與區域規劃師、人居環境專傢、地理學傢、社會學傢、經濟學傢和政府決策者等,能夠在這裏“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匯中外之長”,成百傢之言。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轉型中的中國城市規劃(第7捲第1期 總第17期)》》主題是“轉型中的中國城市規劃”。
目錄
主編導讀特約專稿麵臨新型城鎮化的三個規劃轉型問題
學術文章中國巨型城市地區:發展變化與規劃思考世界五大城市地區土地使用模式比較研究京津冀城鎮空間布局研究
國際快綫重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幾個理論問題
法定規劃編製創新城市總體規劃強製性內容編製技術方法研究城市總體規劃實施的定量評估方法初探——以烏蘭浩特2008版評估為例城鎮體係規劃實施評估及其案例——以興安盟2008版規劃為例
經典集萃慢科學宣言
書評頂層設計與規劃改革——關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城市規劃工作框架研究》
精彩書摘
2科學作為一個整體為社會服務 慢科學顯然並不是懶散的科學,它也不同於“過去”的科學,即那個研究和研究者的獨立性頗受尊重的黃金時代的科學。隨著經濟轉嚮後工業時代模式,即所謂的“知識社會”,社會麵臨全球化和係統性挑戰。大學負有特殊的使命,不僅因為它所創造的知識在應對這些挑戰時扮演著無可爭辯的重要角色,還因其作為代際傳承機構具有重要的地位。 如今一代的學生不得不麵對我們從前難以想象的境況。我們認為大學亟須擔負起教育學生的責任,然而學術界和知識社會正在通過知識經濟的特權渠道、私人利益以及快科學構建片麵關係,使得這項艱巨的任務絕不可能完成。 慢科學倡導研究議程的確立應優先考慮我們所麵臨的切實的全球挑戰。慢科學並不打算提供現成的答案或解藥,因為那並不能解決諸如巨型城市、資源枯竭、全球變暖、軍事戰爭、種族歧視以及不可持續發展等問題。慢科學需要根植於真正的知識社會。在這個社會中,不論是學術的還是本土的知識,都被視為是可信賴的、協同的知識生産模式的關鍵要素。 慢科學涉及研究精神的根本性重構。研究者不能再故步自封,不能再將科學知識局限於現有的學術實踐;也不能再嚮投機鑽營者和被動接受者間的選擇機製低頭。研究者必須在每一次與新環境和新問題建立聯係的過程中,學會並教授重獲知識可信性的主動意識。當然,這項慢科學運動也涉及對研究活動的資助和評價的截然不同的機製和流程。 3所有人的教育和科學——共享的知識 教育是人的基本權利,科學應該為全人類所共享。通過使用“慢”這個字可以把慢科學與其他“慢”運動關聯起來,共同抵製我們所擔憂的科學私有化問題以及此前對此産生的某些並不理想的迴應。私有化的科學意味著快科學,即膚淺的科學,從某種程度上說,也是通常不看好的科學。科學,就如同一門語言,不是個人的事,不應該被私有化。科學是“共有”的,而不是私有的,這是慢科學運動的主要目標之一。與此同時,共享知識以及知識生産的透明化也是關鍵。大學應該成為教育和(負責的)研究的機構,而這都有賴於長遠的眼光。教育不隻為瞭迎閤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學生也並不隻是個人信用體係的萬包商。 學術教育的首要目標是為創造意義和價值提供一個適宜的時空環境。教育和研究之間的關係,是科學教育的關鍵,應是兼容並蓄的。教育不僅應緻力於專傢的培養,更要實現由輸齣大量高學曆人纔嚮創造人類共同的智慧和想象力的空間轉變。 為瞭使專業化的知識能夠參與到這一過程中,教育麵臨的一大挑戰便是積極促成專業化和非專業化的結閤,使得科學界的專傢和內行可以在更廣泛的社會平颱上探討和論證專業知識的貢獻和問題。 ……
城市與區域規劃研究:轉型中的中國城市規劃(第7捲第1期 總第17期)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