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習近平總書記指齣:“我國發展仍處於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要增強信心,從當前我國經濟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齣發,適應新常態,保持戰略上的平常心態。”以新常態來判斷當前中國經濟的特徵,並將之上升到戰略高度,錶明中央對當前中國經濟增長階段變化規律的認識更加深刻,正在對宏觀政策的選擇、行業企業的轉型升級産生方嚮性、決定性的重大影響。
新常態之“新”,意味著不同以往;新常態之“常”,意味著相對穩定,主要錶現為經濟增長速度適宜、結構優化、社會和諧;轉入新常態,意味著我國經濟發展的條件和環境已經或即將發生諸多重大轉變,經濟增長將與過去30多年10%左右的高速度基本告彆,與傳統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粗放增長模式基本告彆。
因此,新常態絕不隻是增速降瞭幾個百分點,轉嚮“新常態”也不會隻是一年兩年的調整。認識不到新常態下的新趨勢、新特徵、新動力,不僅難以適應新常態,更難以把握經濟工作的主動權。
目錄
第一章 經濟新常態下的河南經濟發展態勢分析預測
一、新常態下2014年河南經濟形勢及特點分析
(一)2014年河南經濟發展的總體評價
(二)新常態下2014年河南經濟運行的新特徵
(三)新常態下2014年河南經濟運行的新亮點
(四)2014年河南經濟運行中凸顯的主要問題
二、2015年河南經濟主要指標及總體走勢展望
(一)2015年河南主要經濟指標分析
(二)2015年河南經濟運行環境與總體走勢判斷
三、新常態下河南經濟穩增長保態勢的思路與建議
(一)以全麵深化改革為引領,先行先試搶占先機
(二)以關鍵環節突破為抓手,加快鄭州航空港經濟綜閤實驗區建設
(三)以重大項目建設為手段,持續擴大有效投資
(四)以三個大省建設為目標,推進産業轉型升級
(五)以城鄉統籌發展為導嚮,構建現代城鎮體係
(六)以創新能力提升為核心,實施創新驅動戰略
(七)以完善支撐條件為重點,提高綜閤競爭優勢
(八)以分享發展成果為目的,保障改善民生福祉
第二章 區域經濟新棋局下的河南發展研究
一、區域經濟新棋局的內涵及意蘊
(一)區域經濟新棋局提齣的背景
(二)區域經濟新棋局的內涵
(三)謀劃區域經濟新棋局的戰略意義
(四)區域經濟新棋局對區域發展的意蘊
二、區域經濟新棋局下河南發展麵臨的機遇和挑戰
(一)河南在區域經濟新棋局中的戰略地位
(二)區域經濟新棋局下河南發展麵臨的機遇
(三)區域經濟新棋局下河南發展麵臨的挑戰
三、區域經濟新棋局下加快河南發展的總體思路
(一)指導思想
(二)戰略定位
(三)戰略目標
(四)總體布局
四、區域經濟新棋局下加快河南發展的對策建議
(一)加快推進三大國傢戰略實施
(二)豐富完善一個載體四個體係
(三)持續強化中原大樞紐地位
(四)構建內陸開放閤作新格局
第三章 大數據時代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思路與舉措
一、大數據時代及其對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影響機理
(一)大數據時代及其特徵
(二)大數據時代對經濟發展相關主體的影響機理
(三)大數據時代對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影響機理
二、大數據時代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現狀與環境分析
(一)河南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曆程
(二)河南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主要成效
(三)當前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整體態勢判斷
(四)利用大數據時代促進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環境
三、國內外利用大數據時代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的考察及啓示
(一)國外利用大數據時代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探索及成效
(二)國內利用大數據時代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要探索及成效
(三)國內外利用大數據時代推動區域經濟轉型發展實踐對河南的啓示
四、大數據時代推動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總體思路
(一)注重三個結閤
(二)強化三個對接
(三)打造四個平颱
(四)關注五大領域
五、大數據時代河南經濟轉型升級的對策建議
(一)把握大數據發展戰略機遇,大力推進大數據産業發展,促進産業結構轉換
(二)強化大數據技術支撐,提升産業發展質量,促進産業的提質升級
(三)運用大數據信息技術,創新商業模式,促進企業提質增效
……
第四章 河南實施三大國傢戰略規劃的總體評估、戰略指嚮及對策建議
第五章 河南加快服務業發展的對策研究
第六章 河南商業模式創新問題研究
第七章 河南産業融閤發展問題研究
第八章 河南電解鋁産業解睏問題研究
第九章 河南信息化發展問題研究
第十章 河南科學推進新型城鎮化涉及的改革問題研究
第十一章 河南國有企業改革及混閤所有製經濟發展問題研究
第十二章 河南擴大社會事業開放問題研究
第十三章 河南區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
第十四章 加快構建中原城市群有關問題研究
第十五章 河南省黃河灘區移民搬遷問題研究
第十六章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閤實驗區若乾問題研究
第十七章 美麗河南建設問題研究
參考文獻
後記
精彩書摘
《經濟新常態與河南新方略》:
(三)著力協調,統籌兼顧全麵發展統籌兼顧全麵發展是河南實施三大國傢戰略的題中之義。在進一步推進河南三大國傢戰略實施進程中,應著力推動三化協調、區域協調、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為實現“富強河南、文明河南、平安河南、美麗河南”做齣更大貢獻。一是要著力推動三化協調。實現三化協調發展是河南破解發展難題,探索中原特色崛起之路的具體實踐。依托三大國傢戰略,以糧食安全為核心的農業現代化發展為基礎,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為條件以科技創新為核心的新型工業化發展為支撐,探索三化協調發展之路,為河南實現全麵發展提供支撐。二是要著力推動區域協調。區域協調發展是全麵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是實現河南全麵發展的重要舉措。以糧食生産核心區建設為抓手,加快提升農業現代化發展水平,有效破解“三農”難題,縮小城鎮差距;以加快中原經濟區建設為著力點,全麵提高中原經濟區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縮小中原經濟區與發達地區差距提供重要支撐;以加快鄭州航空港綜閤經濟實驗區建設為突破口,不斷提升鄭州航空港發展水平,有效縮小內陸與沿海地區的差距,推動區域協調發展。三是要著力推動經濟社會生態協調。麵對日益突齣的環境問題和頻繁齣現的極端天氣問題,河南在實施三大國傢戰略時,要考慮生態環境問題,通過提升生態自然修復能力、實施節能降耗行動計劃、強化環境容量控製等工程實現經濟社會生態協調發展
(四)著力深化,激發發展動力活力
在錯綜復雜形勢下解決三大國傢戰略實施中的瓶頸製約和體製障礙,激發新的發展動力活力,讓中原大地充滿勃勃生機,關鍵在於深化改革開放和實施創新驅動發展。一是要堅決主動有序推進全麵深化改革。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一招,也是河南三大國傢戰略順利實施的關鍵環節。通過進一步健全糧食統計製度、健全和完善糧食應急體係、加強糧食行政管理體係建設,構建河南糧食安全體係,推動全國糧食生産核心區建設;通過進一步加快土地製度改革,繼續推進人地掛鈎工作,進一步加快融資體製改革推動農村金融工作,進一步完善城鎮體製改革,建立農村人口有序轉移機製,進一步加快行政體製改革,規範行政審批事項,加快推動中原經濟區建設;通過進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服務外包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對外開放力度,積極推動鄭州航空港綜閤實驗區建設。二是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戰略。以三大國傢戰略建設為主綫,堅持以構建自主創新體係為導嚮,堅持齣路在創新,把握好創新的內涵,因地製宜推進創新把握好先進性和經濟性、當前和長遠、質量和規模的關係,加快科技創新、企業創新、産品創新、市場創新,全麵推進創新河南建設
(五)著力創新,探索中原特色崛起之路
著力創新,走中原特色崛起之路,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詮釋,是推動三大國傢戰略順利實施的有益實踐。一是要著力思想創新。思想決定思路,思路決定齣路,各級領導乾部能不能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三大國傢戰略的實施進裎,決定著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的發展前景。河南各級領導乾部應圍繞國傢三大戰略開拓創新,加大創新力度,集思廣益,尋求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上的創新思路和發展道路,為探索中原特色崛起之路提供重要理論支撐。二是要著力實踐創新。一切從實際齣發、按規律辦事,不斷提高實踐創新能力,是加快河南三大國傢戰略順利實施的重要做法。堅持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不斷創新新形勢、新條件下解決三大國傢戰略實施中瓶頸問題的方法舉措,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在培育發展航空港新業態、新模式、確保糧食安全、破解三化協調瓶頸製約等方麵改革創新,力求用最少的資源換取最大的效益,用最小的代價贏得最大的成功,用最短的時間實施好三大國傢戰略,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探索新路子
四、河南實施三大國傢戰略規劃的對策建議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運行階段,為適應經濟新常態,河南明確瞭堅定總坐標、堅持總思路、完善總方略的戰略謀劃。在此背景下,要深入實施三大國傢戰略規劃更好地服務全國大局和推動河南發展,需要在完善“一個載體”、構建“四個體係”、夯實“五大基礎”、強化“六個保障”的基礎上,統籌處理好“服務大局與河南發展、改革創新與發展穩定、增量升級與存量優化、拓展空間與夯實基礎、先行先試與有序推進”之間的關係,加快推進中原崛起河南振興富民強省步伐。
……
前言/序言
經濟新常態與河南新方略 本書簡介 本書深入剖析瞭當前全球及中國經濟發展所麵臨的“新常態”特徵,並在此基礎上,聚焦河南省如何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找準自身定位,構建並實施一套富有前瞻性、實踐性和創新性的發展“新方略”。全書以嚴謹的理論框架為支撐,輔以翔實的區域經濟數據與案例分析,旨在為政策製定者、經濟學者以及關注區域發展的商業人士提供一份具有高度參考價值的智庫報告式指南。 第一部分:全球與中國經濟“新常態”的深度解讀 本部分首先闡述瞭驅動全球經濟格局變遷的底層邏輯,探討瞭技術革命(特彆是數字化、智能化浪潮)對傳統生産要素和服務業帶來的顛覆性影響。我們著重分析瞭低增長、高波動性、結構性矛盾加劇以及全球價值鏈重構這四大核心特徵如何定義當前的宏觀經濟環境。 隨後,視角轉嚮國內,係統梳理瞭中國經濟正在經曆的“三期疊加”現象——增長速度換擋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本書明確指齣,告彆過去高速粗放的增長模式,轉嚮高質量發展,是新常態下中國經濟的必然選擇。這要求我們必須正視有效需求不足、供給側結構性失衡、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等深層次挑戰。本書構建瞭一套評估體係,用以衡量不同區域對新常態衝擊的敏感度和適應性,為後續的區域方略製定奠定基礎。 第二部分:河南在新常態下麵臨的挑戰與比較優勢重塑 河南省,作為中國腹地中樞和重要的農業大省,其經濟結構在承接全國發展戰略時具有獨特性。本章首先客觀評估瞭河南在承接産業轉移、深化要素市場化改革、提升對外開放水平等方麵存在的瓶頸。具體包括:傳統産業比重偏大、高端人纔吸引力相對不足、以及如何平衡糧食安全與工業化進程的內在矛盾。 然而,挑戰的背後是機遇。本書重點提煉瞭河南省在新常態下具備的比較優勢重塑潛力: 1. 區位樞紐優勢的再激活: 依托“一帶一路”倡議和國傢交通網絡布局(特彆是高鐵與現代物流體係),河南正從傳統的地理中心轉變為現代經濟活動的“超級連接點”。 2. 農業現代化的高地潛力: 河南擁有全國最大的糧食主産區基礎,通過發展智慧農業、農産品精深加工和現代冷鏈物流,可以率先實現農業的一二三産業深度融閤,打造“中國糧倉,世界廚房”的高端升級版。 3. 中原城市群的協同效應: 隨著新型城鎮化戰略的深入推進,鄭州大都市區輻射帶動周邊城市的效應日益顯著。本書詳細分析瞭如何通過打破行政壁壘,構建高效、有韌性的城市群經濟體係。 第三部分:河南經濟發展的“新方略”構建 基於前麵對宏觀環境和區域稟賦的分析,本書提齣瞭支撐河南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一核、兩翼、三動能”新方略框架。 “一核”——鄭州國傢中心城市的能級躍升: 強調鄭州必須在現代金融、高端製造(如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配套)、國際物流樞紐以及科技創新策源地這四個維度實現突破,真正發揮對全省的“龍頭”作用,而非僅僅是行政中心。 “兩翼”——構建雙驅動的産業發展格局: 翼一:先進製造業的集群化發展。 重點培育以高端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為代錶的戰略性新興産業集群,引導資源嚮優勢産業高度集中,實現“彎道超車”。 翼二:現代服務業的深度拓展。 聚焦金融科技(FinTech)、現代供應鏈管理、文化創意旅遊等高附加值服務業,提升服務業在GDP中的比重和質量。 “三動能”——驅動結構轉型的核心動力: 1. 創新驅動: 提齣建立以企業為主體、高校院所為支撐的協同創新體係,特彆是強化對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的投入,並構建鼓勵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機製。 2. 改革驅動: 聚焦要素市場化改革,特彆是土地、勞動力和資本的自由流動。同時,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激發民營經濟活力。 3. 開放驅動: 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利用自貿區、跨境電商綜閤試驗區等平颱,構建“空中絲綢之路”與“陸上絲綢之路”協同發力的多維開放格局。 第四部分:保障方略實施的關鍵路徑與風險防控 本書的最後一部分聚焦於新方略得以順利實施的製度保障和風險管理。 在製度保障方麵,詳細論述瞭財稅體製改革、地方政府債務風險的穩健管理、以及人力資本的培養與引進策略。特彆是如何通過教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培養適應智能製造和數字經濟所需的復閤型人纔。 在風險防控方麵,本書並未迴避新常態下可能齣現的潛在風險。重點分析瞭房地産市場的平穩過渡、傳統産業轉型過程中的就業壓力、以及氣候變化對農業生産的潛在衝擊。提齣瞭建立區域性經濟預警係統,確保經濟社會穩定的底綫思維。 總結 《經濟新常態與河南新方略》是一部立足於時代大變局,聚焦區域發展戰略的專著。它不提供空泛的口號,而是提供一套邏輯清晰、路徑可行的係統性解決方案,旨在幫助河南省在不確定性中捕捉確定性,在新舊動能轉換中贏得發展的主動權,為實現中部崛起戰略提供堅實的理論和實踐支撐。本書的閱讀對象將包括政府部門的決策者、高校及科研機構的研究人員、以及希望在河南尋找新發展機遇的企業傢和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