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埃及圣书字导读/文字与文明译丛

古埃及圣书字导读/文字与文明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英] 马克·科利尔,比尔·曼利 著,陈永生 译
图书标签:
  • 古埃及
  • 圣书
  • 文字学
  • 象形文字
  • 文明
  • 历史
  • 宗教
  • 文化
  • 译丛
  • 古代文献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ISBN:9787100100106
版次:1
商品编码:11748529
品牌:商务印书馆(The Commercial Press)
包装:平装
丛书名: 文字与文明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5-01
用纸:胶版纸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国际畅销书,自出版以来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两位作者分章循序渐进地介绍了圣书字或中古埃及语语法的某些特定方面,并引领读者阅读从大英博物馆古埃及藏品中精选的一部分真实埃及圣书字铭文,尤其是丧葬有关的铭文和墓室墙壁上的铭文。选取的古埃及圣书字铭文内容透射出古埃及人日常生活、法老统治、以及埃及人看待死亡的方式等方面。

作者简介

作者马克·科利尔。博士,埃及学高级讲师,英国利物浦大学考古、古典语文和埃及学学院院长。自2007年以来担任《埃及考古学杂志》(Journal of Egyptian Archaeology)主编。 作者比尔?曼雷。博士,格拉斯哥大学埃及学助教,苏格兰埃及学学会名誉主席,利物浦大学名誉研究员。1995年曾被爱丁堡国家博物馆委任为助理研究员,2006年曾被该馆委任为埃及文献高级管理员。 译者陈永生,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字学,尤其是古汉字与古埃及文字的比较研究。2010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博士论文为《古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表词方式的比较研究》。2007-2008年赴美国爱荷华大学(University of Iowa)访学,并任教于孔子学院。曾发表关于古埃及文字的如下论文和译文:
《古埃及文字的基本形制与构造原理》,《中国文字研究》2009年第1辑,广西教育出版社
《甲骨文声符与古埃及圣书字音符表音准确度的差异》,《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0/1
《古汉字与古埃及圣书字表词方式的比较研究》,华东师大博士论文2010年6月
《甲骨文声符与古埃及圣书字音符构字频度的差异》,《汉字文化》2009/3
《埃及文字的起源》译文,载《广义文字研究》,齐鲁书社,2009年1月。

目录

作者寄语
献词

修订版序
插图说明
第一章 圣书字的字符
第二章 圣书字字符的更多用法
第三章 特殊写法
第四章 场景和标题
第五章 叙述
第六章 关于叙述的进一步探讨
第七章 特征化
第八章 将来
圣书字字符表
语法参考表
古埃及语-汉语词汇表
练习答案
参考文献及深入阅读
索引
译后记
埃及古老文明的密码:一段跨越三千年的文字之旅 在尼罗河畔,古埃及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散发着永恒的光芒。这颗明珠最令人着迷的部分,莫过于那神秘而优雅的圣书字。它们曾沉默了千年,直到后人费尽心力,才得以重新解读,开启了通往古埃及辉煌过往的大门。本套《文字与文明译丛》的推出,便是希望为广大读者提供一份深入了解这古老文字体系的钥匙,以及探索其背后深厚文明的路径。 圣书字:不仅仅是象形文字 提到圣书字,许多人脑海中首先浮现的是那些栩栩如生的图像:飞鸟、芦苇、眼睛、人脸……它们如同精美的图画,描绘着埃及的自然风光、社会生活和宗教信仰。然而,圣书字远非仅仅是简单的“象形”符号。它们是一个复杂而精妙的文字系统,包含了表音符号、表意符号以及限定符等多种功能。 表音符号(Phonograms): 这是圣书字最核心的功能之一。许多象形符号不再仅仅代表其所描绘的物体,而是演变成了表示一个或多个辅音音节的符号。例如,代表“嘴巴”的符号( Gardiner sign D21)在许多情况下不表示“嘴巴”的意思,而是代表辅音“r”的发音。通过组合不同的表音符号,古埃及人能够拼写出复杂的词汇,就像我们今天使用字母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圣书字在书写时通常省略了元音,这使得其发音至今仍存在一些争议,但通过对科普特语(古埃及语晚期的一种口语形式)以及与其他古代语言的比较,我们已能大致重构其发音。 表意符号(Ideograms/Logograms): 毋庸置疑,很多圣书字符号依然保留着其直接的表意功能。描绘太阳的符号可以表示“太阳”本身,也可以引申为“白天”或“光明”。描绘人的符号可以表示“人”,也可以表示“他”或“她”。这些符号能够直接传达事物的概念,使得信息传递更加直观。 限定符(Determinatives): 这是圣书字系统的一大特色,也是其精确性的重要保障。限定符本身不发音,也不直接表意,但它们会放置在词语的末尾,用来指示该词语所属的词类或意义范畴。例如,一个表示“行走”的符号后面加上一个表示“人”的限定符,就清晰地表明这个词语是与人行走相关的动词。加上一个表示“神”的限定符,则可能表示与神祇相关的行为。这极大地减少了同音异义词的歧义,使得文本的理解更加准确。 书写的方向与载体:灵活多样的表达 圣书字的读写方向也十分灵活。它们可以从右向左、从左向右,甚至可以自上而下书写。判断书写方向的一个简单方法是观察动物或人面符号的朝向,它们的“脸”通常朝向开始书写的一端。这种灵活性使得圣书字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书写载体和艺术布局。 古埃及人留下了大量使用圣书字的书写材料,这些材料种类繁多,反映了文字在古埃及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宏伟的纪念碑与神庙墙壁: 在卡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阿布辛贝神庙等宏伟的建筑上,我们看到了大量精美的圣书字雕刻。它们记录了法老的功绩、神祇的赞美、宗教仪式以及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些石刻文字庄重而宏伟,是古埃及人永恒的纪念。 精心制作的石碑(Stelae): 石碑是重要的纪念和记录工具,上面刻有祈祷文、祭品清单、墓碑铭文以及重要诏令。这些石碑为我们了解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家族历史和社会习俗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细致的墓葬铭文: 在墓室的墙壁、石棺和陪葬品上,圣书字记录着逝者的生平、来世的祈愿以及对其家人的嘱托。这些铭文让我们得以窥探古埃及人关于生死、来世的观念,以及他们对亲情的珍视。 纸草文献(Papyri): 纸草是古埃及最常用的书写材料之一。用纸草制作的文献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宗教文本(如《死者之书》)、文学作品、医疗书籍、数学著作、行政记录、法律文件等。纸草文献的发现,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古埃及社会、文化和知识体系的认识。 陶器与器皿上的铭文: 即使是日常使用的陶器和器皿,也常常刻有铭文,可能包含所有者的名字、祝福语或者生产者的信息。这些细微之处,也展现了文字渗透于古埃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圣书字与文明的交织:记录历史,传承信仰 圣书字不仅仅是一种文字,它更是古埃及文明的 DNA,承载着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世界和物质成就。 宗教信仰的载体: 圣书字在古埃及宗教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那些神圣的咒语、祷文、神话传说,都通过圣书字得以记录和传承。它们被认为是神灵的语言,能够与神祇沟通,影响宇宙的运行。神庙的壁画与铭文,更是描绘了错综复杂的神祇谱系、创世神话和祭祀仪式,构成了古埃及独特的精神图景。 政治权力的象征: 法老作为“神圣的国王”,其权威和功绩通过圣书字被永远铭刻在宏伟的建筑和石碑上。这些文字不仅是对其统治合法性的宣示,也是对后世的警示和激励。战役的胜利、颁布的法令、与外国的交往,都通过圣书字成为历史的一部分。 社会生活的记录: 从贵族的墓葬铭文到普通的行政文件,圣书字记录了古埃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片段。它们揭示了当时的法律制度、经济活动、家庭结构、教育方式乃至日常生活习俗。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得以想象古埃及人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梦想与追求。 科学与知识的传承: 尽管古埃及人在数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知识体系的传承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文字记录。现存的纸草文献中,就有详细的医学诊断和治疗方法,以及复杂的数学计算公式,这些都展现了古埃及人高度发达的智识水平。 罗塞塔石碑与圣书字的“复活”:解码古老文明的钥匙 然而,随着古埃及文明的衰落,圣书字的使用逐渐中断,其读写方式也渐渐失传。千年的时光仿佛一道厚重的帷幕,将这古老文明的辉煌掩盖。直到1799年,拿破仑远征埃及期间,在罗塞塔镇发现了一块刻有三种文字的石碑——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上刻有同一份诏令,分别用圣书字、埃及的另一种文字“世俗体”,以及古希腊文书写。 罗塞塔石碑的发现,为破解圣书字之谜提供了关键线索。由于当时人们尚能阅读古希腊文,语言学家们得以对照分析。经过法国学者让-弗朗索瓦·商博良(Jean-François Champollion)等人的不懈努力,他最终在1822年成功解读了圣书字,揭开了古埃及文明神秘的面纱。商博良的伟大成就,不仅是语言学上的突破,更是人类文明史上的里程碑,让我们得以重新与这个辉煌的古老文明对话。 《文字与文明译丛》的目标:传承与启迪 本套《文字与文明译丛》正是建立在这一伟大的解读基础之上,旨在将古埃及圣书字背后蕴含的丰富信息,以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给更广泛的读者。我们希望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让读者能够: 系统认识圣书字的结构与原理: 深入了解圣书字如何表音、表意,限定符的作用,以及其书写系统的复杂性。 掌握基本的圣书字解读方法: 学习如何识别常用符号,理解词汇构成,并尝试阅读简单的铭文。 领略圣书字在古埃及社会中的应用: 通过分析不同载体上的圣书字,探索其在宗教、政治、社会生活、科学等领域的具体作用。 感受古埃及文明的魅力: 圣书字是窥探古埃及文明的一扇窗口,通过解读这些古老的文字,我们可以触摸到这个民族的智慧、信仰、艺术和生活方式。 理解文字在文明发展中的重要性: 圣书字不仅是古埃及文明的见证,也启发我们思考文字作为信息载体、文化传承工具的根本意义。 我们相信,通过对圣书字的学习和理解,读者将不仅仅是获取知识,更能获得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体验,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博大精深,以及人类文明发展脉络的悠远流长。这套译丛,便是我们为您精心准备的,一段充满探索与启迪的文字之旅。

用户评价

评分

从实操性角度来看,这本书的参考价值简直无可替代。我尝试按照书中的指导,用简单的材料临摹了几个基础的音符和表意符号,惊喜地发现,通过作者提供的细致笔顺图解,我竟然能够模仿出那种古老的书写韵律感。它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套完整的“动手实践”指南。对于那些热衷于历史还原或者艺术创作的朋友来说,这本书无疑是一座金矿。它详尽地记录了不同书写载体(如莎草纸、石碑、木乃伊棺椁)上文字的表现差异,这对于想要追求历史准确性的研究者或爱好者来说,提供了宝贵的细微差别信息。相较于那些只停留在理论层面的资料,这种强调“如何书写”和“在何处书写”的实践导向,让这本书的实用性大大增强,让人感觉像是真的拥有了一把开启古代工坊的钥匙。

评分

初翻开内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清晰、准确的排版,这对于学习任何一种象形文字系统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作者在处理符号的展示上展现了极高的专业素养,每一个象形字都被放大并给予了足够的留白,便于读者仔细辨认其造型特征和笔画细节。图文的配合堪称教科书级别,理论讲解与实例展示穿插得恰到好处,使得抽象的文字符号变得立体而易于理解。我特别欣赏其中对不同时期字体演变痕迹的梳理,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链条,极大地降低了初学者的学习门槛。读起来完全没有那种枯燥的学术论文感,反而更像是一位耐心的智者在娓娓道来,将那些看似冰冷的符号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力。这种教学上的匠心,使得原本令人望而生畏的古文字学习之旅,变得充满了探索的乐趣和成就感。

评分

坦率地说,这本书在某些非常前沿的,比如最新的考古发现对某些罕见符号解读的修正方面,可能并未能完全跟上最快速的学术前沿步伐——毕竟古文字研究是一个不断发展的领域。但是,这丝毫没有影响它作为一部优秀“导读”的地位。它完美地搭建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平台,让你能够自信地迈入更复杂的学术殿堂。它给予读者的,是一种面对未知符号时不慌乱的底气和一套系统性的分析框架。看完这本书后,再去接触其他更专业的论文或文献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经具备了快速筛选信息和理解核心逻辑的能力。它就像是武学中的“内功心法”,虽然不直接教你精妙的招式,却能让你在面对任何新的招式时,都能迅速领悟其奥妙所在。对于一个严肃的文化探索者而言,这种内在能力的培养,远比零散的知识点记忆来得更有价值。

评分

这本书的论述风格,说实话,一开始让我略感意外,它避开了许多同类书籍中常见的晦涩难懂的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现代思维习惯的方式来阐释古埃及人的宇宙观和思维模式是如何通过文字来体现的。作者似乎深谙“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他不仅仅是罗列了符号的意义,更深入剖析了这些符号背后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例如,为何某种鸟的形象被赋予了特定的发音或概念。这种深层次的挖掘,让阅读体验远超出了简单的文字解码过程,它变成了一次对失落文明精神世界的深刻对话。读完其中关于“Ma'at”(玛阿特,宇宙秩序与正义)的章节后,我常常会陷入沉思,思考这种古老的平衡概念与我们当代社会的需求有何共通之处。这种引发深层思考的阅读体验,是任何浅尝辄止的读物所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简直是一场视觉盛宴,那种古朴的金色调和深邃的蓝色背景,让人仿佛瞬间穿越回尼罗河畔的宏伟神庙之中。纸张的质感也处理得非常到位,拿在手里沉甸甸的,透着一股历经沧桑的厚重感。我尤其喜欢封面上那些繁复精美的圣书字图案,每一个符号都像是被施加了某种神秘的咒语,充满了引人入胜的故事性。装帧的工艺也十分考究,线装的部分平整牢固,即便经常翻阅,也不用担心书页松散。在如今这个追求快速消费的时代,能看到这样用心制作的实体书,着实让人心生敬意。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摆在书架上都显得熠熠生辉,每次不经意间瞥到,都能激起我探索古老文明的好奇心。可以说,这本书的“外衣”已经为接下来的阅读体验定下了一个高雅而神秘的基调,让人迫不及待地想揭开它神秘的面纱,一探究竟。

评分

可以

评分

哈哈哈哈,这是啥,完全不理解,从没见过,太高端了

评分

书还可以,就是价格高了些

评分

帮老师买的,应该很不错吧,希望他会喜欢?~

评分

very good

评分

哈哈哈哈,这是啥,完全不理解,从没见过,太高端了

评分

真的很想一窥埃及圣书字的究竟,也为了确定自己的未来……

评分

不错,纸质好,字迹清晰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