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适读人群 :皮肤科医师 《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诊疗图谱(第2版)》分类明确,条理清晰,文词流畅,图片真实、典型,通俗易懂,是一本实用价值很高的皮肤病学参考书。
内容简介
认识各种皮肤病的表现特点是皮肤科医师的基本功,也是学习皮肤科的难点。《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诊疗图谱(第2版)》精心挑选近500幅典型图片,图文结合,把皮肤科疑难、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其内容涉及皮肤病性病的基本损害、病毒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真菌性皮肤病、动物性皮肤病、物理性皮肤病、瘙痒性皮肤病、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常见皮肤肿瘤、性传播疾病等常见皮肤病性病近200种。本书适合皮肤科年轻医师、研究生、医学生、全科医师阅读。
作者简介
程波,男,第三军医大学皮肤性病学博士,美国Georgetown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任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福建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皮肤科主任、教研室主任、福建省皮肤病性病防治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兼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分会常委,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委员,卫生部化妆品皮肤不良反应诊断机构福建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函审专家。担任《中华皮肤科杂志》、《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皮肤病与性病》、《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科杂志》等杂志编委。主编、副主编、参编著作14部,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论著4篇),主持科研基金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获省级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省级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擅长真菌病和皮肤附属器疾病(脱发)的诊断与治疗。主要研究领域:皮肤与毛囊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医学真菌。
目录
第一章 皮肤病性病的基本损害
第二章 皮肤病性病的诊断
第三章 皮肤病性病的治疗药物
第一节 内用药物 16
第二节 外用药物 22
第三节 物理治疗 25
第四章 病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疣 27
第二节传染性软疣 31
第三节 单纯疱疹 33
第四节 水痘 34
第五节 带状疱疹 35
第六节 传染性红斑 38
第七节鲍恩样丘疹病 40
第五章 细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脓疱病 41
第二节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43
第三节 丹毒 45
第四节 毛囊炎 47
第五节 疖 48
第六节 蜂窝织炎 49
第七节 坏死性筋膜炎 50
第八节 皮肤结核 52
第九节麻风 56
第十节 游泳池肉芽肿 61
第六章 真菌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头癣 63
第二节 须癣 65
第三节 体癣和股癣 66
第四节 手癣和足癣 68
第五节 甲真菌病 70
第六节 花斑癣 72
第七节 马拉色菌毛囊炎 74
第八节 皮肤念珠菌病 75
第九节孢子丝菌病 78
第十节 着色芽生菌病 80
第十一节 马尔尼菲青霉菌病 81
第十二节 接合菌病 82
第七章 动物性皮肤病
第一节 疥疮 84
第二节螨皮炎 85
第三节隐翅虫皮炎 87
第四节虱病 88
第八章 物理性皮肤病
第一节 慢性光化性皮炎 90
第二节 痱 93
第三节冻疮 94
第四节手足皲裂 95
第五节 胼胝 97
第六节 鸡眼 98
第九章 瘙痒性皮肤病
第一节 痒疹 99
第二节神经性皮炎 101
第三节 人工皮炎 102
第十章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第一节 接触性皮炎 104
第二节 化妆品皮炎 106
第三节 特应性皮炎 108
第四节 湿疹 111
第五节 口周皮炎 115
第六节 药疹 116
第七节 荨麻疹 121
第十一章 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多形红斑 125
第二节银屑病 126
第三节 玫瑰糠疹 131
第四节白色糠疹 132
第五节扁平苔藓 133
第六节 毛发红糠疹 135
第七节 光泽苔藓 136
第八节红皮病 137
第十二章 结缔组织病
第一节 红斑狼疮 140
第二节 皮肌炎 145
第三节 硬皮病 147
第四节 混合结缔组织病 150
第十三章 大疱性皮肤病
第一节 天疱疮 152
第二节 类天疱疮 155
第三节 线状IgA大疱性皮肤病 157
第四节 获得性大疱表皮松解症 158
第五节 家族性良性天疱疮 159
第六节 无菌性脓疱病 160
第十四章 色素性皮肤病
第一节 白癜风 163
第二节 黄褐斑 167
第三节 雀斑 168
第四节 皮肤黑变病 169
第五节 咖啡牛奶色斑 171
第六节 颧部褐青色痣 172
第七节 太田痣 173
第十五章 血管性皮肤病
第一节 过敏性紫癜 175
第二节 变应性皮肤血管炎 177
第三节 结节性血管炎 179
第四节 色素性紫癜性皮肤病 180
第五节 荨麻疹性血管炎 182
第十六章 遗传性皮肤病
第一节 鱼鳞病 184
第二节 毛发角化病 186
第三节 汗孔角化症 188
第四节 掌跖角化病 190
第五节 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192
第六节 神经纤维瘤病 194
第七节 结节性硬化症 196
第八节 色素失调症 198
第九节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200
第十七章 内分泌、代谢、营养障碍性皮肤病
第一节 黄瘤病 202
第二节 原发性皮肤淀粉样变性 204
第三节 痛风 205
第四节 皮肤钙沉着症 206
第五节 类脂质渐进性坏死 207
第六节 黏液性水肿 208
第七节 肠病性肢端皮炎 210
第八节 幼年黄色肉芽肿 211
第十八章 皮肤附属器疾病
第一节 脂溢性皮炎 213
第二节 痤疮 214
第三节 酒渣鼻 216
第四节 斑秃 218
第五节 雄激素性秃发 220
第六节 甲病 221
第十九章 黏膜疾病
第一节 复发性阿弗他口炎 226
第二节 接触性唇炎 227
第三节 光线性唇炎 229
第四节 剥脱性唇炎 230
第五节 腺性唇炎 231
第六节 肉芽肿性唇炎 232
第七节 包皮龟头炎 234
第二十章 常见皮肤肿瘤
第一节 表皮痣 236
第二节 脂溢性角化病 238
第三节 光线性角化病 240
第四节 角化棘皮瘤 241
第五节 鲍恩病 242
第六节 基底细胞癌 243
第七节 鳞状细胞癌 246
第八节 表皮囊肿 248
第九节 阴茎中线囊肿 249
第十节 毛发上皮瘤 249
第十一节 毛母质瘤 250
第十二节 汗管瘤 251
第十三节 皮脂腺痣 252
第十四节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253
第十五节 多发性皮脂腺囊肿 254
第十六节 佩吉特病(Paget’s病) 255
第十七节皮肤纤维瘤 256
第十八节 瘢痕疙瘩 257
第十九节 隆凸性皮肤纤维肉瘤 258
第二十节 脂肪瘤 259
第二十一节 表浅脂肪瘤样痣 260
第二十二节 黑素细胞痣 261
第二十三节 恶性黑素瘤 263
第二十四节 蕈样肉芽肿 264
第二十五节 血管瘤 266
第二十六节 老年性血管瘤 269
第二十七节 血管角皮瘤 271
第二十八节 化脓性肉芽肿 272
第二十九节 卡波西肉瘤 273
第三十节 神经纤维瘤病 274
第三十一节 神经鞘瘤 275
第二十一章 性传播疾病
第一节 梅毒 277
第二节 淋病 282
第三节 尖锐湿疣 283
第四节 生殖器疱疹 286
第五节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艾滋病) 287
第二十二章 其他疾病 291
第一节 波伊茨-耶格综合征 291
第二节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293
第三节 布鲁克-施皮格勒综合征(Brooke-Spiegler综合征) 294
第四节 萎缩纹 296
第五节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297
第六节 贝赫切特综合征 298
第七节 结节性非化脓性脂膜炎 303
第八节 血管淋巴样增生伴嗜酸细胞增多 304
参考文献 306
前言/序言
六年前,我应化学工业出版社戴编辑之约,准备组织编写一本帮助年轻医生尽快进入皮肤性病殿堂的图谱,希望达到看图识病、准确处理的目的。当初由于手边积累的材料不够,我们组织大批中青年医师参与收集图片,在半年内完成了《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诊疗图谱》第1版的出版工作。出版几年来出版社收集到了广大读者对本书的反馈意见和建议,许多刚刚踏进临床工作岗位的年轻医师都把这本书当作临床诊疗工作中的常备工具,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这可能也是本书一经出版即再次重印的原因之一吧。
根据读者对第1版的反馈意见,结合皮肤科的昀新诊治疗进展,我们进行了再版工作。《临床实用皮肤病性病诊疗图谱(第2版)》不仅对文字内容作了全面调整,补充了国际国内的新进展,同时更新了200余张典型图片,还根据张建中教授的建议增添了游泳池肉芽肿等新内容。第2版保留了首版的诸多优点,注重简单明了,一目了然,同时力求在提升学术内容和品质上更加完美。非常感谢张建中教授认真审阅了全书并热情洋溢作序;责任编辑在文字和图片处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编者们私贡献了他们保存多年的珍贵照片,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昀后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一如既往地喜爱这本书并多提宝贵意见,也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更多的医师迅速成长。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波2015年5月于福州第1版前言认识各种皮肤病的不同表现和特点是皮肤科医师的基本功,也是学习皮肤科的难点;临床皮损形态各种各样,单凭文字描述难以反映疾病的真实情况,也难以掌握相关知识。图谱可以把疑难、抽象的知识点形象化,可以帮助医师尽快、全面掌握皮肤病性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还有助于医师特别是低年资医师扩大知识面。皮肤病性病的诊治主要在门诊进行,而目前市场上皮肤科图谱类图书,多是大开本,重量沉,不易携带、查阅。
为此,我们组织了临床一线的皮肤科专家编写了本书,希望能为皮肤性病科年轻医师、研究生、医学生及对皮肤性病学感兴趣的临床医师提供一部便于携带、查阅、实用的皮肤病性病诊疗参考书。皮肤病性病病种多,本书不可能全部介绍。我们从平时积累的众多图像资料中,精心挑选了近500幅典型、清晰图片,涉及将近200种常见皮肤病性病。共22章,在皮肤性病的诊断和治疗章节介绍了诊断思路和方法、治疗前后对照等图片;本书所列皮肤病性病的临床表现都用图片展示及有详细的文字说明,对诊断要点、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也作了简要介绍,供临床工作中查阅。本书的昀后一个章节列举了几种尚难归类的皮肤病,包括一些皮肤综合征。在本书的编写中,得到了科室同仁及患者的大力支持;我国著名皮肤病专家施秀明教授认真审阅了书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朱学骏教授仔细审阅了部分文稿和图片,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李钟洙博士慷慨提供一些原始图片;得到了化学工业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力求内容实用、系统,阐述简明、准确。但限于编者水平,尽管再三修删,仍难免有疏漏和不足之处,望各位同仁和读者批评指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程波
2010年5月于福州
《皮肤病性病疑难病例解析与诊疗策略》 本书特色: 本书是一部聚焦临床皮肤病与性病领域疑难病例的深度解析与诊疗策略集。不同于常规的教科书或图谱,本书着眼于那些在日常诊疗中具有挑战性、诊断困难或治疗棘手的病例,为广大皮肤科及相关科室的医生提供 an 宝贵的参考。我们精选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亚专科的典型疑难病例,涵盖了常见皮肤病(如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痤疮等)的不典型表现、罕见皮肤病、疑难性病(如艾滋病相关性皮肤病、梅毒的特殊表现等),以及伴有复杂全身疾病的皮肤表现。 内容概要: 本书以病例为核心,辅以严谨的循证医学证据和作者的临床经验,深入剖析每一个病例的诊断思路、鉴别诊断过程、辅助检查的合理运用以及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 一、 疑难皮肤病的诊断与鉴别 罕见与不典型表现: 重点阐述一些不常见皮肤病的典型特征,以及常见皮肤病在特殊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免疫缺陷者)或在疾病不同阶段的不典型表现。例如,我们将探讨非典型性湿疹、罕见的真菌感染、副肿瘤性皮肤病等。 影像学与病理学辅助诊断: 详细介绍皮肤镜、超声、CT、MRI等影像学技术在诊断疑难皮肤病中的作用,以及皮肤活检的取样技巧、病理切淆读要点,并结合大量病理图片帮助读者提高病理诊断能力。 基因检测与分子诊断: 探讨基因检测在遗传性皮肤病(如鱼鳞病、大疱性皮肤病)以及某些炎症性皮肤病(如白癜风、银屑病)诊断和发病机制研究中的应用,为精准治疗提供线索。 系统性疾病的皮肤表现: 关注皮肤病与系统性疾病的关联,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血管炎等引起的皮肤损害,以及感染性疾病(如结核、麻风)的皮肤表现,强调多学科协作的重要性。 二、 复杂性病诊疗的挑战与应对 耐药菌株与耐药性问题: 深入分析性病治疗中常见的耐药菌株,如耐药淋球菌、耐药梅毒螺旋体等,并提供相应的治疗建议和监测策略。 合并感染与免疫缺陷: 探讨艾滋病患者的常见与不常见皮肤病,以及其他免疫缺陷状态下易发的皮肤感染(如机会性感染),强调早期识别和规范治疗的重要性。 妊娠期与哺乳期性病管理: 详细阐述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性病的诊断、治疗原则,以及对母婴健康的影响,提供安全有效的用药指导。 特殊人群的性病防治: 关注青少年、性工作者、男男性行为者等特殊人群的性病防治特点,探讨筛查策略、心理干预及社会支持等问题。 三、 个体化治疗策略与前沿进展 精准治疗与靶向疗法: 介绍生物制剂、小分子靶向药物等在银屑病、特应性皮炎、湿疹等疾病中的应用,以及JAK抑制剂、IL-17抑制剂等在性病(如复发性生殖器疱疹)治疗中的进展。 联合治疗与序贯治疗: 探讨在复杂病例中,如何合理选择药物组合,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疗效,降低副作用。 物理疗法与中医药结合: 总结光疗(如UVB、PUVA)、激光、冷冻等物理疗法在皮肤病治疗中的应用,并探讨中医药在慢性皮肤病和性病辅助治疗中的作用,为患者提供更多选择。 循证医学与临床决策: 强调基于最新研究证据和指南的临床决策过程,帮助读者掌握最新的诊疗理念和技术。 治疗反应监测与副作用管理: 详细指导如何评估治疗效果,识别和处理常见及罕见的药物不良反应,确保治疗安全。 目标读者: 本书适用于各级医院皮肤科、性病科、感染科、内科、妇产科、儿科等相关专业的临床医生、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医学生以及从事皮肤病与性病研究的科研人员。 结语: 《皮肤病性病疑难病例解析与诊疗策略》旨在 bridging the gap between textbook knowledge and clinical practice,通过对真实世界中复杂疑难病例的深入剖析,赋能临床医生,提升其对皮肤病与性病诊疗的精准度、有效性和安全性,最终造福广大患者。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您案头必备的临床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