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法(第三版)

国际法(第三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白桂梅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法
  • 法学
  • 法律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外交
  • 国际组织
  • 国际贸易
  • 国际安全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61491
版次:3
商品编码:11780103
包装:平装
丛书名: 21世纪法学系列教材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6
字数:766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每章均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书后附有索引,以便读者查找在目录中无法列出的概念、案例、事件等,更利于教学使用。

内容简介

本书的导论部分系统讲解国际法的性质和历史发展、国际法的渊源、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国际法主体、管辖与豁免、条约、承认与继承、国际责任等国际法基本理论和问题,分论部分涉及人权、国家领土、海洋法、国际环境法、国际组织、国际人道法等国际法分支。本书自出版以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界及本科教学的肯定,本次改版在保留前版的基本框架情形下,对整体书稿作了调整和删节,更加突出案例分析和应用。本书每章均为读者提供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书后附有索引,以便读者查找在目录中无法列出的概念、案例、事件等,更利于教学使用。

作者简介

白桂梅,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法学院人权与人道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研究领域主要为国际公法、国际人权法、妇女与人权问题。

目录

国 际 法
目 录

目 录



第一章 国际法的性质、历史和理论学说

第一节 国际法的性质

第二节 国际法的历史发展

第三节 国际法理论学说

第二章 国际法的渊源

第一节 渊源的概念和种类

第二节 条约作为国际法的渊源

第三节 习惯作为国际法的渊源

第四节 一般法律原则和衡平法

第五节 司法判例和公法学家学说

第六节 国家间非条约性共同约定

第七节 与国际法渊源相关的一些问题


第三章 条约法

第一节 条约的定义

第二节 条约的缔结

第三节 条约的适用、解释及修订

第四节 条约的无效、终止或暂停实施


第四章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第一节 一般理论与实践

第二节 国内法对国际法的态度

第三节 国际法与中国国内法的关系

第四节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相互关系

第五章 国际法的主体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第三节 国家和政府的承认

第四节 国家的继承

第五节 国际组织和其他非国家实体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第六章 国际法基本原则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主权原则

第三节 禁止使用武力或武力威胁原则

第四节 不干涉原则

第五节 自卫

第六节 人民自决原则

第七章 管辖与豁免

第一节 国家管辖权

第二节 国家的刑事管辖权

第三节 国家管辖豁免

第四节 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的豁免

第五节 引渡与庇护


第八章 国际法上的责任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对国际不法行为的责任

第三节 国家责任的形式及其实施

第四节 国际责任制度的新发展

第九章 国际法中的个人

第一节 个人在国际法中的地位

第二节 国籍

第三节 外国人的法律地位

第四节 外交保护


第十章 国际法上的人权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际人权宪章

第三节 联合国核心国际人权公约

第四节 区域国际人权保护

第五节 难民的国际保护

第六节 国际人权保护机制


第十一章 国家领土

第一节 领土的概念和领土主权

第二节 国家领土在国际法上的地位

第三节 传统国际法上领土的取得和变更方式

第四节 领土边界和边境制度

第五节 两极地区的法律地位


第十二章 海洋法

第一节 海洋法的概念和历史发展

第二节 基线

第三节 内水

第四节 领海、海峡及毗连区

第五节 大陆架和专属经济区

第六节 公海和国际海底区域

第七节 争端解决机制与国际海洋法法庭

第十三章 国际空间法

第一节 空气空间与国际航空制度

第二节 外层空间法

第十四章 国际环境法

第一节 国际环境法的概念和渊源

第二节 大气、海洋和淡水环境保护

第三节 国际环境保护的其他主要领域

第十五章 外交和领事关系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国家对外关系机关

第三节 外交使节

第四节 外交使节的派遣、接受及其职务

第五节 外交特权和豁免

第六节 特别使团

第七节 领事制度

第八节 领事特权和豁免

第十六章 国际组织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联合国

第三节 联合国的主要机关与专门机构

第四节 区域性国际组织

第五节 国际组织法的主要内容

第十七章 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政治解决方法

第三节 国际仲裁

第四节 国际法院


第十八章 战争和国际人道法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战争的开始与结束及其法律后果

第三节 战争法规则

第四节 国际人道法规则

第五节 中立法

第六节 对战争法和国际人道法的违反及惩治

索引

前言/序言












《国际法(第三版)》图书简介 《国际法(第三版)》是一部全面而深入的国际法领域权威著作,旨在为读者构建一个清晰、系统且前沿的国际法知识体系。本版在继承前两版扎实学术根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时代发展与国际社会新动态,对内容进行了大量更新与优化,力求呈现一个更具时效性、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意义的国际法全景图。 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不仅为法学专业学生提供学习国际法的必备教材,更为从事国际事务、外交、法律实务、学术研究以及关注全球治理的各界人士提供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工具书。我们力求以严谨的逻辑、清晰的语言和丰富的案例,使读者能够深刻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核心制度以及最新发展。 内容梗概: 本书的结构设计力求科学合理,循序渐进,从宏观到微观,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层层递进。 第一部分:国际法基础理论与渊源 国际法的概念与性质: 深入探讨国际法作为一种独立法律体系的独特性,分析其主体、客体、法律渊源及基本原则,包括国家主权平等、不干涉内政、禁止使用武力等。 国际法的渊源: 详细阐述国际条约、国际习惯、一般法律原则、司法判例和学说等主要渊源,并分析其相互关系和适用问题。特别关注新兴的国际法渊源,如国际组织的决议和软法的地位。 国际法的基本原则: 逐一分析并阐释国际法最核心的原则,如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民族自决、尊重人权、善意履行国际义务等。结合具体案例,说明这些原则在实践中的体现与挑战。 第二部分:国际法的基本主体与法律地位 国家: 全面探讨国家作为国际法最主要主体的构成要素、国家产生与消亡、国家继承、国家管辖权以及国家豁免等重要议题。 国际组织: 深入研究作为非国家主体的国际组织的法律地位、组织结构、职能权限及其在国际法中的作用,重点关注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的法律实践。 个人与其他行为者: 探讨在特定条件下,个人、民族解放组织、跨国公司等在国际法上的权利与义务,以及其日益增长的影响力。 第三部分:国际法的具体领域与制度 条约法: 全面梳理《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详细讲解条约的订立、生效、解释、修改、履行、中止和终止等各个环节,并分析条约实践中的疑难问题。 国家责任: 阐释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免责事由、承担形式以及国家赔偿制度,结合具体国际事件,分析国家责任的承担与追究。 国际争端解决: 详尽介绍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的各种机制,包括外交途径(谈判、协商、调解、调查)和司法途径(国际法院、国际仲裁法庭、区域性法院),分析各自的特点、程序及效力。 海洋法: 聚焦《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系统阐述国家管辖海域(内水、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区域的法律制度,以及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 外交与领事关系法: 详细介绍外交代表和领事官员的地位、特权与豁免,以及使领馆的设立与职能,重点解读《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和《维也纳领事关系公约》。 国际人权法: 梳理国际人权保护的法律框架,介绍联合国人权机制、区域性人权保护体系,以及各项重要人权公约的内容与适用,关注人权保障的最新进展与挑战。 国际经济法: 涵盖国际贸易法(如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等关键领域,分析国际经济秩序的构建与运行。 国际刑法: 探讨战争罪、反人类罪、灭绝种族罪等国际刑事犯罪的构成要件、管辖权以及国际刑事法院的职能与作用。 国际环境法: 关注全球性环境问题,介绍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历程、基本原则、主要公约与制度,以及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国际合作。 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 探讨国际法在国家内部的适用、转化以及国内法对国际法的遵守与履行,分析二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 第四部分:当前国际法面临的挑战与发展趋势 国际法的适用与效力: 探讨国际法在现实国际关系中的约束力问题,分析大国行为、非国家行为体等对国际法实施的影响。 全球治理与国际法: 审视国际法在应对跨国挑战(如恐怖主义、网络安全、流行病、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中的作用,以及全球治理体系的演变对国际法的塑造。 国际法的未来发展: 展望国际法的发展方向,包括新领域(如太空法、人工智能法)、新原则的形成、以及国际法与国内法协调的深化等。 本书特色: 内容全面与前沿: 覆盖国际法的主要分支,并积极吸纳最新的国际法理论研究成果和重要的国际实践发展。 体系清晰与逻辑严谨: 按照科学的逻辑结构编排,使知识点之间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引用大量真实案例,分析国际法原则和规则在具体事件中的应用,增强了本书的实践指导意义。 语言规范与表述精准: 采用专业、准确的法律语言,确保概念的清晰和论证的严密。 注释详实与参考文献丰富: 提供必要的注释,并列出重要的参考文献,方便读者深入研究。 《国际法(第三版)》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扇通往理解当代世界秩序与国际互动的窗口。通过阅读本书,您将能够深刻认识到国际法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发展、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

用户评价

评分

国际海洋法这部分内容,在《国际法(第三版)》中得到了极大的充实。作者对于海洋区域的划分,如领海、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以及公海等,都进行了细致的界定和阐述,并详细分析了各国在这些区域所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我尤其赞赏书中对《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全面解读,它不仅仅是条文的堆砌,更是通过分析公约在实践中遇到的挑战,如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保护以及海上航行自由等问题,来展现公约的权威性和适用性。文中对“海洋划界”和“公海自由”的深入探讨,更是让我看到了国际海洋法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评分

《国际法(第三版)》在国际法的适用对象这一部分,给予了我极大的启发。作者对国家、国际组织以及个人在国际法上的地位和权利义务的阐释,可谓细致入微。关于国家地位的论述,书中深入探讨了国家在国际法上的基本属性,如主权独立、领土完整等,并结合当前国际政治格局,分析了国家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的角色。令人眼前一亮的是,书中关于国际组织的介绍,不仅仅是简单罗列了联合国及其主要机构,而是深入分析了国际组织在制定和实施国际法中的特殊作用,特别是其法人地位、豁免权以及在争端解决机制中的介入能力。对我来说,最受益匪浅的还是关于个人在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的章节,书中详细介绍了国际人权法的发展历程,以及个人如何在国际层面寻求法律保护,这让我意识到国际法并非仅仅是国家之间的游戏,也与每个个体息息相关。

评分

《国际法(第三版)》在国际公法与私人之间界限的探讨上,给我带来了深刻的思考。作者在处理这一部分内容时,展现出了其对国际法理论前沿问题的敏锐洞察力。书中不仅系统阐述了国际法主体演进的趋势,即从传统以国家为中心,到日益关注国际组织和个人的国际法地位,还深入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私人行为体(如跨国公司)在国际法上的角色和责任问题。我特别欣赏书中对“跨国公司法”的初步探讨,以及对国际法在规制跨国公司行为、维护公平竞争、保障人权方面的挑战的分析。这种超越传统国际法框架的视角,让我深刻认识到国际法正在不断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评分

《国际法(第三版)》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这一主题上,为我打开了新的视野。作者在此部分内容的处理上,充分展现了其对这一复杂理论问题的深刻理解。书中详尽阐述了包括二元论、一元论(吸收说、转化说)等主要学派的观点,并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处理这一关系上的实践差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国内法如何影响国际法的形成和适用”、“国际法如何在国内得到实施”等问题的深入剖析。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比如某个国家对国际人权条约的国内转化问题,或者国际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对国内法产生的借鉴作用,让我对这一理论问题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评分

关于国家责任,《国际法(第三版)》的讲解堪称典范。我之前对国家责任的理解比较模糊,但这本书的论述,让我茅塞顿开。作者清晰地阐述了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包括归因、违法性以及损害。更为重要的是,书中深入探讨了国家责任的免除事由,例如同意、自卫、不可抗力等,并辅以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国际法院判例,将抽象的法律原则落实到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我特别喜欢书中对“国家行为”的界定,它涵盖了国家机关、授权行使公共权力的个人或实体等多种情况,这有助于我们理解国家责任的广泛性。此外,书中对国家责任的法律后果,如损害赔偿、恢复原状等,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让我深刻认识到维护国际法秩序的重要性。

评分

这本书以其出色的组织结构和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深深地吸引了我。作者似乎深谙读者在接触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学科时的普遍困惑,因此将《国际法(第三版)》的内容划分得井井有条。开篇部分,我尤其欣赏其对国际法基本概念的清晰界定,比如主权、国家承认、管辖权等,这些基础概念的阐述,为后续更深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对这些概念的定义,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罗列,而是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生动起来。举例来说,在论述国家承认时,书中详细对比了我国承认与不承认某些实体在国际法上的效力差异,以及不同承认方式(明示、默示)的法律后果。这种贴近实际的分析,让我深刻理解了国际法在现实世界中的运作机制。

评分

关于国际经济法,《国际法(第三版)》的处理方式让我感到耳目一新。书中没有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国际贸易法,而是将其拓展到了更广阔的国际经济关系范畴。对世界贸易组织(WTO)的介绍,不仅仅是其基本原则和规则,更是对其在解决国际贸易争端中的独特作用的深入分析。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核心原则的细致解释,以及这些原则在促进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方面所发挥的关键作用。此外,书中对国际投资法、国际货币金融法等领域的触及,也让我对国际经济法的庞大体系有了更全面的认识,看到了它在规范全球经济活动、促进共同繁荣方面的巨大潜力。

评分

《国际法(第三版)》在国际人权法部分的叙述,让我对人权保障的国际维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从历史源头追溯,系统梳理了国际人权法的发展脉络,从《世界人权宣言》到各类国际人权公约,再到区域性人权保护机制。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不同类型人权的分类和阐释,例如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以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并分析了这些权利在国际层面如何得到保障。书中对于人权侵犯的救济途径,如联合国人权机制、区域人权法院等的介绍,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知识。

评分

《国际法(第三版)》在国际争端解决机制的论述上,可以说达到了相当的高度。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对和平解决争端方法的介绍,而是深入剖析了不同解决机制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法律效力。无论是外交途径中的协商、调停、调查,还是司法途径中的国际法院、国际海洋法法庭、常设仲裁法院等,书中都给予了详尽的介绍。我印象最深的是,书中对国际法院的组成、管辖权、判决效力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讲解,并且通过分析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案例,如“尼加拉瓜案”、“大陆架案”等,让我深刻理解了国际司法在维护国际法秩序中的关键作用。

评分

读完《国际法(第三版)》关于国际条约的章节,我深切体会到了条约作为国际法主要渊源之一的重要性。作者在这一部分的内容设计上,既有理论的深度,又不失实践的广度。对条约的缔结、生效、解释、修改和终止的各个环节,都进行了详尽的阐述。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不仅介绍了传统意义上的条约,还触及了“软法”的概念,并分析了其在国际法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这种前瞻性的视角,让我认识到国际法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演进和发展中。书中引用的许多国际条约文本,虽然篇幅较长,但作者巧妙地将其精炼,并辅以注释,使得我们这些初学者能够快速把握核心要义。例如,在讲解《维也纳条约法公约》时,书中不仅列举了公约的核心条款,还结合了近年来国际社会中出现的关于条约解释和适用的争议案例,展现了条约法在处理国际关系中的关键作用,让我对国际条约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有了更全面的认识。

评分

有点小褶皱,不过不影响使用

评分

读后评价

评分

对于起步接触国际法的入门者而言,此书足以启蒙。

评分

不错的书籍,正版,我很喜欢。

评分

质量不错,速度也不错

评分

白桂梅老师写得真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86362536993996969

评分

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