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

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施仁潮,李明焱 编
图书标签:
  • 膏方
  • 中药
  • 滋补
  • 养生
  • 传统医学
  • 方剂
  • 健康
  • 食疗
  • 中医
  • 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9787117213356
版次:2
商品编码:11782978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0-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1
字数:276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开膏方有诀窍,熬膏方有方法,吃膏方有讲究。
  《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围绕膏方,讲述开膏方、熬制膏方、服用膏方等相关关知识。
  开膏方时。补益药、果品及胶类药的选用:熬膏的具体方法步骤;膏方的服法、用量和贮藏:琼玉膏、集灵膏、龟鹿二仙膏等9个传世膏方的主治病证、药物组成、熬膏做法和服用方法,等等。
  《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中均做了详细解说。资料十分完整。
  《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同时介绍数十位名医应对亚健康、安养心神、提高性功能、美容保健。以及调治内儿妇科疾病、骨关节疾病、肿瘤等的经验膏方160个。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大量的膏方相关信息。一册在手,精深的膏方一看便懂。变得易于学习和,使用。
  《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适宜于基层医药工作者开展膏方服务.同时能为广大群众提供膏方养生保健、祛病康复服务。

作者简介

  施仁潮,浙江省立同德医院主任中医师,浙江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临床及科研40年,取得20余项科技成果,系杭州胡庆余堂、北京同仁堂特聘专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团专家。擅长治疗痛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性结肠炎、顽固性腹泻、顽固性失眠、顽固性咳嗽等,对妇女病调治、肿瘤调治、亚健康调理、小儿长高均有研究。在膏方领域影响卓著,受邀赴北京、山东、江苏、河南及浙江各地开展熬膏培训和临床指导,著有《膏方宝典》、《正确选用膏方》等。
  
  李明焱,金华寿仙谷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研究员,高级农艺师。潜心钻研珍稀食药用菌和道地名贵中药材的品种选育、栽培及新产品的研究开发。主持实施了生物育种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火炬计划等科技项目,在铁皮石斛、灵芝新品种选育及产业化,灵芝孢子破壁新工艺研究和开发方面,贡献突出,取得10余项成果,7项发明专利。系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目录

一、认识膏方
1.冬令进补
2.四季调养
3.适用对象
4.忌口与注意点

二、开好膏方
1.对证用补药
2.注意脾胃运化
3.用好果品类
4.选对胶类药
5.加糖与加酒

三、熬好膏方
1.场地设备
2.加水浸泡
3.煎煮取汁
4.浓缩收膏
5.凉膏及储藏

四、吃好膏方
1.服.用剂量
2.服用方法
3.服用时间
4.吃膏十问

五、用好名贵药材
1.胶类药的选用
2.大补元气用人参
3.服食养生用黄精
4.温阳补虚用鹿茸
5.冬虫夏草入膏方
6.养血益精紫河车
7.枸杞子补肝肾明眼目
8.石斛、新鲜铁皮与枫斗
9.灵芝、孢子粉与破壁孢子粉
10.何首乌、制首乌与九制首乌

六、传世膏方
1.琼玉膏
2.集灵膏
3.龟鹿二仙膏
4.三才固本膏
5.五味子膏
6.燮理十全膏
7.真菊延龄膏
8.铁皮枫斗浸膏
9.西红花铁皮枫斗膏

七、应对亚健康
1.调理亚健康
2.对付慢性疲劳
3.防治视疲劳
4.熬夜吃点膏方

八、安羔心油
1.抑郁症
2.失眠
3.慢性头痛

九、提高性功能
1.性冷淡
2.遗精、早泄
3.阳痿
4.不孕
5.不育
6.慢性前列腺炎

十、抗衷延年
1.抗衰延年
2.应对更年期
3.骨质疏松症
4.前列腺增生

十一、美容保健
1.面色红润
2.青春无痘
3.祛除色斑
4.乌黑头发
5.脱发保健
6.膏方减肥

十二、调治妇儿疾病
1.产后病
2.月经不调
3.闭经
4.崩漏
5.妇科炎症
6.子宫内膜异位症
7.乳腺增生
8.子宫肌瘤
9.发育不良
10.小儿疳证
11.反复呼吸道感染
12.小儿哮喘
13.小儿抽动症

十三、调治内科疾病
1.慢性咽喉炎
2.慢性鼻炎
3.慢性支气管炎
4.支气管哮喘
5.支气管扩张
6.结核病
7.慢性阻塞性肺病
8.高血压
9.冠心病
10.脑动脉硬化
11.中风
12.慢性胃炎
13.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14.胃下垂
15.溃疡性结肠炎
16.便秘
17.慢性胆囊炎
18.慢性肝炎
19.肝硬化
20.脂肪肝
21.糖尿病
22.高脂血症
23.贫血

十四、调治风湿及骨关节疾病
1.类风湿关节炎
2.强直性脊柱炎
3.干燥综合征
4.痛风
5.颈椎病
6.肩周炎
7.腰椎间盘突出症
8.骨性关节病

十五、调治肿瘤
1.乳腺癌
2.宫颈癌
3.脑肿瘤
4.鼻咽癌
5.甲状腺癌
6.肺癌
7.食管癌
8.胃癌
9.大肠癌
10.肝癌
11.前列腺癌
12.肾癌
13.白血病

精彩书摘

  《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
  膏方是中医的一种制剂,由中医师根据服用者的不同体质、不同病证特点处方用药,药师规范熬制,供祛病或保健服用。
  开膏方时,中医师会依据中医理论,通过望、闻、问、切等手段收集相关信息,辨证分析,然后结合体质、地理、时令特点,确定主方,随症加减,选用胶类药,以及糖、酒等辅料,开出个体化的对证处方。或祛病健身,或调养补益,以适应服用者的需要。
  规范熬制,即由中药师按方配药,经过浸泡、煎煮、浓缩、烊胶等步骤,精心加工成膏。或为片状,或为厚薄适宜的膏制,香气诱人。
  膏方往往由医院、医馆熬制,作为消费者,你只要让医生把脉处方,安心地回家,几天后就会收到合意的膏方。一料膏方一般可供一两个月服用,或直接嚼食,或开水冲化服用,对于经常外出者来说,颇便携带。
  膏方方便服用,名中医潘澄濂评价说,用一般煎剂,长期给药,患者甚感不便,且每日给药一剂,所需药量较多,浪费时间及能源。改用膏滋剂,每一个疗程节约药物二分之一,又不受每日煎药之累,服用便利,而且大大提高了疗效。
  在中医典籍中,《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即有膏方范例,唐代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膏方已经与现代基本一致,南宋《洪氏集验方》琼玉膏成为一首传世良方。到了明清,膏方多采用“某某膏”的方式命名,其熬制多采用煎煮浓缩药液,加蜂蜜等收膏。慈禧、光绪的调养补益膏方,反映了清宫中的膏方使用盛况。近年来,随着大众对养生保健的重视,膏方成为人们调治慢性病、调理亚健康的首选。冬令进补.
  随着膏方的祛病保健作用被证实,膏方成了人们生活中的热门话题。近年来,每当秋末冬初,人们就会争相吃膏方,医院、医馆往往应接不暇。于是,膏方节应运而生。其他节日大多有固定的时间,惟独膏方节,往往选在秋末冬初的任意一天,进行膏方知识科普,举办大型义诊等,推动大众膏方知识的普及。
  许多人服用膏方,着眼点在于冬令进补。民间流传有“今冬进补,明年打虎”“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的说法。
  人们生活在大自然中,与自然息息相关。天地自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四时更迭,万物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冬季气候寒冷,人体精气内藏,适时进补,更能吸收营养精华,以应对天气的寒冷,并有助于增强体质,满足来年生发的需要。
  冬季气温过低,机体为了保持一定的热量,需要摄入比其他季节更多的营养物质,以产生更多的能量,适应机体的需要。冬季人们的食欲旺盛,进食量较多,而且能较好地吸收,这也是人们选择在冬季进补的原因。
  冬令进补在时间上,主要指立冬后至立春前这段时间,进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食补,二是药补。药补,传统的有丸、散、膏、丹,现代又有口服液.胶囊等。在这些剂型中,膏方是近年最受欢迎的中医制剂。
  名中医杨继荪曾说,冬令滋补,膏方调摄作为一种养生手段,非一定有病者才选用。中医有“治未病”的观点,当识阴阳偏颇,进行调整,使阴平阳秘,精神乃治。冬季进补,来春精力更充沛,利于身体强健,使工作干劲倍增。
  ……

前言/序言

  现今,人们崇尚进补,会想到选用膏方。虽然膏方由来已久,但由于组方复杂、熬制繁难,过去多在宫廷及少数富庶地区的富裕家庭使用,普通人知之并不多。时至今日,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中医专家的个体化处方,成熟的熬膏技术,使得膏方进入家庭,为广大群众养生健身、防病治病服务。找医生开膏方,已经成为热门之举。
  膏方实际上是中医用来祛病保健的一种剂型。膏方的拟制,必须经过繁复而细致的辨证论治,既涉及虚实补泻、胖瘦老少、补益攻泻、胶类药选用,还要兼顾到黏稠度、口感,以及贮存、服用等问题,需要有经验医生的指导。
  我们早在2007年即编写了《膏方宝典》一书,对膏方的相关事宜做了简要介绍。该书出版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先后印刷3次,为基层中医药工作者开好膏方,为广大群众了解膏方,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转眼间,八年时间过去了。这些年来,膏方有了广泛的应用和快速的发展,人们对膏方的认识不断加深,膏方适用病种也不断拓展。为了适应形势的需要,我们结合近年对膏方的应用经验,对原书做了修订与充实,从开膏方、熬膏方、服用膏方的实际需要着眼,介绍开好膏方的诀窍,熬膏的要点,膏方的服用与贮藏。在推介琼玉膏、龟鹿二仙膏、燮理十全膏等经典膏方的同时,立足于膏方的保健与祛病应用,涉及40多种常见病,容纳数十位名医近200个膏方案例,让精深的膏方变得易看、易懂、易于学习和使用,为广大读者提供翔实的膏方信息。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大众了解膏方知识,让膏方为大众养生保健、疾病康复服务。
  在本书编写过程中,参考了许多医家医书的资料,马光怀、沈双成等帮助搜集资料,做了很多工作,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中医养生智慧:实用辨证与调养指南》 在中医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养生保健占据着核心地位。本书旨在为广大中医爱好者、初学者以及寻求中医养生指导的读者,提供一本系统、实用且易于理解的养生指南。我们深知,正确的辨证是有效调养的基础,而科学的养生方法则能显著提升生活品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本书的独特价值与内容架构: 第一部分:中医养生基石——认识身体与健康 人体气血津液学说精讲: 深入浅出地解析中医关于气、血、津液的功能、相互关系及其在维持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将通过生动的比喻和通俗的语言,帮助读者理解“气足则神旺,血盈则面荣,津足则体润”的道理,并学会观察自身气血津液的盛衰变化,从中洞察健康状况。 阴阳五行与脏腑生理: 详细阐述阴阳学说在中医养生中的应用,以及五行学说如何反映人体的脏腑功能和相互关系。读者将了解到肝、心、脾、肺、肾等五脏的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从而理解为何“情志不遂伤肝”、“思虑过度损脾”。 体质辨识: 介绍中医传统的九种体质分类(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并提供详尽的体质自测方法和各项特征描述。帮助读者准确认识自身的体质特点,为后续的个性化养生提供依据。 病因病机入门: 简要介绍外感六淫、内伤七情等常见致病因素,以及它们如何影响人体的阴阳平衡,导致疾病的发生。重点在于帮助读者建立初步的病因病机观念,理解“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的养生智慧。 第二部分:辨证施治——洞察健康的细微之处 常见证候辨识: 聚焦于日常生活中最常遇到的几种证候,如: 气滞血瘀证: 描述其常见表现(如胸闷胁痛、肢体麻木、面色晦暗、舌质紫暗等),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脾胃虚弱证: 详述其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神疲乏力、面色萎黄等),以及与饮食、情志的关系。 肝郁化火证: 讲解其典型症状(如烦躁易怒、口干口苦、头晕目眩、失眠多梦等),以及如何与生活压力相关联。 肺阴不足证: 描述其特点(如干咳少痰、咽干声嘶、午后潮热、盗汗等),特别关注呼吸道健康。 肾精亏虚证: 阐述其表现(如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记忆力减退、性功能减退等),强调其与衰老的关系。 舌诊与面诊初探: 提供简单易懂的舌诊和面诊图解,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观察舌苔的颜色、厚薄、形态以及面部气色、纹理的变化,初步判断身体的寒热虚实、脏腑功能的盛衰。 问诊要点与自我体检: 教授读者一些基本的问诊技巧,以便更好地向中医医生描述病情;同时,引导读者进行简单的自我体检,如感受脉象(初步)、观察大小便、了解睡眠情况等。 第三部分:个性化养生策略——以辨证为指导的调养方案 饮食调养: 食物性味归经与寒热温凉: 介绍不同食物的性味特点,以及如何根据体质和证候选择合适的食物。例如,阳虚体质宜食温热食物,阴虚体质宜食滋阴清淡食物。 常见病症的食疗方: 提供针对上述常见证候的食疗方,包括汤羹、粥品、药膳等,易于家庭操作。如针对脾胃虚弱的“山药莲子粥”,针对肝郁化火的“菊花枸杞茶”。 饮食禁忌与注意事项: 详细列举不同证候下的饮食禁忌,强调“形寒饮冷则伤肺,过劳饮酒则伤肝”等道理。 起居调养: 作息规律与睡眠质量: 强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古训,指导读者如何调整作息,改善睡眠质量,达到“精神乃治”的状态。 环境适应与季节养生: 结合不同季节的气候特点(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指导读者如何调整起居,顺应自然,减少疾病的发生。 情志调养: 七情与五脏的关系: 深入解析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如何影响五脏功能,以及如何通过“中医情志疗法”来调适情绪。 常见情绪问题的应对: 提供针对焦虑、抑郁、易怒等常见情绪问题的调适方法,如观想、冥想、转移注意力等。 运动保健: 八段锦、太极拳等传统功法: 详细介绍八段锦、太极拳等经典养生功法的动作要领、功效和练习方法,强调“动以养形,静以养神”。 运动与证候的匹配: 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体质和证候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避免运动损伤。 穴位按摩与经络保健: 常用养生穴位讲解: 介绍足三里、合谷、内关、涌泉等常用养生穴位的位置、主治功能,以及按摩手法。 经络疏通的初步认识: 简述十二正经、奇经八脉的基本走向,以及如何通过按摩、刮痧、艾灸等方式进行经络疏通,促进气血畅通。 本书特色: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既有中医养生基础理论的阐述,又提供了大量实用的辨证方法和调养建议,让读者学以致用。 通俗易懂的语言: 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力求用最平实的语言解释复杂的概念,适合不同层次的读者。 图文并茂: 配以精美的插图,如脏腑图、穴位图、舌象图等,增强阅读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强调个体差异: 贯穿全书的理念是个体化养生,鼓励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调养方案,而不是盲目效仿。 《中医养生智慧:实用辨证与调养指南》将带领您走进一个充满智慧的中医养生世界,帮助您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身体,掌握科学的调养方法,最终实现身心健康, Enjoy a fulfilling life.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买这本书之前,对“膏方”这个概念其实是有点模糊的。只知道好像是中医里一种很滋补的东西,但具体怎么回事,有什么讲究,一概不知。拿到《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后,我才真正地认识到膏方的博大精深。它不像我想象中的那种“万能药”,而是强调“辨证施治”,根据不同体质、不同病症来量身定制。这一点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一直觉得自己身体有些亚健康,但去了医院,医生也只是开些维生素或者建议多休息,总觉得不得要领。这本书让我明白,很多时候,问题可能出在脏腑功能的失衡上。书中对于如何判断自己的体质,如何根据体质来选择合适的药材,都有非常详细的图文讲解,甚至连一些药材的性味归经都解释得很清楚,让我这个中医小白也能看懂。而且,它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膏方“服用”的讲究,比如什么时候吃,怎么吃,吃多久,这些细节都非常实用,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是理论讲解,更是生活指南。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书的,当时我正为家人的健康问题感到困扰,希望找到一种更温和、更持久的调理方法。翻阅《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后,我立刻被它那种严谨而不失温度的风格所吸引。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怎么做膏方”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理解身体,如何与身体对话”的书。书中关于“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中医哲学思想贯穿始终,让我感觉自己在学习一种更贴近生活、更尊重生命规律的养生智慧。它引导我去观察自己身体的变化,去感受季节的更替对身体的影响,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去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膏方。这种由内而外的调理方式,比单纯的药物治疗更能让我感到安心。而且,这本书还提到了很多关于膏方在不同年龄段、不同生理阶段的应用,比如女性经期、孕期,以及老年人的调养,这些都让我觉得非常贴心和实用,感觉这本书的价值远超其价格。

评分

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细节的处理上做得相当到位。比如,在介绍各种药材的时候,它不仅仅是列出药材名称和功效,还会详细说明每种药材的性味、归经,以及在不同体质下的应用禁忌。这对于防止误用、滥用,保证膏方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我之前自己也尝试过一些偏方,结果效果不佳,甚至还引起了一些不适。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中医的严谨性体现在每一个细节里,不能想当然。而且,它还专门辟出章节讲解了如何辨别膏方的真伪和质量,以及在服用膏方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饮食禁忌,这些都是非常贴心且实用的信息。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膏方的认识不再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了一个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个可靠的向导,带领我在中医养生的世界里,安全而有目的地探索。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出乎我的意料了!我一直对中医的养生之道充满好奇,但又苦于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入门途径。偶然间看到了《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专业,但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翻阅了一下,结果简直是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它不像我之前看过的很多中医科普读物那样,要么泛泛而谈,要么术语晦涩难懂。这本书的语言非常平实,却又不失专业性,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在旁边手把手地教你。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一些基础概念时,会用一些生动的比喻,比如将人体的脏腑比作工厂的各个车间,这样一来,那些抽象的理论就变得鲜活起来,容易理解多了。而且,它还很贴心地列举了很多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我能立刻将书中的知识与自己的身体状况联系起来。读完之后,我不仅对膏方的制作有了初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开始学会从一个更整体的角度去审视自己的健康问题,不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这本书真的非常适合那些想了解中医养生,但又不知道从何下手的朋友。

评分

我一直认为,对于传统医学的传承,最重要的是要能够让更多人理解并实践。而《膏方宝典:开好膏方、用好膏方(第2版)》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这本书的编排逻辑非常清晰,从最基础的膏方概念、历史渊源,到具体的膏方选材、制作工艺,再到后期的保存和使用,几乎涵盖了膏方领域的所有重要环节。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并没有回避膏方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技术难题,而是给出了非常详细的解决方案和注意事项,甚至还有一些小窍门,让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对实际操作有一个很好的预判。而且,它还穿插了一些古代名医的经验总结和一些历史故事,让整个阅读过程不枯燥,反而充满了趣味性。我甚至觉得,如果家里有人从事中医药相关工作,这本书绝对是案头的必备工具书。即便是像我这样的普通爱好者,也能从中受益匪浅,对自己的健康管理有更科学的认知。

评分

膏方的运用也算比较麻烦的,对症、熬制,好一点就是熬好后很长时间不用再熬。

评分

不错的书,挺实用的,送给客户了

评分

膏方值得研究

评分

还可以的,通俗易懂,适合菜鸟。

评分

还很吧,跟外面养生书差不多,可以借鉴学习

评分

感觉自己做还是有些困难的

评分

感觉自己做还是有些困难的

评分

书是正品,感觉蛮棒的,喜欢

评分

很好的书,我喜欢这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