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為臨床實踐指導用書,重點介紹各種疾病進行調強放射治療的方法、技術及注意點。有很強地指導放射治療臨床實踐的作用。
解剖和解剖成像有助於讀者對IMRT的理解和掌握。
700餘幅高質量的彩色圖片有助於臨床決策的製定,增加瞭90位患者的治療圖片。
增加瞭有關解剖、正常組織並發癥、中樞神經係統、胰腺、直腸和肛門等新的章節。
增加瞭分子成像一章,主要介紹用於影像引導治療的新的PET示蹤劑。
更新瞭新的臨床數據,將最新的IMRT文獻以錶格的形式進行瞭總結。
包含臨床適應證、圖像解析、靶區規劃、優化方案有助於讀者提高技術,精確治療區域和提高治療效果。
有關乳腺和生殖係統腫瘤的章節重新進行瞭編寫,包含瞭相關的技術和應用。
《實用腫瘤調強放射治療》主要以提高讀者對調強放射治療尖端技術的理解為目的。它主要為新老讀者講解瞭臨床管理的復雜性和細節。全新版本逐步介紹瞭在癌癥患者的評估和治療中調強放射治療的應用。因為調強放射治療有獨立控製子束的能力,它是一個非常有前途的技術,尤其是在與CT、PET和(或)MRI聯閤時。
K.S.剋利福德查奧(K.S. Clifford Chao),紐約市威爾康乃爾醫學院放射腫瘤係主任、教授。
何俠,男,主任醫師,腫瘤學博士。江蘇省腫瘤醫院放療科主任,南京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江蘇省臨床重點專科腫瘤放射治療科學科帶頭人,江蘇省放射治療中心主任,江蘇省放射治療質控中心副主任。馮平柏,江蘇省腫瘤醫院放射科,主任醫師。
第1章 調強放療、影像引導放療、質子治療的精確放射給量1��
第2章 分子影像引導放療的進展30��
第3章 顱底和中樞神經膠質瘤40��
第4章 頭頸部腫瘤淋巴結靶區和正常組織限量74��
第5章 鼻旁竇癌和鼻腔癌100��
第6章 鼻咽癌115��
第7章 口腔癌142��
第8章 口咽癌162��
第9章 下咽癌和喉癌193��
第10章 甲狀腺癌223��
第11章 原發竈不明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癌245��
第12章 乳腺癌256��
第13章 肺癌279��
第14章 食管癌299��
第15章 胰腺癌314��
第16章 直腸癌329��
第17章 肛管癌335��
第18章 盆腔和腹主動脈旁淋巴結靶區勾畫350��
第19章 前列腺癌357��
第20章 婦科腫瘤377��
索引399��
調強放射治療前進步伐神速迅猛,這在本書的前一版本中已有所體現。正如舊版前言所預測,隨著技術水平和臨床實踐的進步與發展,本書與時俱進的新版本齣現是件必然之事。本書新版的目的不僅是要讓讀者瞭解本專業領域最重要的更新,還要幫助那些對特殊腫瘤臨床處理有興趣、需更深更廣認識的讀者。
過去,調強放射治療隻是少數幾傢大型研究機構所掌握的特殊研究技術,現在已成為大部分癌癥治療醫院都能實施的標準治療措施,而且很多廠商都能生産其計劃係統和放射給量係統。調強放射治療的最大優勢在於,它可運用大量的小光束並根據情況控製其強度和方嚮,使形狀復雜的腫瘤獲得高劑量照射,同時讓鄰近正常組織受量達到最小。隨著廉價計算機運算能力的大幅提高,調強放射治療與新近的三維成像技術如CT、PET和MRI相結閤,影像引導的放射治療得以真正實現。在當前臨床工作中,腫瘤放療醫師所麵臨的睏擾已不再是計劃係統或百萬伏特光子源的精度不足,而主要是在生物學和解剖學上對惡性腫瘤侵犯程度或周圍組織受威脅的程度的認識不足。因此為瞭能實現調強放射治療的最大效果,今後有必要對分子標記物和生物成像做進一步研究。
為突齣強調臨床調強放射治療的新進展,我們刪減瞭調強放射治療物理、機械、質量控製,以及CT和MRI內容介紹的有關章節。我們盡可能為有興趣的讀者提供優秀的專著和綜述供其參考。鑒於治療計劃中分子影像的重要性,我們增加瞭一個新的章節介紹分子影像,專門講述PET示蹤劑在影像引導放射治療中的應用。在疾病章節中則重點講述腫瘤通過調強放射治療在局部控製率和生存率方麵的獲益,或者是在降低輻射引起的並發癥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方麵非常重要的獲益。
第4章至第11章為頭頸部腫瘤治療的有關內容,它以簡要形式更新,內容包括最新的臨床研究成果和新的靶區勾畫影像。而乳腺癌和婦科腫瘤章節則全部重寫,以反映其在該領域的大量最新進展。書中還新增瞭胰腺癌、直腸癌和肛管癌的有關章節,這反映齣調強放射治療對這些疾病治療的新貢獻。在肺癌一章中增加瞭立體定嚮放療的有關內容,以展示其對既往治療睏難的肺癌的治療前景。
書中包括瞭90多幅患者新的治療影像,其中大部分以6幅一組構成。我們還將以前的黑白解剖影像更換為彩色圖像。同時,我們還在書中保留瞭大部分疾病的病因、診斷和治療等曆史資料,以幫助讀者更全麵地瞭解一個疾病。讀者若想充分感受調強放療的潛能和優勢,就必須瞭解既往臨床治療模式的可取之處,以及存在的問題。
第3版新書的撰寫目的與第2版完全一緻,即協助從事腫瘤放射治療的住院醫師、進修醫師和專科醫師掌握實踐基礎知識,用於調強放射治療臨床評估、策略製訂,以及熟練掌握調強放射治療技術。這個過程不是靜態的,而是一個動態的、相互促進的過程,相信未來引領調強放射治療計劃和給量技術革新的力量將來自我們的讀者。
K. S. Clifford Chao, MD
Tony J. C. Wang, MD
Tim Marinetti, PhD
進入21世紀後,調強放射治療在我國腫瘤治療中逐步推廣應用,指導調強放射治療臨床實踐的工具書也層齣不窮。由美國安德森癌癥中心K.S.Clifford Chao主編的Practical Essentials of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中文譯著《實用腫瘤調強放射治療》第2版由江蘇省腫瘤醫院放療科組織相關專傢翻譯並於2006年齣版,得到瞭高度關注。這本書在當時調強知識較淩亂,而全國又轟轟烈烈開展調強放射治療的情況下,對放射治療臨床工作起到很強的實踐指導作用,可以說以這本書為基礎,培養齣瞭一大批臨床調強放射治療醫師,使他們能較準確、較完整地掌握和運用該項技術。
近十年來,隨著調強放射治療實踐的不斷深入,以及高速價廉的計算機的普及,臨床實踐與調強技術互為促進,調強放療技術迅猛發展。同時,人們對這一新興技術的認識又有瞭進一步的提高,這在新版(第3版)原著中都有所體現,比如乳腺癌等章節全部重新編寫,而胰腺癌、分子成像等則為新增章節,充分體現瞭原作者對這一新興技術及其運用的很好把握。時隔十年,原作者與時俱進,不僅對當代最前沿的相關進展內容進行補充完善,而且還將近些年來臨床上相對成熟的內容一並寫入,這些對當前的臨床運用有著相當強的指導作用。
江蘇省腫瘤醫院是國內開展調強放射治療較早的單位,完成的調強治療病例數較多,對這一技術有著深刻的理解,其臨床運用也比較嫻熟。在此背景下,他們在繁忙的工作中抽齣時間再次組織相關專傢翻譯第3版內容。我們相信新版譯著《實用腫瘤調強放射治療》將會對國內同行開展調強放射治療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導和參考價值;對新入道的同行起到很好的引領和幫助作用。
中國工程院院士
山東省腫瘤醫院院長 於金明
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它不僅僅是一本介紹調強放療技術的書,更是一本關於如何“精雕細琢”腫瘤治療的書。作者在講解過程中,非常注重細節和臨床經驗的分享。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個體化治療”的理念,作者反復強調,每一個患者的腫瘤情況都是獨特的,因此治療方案也應該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在靶區勾畫方麵,它不僅僅是提供瞭標準化的流程,更重要的是強調瞭對腫瘤生物學特性的理解,以及如何根據這些特性來調整靶區範圍。例如,在講解某些侵襲性腫瘤時,作者會詳細分析其浸潤範圍和轉移途徑,並據此指導我們如何擴大靶區,以提高局部控製率。在劑量優化方麵,這本書提供瞭非常實用的技巧,比如如何利用“劑量兌換”的原則來平衡腫瘤和正常組織的需求,以及如何根據患者的耐受能力來調整劑量。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放療並發癥的管理”章節,作者不僅僅列舉瞭常見的並發癥,更重要的是提供瞭詳細的預防和處理方法,這對於我們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非常有幫助。這本書讓我認識到,調強放療不僅僅是一個技術操作,更是一個需要醫生具備豐富經驗和細緻觀察的藝術。它教會我如何從宏觀的治療理念,到微觀的劑量調整,都能夠精益求精,為患者提供最優質的治療。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它的“實用”二字,名副其實。它並沒有追求那些過於前沿、尚未成熟的技術,而是聚焦於當前臨床應用最廣泛、最核心的調強放射治療技術。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很多同類書籍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就是泛泛而談,真正能夠落地的指導性內容並不多。而這本《實用腫瘤調強放射治療》就彌補瞭這一不足。它非常注重臨床操作的細節,比如在介紹靶區勾畫時,不僅僅是給齣瞭一些原則性的指導,還結閤瞭具體的解剖標誌和影像學特徵,讓我能夠更準確地識彆和勾畫靶區。在劑量限製方麵,書中給齣瞭詳細的正常組織耐受劑量錶,並且解釋瞭這些劑量是如何通過臨床試驗確定的,以及在實際治療中需要注意的事項。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治療計劃優化的章節,作者深入淺齣地講解瞭如何利用各種優化算法來平衡腫瘤控製和器官保護,並提供瞭大量具體的優化策略和技巧。對於我們這些常常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在治療計劃上的放射治療師來說,這本書無疑是一本“救星”。它讓我對I-MRT的理解從“做什麼”上升到瞭“為什麼這麼做”以及“如何做得更好”。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在旁指導我如何一步步優化治療方案,最終為患者帶來更好的治療效果。
評分我必須說,這本書在腫瘤調強放射治療領域的教育方麵,起到瞭一個裏程碑式的作用。它不僅僅是將現有的技術進行瞭梳理和總結,更重要的是,它引導讀者去思考“為什麼”和“如何做得更好”。在物理學原理的介紹部分,作者並沒有簡單地堆砌公式,而是通過生動的比喻和類比,將抽象的概念變得易於理解。當我閱讀到靶區定義的部分時,我發現作者不僅僅是強調瞭“是什麼”,更重要的是“為什麼”要這樣做。比如,在解釋臨床靶區(CTV)和計劃靶區(PTV)的區彆時,作者詳細闡述瞭運動學不確定性、擺位誤差等因素是如何影響靶區定義的,並給齣瞭量化的建議。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能夠真正理解每一個步驟背後的邏輯。在治療計劃優化方麵,這本書提供瞭非常詳盡的指導,不僅僅是羅列瞭常用的優化算法,更重要的是分析瞭不同算法的優缺點,以及在何種情況下應該選擇何種算法。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副作用預測和管理”的章節,作者結閤大量的臨床數據,詳細分析瞭不同器官受量與齣現不同級彆副作用的概率之間的關係,並提供瞭具體的預防和處理策略。這種基於證據的醫學指導,對我們的臨床決策有著非常重要的參考價值。總而言之,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手冊,更是一本能夠啓發思考、提升臨床思維的優秀著作,它必將對腫瘤放療領域的從業者産生深遠的影響。
評分這本書簡直就是為那些希望在腫瘤放射治療領域打下堅實基礎的臨床醫生量身定做的。它從最基礎的物理原理講起,清晰地闡述瞭調強放療(IMRT)的核心概念,比如劑量纍積、劑量限製以及如何平衡腫瘤的殺傷力和正常組織的保護。我特彆欣賞它循序漸進的講解方式,即使是對放療新手來說,也不會感到 overwhelming。它沒有止步於理論,而是花瞭大量的篇幅去介紹實際的治療規劃過程,從影像學定位、靶區勾畫,到治療計劃的優化和驗證,每一個環節都剖析得很透徹。書中大量的圖錶和示意圖,將復雜的概念可視化,讓理解變得更加直觀。比如,在講解劑量體積直方圖(DVH)時,作者不僅僅是給齣瞭DVH圖,還詳細解釋瞭如何解讀其中的關鍵指標,以及這些指標如何指導我們對治療計劃進行修改,以期達到最佳的療效和最低的毒副反應。此外,書中還列舉瞭不同腫瘤類型(如頭頸部腫瘤、前列腺癌等)的I-MRT治療指南和具體案例,這對於我日常臨床工作中的實際應用有著極大的參考價值。作者在處理每一個細節時都力求嚴謹,從參考文獻的選擇到數據分析的呈現,都體現瞭其深厚的學術功底。我強烈推薦這本書給所有在腫瘤放療領域工作的醫護人員,它絕對是提升專業技能的寶貴資源。
評分讀完《實用腫瘤調強放射治療》,我最大的體會是它的係統性和完整性。它將調強放療的整個流程,從理論基礎到臨床實踐,做到瞭一個非常全麵的梳理。開篇就對放療的物理學原理進行瞭詳細的介紹,為理解後續的I-MRT技術打下瞭堅實的理論基礎。之後,作者循序漸進地講解瞭I-MRT的原理、技術優勢以及在不同腫瘤類型中的應用。我特彆欣賞書中對不同放療設備特點的分析,以及在不同設備下治療計劃的製定和驗證上的差異。這對於我們這些在不同醫院工作,接觸不同設備的醫生來說,非常重要。書中對靶區勾畫的詳細闡述,不僅包括瞭腫瘤原發竈的勾畫,還對淋巴結轉移竈以及需要考慮的風險器官進行瞭清晰的界定,並給齣瞭多種情況下的勾畫建議,這對於減少漏診和誤診至關重要。此外,書中關於治療計劃驗證的章節,詳細介紹瞭各種驗證方法,以及如何根據驗證結果對治療計劃進行調整,以確保治療的準確性和可靠性。更讓我驚喜的是,書中還涉及瞭劑量纍積和生物學效應的討論,這使得我們在製定治療計劃時,能夠更深入地理解不同劑量分割和總劑量對腫瘤控製和副作用的影響,從而做齣更優化的決策。這本書的齣版,為腫瘤放療領域的臨床醫生提供瞭一套非常係統和完整的知識體係。
評分堅決差評,這本書送來的時候邊角有缺損,最嚴重的是這個書有味道,估計是甲醛的味道。看書不能超過五分鍾,超過後立刻頭暈胸悶,非常難受,雖經多次晾曬,無奈仍有味道,刺鼻,嚴重傷害身體。可惜當時不覺得,已經在書上寫瞭名字縮寫。這是購書至今第一次給差評。希望引起大傢注意,健康纔是真正的。
評分挺好的,正版
評分書籍還是簡單瞭點,但是活動價購入的,非常超值!
評分很超值的書籍,值得推薦!!!
評分剛迴傢黃河鬼棺海盜電颱的感覺觀後感
評分好書,最後一本瞭,我拿去瞭
評分要你們開個發票,都不理我,什麼態度
評分與第二版相比,新意不多,一般一般!
評分步步高嘎嘎嘎嘎嘎嘎嘎嘎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