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

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达龙·阿西莫格鲁 等 著,卢远瞩 等 译
图书标签:
  • 经济学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科学译丛
  • 教材
  • 经济学原理
  • 宏观经济分析
  • 经济理论
  • 经济学研究
  • 高等教育
  • 学术著作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218861
版次:1
商品编码:1179938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经济科学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4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书是一本初级经济学教材,由三大美国**大学的著名经济学教授——阿西莫格鲁(麻省理工学院)、莱布森(哈佛大学)和李斯特(芝加哥大学)联袂写作,目的是强调经济学思想的简单性以及它们强大的解释、预测和改进世界上所发生的事情的能力,并帮助学生掌握经济分析的基本原理。因此,本书在内容上没有使用难懂的微积分等数学公式,而是确定了理解人类行为的经济方法核心的三个思想——优化、均衡和经验主义,并围绕这三个思想展开讨论。**条关键原理是人们力图选择**的可选选项:优化;第二条关键原理是经济系统总是在均衡状态运行,在该状态下,每个人都同时力图进行优化;第三条原理是经济学家使用数据来检验经济理论,了解世界,并向政策制定者提供建议。

与一般的经济学教科书相比,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强调数据和理论相互匹配是本书与其他教材的**差别。利用大量的数据或证据,把学生看到的东西从抽象的原理转变成具体的事实,加深学生对经济学概念的理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辟出专章深入介绍博弈论,并将博弈论运用到许多情形,激发学生对博弈论的兴趣。
3.大量引用实验经济学的结果,对于如何设计实验来验证相应的经济理论给出了翔实的说明。
4.注重宏观经济理论与现实世界中经济运行的联系,通过各国经济发展中的宏观经济现象来印证宏观经济理论的预测效果。
5.大量采用中国的例子作为实例,包括人民币汇率、中国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型等问题。


作者简介

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oglu),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教授,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计量经济学会、欧洲经济学会和劳动经济学家学会的会士。他于2005年获得被誉为经济学界“小诺贝尔奖”的约翰?贝茨?克拉克奖。
他在经济学的很多领域都做出了突出贡献,包括早期的劳动经济学,而后成功转向宏观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以及政治经济学。他的研究范围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发展和增长、人力资本理论、增长理论等。
他的重要著作有《独裁与民主的经济起源》(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现代经济增长导论》(Introduction to Modern Economic Growth),以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权力、繁荣与贫困的来源》(Why Nations Fail: The Origins of Power, Prosperity, and Poverty)。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bson),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他是国家经济研究局的成员,是资产定价、经济波动和老龄工作群体的高级研究员。他的研究集中于行为经济学,他主持了哈佛大学的人类行为主动性研究基金。他是马歇尔奖学金的获得者、计量经济学会会士以及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他曾因在终生财务安全领域杰出的学术著作而获得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TIAA-CREF)保罗?萨缪尔森奖。

约翰?A?李斯特(John A. List),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经济系主任。他在2010年获得农业和应用经济学会的肯尼斯?加尔布雷斯奖。 他于2011年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担任《经济展望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s)的主编、《美国经济评论》(American Economic Review)和《经济文献杂志》(Journal of Economic Literature)的副主编。他的研究集中于微观经济学问题,特别强调用实验方法考察实证问题和规范问题。

目录

总目录

微观部分

第1章 经济学的原理和实践 1……………………………
第2章 经济方法和经济问题 17……………………………
第3章 优化:竭力做到最好 38……………………………
第4章 需求、供给和均衡 55……………………………
第5章 消费者和激励 79……………………………
第6章 卖者和激励 107…………………………
第7章 完全竞争和“看不见的手” 136…………………………
第8章 贸易 162…………………………
第9章 外部性和公共物品 189…………………………
第10章 经济中的政府:税收和规制 216…………………………
第11章 生产要素市场 241…………………………
第12章 垄断 262…………………………
第13章 博弈论和博弈谋略 287…………………………
第14章 寡头和垄断竞争 308…………………………
第15章 时间和风险的权衡 332…………………………
第16章 信息经济学 349…………………………
第17章 拍卖和讨价还价 367…………………………
第18章 社会经济学 389…………………………

宏观部分

第19章 国家财富:定义和测度宏观经济总量 1……………………………

19.1 宏观经济问题 2……………………………
19.2 国民收入账户:生产=支出=收入 3……………………………
生产 3……………………………
支出 4……………………………
收入 4……………………………
循环流动 5……………………………
国民收入账户:生产 6……………………………
国民收入账户:支出 8……………………………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在美国,每年经济产出的总市场价值是多少? 10……………………………
国民收入账户:收入 11……………………………
19.3 GDP没有测度什么? 13……………………………
实物资本折旧 13……………………………
家庭生产 14……………………………
地下经济 15……………………………
负外部性 16……………………………
国内生产总值vs.国民生产总值 16……………………………
闲暇 17……………………………
GDP能买到幸福吗? 17……………………………
19.4 实际vs.名义 18……………………………
GDP平减指数 20……………………………
消费者价格指数 23……………………………
通货膨胀 24……………………………
调整名义变量 24……………………………

第20章 总收入 30……………………………

20.1 世界各地的不平等 31……………………………
测度人均收入的差别 31……………………………
人均收入的不平等 33……………………………
工人人均收入 34……………………………
生产率 35……………………………
收入和生活水平 36……………………………
20.2 生产率和总生产函数 39……………………………
生产率差别 39……………………………
总生产函数 39……………………………
劳动 40……………………………
实物资本和土地 40……………………………
表示总生产函数 41……………………………
20.3 技术的作用和决定因素 42……………………………
技术 42……………………………
技术的维度 43……………………………
企业家才能 45……………………………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为什么平均而言美国人比印度人富裕那么多? 46……………………………
附录:总生产函数的运算 51……………………………

第21章 经济增长 53……………………………

21.1 经济增长的力量 54……………………………
美国增长初观 54……………………………
指数增长 56……………………………
增长模式 58……………………………
21.2 一国的经济如何增长? 62……………………………
优化:储蓄和消费之间的选择 63……………………………
什么带来了持续性增长? 64……………………………
知识、技术变革和增长 65……………………………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为什么你比你的曾祖父母要富裕这么多? 66………………………
21.3 增长和技术的历史 68……………………………
现代以前的增长 68……………………………
马尔萨斯增长极限 69……………………………
工业革命 70……………………………
工业革命以来的增长和技术 71……………………………
21.4 增长、不平等和贫困 71……………………………
增长和不平等 72……………………………
增长和贫困 73……………………………
我们如何能减少贫困? 74……………………………
附录:索洛增长模型 78……………………………
索洛模型的三个组成部分 78……………………………
索洛模型的稳态均衡 80……………………………
GDP的决定因素 80……………………………
索洛模型的动态均衡 82……………………………
索洛模型中的增长源泉 84……………………………
计算平均(复合)增长率 86……………………………

第22章 为什么并非整个世界都已经发达起来 88……………………………

22.1 繁荣的直接原因vs.根本原因 89……………………………
地理 90……………………………
文化 91……………………………
制度 92……………………………
历史上的一个自然实验 93……………………………
22.2 制度和经济发展 94……………………………
包容性和掠夺性经济制度 95……………………………
经济制度如何影响经济结果 96……………………………
掠夺性经济制度的逻辑 100…………………………
包容性经济制度和工业革命 101…………………………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因为地理原因,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注定贫困吗? 103…………………………
22.3 外国援助是世界贫困的解决之道吗? 107…………………………

第23章 就业与失业 113…………………………

23.1 衡量就业和失业 114…………………………
给潜在的工人分类 114…………………………
计算失业率 115…………………………
失业率的趋势 116…………………………
谁失业了? 117…………………………
23.2 劳动市场的均衡 117…………………………
劳动需求 118…………………………
劳动需求曲线的移动 119…………………………
劳动供给 121…………………………
劳动供给曲线的移动 121…………………………
完全竞争劳动市场的均衡 122…………………………
23.3 为什么存在失业? 123…………………………
23.4 找工作和摩擦性失业 124…………………………
23.5 工资刚性和结构性失业 125…………………………
最低工资法案 125…………………………
工会和集体谈判 127…………………………
效率工资和失业 127…………………………
向下的工资刚性和失业率波动 128…………………………
自然失业率和周期性失业 129…………………………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企业的关闭会对当地的就业和失业造成怎样的影响? 130…………………………

第24章 信贷市场 136…………………………

24.1 什么是信贷市场? 136…………………………
借方和对贷款的需求 137…………………………
实际利率和名义利率 138…………………………
信贷需求曲线 139…………………………
储蓄决策 141…………………………
信贷供给曲线 141…………………………
信贷市场的均衡 143…………………………
信贷市场及资源的有效配置 145…………………………
24.2 银行和金融中介:将供需结合起来 145…………………………
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 147…………………………
24.3 银行的职能 149…………………………
辨别有利可图的贷款机会 149…………………………
期限变换 149…………………………
风险管理 149…………………………
银行挤兑 151…………………………
银行监管和银行偿付能力 152…………………………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银行破产的概率有多大? 153…………………………

第25章 货币体系 160…………………………

25.1 货币 161…………………………
货币的职能 161…………………………
货币的种类 162…………………………
货币供给 162…………………………
25.2 货币、价格和GDP 165…………………………
名义GDP、实际GDP和通货膨胀 165…………………………
货币数量理论 166…………………………
25.3 通货膨胀 166…………………………
什么导致了通货膨胀? 166…………………………
通货膨胀的后果 168…………………………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68…………………………
通货膨胀的社会收益 169…………………………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是什么引起了德国1922—1923年的恶性通货膨胀? 170…………………………
25.4 美联储 171…………………………
中央银行和货币政策的目标 171…………………………
中央银行做什么? 172…………………………
银行准备金 173…………………………
联邦资金市场的需求方 175…………………………
联邦资金市场的供给方和联邦资金市场的均衡 176…………………………
美联储对货币供给和通货膨胀率的影响 180…………………………
联邦基金利率和长期实际利率的关系 181…………………………

第26章 短期经济波动 188…………………………

26.1 经济波动和经济周期 189…………………………
经济波动的模式 191…………………………
大萧条 193…………………………
26.2 宏观经济均衡和经济波动 195…………………………
劳动需求和经济波动 195…………………………
波动的来源 198…………………………
乘数效应与经济波动 203…………………………
存在乘数效应和向下的工资刚性时的短期均衡 205…………………………
中期均衡:部分恢复和完全恢复 205…………………………
26.3 建立经济扩张的模型 209…………………………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是什么导致了2007—2009年的经济衰退? 210…………………………

第27章 逆经济周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218…………………………

27.1 逆经济周期政策在经济波动中所起的作用 219…………………………
27.2 逆经济周期的货币政策 221…………………………
控制联邦基金利率 222…………………………
美联储的其他工具 224…………………………
预期、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 226…………………………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控制通货膨胀 227…………………………
零下限 228…………………………
政策的权衡 230…………………………
27.3 逆经济周期的财政政策 231…………………………
经济周期中的财政政策:自动的部分和酌情使用的部分 231…………………………
对基于支出的财政政策的分析 233…………………………
对基于税收的财政政策的分析 235…………………………
直接针对劳动市场的财政政策 236…………………………
政策浪费和政策时滞 238…………………………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政府支出在多大程度上刺激了GDP? 239…………………………
27.4 介于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政策 240…………………………

第28章 宏观经济与国际贸易 245…………………………

28.1 为什么进行贸易并且如何进行贸易 246…………………………
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246…………………………
比较优势和国际贸易 249…………………………
效率和贸易中的成功者与失败者 251…………………………
我们怎样进行贸易 252…………………………
贸易壁垒:关税 252…………………………
28.2 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 255…………………………
贸易盈余和贸易赤字 256…………………………
国际金融流动 256…………………………
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运作 257…………………………
28.3 国际贸易、技术转移和经济增长 259…………………………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像耐克一样的公司损害了越南工人的利益吗? 262…………………………

第29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 268…………………………

29.1 汇率 268…………………………
名义汇率 269…………………………
浮动的、有管理的和固定的汇率 270…………………………
29.2 外汇市场 271…………………………
在外汇市场中政府如何进行干预? 273…………………………
维护一个高估的汇率 275…………………………
基于证据的经济学:乔治·索罗斯是如何赚到10亿美元的? 277…………………………
29.3 实际汇率与出口 279…………………………
从名义汇率到实际汇率 279…………………………
名义汇率和实际汇率的共同波动 280…………………………
实际汇率和净出口 281…………………………
29.4 开放经济下的国内生产总值 282…………………………
利率、汇率和净出口 284…………………………
回顾黑色星期三 284…………………………

术语表 290…………………………

译后记 299…………………………
��

前言/序言


《世界经济史:从古代到现代的全球变迁》 本书并非聚焦于抽象的经济理论模型,而是带领读者踏上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探索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宏大画卷。我们将深入剖析从早期农业文明的萌芽,到古代帝国经济的繁荣与衰落,再到中世纪商业网络的扩张,直至工业革命如何彻底颠覆全球生产方式和社会结构。 我们将追溯地理大发现如何开启全球贸易的新纪元,殖民主义如何重塑世界经济格局,而工业化浪潮又如何在中国、印度、日本等东方古国与西方世界之间拉开巨大的发展差距。书中将详细考察不同文明在经济发展道路上的殊途同归与各异之处,例如,我们将研究中国古代辉煌的商品经济、精巧的手工业以及相对发达的农业技术,并分析其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同时,我们也会详细阐述欧洲在中世纪晚期出现的商业革命,以及它如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奠定基础。 本书将重点分析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济事件和进程。例如,我们将深入探讨18世纪末的工业革命,不仅关注其技术革新,更深入分析蒸汽机的发明、工厂制度的建立对社会组织、劳动力市场、城市化进程以及阶级结构产生的深远影响。同时,我们也会审视19世纪民族国家兴起对贸易政策、关税壁垒以及国内市场整合的影响。 我们将细致考察20世纪初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第一次世界大战如何成为全球经济秩序的重大转折点,随后的经济大萧条又如何暴露了资本主义体系内在的脆弱性。之后,我们将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如何确立了新的国际经济秩序,以及冷战时期两大经济阵营的对抗对全球资源配置和技术发展产生的双重影响。 本书还将考察20世纪后期以来,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如“亚洲四小龙”以及中国的经济腾飞,它们如何改变了全球经济的重心,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动力。我们将分析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以及随之而来的贸易自由化、跨国公司扩张、金融市场一体化等现象。同时,我们也绝不会回避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例如贫富差距的扩大、环境问题的恶化、以及不同经济体之间日益加剧的竞争与摩擦。 此外,本书还会关注不同区域和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独特性。我们将深入研究拉丁美洲在后殖民时期的经济发展模式、非洲国家在独立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以及前苏联东欧国家在转型过程中所经历的曲折。每一个案例都将通过详实的史料和深入的分析,展现其独特的经济逻辑和历史轨迹。 最终,本书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当前世界经济运行机制的历史视角。通过回溯过去,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今天的经济格局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无数历史事件、制度变迁、技术革新以及人类选择相互作用的结果。本书期望激发读者对人类经济活动复杂性、多样性以及不断演进的特性的深刻认识,并促使读者思考未来经济发展可能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它将为任何对人类社会宏观经济活动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部引人入胜且极具启发性的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对社会发展充满兴趣的读者,我一直渴望了解驱动经济发展的“引擎”究竟是什么。《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为我提供了深入探究的视角。我一直觉得,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其生产能力和创新能力上。书中对总需求和总供给模型的讲解,就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经济运行的整体框架。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供给侧改革”的探讨,它不仅仅是字面上的概念,而是深入分析了如何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来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这让我看到了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书中对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介绍,也让我对一个国家与世界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贸易顺差、逆差,资本的流入流出,这些都构成了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这让我意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都无法脱离全球经济的大背景。这本书的写作风格,既保持了学术的严谨性,又充满了启发性,让我能够从中汲取智慧,更好地理解经济现象。

评分

我一直对“国家”这个概念感到好奇,它是如何运作的?它的力量来自哪里?《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就像一个精密的透视镜,让我得以一窥宏观经济的运作机制。我曾经觉得,宏观经济学离我的生活很遥远,但读完这本书,我才发现,它的影响无处不在。书中关于就业和失业的讨论,就让我深刻理解了为什么会有就业市场的波动,以及失业对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影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的区分,这让我看到了失业问题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也启发了我对如何提高就业质量的思考。而且,书中对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的分析,也让我对政府的财务状况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不仅解释了赤字和债务是如何产生的,还探讨了其可能带来的长期风险,以及政府如何通过审慎的财政政策来加以应对。这让我意识到,经济的稳定运行,离不开政府的有效治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在循循善诱地引导你理解那些曾经令你困惑的经济问题。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充满了智慧的光芒,让我每次阅读都能有所收获。

评分

在我看来,宏观经济学是一门连接个体命运与国家未来的桥梁。《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无疑在这座桥梁的搭建上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一直觉得,理解宏观经济,就像是拥有一副能够看清经济“全貌”的眼镜。这本书恰恰提供了这样一副眼镜。它并没有将宏观经济学描绘成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理论,而是将其置于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之中。书中对国民收入核算的讲解,不仅仅是介绍GDP这个数字,更重要的是,它阐释了GDP背后所代表的经济活动的总量,以及它是如何衡量一个国家整体经济表现的。我特别喜欢书中对经济增长驱动力的分析,它不仅仅停留在资本和劳动力的投入,更深入探讨了技术进步、制度改革以及人力资本的重要性。这让我意识到,一个国家经济的长期繁荣,需要多方面的协同作用。而且,书中对于通货紧缩的讨论,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解释了通缩的危害,还分析了不同国家在应对通缩时所采取的策略,以及这些策略的成效。这让我认识到,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需要根据具体的国情和面临的挑战来调整。这本书的写作风格非常吸引人,它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复杂的经济概念讲解得清晰易懂,让我能够沉浸其中,不断思考。

评分

自从我踏入社会,就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有的国家经济蓬勃发展,而有的国家却停滞不前?是什么样的力量在驱动着经济的巨轮滚滚向前?《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可以说是为我解开了不少谜团。我一直认为,宏观经济学并非只是象牙塔里的学问,它关乎国计民生,关乎我们每个人的福祉。这本书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没有回避那些复杂且常常令人困惑的宏观经济难题。比如,书中对经济周期的讨论,就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经济扩张和收缩的阶段,而是深入分析了导致经济周期波动的内在原因,以及政府可以通过哪些政策来熨平这些周期,从而减少经济衰退带来的冲击。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介绍和比较,例如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的争论,它们在解释经济现象和提出政策建议时,是如何形成不同的观点和方法的。这种对比让我能够更全面地认识到,经济学并非只有一个标准答案,不同的理论视角会带来不同的解读和解决方案。而且,书中在分析这些理论时,还会结合大量的实证数据和历史事件,这使得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体,也更具说服力。我常常在阅读时,会联想到我们国家近年来的一些经济政策,比如为了刺激内需而采取的财政扩张措施,或者为了控制通胀而调整的利率。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这些政策背后的逻辑,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长远影响。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十分合理,从基础概念到复杂的宏观模型,层层递进,使得读者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精髓。

评分

我一直认为,理解经济,是理解世界运转规律的关键。《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为我打开了认识宏观经济世界的大门。我曾经对“通货膨胀”这个词感到模糊,总觉得它只是物价上涨而已。但这本书深入剖析了通货膨胀的成因、影响以及治理,让我明白它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经济现象。我尤其赞赏书中对“恶性通货膨胀”案例的分析,它通过生动的事实,揭示了失控的通货膨胀对一个国家经济和民众生活造成的毁灭性打击。这让我对维护货币稳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中对货币政策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央行是如何通过调整利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我常常在阅读新闻时,关注到央行的每一次利率调整,而这本书让我能够更准确地理解这些调整背后的逻辑和意图。它不仅仅是枯燥的理论,而是与现实经济运行紧密相连的实践。而且,书中对经济衰退的成因和应对措施的探讨,也让我对如何度过经济低谷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它让我明白,经济的波动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地应对。

评分

长久以来,我对“全球化”这个词充满了好奇,它究竟是如何改变我们的世界的?《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为我深入理解全球化背后的宏观经济逻辑提供了宝贵的素材。我尤其喜欢书中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介绍,比如比较优势理论。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国家之间会进行贸易,以及贸易如何能够促进全球经济的繁荣。这不仅仅是商品交换,更是资源配置的优化。而且,书中对汇率机制的讲解,也让我对不同国家货币之间的兑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汇率的波动,如何影响进出口贸易,如何影响跨国投资,这些都构成了全球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让我看到了货币在连接世界经济中的关键作用。此外,书中对国际金融市场的描述,也让我对全球资本的流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股票、债券、外汇等,这些金融工具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发挥作用的,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机遇。这本书的视野是如此的宏大,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全球经济体系。

评分

在我看来,一个国家的经济健康,如同一个人的身体健康,需要细致的观察和科学的调理。《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为我提供了诊断和治疗经济“疾病”的宝贵工具。我一直觉得,宏观经济学最核心的价值,在于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经济的“大起大落”。书中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分析,让我明白了这些危机是如何爆发的,以及它们对整个经济体可能造成的连锁反应。我尤其赞赏书中对“系统性风险”的讨论,它让我看到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相互关联,以及一家机构的危机可能引发整个系统的崩溃。这让我对金融监管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书中对经济复苏的策略,也让我看到了希望。如何通过有效的政策组合,帮助经济走出低谷,重新焕发生机。这让我相信,即使面对困境,科学的应对也能带来转机。这本书的深刻见解,以及其对现实问题的关注,让我觉得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值得信赖的经济顾问。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的爱好者,我一直觉得宏观经济学是理解这一切的钥匙。最近,我怀着极大的期待,终于有机会深入阅读了《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坦白说,我本来对市面上众多的经济学著作抱着一种既审慎又好奇的态度,毕竟,很多时候,它们要么过于理论化,难以与现实世界建立联系;要么过于浅显,无法触及问题的本质。然而,这本书给我带来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它并非那种枯燥乏味的教科书,而是将宏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如GDP、通货膨胀、失业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以一种既严谨又生动的形式呈现出来。书中对这些概念的阐释,不仅清晰地勾勒出了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更重要的是,它引导读者去思考这些理论如何在实际经济运行中发挥作用,如何影响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历史案例的深入剖析,它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通过对这些案例的解读,揭示了宏观经济理论的演进过程以及其在不同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修正。这让我深刻理解到,宏观经济学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不断发展、与时俱进的学科。书中对于国际经济形势的分析也极具洞察力,它不仅关注单一国家的经济状况,更将目光投向全球,探讨国家间的贸易、资本流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相互影响。这对于我这样一个对全球化进程充满好奇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份宝贵的启示。我常常在阅读过程中,对照新闻报道中的经济数据和政策变动,发现书中理论与现实的完美契合,这种“醍醐灌顶”的感觉,是阅读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值得称道,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避免了过度晦涩的专业术语,使得即便是对宏观经济学初学者来说,也能够相对轻松地理解和掌握。

评分

我一直对“贫富差距”这个社会问题感到关注,并思考其背后是否存在宏观经济层面的原因。《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虽然主要聚焦于宏观经济,但其对经济增长和资源分配的探讨,也间接为我理解这一问题提供了线索。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人力资本”的重视。它不仅仅是谈论教育,更是深入分析了教育、技能培训如何提高个体的生产力,从而影响其收入水平。这让我看到了教育在缩小差距中的重要作用。同时,书中对财政政策的讲解,也让我了解了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调节收入分配。累进税制、社会福利等,这些都是政府实现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工具。这让我看到了政府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上的角色。而且,书中对经济增长与环境影响的讨论,也让我意识到,经济发展并非可以不计代价。可持续发展,如何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保护好我们的地球,这是一个重要的宏观议题。这本书的视角是如此的开阔,它让我看到了经济学在解决更广泛社会问题中的潜力。

评分

作为一名对社会运行机制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试图寻找一本能够清晰解释“大局”的书籍。《经济学(宏观部分)(经济科学译丛)》这本书,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我的需求。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不了解宏观经济,就很难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有通货膨胀,为什么失业率会波动,为什么政府会采取那些看似复杂的财政和货币政策。这本书在阐述这些概念时,并没有采用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通过大量生动形象的例子,将抽象的经济原理具象化。比如,在解释GDP时,书中会用一个家庭生产和消费的故事来比喻,让人一下子就明白了GDP的含义和重要性。更让我觉得可贵的是,书中并没有止步于解释“是什么”,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办”。它会分析导致通货膨胀的多种原因,比如需求拉动、成本推动,还会探讨如何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来抑制通货膨胀。这种深入的分析,让我看到了宏观经济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实际作用。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国际经济联系的阐述,它让我意识到,我们并非生活在一个孤立的经济体系中,而是与世界各国紧密相连。汇率的变动、国际贸易的摩擦、跨国资本的流动,都会对一个国家的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十分易于接受,虽然内容严谨,但并不晦涩难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阅读,并从中获得启发。

评分

又是一年618,抢了几个图书券,接着屯了一堆经典书籍,非常不错,有的看了!学无止境。。

评分

很不错的一套书

评分

好,感觉不错,内容精彩,个人喜欢,他的书值得一读,希望更多书的引进,糊涂的图图,个人感觉这类书还需要个人坚持加上反复的训练,这方面自控力个个人管理是很重要的内容,应好好从本质出发,希望更多的人因为获得很多的知识,提高能力

评分

中央财经大学考研必备经典教材,需要的可以问我哈,801和803都需要的。

评分

快递大哥很及时,说的七点前送到。真的送到了。看的出来他很赶,6.50多到的。谢谢了。

评分

一如既往的好!一如既往的好!没说得!

评分

梦寐以求的宝贝,太感谢了!京东商城就是好,服务好,送货速度快,售后很满意,我将一如既往的支持京东商城

评分

这本书怎么这么旧呀,向是二手书,被人用过似的

评分

还不错 还不错 还不错 还不错 还不错 还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