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氏治脊疗法

龙氏治脊疗法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范德辉 编
图书标签:
  • 脊柱健康
  • 脊椎治疗
  • 龙氏疗法
  • 中医养生
  • 骨科
  • 康复
  • 理疗
  • 疼痛管理
  • 健康生活
  • 传统医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582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2144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5-12-01
用纸:铜版纸
字数:390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深入浅出的中西医脊椎病因学解析

  ●科学简明的三步定位诊断

  ●规范的四步十法操作图解

  ●实用的脊椎相关常见病的疑难病案分享

内容简介

  《龙氏治脊疗法》运用中医传统经典理论及现代医学的解剖和生物力学原理阐释了龙氏治脊疗法的机制,突出了本疗法的核心一一三步定位诊断的科学性和四步十法的实用性,系统规范地介绍了三步定位诊断和四步十法的方法。作者将几十年临床所见脊椎相关疾病的常见病、疑难病的具体诊治经验与大家分享,为广大从事推拿治疗脊椎相关疾病的同道提供了较好的参考与指引。

作者简介

  龙层花,著名脊椎病专家、教授。从医60余年,曾任广州军区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治医师,现任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所副所长,香港骨伤学会终身会长,中华推拿学会、中国脊柱相关疾病学会名誉会长,中国颈椎病研究会研究员,首届中华脊柱医学论坛大会名誉主席;创立有脊柱病因治疗学说和治脊疗法,发明了微机控制治脊床、颈椎牵引椅、龙牌保健枕,有龙氏脊柱牵引枕等4项国家专利,获世界传统医学大会金杯奖4次,军队科技二、三、四等奖6项,国家重点课题1项;多次应邀到世界各地讲学,举办龙氏治脊推拿培训班200多期,为全球培训了数万名龙氏治脊医师。


  范德辉
,男,教授、主任中医师,广东省名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第五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推拿分会常务理事,中华中医药学会推拿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脊柱病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脊椎相关疾病教学、科研及临床工作20余年,长期致力于龙氏治脊疗法的临床应用及机制研究,主持国家、省厅级及市局级脊椎病因学相关科研课题多项,申报的“龙氏正骨疗法”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批民间中医药特色诊疗项目”称号。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治脊疗法概论

第一节 对脊椎相关疾病的认识2

一、古代医家对脊椎相关疾病的认识2

二、近现代医家对脊椎相关疾病的认识6

第二节 脊椎相关疾病的治疗概况6

一、基础临床并进,呈现蓬勃发展6

二、重视整体观念,强调平衡稳定7

三、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法多样7

四、存在问题明显,发展仍有空间7

第三节 龙氏治脊疗法的形成8

第四节 龙氏治脊疗法的内容9

第五节 龙氏治脊疗法的特点10

一、中西合璧、相得益彰10

二、治法有序、全程康复10

三、筋骨并重、软硬兼施10

四、整体诊查、个性施治11

五、兼收并蓄、动态发展11

第二章 应用解剖及生理基础

第一节 脊柱的生物力学14

第二节 脊椎骨与椎间盘16

一、脊椎骨16

二、脊椎的连接24

三、椎间盘24

第三节 椎动(静)脉25

第四节 脊髓28

一、形态28

二、脊髓与脊椎骨的关系28

三、脊髓被膜28

四、脊髓内部结构30

第五节 脊神经32

一、脊神经的纤维33

二、神经丛34

第六节 有关肌肉38

一、脊椎背侧深肌38

二、颈背部肌肉39

三、上肢肌肉40

四、腰髋部后侧群肌肉41

五、大腿肌肉(股部前群、内侧群、后群)42

六、小腿肌肉(前侧群、后侧群、外侧群)43

七、足部肌肉44

第七节 内脏神经系统44

一、内脏神经的结构特点

二、内脏神经节45

三、交感神经45

四、副交感神经46

第八节 植物神经系统解剖生理与临床47

一、概述47

二、植物神经系统的临床意义48

三、脊椎病损害植物神经的常见病变部位49

第三章 龙氏治脊疗法诊断学

第一节 三步定位诊断52

一、三步定位诊断要点52

二、三步定位诊断模式52

第二节 中医四诊合参在治脊中的应用90

一、风寒外袭型90

二、寒湿阻络型90

三、湿热痹阻型90

四、痰湿阻络型91

五、气血亏虚型91

六、气滞血瘀型91

七、肾虚不足型91

第三节 鉴别诊断92

一、脊椎肿瘤、脊髓肿瘤92

二、脊椎结核92

三、先天性畸形92

四、脊髓空洞症93

五、美尼尔氏综合征(梅尼埃尔病)93

六、纤维肌痛综合征94

七、耳石症94

第四章 龙氏治脊疗法治疗学

第一节 主治法——龙氏正骨“四步十法”98

一、概述98

二、颈椎正骨手法99

三、胸椎正骨手法110

四、腰椎正骨手法114

五、骶髂关节正骨手法127

第二节 辅治法131

一、针灸疗法132

二、中药辨证论治141

三、水针疗法144

四、针刀疗法145

五、物理治疗148

六、浮针157

七、其他

第三节 “分期优选”思路在施治中的重要性161

第五章 治脊疗法的临床应用及病案分析

第一节 运动系统相关疾病164

一、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病案分析164

二、肩周炎的临床应用及病案分析185

三、腰椎综合征临床应用及病案分析190

第二节 内科相关杂病及病案分析209

一、心血管系统相关疾病209

二、消化系统相关疾病216

三、神经系统相关疾病222

第六章 功  法

第一节 为何要练习功法230

第二节 医者功法训练231

一、俯卧功231

二、金刚指232

三、面壁功236

四、贴墙站桩237

五、触诊灵敏度训练238

第三节 患者功法训练238

一、颈部功能训练238

二、腰背部功能训练241

三、肩部功能训练242

四、膝关节功能训练244

五、晨起脊椎稳定舒展训练246

参考文献249

前言/序言


《脊柱的故事:科学视角下的健康脊梁》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一特定疗法,而是致力于从科学、生理学、解剖学以及运动学的多角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人类脊柱的奥秘。我们希望通过严谨的论证和丰富的实例,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脊柱这一身体“顶梁柱”的全面认知,从而更好地理解其结构、功能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第一部分:脊柱的精巧构造——生命的支撑与动态平衡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解剖学知识出发,带领读者认识构成脊柱的每一个组成部分:椎骨的独特形态,椎间盘的缓冲作用,以及附着其上的韧带和肌肉群所构建的复杂网络。我们会详细介绍不同节段脊柱(颈椎、胸椎、腰椎、骶尾椎)的解剖学特征及其在人体中的特定功能。例如,颈椎如何在保护脊髓的同时,赋予头部灵活多样的运动能力;胸椎如何与肋骨协同,形成坚固的胸腔,保护内脏;腰椎又如何承受身体的大部分负荷,并允许躯干进行大幅度的屈伸和旋转。 接着,我们将探讨脊柱的生物力学。脊柱并非僵硬的骨骼,而是一个高度动态的系统。我们会解释脊柱是如何通过其生理曲度(颈曲、胸曲、腰曲)来分散和吸收冲击力,保持身体的稳定,并在行走、奔跑、跳跃等各种活动中维持动态平衡的。通过对脊柱力学原理的理解,读者将能更深刻地体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等传统养生理念背后蕴含的科学道理。 第二部分:脊柱的常见“不适”——理解疼痛的根源 这一部分我们将聚焦于脊柱可能出现的各种“不适”,但重点不在于提供治疗方案,而是深入分析这些不适背后的生理机制和常见诱因。我们会探讨不良的坐姿、站姿、睡眠习惯,长时间的电脑工作,以及不当的运动方式如何逐渐累积,对脊柱造成慢性劳损。 我们会详细分析例如腰背疼痛、颈部僵硬、肩膀酸痛等常见症状,探讨可能与之相关的肌肉失衡、韧带拉伤、椎间盘压力增大等问题。我们会尝试解释为什么某些动作会引发疼痛,为什么久坐或久站会加剧不适,以及年龄增长、体重变化等因素如何影响脊柱的健康状况。通过对这些“不适”的科学剖析,旨在帮助读者识别自身可能存在的不良生活习惯,并理解这些习惯对脊柱健康的潜在影响。 第三部分:维护脊柱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与运动 在理解了脊柱的结构、功能以及常见的“不适”后,我们将重点转向如何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和适度的运动来积极维护脊柱健康。我们将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正确的姿势习惯: 从日常生活中的坐姿、站姿、睡姿到搬运重物的方法,我们将提供详细的指导,解释为何某些姿势更符合脊柱的生理曲度和力学原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压力。 核心肌群的锻炼: 强健的核心肌群(包括腹肌、背肌、盆底肌)是支撑脊柱稳定的关键。我们将介绍一些基于科学原理的核心肌群锻炼方法,强调这些练习如何帮助改善姿势,减轻脊柱负担,预防运动损伤。 伸展与柔韧性训练: 适度的伸展运动有助于缓解肌肉紧张,增加脊柱的活动范围,保持关节的灵活性。我们将介绍一些针对脊柱和相关肌肉群的温和伸展练习,并说明其在改善身体僵硬度方面的作用。 规律的体育活动: 鼓励读者参与能够促进整体健康,又不至于给脊柱带来过大压力的体育活动。例如,游泳、散步、瑜伽、太极等,并将分析它们对脊柱健康的有益之处。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 还会探讨一些看似微小但对脊柱健康至关重要的细节,如如何选择合适的鞋子,如何舒适地使用电子设备,以及在寒冷天气中如何保护脊柱等。 第四部分:警惕与求助——何时需要专业评估 虽然本书着重于科学普及和健康维护,但我们也会适时提醒读者,当脊柱出现持续、剧烈或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如麻木、无力、大小便失禁等)的不适时,应及时寻求专业的医疗评估。我们将简要介绍,在什么情况下,专业的医生或物理治疗师的评估和干预是必要的,以及他们可能采取的评估手段。这部分旨在提升读者的健康意识,强调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的重要性,而非提供医疗建议。 结语 《脊柱的故事:科学视角下的健康脊梁》力求成为一本集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读性于一体的脊柱健康科普读物。我们希望通过这本书,让每一位读者都能成为自己脊柱健康的“守护者”,以更科学、更健康的方式,拥抱活力人生。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是一本真正“走心”的作品。作者没有用那些空洞的理论或者夸张的宣传来吸引读者,而是用一种极其朴实、严谨的态度,向我们展示了脊柱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龙氏治脊疗法的独特魅力。我之前也看过不少关于脊柱的书籍,但很多都停留在表面的介绍,或者提供一些非常基础的运动建议。而这本书,则深入到了脊柱的“力学”层面,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我们会感到疼痛,为什么很多时候治疗效果不佳。作者将脊柱比作人体建筑的“龙骨”,一旦这根“龙骨”出现问题,整个身体的平衡都会被打破。而龙氏治脊疗法,就是一种非常精妙的“整复”技术,它不是简单地去“揉”或“捏”,而是通过对脊柱的精确定位和手法,将那些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错位”和“失衡”纠正过来。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触诊”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真正的诊断,是需要通过对身体的深入感知和判断。尽管书中包含一些医学知识,但作者都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易于理解的语言来解释,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看得懂。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居家自我保健方法,比如一些简单的脊柱拉伸和姿势调整,效果比我之前尝试过的任何方法都要显著。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保护脊柱,不是一件“治已病”的事情,而是一件“治未病”的长期工程。

评分

当我翻开《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多大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健康和养生的书籍实在是太多了,很多都充斥着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甚至还有一些哗众取宠的说法。然而,这本书却给了我巨大的惊喜。它以一种非常朴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向读者展示了脊柱健康的重要性,以及龙氏治脊疗法独特的理念和实践方法。书中没有那些华而不实的辞藻,而是用大量的数据、病例和图示,深入浅出地阐述了脊柱的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常见的病变原因。作者对于脊柱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了“支撑身体”这个简单的概念,他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生物力学系统,而各种疾病的发生,往往源于这个系统的失衡。最令我佩服的是,书中对于“错位”的解释,并非简单地指骨头的移位,而是对脊柱周围的肌肉、韧带、关节等一系列软组织的紧张、粘连、炎症以及神经压迫等一系列复杂过程的综合考量。作者在讲解手法时,也显得十分细致,每一个动作的要领、力度、方向都描述得非常清楚,并且强调了“以患者的感受为重”,避免了“一刀切”的治疗模式。我个人之前就尝试过一些传统的按摩和推拿,感觉效果并不理想,有时候甚至会加重疼痛。而龙氏治脊疗法,给我的感觉是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它不是简单地“揉捏”,而是通过精密的触诊和手法,找到问题根源,并进行精准的调整。读完这本书,我不仅对脊柱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更好地保护自己的脊柱,如何通过一些简单的锻炼和调整,来预防和缓解一些常见的脊柱问题。

评分

我必须说,《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是我近年来读过的关于健康类书籍中最具启发性的一本。我一直对人体的脊柱结构和功能感到好奇,但相关的专业书籍往往过于深奥,难以理解。而这本书,则以一种非常睿智和通俗的方式,为我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它没有将脊柱简单地看作是一堆骨头的堆叠,而是将其描述成一个精妙绝伦的动态系统,由骨骼、肌肉、韧带、神经等共同协作,维持着身体的平衡与运动。作者对于脊柱“错位”的定义,让我深感认同。它不仅仅是骨头的简单移位,更包含了周围软组织的紧张、代偿以及神经的压迫,而这些复杂的关系,往往是导致各种慢性疼痛的根源。书中对龙氏治脊疗法的讲解,更是让我惊叹于其精妙的设计。它不是粗暴的“掰”和“拉”,而是通过对身体力学的精准判断,运用特定的手法,以最小的损伤,达到最大的疗效。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阐述,它让我明白,身体的很多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脊柱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如何通过观察和感受,来识别自己身体的“信号”,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书中介绍的一些居家自我调理的方法,我尝试后觉得非常有效,让我逐渐摆脱了对外部治疗的依赖,学会了如何自我管理。

评分

这本书《龙氏治脊疗法》真的是一股清流!我是一名长期需要久坐工作的办公室职员,颈肩腰背的疼痛几乎成了我生活的常态。尝试过各种偏方和所谓的“专家”的建议,大部分都收效甚微,甚至有些还适得其反。直到我偶然间在书店看到了这本书,我被它朴实却又极具深度的内容所吸引。它没有夸大其词的宣传,也没有那些令人望而生畏的医学术语,而是用非常接地气的方式,为我们揭示了脊柱健康背后隐藏的奥秘。作者对于脊柱的理解,让我眼前一亮。他将脊柱比作一栋大厦的钢梁,每一个椎体、每一块骨骼、每一条韧带,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而我们日常的不良坐姿、睡姿,就像是给这栋大厦施加了不均匀的负荷,长此以往,必然会出现“倾斜”和“裂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各种疼痛和不适。书中对龙氏治脊疗法的介绍,让我看到了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按摩或推拿,而是通过对脊柱的精确定位和手法复位,来解决深层次的骨骼错位问题。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力线”的概念,它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候一个部位的问题,会导致另一个看似无关的部位也出现疼痛。书中的图解也非常清晰,对于一些关键的手法,都有详细的分解动作演示,即使是对医学不太了解的人,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原理。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居家自我保健的方法,比如一些简单的脊柱拉伸和日常姿势调整,效果真的比我之前尝试的任何方法都要好。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主动去关注自己的身体,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维护脊柱的健康。

评分

这本书《龙氏治脊疗法》,简直就是脊柱健康领域的“圣经”!我一直饱受腰背疼痛的困扰,试过各种方法,效果都时好时坏,让我十分沮丧。直到我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我才真正找到了问题的根源,并且看到了解决的希望。作者以极其专业而又充满智慧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脊柱在人体结构和功能中的核心作用。它不是简单地支撑身体,而是连接着大脑、四肢,是身体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而脊柱的“错位”,就像是切断了这个通道,导致了各种各样的功能障碍和疼痛。我非常欣赏书中对“力线”的强调,它让我明白,很多时候的疼痛,并不是某个部位的直接损伤,而是由于整个身体的力学平衡被打破所导致的。龙氏治脊疗法的精髓,在于其“整复”的理念。它不是简单地去缓解症状,而是通过精准的手法,将错位的关节复位,从而恢复脊柱的正常生理功能。书中的手法讲解,详细而又易于理解,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大致掌握其中的要领。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无痛手法”的阐述,它让我明白了,真正有效的治疗,应该是以最小的创伤,达到最大的效果。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居家自我保健方法,比如一些简单的脊柱拉伸和姿势调整,坚持了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的腰背部不再那么僵硬,而且睡眠质量也有所提高。这本书让我对自己的身体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学会了如何主动去维护脊柱的健康。

评分

我之前一直以为,脊柱的问题就是“腰椎盘突出”、“颈椎病”这些标签式的诊断,然后就是针灸、推拿、吃药。但《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彻底刷新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脊柱的健康,是一个更加宏观、更加整体的概念。作者用非常生动的语言,把脊柱比作一棵大树,而我们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像是这棵大树的枝叶,如果根部(脊柱)出现了问题,那么整棵树都会受到影响。书里详细地介绍了脊柱的生理曲度,以及这些曲度在维持身体平衡和缓冲压力方面的作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指出了很多所谓的“不舒服”,其实是身体在发出“警告信号”,而我们往往只是处理了表面的疼痛,却没有触及到问题的根源。龙氏治脊疗法,就是一种非常注重“根源”的疗法。它不是简单地去“揉”或“捏”,而是通过对脊柱的精细触诊,找到那些因为外伤、劳损、姿势不良而导致的“错位”和“失衡”,然后通过一些非常巧妙的手法,将它们恢复到正常的位置。书中对于手法和诊断的讲解,虽然专业,但并不晦涩难懂,图文并茂,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中的原理。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自我保健方法,比如如何正确地调整坐姿,以及一些简单的脊柱伸展运动,一段时间后,我感觉自己身体的整体感觉都变得更好了,长期以来困扰我的腰部酸胀感也明显减轻了。这本书让我认识到,保护脊柱,不仅是治疗,更是一种生活方式的改变。

评分

我得承认,《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是我近年来读过的最实用、最颠覆性的一本健康书籍。我曾经以为,脊柱疼痛就是“老了”或者“受凉了”的简单归因,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脊柱的健康,涉及到身体的整体协调和力学平衡。作者以极其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脊柱比作一棵大树的主干,而身体的其他部分,就像是树枝和树叶。如果主干歪斜,那么树枝和树叶的生长自然也会受到影响。我最欣赏的是,这本书并没有简单地介绍各种“动作”,而是从根本上剖析了脊柱“错位”的原理,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错位”的发生。它强调的是“找准病灶”,而不是“粗暴治疗”。龙氏治脊疗法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强调“整复”,而不是“按摩”。它不仅仅是缓解表面的疼痛,而是通过精准的手法,将那些因为长期不良姿势、劳损或者外伤而引起的脊柱“错位”纠正过来。书中对于诊断和手法,都有非常详细的图文说明,让我这个非医学专业人士,也能大致理解其精妙之处。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居家自我保健的方法,比如日常的姿势调整,以及一些简单的脊柱伸展运动,我惊喜地发现,这些方法比我之前尝试过的任何按摩或推拿都要有效。这本书让我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的自我修复,我真的非常感谢作者!

评分

这本《龙氏治脊疗法》真是太令人惊喜了!我一直饱受颈椎病的折磨,试过各种方法,按摩、牵引、吃药,效果都只能维持一时,而且副作用也挺让人头疼的。直到我偶然间发现了这本书,才算是真正看到了希望。书中的内容并非是那种枯燥乏味的医学理论堆砌,而是以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从根本上剖析了脊柱的问题所在。它没有把脊柱描述成一个冰冷的、机械的结构,而是把它想象成一个有生命、有弹性的支撑系统,而我们日常的不良习惯,就像是在一点点地“压榨”这个系统,让它失去原有的功能。书里详细讲解了各个椎体的正常生理曲度,以及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疼痛和不适。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哪里疼就按哪里”的层面,而是强调了整体观,指出很多时候的颈椎问题,根源可能在腰椎,或者盆骨的错位。这让我醍醐灌顶,原来我一直纠结于脖子,却忽略了身体其他部位的联动性。书中的手法介绍也十分到位,图文并茂,动作分解清晰,即使是初学者也能跟着模仿。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自我调整的方法,比如肩颈的拉伸和一些简单的骨盆校正动作,坚持了一段时间后,真的感觉到了明显的改善。长期伏案工作的肩膀不再那么僵硬,偶尔出现的头晕头痛也大大减少了。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去“听”自己的身体,如何去识别那些细微的不适信号,并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去应对。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脊柱的书,更是一本关于如何爱护自己身体的百科全书,让我从被动的接受治疗,转变为主动的自我管理。我墙裂推荐给所有深受颈腰椎问题困扰的朋友们,这绝对是一笔物超所值的投资!

评分

说实话,这本书《龙氏治脊疗法》的封面设计不算特别吸引人,甚至有些朴实,让我一度犹豫是否要入手。但好在我最终还是决定一试,事实证明,我的直觉没有错。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完全颠覆了我之前对脊柱养生的认知。我一直以为,治疗脊柱问题就是多做运动,或者去理疗店做几次推拿。但这本书告诉我,脊柱的健康,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也重要得多。作者以极其专业和深入的视角,将脊柱的每一个组成部分,从椎骨到椎间盘,再到周围的肌肉、韧带、神经,都做了详尽的解释,并且非常形象地说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关于“力线”的讲解,它让我明白了为什么有些人看似没有受过伤,却依然会腰酸背痛,原来是长期的不良姿势,导致了身体的力线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从而对脊柱造成了持续的压力。书中对于龙氏治脊疗法的介绍,更是让我大开眼界。它并不是一套简单的“套路”,而是一种非常精妙的、以“整复”为主的疗法,强调的是在不破坏正常生理曲度的前提下,通过特定的手法,将错位的关节复位,从而恢复脊柱的正常功能。我特别留意了书中关于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部分,作者列举了许多常见的脊柱错位类型,以及如何通过触诊和体格检查来判断,这让我觉得非常实用。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通过这些描述,我似乎也能体会到一些脊柱问题的根源所在。这本书让我明白,治疗脊柱问题,需要的不仅仅是技术,更重要的是对身体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评分

拿到《龙氏治脊疗法》这本书的时候,我并没有抱有太大的期待,因为市面上关于脊柱的书籍实在太多了,很多都显得不够专业,甚至有些误导。但当我翻开这本书,我立刻被它严谨的逻辑和深刻的见解所吸引。作者以一种非常科学的态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脊柱的复杂结构和功能,以及它在人体健康中的核心地位。我尤其欣赏书中对“生物力学”的解读,它让我明白,为什么不良的姿势会给脊柱带来如此大的负担,以及为什么脊柱的“错位”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书中对龙氏治脊疗法的介绍,更是让我眼前一亮。它并非是一种简单的按摩或推拿,而是一种非常精密的、以“复位”为核心的治疗体系。作者强调了“精准触诊”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触诊来判断脊柱的错位程度和方向。我被书中对各种“错位”的分类和描述所深深吸引,这让我意识到,脊柱的问题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尽管书中涉及一些专业术语,但作者都做了非常清晰的解释,并且配有大量的图示,使得阅读过程并不枯燥。我尝试着书中介绍的一些居家自我保健的方法,比如肩颈的放松和一些简单的核心肌群锻炼,感觉效果非常显著。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脊柱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去“听”自己的身体,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来维护脊柱的健康。

评分

这本书纸质好,印字清楚,这价格值得买回

评分

值得购买!

评分

收到,内容粗略,不做专业品评。

评分

很好的书籍。很适合盲人按摩和针灸推拿专业人士使用。已经看完了。

评分

领悟

评分

很好很好很好

评分

不錯,很好

评分

正版图书,物流一流的快

评分

很好,很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