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經氣脈絡(套裝上下冊)

看懂經氣脈絡(套裝上下冊)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王唯工 著
圖書標籤:
  • 經絡學
  • 中醫養生
  • 氣血調理
  • 經脈圖解
  • 傳統醫學
  • 養生保健
  • 健康
  • 中醫
  • 穴位
  • 經絡穴位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海南齣版社
ISBN:9787544362160
版次:1
商品編碼:11829659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5-12-01
用紙:輕型紙
套裝數量:2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三十年的研究,他找到瞭一個讓中醫以科學語言和大眾溝通的方法,讓不懂中國傳統文化思維的對象,也能夠理解中醫,理解“氣”、“經絡”、“陰陽五行”之於人體的意義。

內容簡介

  中醫與人體的和諧之舞
  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氣血共振的奧秘
  水腫與老化的關係
  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
  西醫是治你不死的學問,中醫是讓人活得快樂的學問。
  作者王唯工先生研究中醫三十餘年,通過以中醫經典為指導,用科學方法做驗證,用現代語言和概念闡述瞭氣與經絡的原理,水腫與老化的關係,氣血共振的奧秘,並進一步揭示瞭健康飲食的全新觀點。全書使中醫與人體、氣血與經脈共起和諧之舞,使人體、科學、古今中醫藥,齊唱未病先治之歌,通過全麵而嚴謹的分析論證,結閤實驗數據,給瞭中醫的現代化以充分和紮實的科學理論基礎。

作者簡介

  王唯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颱灣大學物理係學士,颱灣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瞭斯坦福大學及耶魯大學,而選擇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係,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係創係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在颱大電機係醫工組、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任職授課。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颱大、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所大醫院與西醫會診,並與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傢訓、潘念宗、鬍秀卿、鍾傑、崔玖等多位中西醫名傢進行閤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傑齣貢獻奬,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發明奬。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精彩書評

  王教授以雄辯的膽識,講述對中醫的心得,氣概非凡。加以王教授不是科班的流體力學學者,思考上反而自由得多。中醫確實需要科學化,本書是應時而生。
  ——美國國傢科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院士 馮元楨

  王教授的理論不論是從數學、物理及生理的諧波的角度看,都非常閤理且無懈可擊。他把血液循環的理論重新推導,改寫瞭近代西方醫學對血循環的瞭解,也替數韆年的中醫開始建立瞭科學的基礎。他的貢獻以我的判斷是“beyond the Nobel Prize”。
  ——中國颱灣大學校長 李嗣涔

目錄

(上冊)
自序 / 1
前言 現代生物醫學的盲點 / 3
第一部
氣的樂章:氣與經絡的科學解釋
第一章 氣——迴到未來的年代 / 3
西醫未解的循環難題 / 5
氣纔是解決現代病的重點 / 16
第二章 共振——中醫的現代科學解釋 / 43
氣即共振:血液循環的原動力 / 45
經絡、穴道、器官形成共振網路 / 74
第三章 脈診——未來醫理的基礎知識 / 93
傾聽身體的共振鏇律 / 95
脈診指標、中藥與安慰劑的運用 / 127
疾病的根源與五行相生相剋的原理 / 150
第四章 健康與養生之道 / 185
日常養生的脈診運用 / 187
小結 迴顧與展望 / 207
第二部
氣的大閤唱:深度剖析診斷、辨證、論治方劑的根本原理
第一章 共振與氣 / 237
水與濕 / 239
中醫之特色 / 241
三焦經與全身之氣 / 245
由三、六、九共振頻看《傷寒論》 / 247
三焦經之特性 / 249
三焦係統 / 250
營衛係統與三焦係統 / 252
衛氣與外氣 / 253
膽經為兩組和弦之共同頻率 / 255
隻有二組和弦的大樂器 / 256
第二章 中西醫的比較 / 259
中醫與西醫之比較 / 261
中醫之現況 / 263
中醫的望、聞、問、切 / 264
二十八脈 / 266
脈診現代化的研究 / 269
八綱辨證 / 270
病因與治法 / 273
病因 / 276
治法 / 284
第三章 中醫藥的特色 / 287
中藥之藥理 / 289
為什麼要找尋中醫之特色? / 291
我們如何選擇研究中醫的方嚮 / 294
設計實驗 / 297
意外的發現 / 301
由氣看藥性 / 307
歸經的研究 / 310
方劑之結構 / 314
身體之防禦是如何齣錯的? / 317
這個漏洞要怎麼偵測呢? / 319
這個漏洞要怎麼補救呢? / 321
物理治療有什麼好處? / 324
方劑是什麼? / 325
溫病的方劑 / 328
安宮牛黃丸 / 331
搶救劉海若 / 337
身外之物與身內之務 / 343
第四章 總結 / 347
小心地求證 / 349
中西醫結閤!? / 352
中醫的發展與發揚光大 / 354

前言/序言

unll
《經絡穴位圖解大全》 本書是一本集科學性、實用性、圖文並茂於一體的經絡穴位參考書籍,旨在為讀者提供全麵、準確的經絡與穴位知識。書中不僅詳盡介紹瞭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循行路綫、主要功能,更對人體360餘個常用穴位的定位、主治、配穴等進行瞭深入淺齣的講解。 內容亮點: 係統梳理經絡體係: 全書按照經絡的分類,係統介紹瞭足三陰經、足三陽經、手三陰經、手三陽經以及任脈、督脈、衝脈、帶脈、陰維脈、陽維脈、陰蹺脈、陽蹺脈等奇經八脈。每個經絡都配有清晰的循行圖,直觀展示其在人體內的運行軌跡。對各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及其與髒腑的聯係也進行瞭詳細闡述。 精確定位全身穴位: 針對每一條經絡上的穴位,本書都采用瞭現代人體測量學的方法,提供瞭詳細的定位口訣和標誌點,確保讀者能夠準確找到穴位。穴位的定位圖清晰明瞭,輔以真人示範圖,大大降低瞭學習難度。 詳盡的穴位主治與應用: 對於每一個重要穴位,本書都列齣瞭其最常用的主治範圍,涵蓋內科、婦科、兒科、骨傷科、五官科等多個領域。同時,針對常見病癥,提供瞭經典的配穴方案,指導讀者如何根據具體情況進行穴位組閤,以達到更好的療效。 豐富的圖文解析: 全書共收錄瞭數百幅精美的手繪插圖和高清彩色照片,包括經絡循行圖、穴位定位圖、解剖示意圖等,直觀地展示瞭經絡與穴位的形態和位置。圖文結閤,使抽象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易懂。 科學的理論基礎: 在講解經絡穴位的同時,本書也融入瞭中醫基礎理論,如陰陽五行學說、髒腑學說等,幫助讀者理解經絡穴位在整體中醫體係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對中醫的認知深度。 實用的養生保健指導: 除瞭治療疾病,本書還強調瞭經絡穴位在日常養生保健中的重要作用。書中提供瞭一些針對常見亞健康狀態(如疲勞、失眠、腰酸背痛等)的穴位按摩和艾灸方法,指導讀者如何通過自我保健來提升身體素質。 麵嚮廣泛的讀者群體: 本書內容嚴謹,語言通俗,既適閤中醫專業人士、推拿按摩師、針灸師等從業者作為案頭常備的參考書,也適閤廣大中醫養生愛好者、傢庭保健者作為學習和實踐的指導用書。無論您是想瞭解中醫基本原理,還是希望掌握實用的養生保健技巧,本書都能為您提供有價值的幫助。 本書的價值所在: 《經絡穴位圖解大全》不僅僅是一本工具書,它更是打開中醫養生保健大門的鑰匙。通過本書,讀者可以: 1. 深入瞭解中醫的精髓: 經絡是中醫理論的核心概念之一,理解經絡的運行與平衡,是認識和運用中醫治病養生方法的基礎。 2. 掌握實用的自我保健技能: 學習如何準確找到並刺激相關的穴位,可以幫助讀者在日常生活中緩解疼痛、改善不適,達到“治未病”的目的。 3. 提升健康管理能力: 通過對經絡穴位的認識,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身體發齣的信號,主動調整生活方式,維護身體健康。 4. 建立科學的健康觀: 本書在傳承中醫經典的同時,融入瞭現代科學的視角,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個更全麵、更科學的健康認知體係。 本書力求做到信息準確、內容詳實、圖示清晰、易於理解。我們相信,通過認真研讀和實踐,您一定能從中受益,更好地關愛自己和傢人的健康。

用戶評價

評分

讀《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就像是經曆瞭一次思維的“考古”。我一直以為經絡是古代人憑空想象齣來的,但這本書卻用一種近乎“解剖學”的方式,將這些抽象的概念一層層剝開,讓我看到瞭它們背後所蘊含的科學邏輯。它不是直接告訴你“這個穴位治那個病”,而是從經絡的循行路綫、所屬髒腑、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入手,讓你理解“為什麼”這個穴位能治那個病。作者非常擅長將復雜的理論用通俗易懂的語言錶達齣來,大量的圖示更是功不可沒,我常常對著圖,對照著文字,在自己身上或朋友身上比劃,突然就豁然開朗瞭。比如,講到“三焦經”的時候,它會詳細描述三焦經的起止點,經過的部位,以及它在人體氣機升降中的作用。然後,當你理解瞭這些,你再去看關於三焦經失調可能引起的癥狀,比如耳鳴、耳聾、頸部疼痛、肩臂外側疼痛等等,就會覺得一切都是那麼自然而然,而不是突兀的記憶。它還強調瞭“氣”在經絡中的作用,不僅僅是推動作用,還包括瞭“溫煦”和“防禦”的功能。我以前總覺得“氣”就是一個虛的概念,但這本書讓我認識到,它其實是身體能量的一種體現,沒有氣,身體就會像一颱失去動力的機器。上冊關於經絡的講解,為下冊的養生調理打下瞭堅實的基礎,讓你明白,一切的治療和養生,最終都是為瞭讓經絡氣血暢通,達到身體的陰陽平衡。

評分

《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尤其是下冊,簡直就是一本“身體使用說明書”。我一直覺得自己身體亞健康,但又說不清楚具體哪裏有問題,這本書就給瞭我一個非常好的框架來理解和應對。它不教你如何死記硬背各種方劑,而是教會你如何“觀察”自己的身體,如何“傾聽”身體發齣的信號。比如,書中講到如何通過觀察舌苔、麵色、脈象等來初步判斷身體狀況,這一點非常實用。我以前總是以為這些都是中醫大夫纔需要懂的東西,沒想到書中把它講得這麼淺顯易懂,連我這樣的初學者也能嘗試著去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詳細介紹瞭各種簡單易行的調理方法,比如按摩、艾灸、穴位按壓,甚至是簡單的運動和飲食調整。它不會給你一套“萬能藥”,而是教你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閤自己的方法。我尤其喜歡它講解的“食療”部分,不是那種聽起來很神秘的藥膳,而是根據時令、根據不同體質,給齣一些簡單易得的食材和搭配建議,讓我覺得養生可以非常輕鬆、愉快。書中還強調瞭“情誌”對身體的影響,這點在現代社會尤為重要,很多疾病都是情緒引起的,而這本書提供瞭一些疏導情緒、調理身心的有效方法,讓我覺得中醫的智慧真是太全麵瞭。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等待生病,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瞭解和關愛自己的身體,掌握瞭一些基本的養生技巧,對生活充滿瞭積極的信心。

評分

我之前是個十足的“西醫迷”,覺得中醫那些“經絡”、“氣血”之類的說法太模糊,不科學。直到我讀瞭《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我纔真正開始重新認識中醫。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清晰”和“係統”。它沒有像很多中醫書籍那樣上來就講各種病名和方藥,而是從最基礎的“經絡”講起,把人體比作一張錯綜復雜的交通網絡,經絡就是血管,氣血就是流動在血管裏的血液。上冊對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走嚮、循行、功能做瞭非常詳細的介紹,而且配上瞭大量清晰易懂的圖示,我一邊看一邊對照自己的身體,感覺那些原本飄渺的經絡綫條一下子就變得鮮活起來瞭。它還特彆強調瞭經絡之間的相互聯係,以及它們與五髒六腑之間的關係,讓我明白中醫講的“整體觀”是如何實現的。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把“氣”的作用也講得非常具體,不是那種籠統的“氣血不足”,而是詳細分析瞭“氣”在推動、溫煦、防禦、固攝等方麵的不同功能,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氣”在人體中的重要性。讀完上冊,我感覺自己對人體的理解不再是碎片化的,而是一個完整的、動態的係統。

評分

說實話,我對中醫的瞭解一直很有限,大多是碎片化的信息,比如“上火瞭就喝涼茶”,“感冒瞭就吃感冒藥”。《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就像一座橋梁,將我從那些零散的認識,引嚮瞭一個更係統、更深入的理解。下冊的內容尤其讓我感到實用。它不僅僅是講理論,而是告訴你如何將這些理論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我最喜歡的部分是關於“調理”的部分,它教你如何通過按摩、艾灸、甚至是簡單的呼吸吐納來改善身體狀況。它不是那種讓你去買昂貴的器械、去學復雜的功法,而是教你利用最簡單、最天然的方法,去喚醒身體的自愈能力。比如,講到如何緩解頸椎不適,它會告訴你哪些經絡容易受阻,然後推薦幾個簡單易學的按摩手法,我試瞭試,效果真的不錯,感覺脖子輕鬆瞭很多。而且,它還強調瞭“情誌”對身體的影響,這點非常符閤現代人的生活狀態。很多時候,我們身體不適,根源在於壓力過大、情緒不穩定。這本書就教我們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練習,來調節自己的情緒,從而達到身心的平衡。它讓我明白,養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需要長期堅持、細心體悟的過程。這本書就像是一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一步步引導我,讓我能夠更科學、更主動地去管理自己的健康。

評分

讀《看懂經氣脈絡》之前,我對經絡的理解停留在“點穴遊戲”的層麵,覺得那些穴位是孤立存在的,可以隨機點按。這本書徹底顛覆瞭我的認知。它讓我明白,經絡是一個有組織、有係統、有路綫的“網絡”,而穴位是這個網絡上的“節點”或“開關”。上冊的講解尤其深入人心,它不僅列舉瞭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走嚮,還詳細闡述瞭它們與髒腑的聯係,以及在氣血運行中的具體作用。我最欣賞的是作者用瞭很多形象的比喻,比如將經絡比作人體的“高速公路網”,將氣血比作在公路上行駛的“車輛”,這樣一來,那些抽象的理論就變得生動有趣,容易理解。它還強調瞭經絡之間的“相錶裏”關係,以及“六經辨證”的思想,讓我看到瞭中醫理論的邏輯性和嚴謹性。比如,當講到“手少陽三焦經”時,它會詳細說明這條經絡的起止點,經過的部位,以及它對人體津液代謝、免疫功能的作用,甚至還會延伸到一些耳部疾病、咽喉不適的治療。這種由錶及裏、由淺入深的講解方式,讓我對人體有瞭更全麵、更深刻的認識。我不再覺得中醫是“經驗醫學”,而是看到瞭它背後強大的理論體係。

評分

說實話,我一開始抱著試試看的心態翻開《看懂經氣脈絡》,因為我一直對中醫理論裏的“經絡”和“氣”的概念感到睏惑,覺得它們太抽象,太玄乎。但是,這本書真的讓我耳目一新!它沒有上來就講那些復雜的病名和藥方,而是從最基礎的“經氣脈絡”入手,把人體比作一個精密運轉的機器,而經絡就是這個機器的“綫路圖”,氣血則是驅動機器運轉的“能量”。上冊的講解尤其精彩,它非常係統地梳理瞭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走嚮、歸屬和功能,並且配上瞭大量清晰的插圖,我一邊看一邊在自己身上比劃,感覺那些原本虛無縹緲的經絡綫條一下子就清晰起來瞭。它還特彆強調瞭經絡之間的相互聯係,以及它們與五髒六腑之間的緊密關係,讓我明白,身體的任何一個局部問題,都可能與全身的經絡氣血狀況有關,中醫的整體觀真的不是一句空話。作者的語言也很接地氣,沒有使用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使是我這樣之前對中醫一知半解的人,也能輕鬆理解。比如,在講到“氣”的時候,它並沒有簡單地說“氣不足”,而是詳細區分瞭氣的不同功能,比如推動、溫煦、防禦、固攝,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讀完上冊,我感覺自己對人體的認識上升到瞭一個新的高度,不再是零散的知識點,而是一個完整的、動態的係統。

評分

這本書真是讓我眼前一亮,徹底顛覆瞭我之前對中醫的一些刻闆印象。我一直覺得中醫講究“玄之又玄”,很多理論聽起來雲裏霧裏,像是祖輩傳下來的經驗,難以捉摸。但《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卻用一種非常直觀、係統的方式,將那些抽象的概念具象化瞭。它沒有直接講病癥,而是從最基礎的經絡、氣血、津液的運行入手,告訴你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是如何在我們體內默默工作,支撐著我們的生命活動。上冊重點講瞭經絡的走嚮、穴位的定位,以及它們之間是如何相互聯係、協同工作的。作者用瞭很多生動的比喻和形象的圖解,比如把經絡比作人體內的“交通網絡”,把氣血比作“運輸大軍”,這樣一類比,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原來那些穴位不是隨便點幾個就行的,它們是交通樞紐,是能量的入口和齣口。而且,它不僅僅是簡單的介紹,還深入地講解瞭不同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錶現,以及與髒腑的對應關係。比如,講到肺經的時候,它會告訴你肺經不適會引起哪些呼吸道癥狀,還會關聯到皮膚問題,甚至情緒變化,這種多維度的講解,讓我看到瞭中醫理論的嚴謹和精妙,不再是簡單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我特彆喜歡它講到“氣”的部分,不是那種空泛的“元氣”,而是詳細解釋瞭氣的不同形態、運行方式,以及它對身體的各種作用,比如推動、溫煦、防禦等等。讀完上冊,我感覺自己像是打開瞭一扇新世界的大門,對人體的認識從“黑箱”模式變成瞭“可觀可控”的模式,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

評分

我一直對中醫養生很感興趣,但市麵上很多養生書籍要麼太泛泛而談,要麼就是推銷某種産品,很難找到真正有深度、有理論依據的內容。《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則完全是我的“救星”。它讓我明白瞭,養生不是靠吃保健品,也不是靠天天運動,而是要順應身體的自然規律,理解並調和經絡氣血的平衡。下冊更是將這些理論落到瞭實處,它詳細講解瞭如何通過一些簡單的方法來調理經絡,比如按摩、艾灸、食療等等。它並沒有給你一套“萬能公式”,而是教會你“診斷”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身體的“堵點”在哪裏,然後纔能有針對性地去調理。我最欣賞的是它講解的“辨證論治”的思想,不是讓你自己給自己下診斷,而是讓你理解這個過程。比如,同樣的失眠,在中醫看來可能有多種原因,可能是肝火旺,也可能是心脾兩虛,不同的原因需要不同的調理方法。這本書就教你如何去辨彆這些細微的差異,讓你能夠更科學地選擇適閤自己的養生之道。它還講到瞭很多關於“情誌”對身體的影響,這一點我深有體會,現代人壓力大,很多疾病都是“心病”導緻的,而中醫恰恰抓住瞭這一點,認為“喜、怒、憂、思、悲、恐、驚”這些情緒的過度波動,都會影響氣血的運行,進而引發疾病。書中提供瞭一些應對方法,既有心理上的疏導,也有身體上的調理,讓我覺得中醫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總而言之,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實用且係統的框架,幫助我從根本上理解身體的運作機製,從而更好地進行日常的養生保健。

評分

《看懂經氣脈絡》這本書,尤其是下冊,真的讓我受益匪淺。我之前一直覺得養生就是吃保健品、運動,但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養生應該是從理解身體的內在規律開始。它教會我如何“觀察”自己的身體,如何“傾聽”身體發齣的信號。比如,書中講到如何通過觀察舌苔、麵色、脈象來初步判斷身體狀況,這一點非常實用。我以前總以為這些是中醫大夫纔需要懂的東西,沒想到書中把它講得這麼淺顯易懂,連我這樣的初學者也能嘗試著去理解。更讓我驚喜的是,它將理論與實踐完美結閤,詳細介紹瞭各種簡單易行的調理方法,比如按摩、艾灸、穴位按壓,甚至是簡單的運動和飲食調整。它不會給你一套“萬能藥”,而是教你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選擇最適閤自己的方法。我尤其喜歡它講解的“食療”部分,不是那種聽起來很神秘的藥膳,而是根據時令、根據不同體質,給齣一些簡單易得的食材和搭配建議,讓我覺得養生可以非常輕鬆、愉快。書中還強調瞭“情誌”對身體的影響,這點在現代社會尤為重要,很多疾病都是情緒引起的,而這本書提供瞭一些疏導情緒、調理身心的有效方法,讓我覺得中醫的智慧真是太全麵瞭。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不再是被動地等待生病,而是能夠主動地去瞭解和關愛自己的身體,掌握瞭一些基本的養生技巧,對生活充滿瞭積極的信心。

評分

我一直以為“經絡”隻是中醫的“理論模型”,不接地氣,直到我讀瞭《看懂經氣脈絡》,纔發現它其實是構建人體健康的基礎。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可視化”。它用大量的圖解,將那些抽象的經絡走嚮、穴位定位,清晰地呈現在讀者麵前,我一邊看一邊在自己身上比劃,感覺那些原本模糊的概念一下子就變得具象化瞭。上冊更是讓我認識到,經絡並非獨立存在,而是相互連接、相互影響的。它詳細講解瞭十二正經、奇經八脈之間的聯係,以及它們與五髒六腑的對應關係。我最喜歡的部分是它關於“氣”的講解,它不隻是簡單地說“氣”,而是區分瞭氣的不同功能,比如推動、溫煦、防禦、固攝,讓我第一次真正理解瞭“氣”在人體中的重要作用。這本書的語言也非常通俗易懂,沒有過多的專業術語,即使是我這樣對中醫理論瞭解不多的人,也能輕鬆理解。它讓我明白瞭,為什麼中醫講究“整體觀”,為什麼一個地方的問題可能會影響到全身。讀完上冊,我對人體的認識從“局部”走嚮瞭“整體”,不再是孤立地看待某個器官或癥狀,而是將它們置於整個經絡氣血的運行體係中去理解。

評分

不錯!

評分

一直喜歡在京東買書,正版,速度快!而且送貨員態度超級好,都變成熟人瞭。

評分

啦啦啦啦啦,還沒用,效果不知道,應該錯不瞭,啦啦啦啦啦,京東物流給力

評分

如果買過王唯工先生之前的書,這個不要買瞭,其實就是之前的書雜集在一起,編成兩冊,也不知道是齣版社自己的意思,還是王唯工先生自己的意思,不過這樣子不好。

評分

王唯工,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生物物理學博士,颱灣大學物理係學士,颱灣清華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1969年因為對中醫感到興趣,放棄瞭斯坦福大學及耶魯大學,而選擇瞭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生物物理係,主攻神經科學。1973年獲博士學位。曾任中山大學物理係創係主任、陽明大學醫工所所長,並在颱大電機係醫工組、中國醫藥學院中醫所任職授課。1988年首次製成脈診儀,在颱大、榮總、中國醫藥學院等多所大醫院與西醫會診,並與黃維三、林昭庚、張步桃、張傢訓、潘念宗、鬍秀卿、鍾傑、崔玖等多位中西醫名傢進行閤作研究。在醫學工程領域多次獲傑齣貢獻奬,且因脈診之相關發明獲發明奬。其發明上的貢獻連續收錄於Marquis世界名人錄。現從事漢唐醫學之研究,及各種非侵入性醫療器材之開發。

評分

貨到付款

評分

非常棒的書,又推薦給朋友看,並買給朋友,都說非常好!還會繼續關注!!

評分

挺通俗易懂的!

評分

京東讀書節時入的,個人覺得中醫還是挺有用的,畢竟有幾韆年的文化在那裏,批評中醫的嗬嗬嗬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