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人間詞話》為晚清之後*有影響力的作品之一,既是一部文學評論著作,又是一部古典文藝美學著作。
  《人間詞話全鑒》全麵地為讀者解讀瞭《人間詞話》這部中國近代*負盛名的詞話著作。      
內容簡介
     《人間詞話》是中國近代史上最負盛名的一部詞話著作,為著名國學大師王國維所作。王國維深受西方美學思想的熏陶,並將這種影響帶入《人間詞話》,從而衍生齣與舊時文學所不同的詞話評論角度和評價方法,著成瞭這部以“境界說”為核心的初備理論體係的詞論“聖經”,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美學價值。《人間詞話全鑒》為方便讀者的理解和學習,在原文基礎上作瞭相關解讀,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王國維的詩學、詞學理論,體會其中的文學思想和美學觀點。     
作者簡介
     東籬子,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係漢語言文學專業,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邯鋼報》編輯等。主要作品有:《首席執行官》(中國商業齣版社,2002年)、《諸葛亮日記》(九州齣版社,2004年)、《邊讀邊悟<菜根譚>》(中國華僑齣版社,2006)、《素書全鑒》(中國紡織齣版社,2009)等。     
內頁插圖
          目錄
   人間詞話手稿上捲
一、有境自高格 / 2
二、意境頗難分 / 2
三、物我兩相忘 / 3
四、“無我”優美,“有我”宏壯 / 5
五、寫實傢與理想傢 / 6
六、實景真情為境 / 8
七、一字齣境界 / 8
八、境界大小無關優劣 / 10
九、興趣、神韻與境界 / 11
一○、太白以氣象取勝 / 13
一一、評飛卿之詞 / 15
一二、一句齣詞品 / 16
一三、解人正不易得 / 17
一四、句秀、骨秀與神秀 / 18
一五、後主之氣象 / 20
一六、君主之短,詞人所長 / 21
一七、客觀詩人與主觀詩人 / 22
一八、後主之詞,血書也 / 24
一九、開創北宋之風 / 26
二○、正中之詞清朗高遠 / 27
二一、“齣”字齣何處 / 28
二二、一生專學在何處 / 30
二三、論詠春草絕調 / 31
二四、《蒹葭》最得詩人情緻 / 32
二五、憂生與憂世 / 34
二六、成大事者,必經三種境界 / 36
二七、《玉樓春》歐陽修 / 38
二八、古之傷心人 / 39
二九、少遊詞境最為淒婉 / 40
三○、詞中氣象 / 41
三一、陶潛與東坡,薛收與白石 / 43
三二、詞之雅鄭,在神不在貌 / 45
人間詞話手稿下捲
三三、創調之纔多,創意之纔少 / 48
三四、詞忌用替代字 / 48
三五、瀋義父論替代字 / 50
三六、隔霧看花之恨 / 52
三七、和韻與原唱 / 54
三八、詠物之詞,東坡最工 / 55
三九、寫景之病,皆在“隔”字 / 58
四○、隔與不隔 / 59
四一、寫情不隔與寫景不隔 /62
四二、白石格調最高 / 64
四三、南宋詞惟幼安也 / 65
四四、無此胸襟不可學 / 67
四五、蘇、辛之雅量 / 68
四六、狂者、狷者與鄉願 / 69
四七、稼軒之神悟 / 70
四八、周旨蕩而史意貪 / 74
四九、論夢窗之詞 / 75
五○、夢窗之詞與玉田之詞 / 76
五一、詩、詞之境界 / 78
五二、觀物、言情以自然 / 80
五三、詞並非易於詩 / 81
五四、文體盛衰之由 / 83
五五、詩、詞有題而亡 / 85
五六、大傢之作 / 86
五七、詩詞創作之道 / 88
五八、白居易與吳偉業 / 88
五九、絕句,律詩和排律 / 90
六○、入乎其內,齣乎其外 / 92
六一、詩人與外物 / 93
六二、遊詞為淫鄙之病 / 93
六三、《天淨沙》馬緻遠 / 95
六四、人各有能有不能 / 97
人間詞話未刊稿
一、白石之詞 / 100
二、雙聲、疊韻之論 / 100
三、平仄有殊皆疊韻 / 103
四、詩詞之盛衰 / 104
五、不解“天樂”義 / 105
六、北宋名傢以方迴為最次 / 106
七、創作之難之易 / 107
八、歡愉之辭難工,愁苦之言易巧 / 108
九、文學之習慣 / 110
一○、一切景語皆情語 / 110
一一、詞傢多以景寓情 / 111
一二、詩之景闊,詞之言長 / 112
一三、氣質、神韻不如境界 / 113
一四、非自有境界 / 114
一五、長調之最工 / 115
一六、後人不能學 / 117
一七、開北麯四聲通押之祖 / 118
一八、不足與容若比 / 120
一九、詞傢時代之說 / 121
二○、雲間諸公彩花耳 / 123
二一、《衍波詞》之佳者 / 125
二二、學人之詞,疆村為極 / 126
二三、《蝶戀花》二首 / 127
二四、《半塘丁稿》 / 128
二五、皋文之為詞,深文羅織 / 131
二六、贊薑夔而疏賀裳 / 133
二七、“閉門造詩”之論 / 134
二八、北宋詞有句,南宋詞無句 / 135
二九、草窗、玉田之詞為枯槁 / 136
三○、此非警句也 / 137
三一、宋之文天祥,明之劉基 / 138
三二、和凝《長命女》 / 139
三三、北宋詞疏遠 / 140
三四、小好小慚,大好大慚 / 141
三五、棄周鼎而寶康瓠 / 142
三六、瀋昕伯之《蝶戀花》 / 143
三七、詩人之眼與政治傢之眼 / 144
三八、宋人小說,多不足信 / 145
三九、詩詞歌賦之工 / 147
四○、有篇又有句 / 149
四一、寜失之倡優,不失之俗子 / 150
四二、《蝶戀花》之議 / 151
四三、萬不可作儇薄語 / 152
四四、詞人之忠實 / 154
四五、集之迴想 / 155
四六、論詞與論詩 / 157
四七、東坡之曠,白石之曠 / 158
四八、文學之事 / 160
四九、詩人視一切外物 / 162
人間詞話刪稿
一、不喜長調,不喜用人韻 / 164
二、開詞傢未有之境 / 165
三、麯古不如今,詞今不如古 / 167
四、孔門之用詞 / 168
五、暮雨瀟瀟郎不歸 / 169
六、張玉田之詞 / 170
七、修飾字句易,換意難 / 171
八、雜劇之祖 / 172
九、緻語 / 176
一○、集作者之謎 / 178
一一、其非一書 / 181
一二、非徒善創,亦且善因 / 184
一三、淫詞,鄙詞,遊詞 / 185
一四、王國維論其詞 / 185
一五、麯傢不能為詞 / 187
附錄��
人間詞話附錄 / 190
王國維《文學小言》 / 226
人間詞話·苕華詞 / 237
王國維詩學理論摘選 / 256
《人間詞甲稿》序 / 307
《人間詞乙稿》序 / 308
《重印人間詞話序》俞平伯 / 310
《人間詞話》補箋序戚法仁 / 310
◎ 參考文獻 / 312      
前言/序言
     晚清時期是中國最為黑暗的時代,列強入侵,政府沒落,社會混亂。百姓在這般水深火熱的生存環境下,變得越來越迷茫、痛苦,急於尋求一種解脫之道。在這樣的社會背景下,王國維開始沉迷於西方哲學,想要從尼采、叔本華等人的哲學觀裏找到解決痛苦的辦法,找到一條超脫於人生的道路。很可惜,事與願違,哲學的研究並沒有給予王國維實質性的幫助,相反,繁雜的哲學理論和哲學觀念將他帶入瞭一種“可信”與“可愛”的迷途之中。於是,王國維便捨棄哲學而改投文學,在1906~1908年間,他撰寫瞭此部影響巨大的《人間詞話》。
  《人間詞話》是晚清之後最有影響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國近代最負盛名的詞話著作。王國維深受西洋美學思想的影響,所以在他的《人間詞話》一書中,對於中國舊時文學的評論也有瞭與以往不同的評論角度和觀點剖析,它既是一部文學評論著作,又是一部古典文藝美學著作。從錶麵來看,《人間詞話》和中國舊時詩話不管是在體例上還是在格式上,都沒有太大的分彆;而從本質上來說,王國維的《人間詞話》在西方美學思想的基礎上融入瞭一些新的觀念和評價方法,已經初步具備瞭詞論理論體係,被詞論界人士奉為“聖經”。不管其中所含的詞學論點還是美學依據,都為後來的詩詞評論帶來瞭不小的影響,稱得上首屈一指的詞話作品。
  王國維所著的《人間詞話》中,“境界”二字是核心論述內容——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詩人之境界和常人之境界,造境和寫境等。也正是因為“境界說”“真”標準的架構,成瞭王國維在本書中贊賞北宋詞而貶低南宋詞的主要依據。他以“境界”作為詞史優劣的評判標準,並據此建立瞭一個包含現代詞學若乾特徵的範疇體係,更具有理論價值,亦成就瞭一個古典文化考評的最強音。
  《人間詞話》從1908年問世至今已有上百年曆史,隻是在這百年發展曆程中,王國維“境界說”的發展並不順利。《人間詞話》齣現至四十年代末期這一段時間,“境界說”不僅沒有代替北宋時期風靡一時的“本色論”,而且還被晚清時期的一些文人學者發展為“風格說”,並不受詞界的重視。五十年代之後的四十幾年裏,“風格說”憑空而起,盛極一時,但是真正帶有王國維特性的“境界說”卻遲遲沒有再造和重現。後來,“風格說”愈演愈烈,最後走上瞭絕境,很多文人學者又開始反思探索,希望能夠找齣一個既有本色又有其他風格的多元理論。就這樣,在不斷探索中,《人間詞話》的“境界說”再次走上瞭正軌。
  近年來,《人間詞話》開始盛行。市麵上齣現瞭幾十種不同的增訂版本、譯本、導讀本等,相關的學術研究和論文報告更是數不勝數。正如俞平伯所說:“雖隻薄薄的三十頁,而此中所蓄幾全是深辨甘苦愜心貴當之言,固非胸羅萬捲者不能道。讀者宜深加玩味,不以少而忽之。其實書中所暗示的端緒,如引而申之,正可成一龐然巨帙,特其耐人尋味之力或頓減耳。”
  此本《人間詞話》分為正文和附錄兩大部分。正文包括四小部分:人間詞話手稿上捲,人間詞話手稿下捲(上下捲共64則),人間詞話未刊稿(共49則),人間詞話刪稿(共14則)。附錄部分主要包括:人間詞話附錄(主要是初刊本、未刊本和重編本外的通行本附錄本),王國維《文學小言》,人間詞話·苕華詞,王國維詩學理論摘選,《人間詞話甲稿》序,《人間詞話乙稿》序,《重印人間詞話序》俞平伯,《人間詞話》補箋序戚法仁。
  正文部分的體例為原文、注釋、譯文、賞析四個部分,而附錄則根據實際情況酌情添加瞭注釋和譯文。此外,對於文中所齣現的生僻字、生僻詞也注瞭音,方便讀者閱讀和領會。
  在查閱瞭大量書籍資料的基礎上,編者編撰齣此書,希望能夠幫助讀者更好地理解王國維的詩學、詞學理論,更好地理解詩詞佳作中所體現的美學觀點和文學思想。即使有一二分的幫助,編者也所願已成。另,本書“賞析”部分,編者在前人觀點的基礎上也加入瞭一些自己的觀點,未必周全,僅供參考。書中如若發現不當之處,敬請指正,我們將不勝感激!
  解譯者
  2015年10月    
				
 
				
				
					人間詞話全鑒:韆古風流,詞意縱橫  《人間詞話全鑒》並非一本單純的詞集,它是一次穿越時空的心靈之旅,一場文人墨客的精神盛宴。它以一種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廣度,鈎沉瞭中國詞史長河中那些璀璨的星辰,從最初的萌芽,到盛唐的繁花似錦,再到宋詞的婉約與豪放爭輝,直至元麯的彆樣風情。本書旨在為讀者呈現一個完整而立體的詞學世界,讓人們得以窺見韆古詞人的內心世界,感受他們筆下流淌的悲歡離閤、傢國情懷、以及對自然山河的深情詠嘆。  捲首:詞之起源與早期探索  本書的開篇,將帶您迴到詞的濫觴時期。我們不會止步於簡單的定義,而是深入探討詞作為一種文學體裁的起源。從最早的歌謠、樂府詩,到晚唐五代時期詞作為一種獨立而新興的文學形式逐漸成熟的過程,我們將梳理其曆史脈絡,探究其社會背景和文化土壤。     詞的種子: 早期歌唱性的詩歌形式,如《詩經》中的“風”和“雅”,以及漢魏樂府的敘事性和抒情性,都被視為孕育詞的土壤。我們將分析這些早期形式在韻律、結構和內容上的特點,是如何為後來的詞奠定基礎的。    晚唐五代的曙光: 溫庭筠、韋莊等晚唐五代詞人的作品,被視為詞的早期代錶。我們將詳細解讀他們的作品,分析其“花間”詞風的形成,以及這種風貌如何開啓瞭詞的獨立發展之路。重點將放在詞的“艷科”的初步發展,以及詞句的鋪陳和描摹上。    早期詞的韻律與格律: 詞的音樂性是其重要特徵。我們會探討早期詞在麯調、平仄、押韻方麵的探索,以及這些探索如何影響瞭詞的句式和篇章結構。  捲二:盛唐氣象與詞的初步繁榮  雖然詞的成熟更多地體現在宋代,但盛唐時期已經孕育瞭詞的萌芽,並齣現瞭可稱之為“詞”的佳作。本書不會忽略這一時期對詞學發展的重要性。     燕樂與早期詞的結閤: 盛唐時期,燕樂(宮廷宴享音樂)的興盛,為詞的産生和發展提供瞭直接的動力。我們將探討燕樂與早期詞在演唱形式、音樂節奏上的聯係,以及宮廷文化對詞題材的影響。    零散的佳作: 盡管成集的作品不多,但盛唐時期的一些著名詩歌中,也蘊含著詞的雛形。我們將選取具有代錶性的作品,分析其詞的特點,以及這些作品在詞史上的地位。  捲三:宋詞的黃金時代:婉約與豪放的雙峰  宋詞是中國詞史上最輝煌的篇章,而《人間詞話全鑒》將 devotes substantial space to this golden age. 我們將以蘇軾和李清照為代錶,分彆探討豪放派和婉約派的詞風,並深入分析其他重要詞人的創作風格及其在詞史上的貢獻。     婉約詞風的極緻:        柳永的市民情懷: 作為“凡有井水處,皆能歌柳詞”的代錶,柳永以其貼近市民生活的題材和纏綿悱惻的抒情,贏得瞭廣泛的民眾基礎。我們將深入分析他的作品,探討其“鋪敘”手法的運用,以及他對詞的“慢詞”發展的貢獻。        晏殊與歐陽修的典雅: 晏殊和歐陽修的詞,以其清麗典雅的語言和溫潤含蓄的情感著稱。我們將分析他們作品中的“詠物”技巧,以及他們如何將儒傢思想融入詞作之中。        李清照的韆古絕唱: “一代詞宗”李清照,以其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女性視角,將婉約詞推嚮瞭藝術的頂峰。本書將詳細解讀她的作品,分析其“淒婉”的藝術風格,以及她如何將個人情感與傢國之思融為一體,創造齣“愁”的最高境界。我們將重點分析她作品中的煉字、對仗、意象運用等精妙之處。    豪放詞風的崛起:        蘇軾的曠達與奔放: 蘇軾無疑是宋詞豪放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詞,以其開闊的胸襟、奔放的激情和雄渾的氣勢,突破瞭詞作為“小令”的局限。我們將深入剖析蘇軾的詞風,探討他如何將“詩”的意境和“文”的哲理融入詞中,以及他對詞“自是一傢”的創新精神。我們將分析他的“以纔為詞”、“以學為詞”的創作方法。        辛棄疾的悲壯與激昂: 辛棄疾是南宋詞壇的一位鬥士,他的詞充滿瞭強烈的愛國情懷和報國無門的悲憤。我們將重點分析他作品中的“慷慨悲歌”風格,以及他如何將軍事題材、政治抱負融入詞作,創造齣“國傢不幸詩傢幸”的藝術傳奇。我們將探討他“沉鬱頓挫”的藝術特色,以及他“學稼軒”派的形成。    其他重要宋詞大傢:        秦觀的“兩重心”: 細緻分析秦觀詞中的相思之情,以及他獨特的“空靈”之美。        周邦彥的“集大成”: 探討周邦彥如何集宋詞之大成,其詞的格律嚴謹和音樂性。        陸遊的傢國情懷: 分析陸遊詞中熾熱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詞風的樸實與真摯。  捲四:宋詞的餘韻與元麯的勃興  宋詞之後,詞的創作並未停止,反而與逐漸興起的元麯産生瞭有趣的互動。     宋末元初的過渡: 我們將分析宋末詞人如文天祥等人的作品,探討他們在國破傢亡背景下的詞作特點,以及這些作品所展現的民族氣節。    元麯的特色與發展: 元麯作為一種新的文學形式,在繼承詞的基礎上,又發展齣瞭新的特色。我們將探討元麯的“散麯”形式,以及其口語化、通俗化的風格。重點將放在關漢卿、馬緻遠等著名元麯作傢及其作品。    詞麯的融閤與分野: 分析詞與麯在題材、語言、格律上的聯係與區彆,以及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地位和影響。  捲五:詞的意境與藝術手法賞析  《人間詞話全鑒》不滿足於簡單的作品羅列,更注重對詞的藝術價值進行深入挖掘。     意境的營造: 詞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於其獨特的意境。我們將分析不同詞人的意境營造方式,如“寫景入情”、“情景交融”、“藉景抒情”等。    煉字與用典: 詞人對文字的錘煉達到瞭極緻。我們將選取經典詞句,深入剖析其煉字的精妙之處,以及恰當的用典如何增強詞的文化內涵和藝術錶現力。    比興、象徵等藝術手法: 詳細解讀詞人如何運用各種修辭手法,來錶達復雜而細膩的情感。    詞的音樂性與節奏美: 再次強調詞作為一種音樂文學的屬性,分析不同詞牌的格律如何影響詞的音樂美和節奏感。  捲六:詞話的傳承與發展  本書的“全鑒”之名,也包含著對詞話這一評論形式的梳理。     早期詞話的萌芽: 探討早期評論傢對詞的看法,以及這些看法如何影響瞭後人的創作。    宋代詞話的繁榮: 重點介紹如王灼、郭茂倩等人的詞話著作,分析他們對詞的分類、評價標準以及理論貢獻。    近現代詞學研究的進展: 簡要迴顧近現代學者對詞學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他們對傳統詞學的繼承與創新。  結語:穿越時空的對話  《人間詞話全鑒》希望能夠搭建一座橋梁,連接古今的讀者。當我們沉浸在這些韆古絕句之中時,我們不僅僅是在欣賞優美的文字,更是在與那些偉大的靈魂進行一場跨越時空的對話。我們能感受到他們的喜怒哀樂,體會他們的愛恨情仇,更能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感悟生命的美好。本書並非止於文獻的梳理,更緻力於引發讀者對詞的深層理解,讓他們在文字的海洋中,找到屬於自己的那份共鳴與感動。  這本書,是一次對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虔誠緻敬。它希望能夠點亮讀者心中對古典文學的熱情,讓那些曾經輝煌的詞篇,在新的時代繼續散發齣耀眼的光芒。無論您是初窺詞壇的新手,還是深諳詞學的行傢,都能在這部“全鑒”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收獲。它是一部案頭必備的參考書,更是一本可以陪伴您品讀人生的心靈讀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