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全鉴

人间词话全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清] 王国维 著,东篱子 译
图书标签:
  • 词学
  • 文学
  • 古典文学
  • 语言学
  • 修辞
  • 诗词鉴赏
  • 传统文化
  • 文化
  • 鉴赏
  • 文本分析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ISBN:9787518022359
版次:1
商品编码:11863210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6-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2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人间词话》为晚清之后*有影响力的作品之一,既是一部文学评论著作,又是一部古典文艺美学著作。
  《人间词话全鉴》全面地为读者解读了《人间词话》这部中国近代*负盛名的词话著作。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中国近代史上最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为著名国学大师王国维所作。王国维深受西方美学思想的熏陶,并将这种影响带入《人间词话》,从而衍生出与旧时文学所不同的词话评论角度和评价方法,著成了这部以“境界说”为核心的初备理论体系的词论“圣经”,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人间词话全鉴》为方便读者的理解和学习,在原文基础上作了相关解读,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国维的诗学、词学理论,体会其中的文学思想和美学观点。

作者简介

  东篱子,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曾在邯郸钢铁公司任子弟中学教师、《邯钢报》编辑等。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中国商业出版社,2002年)、《诸葛亮日记》(九州出版社,2004年)、《边读边悟<菜根谭>》(中国华侨出版社,2006)、《素书全鉴》(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等。

内页插图

目录

人间词话手稿上卷
一、有境自高格 / 2
二、意境颇难分 / 2
三、物我两相忘 / 3
四、“无我”优美,“有我”宏壮 / 5
五、写实家与理想家 / 6
六、实景真情为境 / 8
七、一字出境界 / 8
八、境界大小无关优劣 / 10
九、兴趣、神韵与境界 / 11
一○、太白以气象取胜 / 13
一一、评飞卿之词 / 15
一二、一句出词品 / 16
一三、解人正不易得 / 17
一四、句秀、骨秀与神秀 / 18
一五、后主之气象 / 20
一六、君主之短,词人所长 / 21
一七、客观诗人与主观诗人 / 22
一八、后主之词,血书也 / 24
一九、开创北宋之风 / 26
二○、正中之词清朗高远 / 27
二一、“出”字出何处 / 28
二二、一生专学在何处 / 30
二三、论咏春草绝调 / 31
二四、《蒹葭》最得诗人情致 / 32
二五、忧生与忧世 / 34
二六、成大事者,必经三种境界 / 36
二七、《玉楼春》欧阳修 / 38
二八、古之伤心人 / 39
二九、少游词境最为凄婉 / 40
三○、词中气象 / 41
三一、陶潜与东坡,薛收与白石 / 43
三二、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 / 45
人间词话手稿下卷
三三、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 / 48
三四、词忌用替代字 / 48
三五、沈义父论替代字 / 50
三六、隔雾看花之恨 / 52
三七、和韵与原唱 / 54
三八、咏物之词,东坡最工 / 55
三九、写景之病,皆在“隔”字 / 58
四○、隔与不隔 / 59
四一、写情不隔与写景不隔 /62
四二、白石格调最高 / 64
四三、南宋词惟幼安也 / 65
四四、无此胸襟不可学 / 67
四五、苏、辛之雅量 / 68
四六、狂者、狷者与乡愿 / 69
四七、稼轩之神悟 / 70
四八、周旨荡而史意贪 / 74
四九、论梦窗之词 / 75
五○、梦窗之词与玉田之词 / 76
五一、诗、词之境界 / 78
五二、观物、言情以自然 / 80
五三、词并非易于诗 / 81
五四、文体盛衰之由 / 83
五五、诗、词有题而亡 / 85
五六、大家之作 / 86
五七、诗词创作之道 / 88
五八、白居易与吴伟业 / 88
五九、绝句,律诗和排律 / 90
六○、入乎其内,出乎其外 / 92
六一、诗人与外物 / 93
六二、游词为淫鄙之病 / 93
六三、《天净沙》马致远 / 95
六四、人各有能有不能 / 97
人间词话未刊稿
一、白石之词 / 100
二、双声、叠韵之论 / 100
三、平仄有殊皆叠韵 / 103
四、诗词之盛衰 / 104
五、不解“天乐”义 / 105
六、北宋名家以方回为最次 / 106
七、创作之难之易 / 107
八、欢愉之辞难工,愁苦之言易巧 / 108
九、文学之习惯 / 110
一○、一切景语皆情语 / 110
一一、词家多以景寓情 / 111
一二、诗之景阔,词之言长 / 112
一三、气质、神韵不如境界 / 113
一四、非自有境界 / 114
一五、长调之最工 / 115
一六、后人不能学 / 117
一七、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 / 118
一八、不足与容若比 / 120
一九、词家时代之说 / 121
二○、云间诸公彩花耳 / 123
二一、《衍波词》之佳者 / 125
二二、学人之词,疆村为极 / 126
二三、《蝶恋花》二首 / 127
二四、《半塘丁稿》 / 128
二五、皋文之为词,深文罗织 / 131
二六、赞姜夔而疏贺裳 / 133
二七、“闭门造诗”之论 / 134
二八、北宋词有句,南宋词无句 / 135
二九、草窗、玉田之词为枯槁 / 136
三○、此非警句也 / 137
三一、宋之文天祥,明之刘基 / 138
三二、和凝《长命女》 / 139
三三、北宋词疏远 / 140
三四、小好小惭,大好大惭 / 141
三五、弃周鼎而宝康瓠 / 142
三六、沈昕伯之《蝶恋花》 / 143
三七、诗人之眼与政治家之眼 / 144
三八、宋人小说,多不足信 / 145
三九、诗词歌赋之工 / 147
四○、有篇又有句 / 149
四一、宁失之倡优,不失之俗子 / 150
四二、《蝶恋花》之议 / 151
四三、万不可作儇薄语 / 152
四四、词人之忠实 / 154
四五、集之回想 / 155
四六、论词与论诗 / 157
四七、东坡之旷,白石之旷 / 158
四八、文学之事 / 160
四九、诗人视一切外物 / 162
人间词话删稿
一、不喜长调,不喜用人韵 / 164
二、开词家未有之境 / 165
三、曲古不如今,词今不如古 / 167
四、孔门之用词 / 168
五、暮雨潇潇郎不归 / 169
六、张玉田之词 / 170
七、修饰字句易,换意难 / 171
八、杂剧之祖 / 172
九、致语 / 176
一○、集作者之谜 / 178
一一、其非一书 / 181
一二、非徒善创,亦且善因 / 184
一三、淫词,鄙词,游词 / 185
一四、王国维论其词 / 185
一五、曲家不能为词 / 187
附录��
人间词话附录 / 190
王国维《文学小言》 / 226
人间词话·苕华词 / 237
王国维诗学理论摘选 / 256
《人间词甲稿》序 / 307
《人间词乙稿》序 / 308
《重印人间词话序》俞平伯 / 310
《人间词话》补笺序戚法仁 / 310
◎ 参考文献 / 312

前言/序言

  晚清时期是中国最为黑暗的时代,列强入侵,政府没落,社会混乱。百姓在这般水深火热的生存环境下,变得越来越迷茫、痛苦,急于寻求一种解脱之道。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王国维开始沉迷于西方哲学,想要从尼采、叔本华等人的哲学观里找到解决痛苦的办法,找到一条超脱于人生的道路。很可惜,事与愿违,哲学的研究并没有给予王国维实质性的帮助,相反,繁杂的哲学理论和哲学观念将他带入了一种“可信”与“可爱”的迷途之中。于是,王国维便舍弃哲学而改投文学,在1906~1908年间,他撰写了此部影响巨大的《人间词话》。
  《人间词话》是晚清之后最有影响的作品之一,也是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词话著作。王国维深受西洋美学思想的影响,所以在他的《人间词话》一书中,对于中国旧时文学的评论也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评论角度和观点剖析,它既是一部文学评论著作,又是一部古典文艺美学著作。从表面来看,《人间词话》和中国旧时诗话不管是在体例上还是在格式上,都没有太大的分别;而从本质上来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在西方美学思想的基础上融入了一些新的观念和评价方法,已经初步具备了词论理论体系,被词论界人士奉为“圣经”。不管其中所含的词学论点还是美学依据,都为后来的诗词评论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称得上首屈一指的词话作品。
  王国维所著的《人间词话》中,“境界”二字是核心论述内容——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诗人之境界和常人之境界,造境和写境等。也正是因为“境界说”“真”标准的架构,成了王国维在本书中赞赏北宋词而贬低南宋词的主要依据。他以“境界”作为词史优劣的评判标准,并据此建立了一个包含现代词学若干特征的范畴体系,更具有理论价值,亦成就了一个古典文化考评的最强音。
  《人间词话》从1908年问世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只是在这百年发展历程中,王国维“境界说”的发展并不顺利。《人间词话》出现至四十年代末期这一段时间,“境界说”不仅没有代替北宋时期风靡一时的“本色论”,而且还被晚清时期的一些文人学者发展为“风格说”,并不受词界的重视。五十年代之后的四十几年里,“风格说”凭空而起,盛极一时,但是真正带有王国维特性的“境界说”却迟迟没有再造和重现。后来,“风格说”愈演愈烈,最后走上了绝境,很多文人学者又开始反思探索,希望能够找出一个既有本色又有其他风格的多元理论。就这样,在不断探索中,《人间词话》的“境界说”再次走上了正轨。
  近年来,《人间词话》开始盛行。市面上出现了几十种不同的增订版本、译本、导读本等,相关的学术研究和论文报告更是数不胜数。正如俞平伯所说:“虽只薄薄的三十页,而此中所蓄几全是深辨甘苦惬心贵当之言,固非胸罗万卷者不能道。读者宜深加玩味,不以少而忽之。其实书中所暗示的端绪,如引而申之,正可成一庞然巨帙,特其耐人寻味之力或顿减耳。”
  此本《人间词话》分为正文和附录两大部分。正文包括四小部分:人间词话手稿上卷,人间词话手稿下卷(上下卷共64则),人间词话未刊稿(共49则),人间词话删稿(共14则)。附录部分主要包括:人间词话附录(主要是初刊本、未刊本和重编本外的通行本附录本),王国维《文学小言》,人间词话·苕华词,王国维诗学理论摘选,《人间词话甲稿》序,《人间词话乙稿》序,《重印人间词话序》俞平伯,《人间词话》补笺序戚法仁。
  正文部分的体例为原文、注释、译文、赏析四个部分,而附录则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添加了注释和译文。此外,对于文中所出现的生僻字、生僻词也注了音,方便读者阅读和领会。
  在查阅了大量书籍资料的基础上,编者编撰出此书,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王国维的诗学、词学理论,更好地理解诗词佳作中所体现的美学观点和文学思想。即使有一二分的帮助,编者也所愿已成。另,本书“赏析”部分,编者在前人观点的基础上也加入了一些自己的观点,未必周全,仅供参考。书中如若发现不当之处,敬请指正,我们将不胜感激!
  解译者
  2015年10月

人间词话全鉴:千古风流,词意纵横 《人间词话全鉴》并非一本单纯的词集,它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心灵之旅,一场文人墨客的精神盛宴。它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钩沉了中国词史长河中那些璀璨的星辰,从最初的萌芽,到盛唐的繁花似锦,再到宋词的婉约与豪放争辉,直至元曲的别样风情。本书旨在为读者呈现一个完整而立体的词学世界,让人们得以窥见千古词人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笔下流淌的悲欢离合、家国情怀、以及对自然山河的深情咏叹。 卷首:词之起源与早期探索 本书的开篇,将带您回到词的滥觞时期。我们不会止步于简单的定义,而是深入探讨词作为一种文学体裁的起源。从最早的歌谣、乐府诗,到晚唐五代时期词作为一种独立而新兴的文学形式逐渐成熟的过程,我们将梳理其历史脉络,探究其社会背景和文化土壤。 词的种子: 早期歌唱性的诗歌形式,如《诗经》中的“风”和“雅”,以及汉魏乐府的叙事性和抒情性,都被视为孕育词的土壤。我们将分析这些早期形式在韵律、结构和内容上的特点,是如何为后来的词奠定基础的。 晚唐五代的曙光: 温庭筠、韦庄等晚唐五代词人的作品,被视为词的早期代表。我们将详细解读他们的作品,分析其“花间”词风的形成,以及这种风貌如何开启了词的独立发展之路。重点将放在词的“艳科”的初步发展,以及词句的铺陈和描摹上。 早期词的韵律与格律: 词的音乐性是其重要特征。我们会探讨早期词在曲调、平仄、押韵方面的探索,以及这些探索如何影响了词的句式和篇章结构。 卷二:盛唐气象与词的初步繁荣 虽然词的成熟更多地体现在宋代,但盛唐时期已经孕育了词的萌芽,并出现了可称之为“词”的佳作。本书不会忽略这一时期对词学发展的重要性。 燕乐与早期词的结合: 盛唐时期,燕乐(宫廷宴享音乐)的兴盛,为词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直接的动力。我们将探讨燕乐与早期词在演唱形式、音乐节奏上的联系,以及宫廷文化对词题材的影响。 零散的佳作: 尽管成集的作品不多,但盛唐时期的一些著名诗歌中,也蕴含着词的雏形。我们将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分析其词的特点,以及这些作品在词史上的地位。 卷三:宋词的黄金时代:婉约与豪放的双峰 宋词是中国词史上最辉煌的篇章,而《人间词话全鉴》将 devotes substantial space to this golden age. 我们将以苏轼和李清照为代表,分别探讨豪放派和婉约派的词风,并深入分析其他重要词人的创作风格及其在词史上的贡献。 婉约词风的极致: 柳永的市民情怀: 作为“凡有井水处,皆能歌柳词”的代表,柳永以其贴近市民生活的题材和缠绵悱恻的抒情,赢得了广泛的民众基础。我们将深入分析他的作品,探讨其“铺叙”手法的运用,以及他对词的“慢词”发展的贡献。 晏殊与欧阳修的典雅: 晏殊和欧阳修的词,以其清丽典雅的语言和温润含蓄的情感著称。我们将分析他们作品中的“咏物”技巧,以及他们如何将儒家思想融入词作之中。 李清照的千古绝唱: “一代词宗”李清照,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女性视角,将婉约词推向了艺术的顶峰。本书将详细解读她的作品,分析其“凄婉”的艺术风格,以及她如何将个人情感与家国之思融为一体,创造出“愁”的最高境界。我们将重点分析她作品中的炼字、对仗、意象运用等精妙之处。 豪放词风的崛起: 苏轼的旷达与奔放: 苏轼无疑是宋词豪放派的集大成者。他的词,以其开阔的胸襟、奔放的激情和雄浑的气势,突破了词作为“小令”的局限。我们将深入剖析苏轼的词风,探讨他如何将“诗”的意境和“文”的哲理融入词中,以及他对词“自是一家”的创新精神。我们将分析他的“以才为词”、“以学为词”的创作方法。 辛弃疾的悲壮与激昂: 辛弃疾是南宋词坛的一位斗士,他的词充满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报国无门的悲愤。我们将重点分析他作品中的“慷慨悲歌”风格,以及他如何将军事题材、政治抱负融入词作,创造出“国家不幸诗家幸”的艺术传奇。我们将探讨他“沉郁顿挫”的艺术特色,以及他“学稼轩”派的形成。 其他重要宋词大家: 秦观的“两重心”: 细致分析秦观词中的相思之情,以及他独特的“空灵”之美。 周邦彦的“集大成”: 探讨周邦彦如何集宋词之大成,其词的格律严谨和音乐性。 陆游的家国情怀: 分析陆游词中炽热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及他词风的朴实与真挚。 卷四:宋词的余韵与元曲的勃兴 宋词之后,词的创作并未停止,反而与逐渐兴起的元曲产生了有趣的互动。 宋末元初的过渡: 我们将分析宋末词人如文天祥等人的作品,探讨他们在国破家亡背景下的词作特点,以及这些作品所展现的民族气节。 元曲的特色与发展: 元曲作为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在继承词的基础上,又发展出了新的特色。我们将探讨元曲的“散曲”形式,以及其口语化、通俗化的风格。重点将放在关汉卿、马致远等著名元曲作家及其作品。 词曲的融合与分野: 分析词与曲在题材、语言、格律上的联系与区别,以及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和影响。 卷五:词的意境与艺术手法赏析 《人间词话全鉴》不满足于简单的作品罗列,更注重对词的艺术价值进行深入挖掘。 意境的营造: 词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在于其独特的意境。我们将分析不同词人的意境营造方式,如“写景入情”、“情景交融”、“借景抒情”等。 炼字与用典: 词人对文字的锤炼达到了极致。我们将选取经典词句,深入剖析其炼字的精妙之处,以及恰当的用典如何增强词的文化内涵和艺术表现力。 比兴、象征等艺术手法: 详细解读词人如何运用各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复杂而细腻的情感。 词的音乐性与节奏美: 再次强调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的属性,分析不同词牌的格律如何影响词的音乐美和节奏感。 卷六:词话的传承与发展 本书的“全鉴”之名,也包含着对词话这一评论形式的梳理。 早期词话的萌芽: 探讨早期评论家对词的看法,以及这些看法如何影响了后人的创作。 宋代词话的繁荣: 重点介绍如王灼、郭茂倩等人的词话著作,分析他们对词的分类、评价标准以及理论贡献。 近现代词学研究的进展: 简要回顾近现代学者对词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以及他们对传统词学的继承与创新。 结语:穿越时空的对话 《人间词话全鉴》希望能够搭建一座桥梁,连接古今的读者。当我们沉浸在这些千古绝句之中时,我们不仅仅是在欣赏优美的文字,更是在与那些伟大的灵魂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我们能感受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恨情仇,更能从中汲取人生的智慧,感悟生命的美好。本书并非止于文献的梳理,更致力于引发读者对词的深层理解,让他们在文字的海洋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共鸣与感动。 这本书,是一次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一次虔诚致敬。它希望能够点亮读者心中对古典文学的热情,让那些曾经辉煌的词篇,在新的时代继续散发出耀眼的光芒。无论您是初窥词坛的新手,还是深谙词学的行家,都能在这部“全鉴”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收获。它是一部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更是一本可以陪伴您品读人生的心灵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人间词话全鉴》这本书,我只能说,它真正地触及了我内心深处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一直以来,我对宋词情有独钟,那种细腻的情感,婉转的表达,总能轻易地拨动我的心弦。然而,面对浩如烟海的词作,常常感到无从下手,或是难以深入理解其精髓。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为我点亮了一盏指路明灯。它不仅仅是一部词汇的集成,更是一次深度的思想碰撞。我惊喜地发现,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词句,而是将每首词的创作背景、词人的心境、以及字里行间的深意,都进行了细致入微的剖析。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次充满发现的旅程。我曾对某些词句感到困惑,但在作者的解读下,那些曾经模糊不清的意象,瞬间变得生动而富有张力。那些关于人生、关于情爱、关于家国命运的感叹,在作者的笔下,仿佛又重现了当时的勃勃生机。 这是一种沉浸式的阅读体验,我仿佛置身于古人的世界,与他们一同感受喜怒哀乐。这本书让我对“词”这一文学体裁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有了更深的敬畏。 对我而言,《人间词话全鉴》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是一位引路人。它让我重新认识了许多曾经擦肩而过的绝美词章,也让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强烈推荐给所有热爱古典文学的朋友们!

评分

说实话,拿到《人间词话全鉴》的时候,我其实是抱着一种学习的态度去看的,但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远超我的预期。这本书的内容,让我觉得非常充实,完全是我想象中的样子。 我一直觉得,中国古代的词,有一种独特的魅力,是现代的诗歌很难比拟的。它们写得含蓄,却又情深意切,寥寥几笔,就能勾勒出一幅画面,诉说一段故事。而这本书,正是把这种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者在解读词的时候,并不是那种枯燥的学术分析,而是用一种非常生动、易懂的方式,把词人的情感、创作时的心境,都讲了出来。我读的时候,感觉就像在听一个故事,听词人讲述自己的心事。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它对一些词作的背景介绍,让我更能理解词的内容。比如,在读到某首关于离别的词时,我才知道,原来词人当时是因为某个特定的事件,才写下这首词。这样一来,我更能体会到词中的那种不舍和伤感。 这本书的内容,也让我对很多词句有了新的看法。以前只是觉得好听,现在才发现,原来这些句子背后,隐藏着这么多的含义。这是一种知识的增长,更是一种审美的提升。 总的来说,《人间词话全鉴》这本书,是我近期读到的最满意的一本书。它不仅满足了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渴望,还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如果你也喜欢中国文化,喜欢那些优美的词句,那么这本书绝对不会让你失望。

评分

这本《人间词话全鉴》真绝了!我拿到书的时候,感觉就像挖到宝藏一样。它的内容绝对是我一直想找的,那些词句,读起来就是让人心情舒畅。我一直觉得,古人写的东西,有一种特别的味道,是现在很多东西比不了的。 这本书的好处在于,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介绍,而是把词人的情感、当时的社会情况都写得很清楚。我读的时候,感觉自己就像穿越了,能看到词人在写词时的那种心情,也能感受到那个时代的氛围。这真的太有意思了。 我尤其喜欢它对一些经典词作的解读,让我对很多词都有了新的认识。以前觉得很普通的句子,在作者的解释下,竟然有这么多的含义。这就像突然给你打开了一扇门,让你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很舒服,纸张的质感也很好,拿在手里感觉就很高级。每天睡前读一点,感觉整个人都得到了放松。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种精神寄托。 这本书的细节做得特别好,让我感觉作者是真的用心在做这件事。如果你也喜欢中国传统文化,喜欢那些古老的诗词,那么这本书绝对值得你拥有。它会让你觉得,自己的知识和视野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评分

最近入手了这本《人间词话全鉴》,可以说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的内容,完全抓住了我一直以来对中国古典诗词的兴趣点。 我一直觉得,词,尤其是宋词,是一种非常特别的存在。它既有诗的意境,又有曲的韵味,而且更加注重情感的表达。但是,面对那么多优秀的词作,我常常会感到一种“不知如何下手”的迷茫。 《人间词话全鉴》这本书,恰恰解决了我的这个痛点。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的经典词作,更重要的是,它对每一首词都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种解读,不是简单地分析字词,而是从词人的情感、当时的社会背景,甚至是一些细微的意象入手,层层剥开词作的内涵。 我特别喜欢它对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词作的解读方式。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仿佛能看到词人当时的心境,感受到他们所经历的喜怒哀乐。那些曾经只是浮于表面的文字,立刻变得鲜活起来,充满了生命力。 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像是一种情感的共鸣。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很多曾经错过的美好,也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和热爱。 对于我来说,《人间词话全鉴》不仅仅是一本“全鉴”,更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它让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欣赏,不再停留在表面的欣赏,而是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刻的层次。我真心推荐给所有对中国古典文学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这本《人间词话全鉴》实在是一本我期待已久的宝藏!刚拿到手,就被它厚重却又质朴的装帧吸引住了,仿佛捧着一本陈年的老酒,散发着书香的醇厚。迫不及待地翻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些熟悉的、却又在脑海中被重新点燃的词句。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像是一位老友,在娓娓道来那些穿越千年的情感与哲思。 我一直觉得,词,尤其是宋词,是最能触及人心灵深处的声音。它有江南烟雨的婉约,也有塞北风沙的豪情,更有市井巷陌的烟火气。然而,很多时候,我们读到的词,只是零散的片段,缺乏一种系统性的梳理和深入的解读。《人间词话全鉴》恰恰弥补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把词汇集结起来,更是在字里行间,为我们勾勒出词人当时的心境、创作的背景,甚至是他所处的时代风貌。 每一次翻阅,都能发现新的惊喜。有时候,我会沉醉于某一个意象的描绘,比如“落花”、“残月”、“孤舟”,在作者的笔下,这些意象不再是简单的景物,而是承载了无尽的离愁别绪,或是对时光流逝的慨叹。有时候,我又会被词人对人生的洞察所折服,那些关于“人生如梦”、“世事无常”的感悟,在千百年后,依旧 resonates with me。 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很多耳熟能详的词篇,发现了一些被忽略的细节,也理解了作者创作的深层意图。这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如果你也和我一样,对中国古典诗词有着深深的眷恋,那么这本《人间词话全鉴》,绝对是你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它会让你的阅读体验,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评分

书到的超快,头天晚上10点半下单,第二天中午12点就到了,好快哦这个快递。书本看了下,也很好,后面有空在晒图。

评分

啊跟不上跟不上跟不上滚吧发吧

评分

毛爷爷看的书,屯一本不会有错

评分

保护层被撕掉了,并且还有封面还有脏的地方,还好里面内容还算ok,不然我真的要追究了

评分

书的纸质很好,内容及版式设计也很好,而且快速,上午下单,晚饭前就到了,必须五颗星。

评分

精品,非常有收藏价值,非常喜欢

评分

速度超快,京东点赞,书还没来得及读,屯起来慢慢嚼~~

评分

还行吧,建议大家看一看吧。

评分

挺好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