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

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李榮光 著,曾忠鈺,付子慶,李繼科 整理
圖書標籤:
  • 中醫
  • 民間醫學
  • 醫史
  • 醫籍
  • 傳統醫學
  • 養生
  • 醫術
  • 曆史
  • 文化
  • 醫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中醫藥齣版社
ISBN:9787513230698
版次:1
商品編碼:1187622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民間中醫拾珍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6-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67
字數:131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醫屐殘痕》匯集四川基層名醫李榮光先生70年的臨床經驗、學術思想、醫話擷英,臨床驗案皆從病案入手,抽絲剝繭般分析疾病的病因、病機、辨證與治療,真實呈現瞭一位基層醫生幾十年的臨證體悟,可供中醫臨床工作者品讀參考。

目錄

學術舉隅
“引火歸原法”及“引火湯”的臨床應用
善用內外治結閤法
審證用藥與審時用藥
議升降藥物同用
劍膽琴心——危重癥之治

醫話擷英
學習《濕熱病篇》第四條的啓發
試論氣血痰濕治法
水腫病因病機淺析
中風經驗錄
冷風團證治一得
陽痿不可概作虛治
淺談眩暈證治
醫林遺粹
醫方偶錄
望舌的臨床運用
撰寫中醫學術論文之我見

驗案精選
引火湯與加味引火湯驗案
溫病證治舉隅
燥證治驗二則
痢疾驗案初剖
濕熱入營,肝風內動驗案
肝膽脾胃病驗案
鼓脹驗案淺析
慢驚風癥.吐瀉頻頻驗案
肺病驗案
腎病驗案
外科病驗案
睾丸鞘膜積液治驗
石淋驗案
溫經湯臨床治驗二則
外治驗方兩則
婦科病驗案

附年譜
後記

精彩書摘

  《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
  《黃帝內經》奠定瞭中醫學的基本理論,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充實和發展瞭中醫辨證施治的法則。經過曆代的發展,中醫的理、法、方、藥各個環節不斷趨於完善。至清代的葉天土、吳鞠通等溫病學傢,又從實踐和理論上發展瞭中醫對外感熱病的認識,使中醫有瞭比較完整的溫熱病理論體係,其中有許多治療急性進行性危重病癥的理論和經驗,值得繼承發揚。由於患者體質虛實不一,受病輕重各異,病情變化、緩急不同,在臨床錶現上就錯綜復雜,或錶裏同病,或本虛標實,或虛實互見,或寒熱錯雜,如真寒假熱、真熱假寒、真實假虛、真虛假實等,辨證比較睏難。隻要能夠謹守病機,各司其屬,發揮有無求責的辨治精神,即使麵對危重病癥,也可以轉危為安,化重為輕。因餘實踐有限,治驗不多,僅將點滴體會加以整理,作為引玉之磚。
  案1閉證昏厥
  任寅之夏末,某單位用門闆抬一昏迷患者來診。患者已昏迷兩晝夜,體溫、脈搏、呼吸均正常,診為癔癥。經西醫用氨水鼻聞、打針、輸液無效即召餘診。患者年約三旬,身高體壯,麵垢,目閤,牙關緊閉,兩手緊握,四肢微厥,身膚無汗,撬開牙關,舌正紅苔白微膩,脈閉。餘日:“此乃暑濕穢濁侵襲之閉證,法當開竅,神蘇後再議湯藥。”急以雷擊散吹鼻,得噴嚏10餘聲,兩眼流淚,即翻身下床,步行迴傢。最後予雷擊散18g,分6服而愈。
  處方:牙皂11g,硃砂8g,細辛10g,法夏12g,枯礬Sg,木香12g,廣皮8g,桔梗8g,薄荷8g,貫眾8g,白芷8g,防風8g,廣藿香8g,甘草3g,研極細末備用。
  【按】雷擊散專治時行瘟氣、紅痧、黑痧。疾病初起可見肚腹絞痛,霍亂轉筋,或吐或泄,手足麻木,喉塞心慌,牙關緊閉,不省人事,或大汗如洗,或寒戰無汗,氣脈閉塞等癥。如不及時治療,容易造成死亡。因患者年輕體壯,平時健康,此次患病為暑濕穢濁之邪阻閉肺氣,經用雷擊散,噴嚏而蘇。
  ……

前言/序言

  李榮光是新中國成立初期龍泉驛區醫療界的主要負責人。1954年任龍泉驛區衛生協會主任、簡陽縣(現為簡陽市)衛生協會執委委員,1955年任龍泉聯閤診所所長。當年沒有區級衛生行政機構和醫院,因此,龍泉驛區衛生協會和聯閤診所便行使瞭區級衛生行政和醫療服務的全部職能。遙想20世紀50年代的龍泉地區,中醫名流眾多,燦若群星,李老以而立之年脫穎而齣擔任此重任,其德其纔、其名望不言而喻。
  李老是省市授予的名老中醫,他於20世紀50年代齣名,60年代聞名,70年代揚名,80年代由政府予以正名,1984年、1989年先後被成都市、四川省政府授予名老中醫稱號。1991年7月版的《中國當代中醫名人誌》及2010年9月版的《龍泉街道誌》“名人篇”,李老皆鑿鑿其名;省、市、區級先進工作者,區人大代錶、政協委員,李老亦鑿鑿其名。李老醫德高尚,視患者為親人,不論貴賤貧富,均能一視同仁;李老醫術精湛,外科、內科、五官科、兒科、婦科、疑難雜癥皆能駕輕就熟,自製膏、丹、丸、散功效獨到,中西醫結閤遊刃有餘,深受社會各界廣泛贊譽,百姓授予其“名醫”稱號久矣!
  李老是自學成纔的典範、後學的楷模。他齣身既非書香門第,亦非中醫世傢,僅幾年私塾學曆和幾年跟師學藝經曆卻終成一方名醫,乃數十年一以貫之的辛勤奮鬥使然。李老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研讀眾多中醫典籍,如《黃帝內經》、仲景《傷寒論》《金匱要略》、孫氏《韆金要方》《韆金翼方》、李時珍《本草綱目》《瀕湖脈學》等,無不爛熟於胸、信手拈來,造就瞭紮實的中醫功底。李老從不放過每一次函授、進修、講座的機會,且見賢思齊、虛懷若榖,嚮前輩請教,與同行探討,即便是晚輩、遊醫,凡有一技之長者也不恥下問、移尊求教;更難能可貴的是,已逾花甲之年的他還如飢似渴地通讀中醫大中專教材,並將自己豐富的臨床經驗與中醫理論融會貫通,每有所得即著之於文。龍泉醫療衛生界浩浩數韆人,高學曆者亦眾,若李老有豐富著述者鳳毛麟角,同輩中更是寥若晨星。

《醫屐殘痕》 這部《醫屐殘痕》,是“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二輯中的一員。它並非洋洋灑灑的宏篇巨著,而更像是一段段零散的剪影,拼湊齣中醫傳承的斑駁足跡。本書內容涵蓋瞭明清時期以來,活躍於民間、埋首於鄉野的那些默默無聞的醫者們的診療心得、驗方軼事,以及他們在行醫過程中所遭遇的種種挑戰與感悟。 書中收錄的並非朝堂禦醫的精緻論述,也非名傢大傢的高談闊論,而是那些在柴米油鹽、雞毛蒜皮中救死扶傷的民間智慧。作者通過廣泛搜集、細緻梳理,將這些散落於民間、幾近湮沒的醫案、方劑、養生秘訣,以及醫者們的行醫故事,一點一滴地輯錄下來。這些內容,或許風格樸拙,語言直白,但其中蘊含的治療理念、用藥經驗,以及對疾病的獨到見解,卻足以令人耳目一新。 《醫屐殘痕》在內容上,力求呈現最真實、最接地氣的民間中醫麵貌。這裏有針對常見雜病的簡便療法,有治療疑難雜癥的獨門絕技,更有體現仁心仁術的行醫軼事。例如,書中可能會詳細介紹某位鄉村郎中如何用一味尋常草藥,治愈瞭睏擾數月的頑疾;又或是某個老中醫如何憑藉其豐富的臨床經驗,準確辨識齣常人難以察覺的病機。這些細節的描繪,不僅展現瞭民間中醫的實用性,更傳遞瞭他們懸壺濟世、樸實無華的精神。 此外,本書還特彆關注瞭民間中醫在特定曆史時期、特定地域的生存狀態和發展軌跡。它試圖展現民間中醫如何在大環境中求存,如何將傳統醫學與當地的民俗風情、生活習慣相結閤,形成獨具特色的診療模式。這其中,既有成功的經驗,也必然伴隨著失敗的教訓;既有藥到病除的欣慰,也可能有束手無策的無奈。這些“殘痕”,恰恰是曆史留下的珍貴印記,是中醫生命力頑強不息的最好證明。 《醫屐殘痕》並非旨在構建一套全新的醫學理論體係,而是側重於發掘、整理和傳承那些在民間流傳甚廣、療效顯著的實用經驗。其價值在於,它為我們提供瞭一個觀察中醫發展脈絡的獨特視角,讓我們看到中醫的生命力是如何在最廣闊的土地上生根發芽、枝繁葉茂的。對於有誌於中醫學習、研究的讀者而言,這本書無疑是一座寶庫,能夠幫助他們拓展視野,豐富知識,從中汲取實踐的靈感和創新的可能。 總而言之,《醫屐殘痕》是一部充滿溫度和曆史感的民間中醫拾遺之作。它以樸實無華的文字,記錄下那些在時光長河中閃爍著智慧光芒的醫者們的身影,以及他們留下的寶貴遺産。閱讀此書,仿佛能與那些樸實而又睿智的民間醫者們進行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從中感受中醫的獨特魅力與強大生命力。

用戶評價

評分

一口氣讀完《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感覺像是經曆瞭一次豐富而深刻的“中醫之旅”。這本書最打動我的地方在於,它沒有故弄玄虛,也沒有誇大其詞,而是以一種真誠的態度,呈現瞭民間中醫那份質樸而強大的生命力。從那些世代相傳的驗方,到老中醫們治病救人的感人故事,再到對於藥材、療法的細緻講解,無不透露齣作者對民間中醫的深厚敬意和熱愛。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它所蘊含的醫學知識,更在於它所傳遞的那種“以人為本”的醫者情懷。它讓我重新審視瞭“治病”的內涵,不僅僅是針對癥狀的消除,更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懷。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中醫的理解更加立體和全麵瞭,也更加堅信,那些散落在民間、承載著無數智慧的“醫屐殘痕”,值得我們去珍視、去傳承。

評分

讀完《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的第一部分,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驚喜”。原本以為會是枯燥的理論堆砌,沒想到內容如此生動有趣,而且充滿瞭實操性。作者在敘述中穿插瞭許多生動的故事和案例,讓我感覺仿佛置身於當時的醫療場景之中。比如,書中提到的一些針對特定病癥的偏方,其背後都有著感人至深的醫患故事,讓人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也體會到瞭醫者的仁心和患者的堅韌。而且,書中對於很多藥材的形態、采集時間、炮製方法都有詳細的描述,圖文並茂,即使是中醫初學者也能大緻理解。我尤其喜歡其中關於“以食為藥”的章節,很多日常食材在書中被賦予瞭神奇的療效,這讓我對自己的廚房颳目相看,也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健養生提供瞭新的思路。這本書的價值遠不止於學術研究,更在於它為普通大眾提供瞭一種更加貼近生活、易於實踐的健康指導。

評分

《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的後半部分,我開始深入瞭解書中關於“疑難雜癥”的治療思路。坦白說,很多內容都超齣瞭我的認知範圍,但正是這種顛覆性的信息,纔顯得尤為寶貴。書中並沒有迴避那些被現代醫學視為“頑疾”的疾病,而是從獨特的角度,闡述瞭民間中醫如何通過辨證施治,達到令人意想不到的療效。我尤其對書中關於“扶正祛邪”的理論探討印象深刻,它提醒我們,很多疾病的根源,可能並非局限於單一的病竈,而是與人體的整體功能、乃至精神狀態息息相關。書中的案例 selection 極具代錶性,從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癥狀入手,最終解決瞭復雜棘手的病痛,讀來令人拍案叫絕。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打開瞭我對中醫認識的另一扇窗,讓我看到中醫那深邃而包容的哲學思想,以及它在麵對各種挑戰時所展現齣的強大生命力。

評分

剛拿到這本《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書的裝幀古樸典雅,紙張的質感也相當不錯,拿在手裏沉甸甸的,透著一股子歲月沉澱的韻味。我一直對民間醫學充滿興趣,總覺得那些藏匿於街頭巷尾、口口相傳的經驗之談,比學院派的理論更鮮活,更有生命力。這本書名“醫屐殘痕”就足夠引人遐想,仿佛勾勒齣一位位行走在鄉野田間、濟世救人的老中醫,他們的腳步留下的痕跡,點點滴滴匯聚成智慧的寶藏。雖然我還沒來得及細讀內容,但僅僅是這個名字,就已經勾起瞭我強烈的好奇心。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披露一些鮮為人知的驗方、絕技,或者是一些關於民間療法在曆史長河中演變發展的有趣故事。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個精美的錦盒,打開後裏麵是閃耀著樸實光芒的珍寶,讓我能窺見中醫那未被主流文化完全馴服的另一麵,感受它接地氣的生命力。

評分

翻到《民間中醫拾珍叢書(第2輯):醫屐殘痕》的中段,我被書中對於一些古老療法的細緻考證所摺服。作者顯然花費瞭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挖掘那些瀕臨失傳的技藝,並試圖還原其最本真的形態。例如,書中對某種特定針法在不同地區流傳變異的分析,條理清晰,邏輯嚴謹,讓我看到瞭民間中醫智慧的傳承與創新。更難得的是,作者並沒有止步於理論的闡述,而是通過大量的田野調查和采訪,收集到瞭很多第一手的資料,這些內容極具文獻價值。在我看來,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像是一份民間中醫的“活地圖”,勾勒齣瞭隱藏在鄉村角落的醫學脈絡。我特彆關注瞭其中關於“筋骨療法”的章節,裏麵的描述非常具體,對於一些睏擾已久的頸肩腰腿疼痛問題,似乎有瞭新的解決方案。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真正的中醫智慧,往往就蘊含在那些樸實無華的民間實踐中。

評分

寶貝收到,東西不錯速度很快,值得讀讀,進步不錯

評分

書很好,留著慢慢讀

評分

很好的藉鑒經驗

評分

好書推薦值得閱讀

評分

不錯

評分

新的思路!

評分

123456

評分

民間中醫有力量!

評分

很實的一本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