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奇观》是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中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总共四十篇。作品从各个角度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是一部较好的古典短篇小说选集。本稿是请顾学颉先生以《今古奇观》的明刊本为底本所做的校注本,注释详明准确。另外,还从一些优秀的古代版画中,为本书选配了精美插图,使图文相得益彰,以期提升它们的阅读欣赏价值。
顾学颉(1913—1999),古典文学家。字肇仓,号卡坎,别署坎斋。曾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小组顾问、世界文学名著丛书编委,及中国古典文学各学会顾问、元代文学会名誉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其编选、校注的作品、著作有《元人杂剧选》、《醒世恒言》、《随园诗话》、《白居易诗选》等。
第一卷三孝廉让产立高名
第二卷两县令竞义婚孤女
第三卷滕大尹鬼断家私
第四卷裴晋公义还原配
第五卷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第六卷李谪仙醉草吓蛮书
第七卷卖油郎独占花魁
第八卷灌园叟晚逢仙女
第九卷转运汉巧遇洞庭红
第十卷看财奴刁买冤家主
……
第三十四卷女秀才移花接木
第三十五卷王娇鸾百年长恨
第三十六卷十三郎五岁朝天
第三十七卷崔俊臣巧会芙蓉屏
第三十八卷赵县君乔送黄柑子
第三十九卷夸妙术丹客提金
第四十卷逞钱多白丁横带
前言
《今古奇观》是明末抱瓮老人从“三言”“二拍”里选出来的一部话本选集。三百多年来,这部白话短篇小说集在社会上非常流行,传布很广。在“三言”“二拍”不大容易看到的时期,人们还可以从《今古奇观》中窥见宋元明话本和拟话本面貌的一斑。
这部选集,共选了四十篇。其中选自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古今小说一刻)》中的共八篇,即:《滕大尹鬼断家私》,《裴晋公义还原配》,《吴保安弃家赎友》,《羊角哀舍命全交》,《沈小霞相会出师表》,《蒋兴哥重会珍珠衫》,《陈御史巧勘金钗钿》,《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警世通言》中的共十篇,即:《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李谪仙醉草吓蛮书》,《宋金郎团圆破毡笠》,《俞伯牙摔琴谢知音》,《庄子休鼓盆成大道》,《老门生三世报恩》,《钝秀才一朝交泰》,《吕大郎还金完骨肉》,《唐解元玩世出奇》,《王娇鸾百年长恨》;《醒世恒言》中的共十一篇,即:《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两县令竞义婚孤女》,《卖油郎独占花魁》,……——这四十篇,大体上体现了“三言”“二拍”的主要精神,包括了其中许多较优秀的作品。编选者抱瓮老人除了精心选择以外,对于文字内容,也分别作了一些必要的增删、润饰。可以说《今古奇观》是“三言”“二拍”的简本;也可以说是过去流传已久的一部较好的古典白话短篇小说选集。
这部选集中的作品,从各个角度,在不同的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地,广泛而深入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
这个本子,以明刊本作底本,并参校了“三言”“二拍”等书。对于原本错讹缺漏之处,加以订正、增补;对于个别色情描绘的字句,作了必要的删节。为了帮助一般读者的了解,还作了一些注释。
这项工作中的缺点或错误,希望读者多多指教,以便改正。
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部
这本聚焦于中国古代园林文学和山水诗意境的图册,简直是心灵的SPA。它最令人称道的地方,在于它将文字的想象与图像的直观感受完美地结合了起来。每一章都围绕着一个特定的古典园林主题,比如“曲径通幽的借景艺术”、“叠石理水的含蓄之美”,然后配以大量的古典绘画、园林照片乃至现代摄影作品。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苏州网师园的描述,文字部分细致地解析了“看山楼”的设计哲学,是如何在有限的空间里营造出无限的开阔感。而随后的配图,则用黑白线条勾勒出了那种深邃的层次感。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就像是跟着一位资深的园林设计师进行了一次云游,他不仅告诉你“看到了什么”,更重要的是教你“如何去感受”。它没有复杂的理论,全是关于如何通过对自然元素的巧妙布局,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看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看山看水的方式都变得不一样了,多了一层审美的滤镜。
评分我最近购入的一套关于宋代笔记小说的选本,简直是碎片化阅读爱好者的福音。这套书的精妙之处在于,它完全抛弃了那种宏大的叙事结构,而是像一个装满了奇珍异宝的百宝箱,每一篇都是独立的小故事,读起来毫无压力。我特别喜欢它对“志怪”和“笔记”的区分和编排,前半部分是光怪陆离的神仙鬼怪、市井奇闻,后半部分则是对官场生态、士大夫风流韵事的辛辣讽刺。比如,有一篇记录了某个官员为了巴结上司,竟然在冬天里偷偷烧地暖的故事,细节写得惟妙惟肖,让人忍俊不禁,也让人反思权力的腐蚀性。书中的注释非常到位,对于那些生僻的宋代俚语和官职名称,都做了清晰的解释,保证了阅读的流畅性。而且,这套书的字体选择和纸张质地都极为考究,拿在手里有一种温润的手感,非常适合睡前放松心情时随便翻阅。它让我看到了宋代社会生活远比我们想象的要丰富多彩,不仅仅有理学和诗词,更有大量的市井智慧和黑色幽默。
评分天哪,最近读完的这套关于中国传统戏曲的文集,简直让人爱不释手!那厚厚的几大册,光是捧在手里就觉得沉甸甸的,充满了历史的重量感。我尤其欣赏的是它对元明清三代杂剧和传奇的梳理,不是那种干巴巴的学术罗列,而是融入了大量生动的剧本片段和优伶的轶事。比如,其中有一篇深入剖析了关汉卿《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命运,作者不光解读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的奇观意象,更重要的是,它细致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环境下,女性遭受的压迫和法律的荒谬。读到她含冤而死的部分,我真的忍不住红了眼眶,感觉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亲眼目睹了那份不公。更妙的是,作者还穿插了许多关于“如何欣赏一台优秀的传统戏”的鉴赏指南,从舞台调度到人物的水袖功法,都有涉及,让我这个原本对戏曲只知皮毛的人,忽然对舞台上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敬意。这本书的装帧也十分考究,扉页上的朱砂印章,每一页的排版都透露着一种古典的雅致,让人在阅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视觉上的愉悦。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那些流传千古的剧本,它们远比教科书上介绍的要复杂和深刻得多。
评分我最近接触到的一本关于古代文人雅集的记录汇编,风格极其独特,充满了一种典雅的怀旧气息。这本书似乎是由一位对清代中晚期文坛极为痴迷的学者整理而成,它没有试图去评价这些文人的文学成就,而是专注于记录他们私下聚会的场景、谈论的话题、乃至他们饮用的茶点和使用的文玩。比如,其中有几段详细描述了某位藏书家在雪天里,与友人围炉夜话,讨论新得善本的心情,那种对知识和友情的纯粹追求,隔着厚厚的纸页都能感受到那股暖意。这本书的行文就像是一篇篇优雅的散文,充满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慢节奏和对生活细节的极致打磨。它成功地捕捉到了一种失落的美学——那种不为功名利禄,只为精神契合而进行的纯粹的交流。对于想了解古代知识分子真实精神生活状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无可替代的视角,它让我们看到了文学创作背后,那些充满人情味的烟火气和精致的生活情趣。
评分说实话,我原本是对“文史典籍”这类书敬而远之的,总觉得晦涩难懂,充满了艰深的注释和拗口的文言文。但是,我最近翻阅的这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名家的传记合集,彻底颠覆了我的看法。这本书的作者显然深谙如何将枯燥的史料转化为引人入胜的故事。他没有直接堆砌那些文学史上的时间线,而是像讲武侠小说一样,将几位大文豪的生平串联了起来。比如,在讲述李白“天子呼来不上船”的狂放不羁时,书中描绘了他与贺知章初见时的场景,那种惺惺相惜的江湖气,读起来酣畅淋漓。又比如,写杜甫的“穷年忧黎元”,不仅仅是罗列他的诗句,而是通过描绘安史之乱时,杜甫如何颠沛流离,亲眼目睹百姓的疾苦,才真正理解他诗歌中那种沉郁顿挫的力量。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鲜活,充满了画面感,像是听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先生在茶馆里,慢悠悠地为你讲述那些风云人物的往事。它成功地将那些高高在上的“文学巨匠”拉下了神坛,还原成了有血有肉、有恩怨情仇的鲜活个体。
评分京东正版,品质不错,值得买。
评分老爸要看的书,装帧很好
评分好书,不过有删节,这个选本把一些少儿不宜的内容都删了。顺便说一下,现在中华书局新出的三言二拍是全本。
评分包装挺好的,相信京东。
评分古典短篇小说选辑,传统文化,应当学习
评分有点瑕疵,但是很快就给我换了一本,超速度,给个赞
评分书内容不错,纸质、印刷也可以,装帧设计一般。京东配送速度、服务都不错,包装环节需加强。
评分人文社的书,不用多说。
评分经典中的经典,很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