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譯係統透視:圖解編譯原理

編譯係統透視:圖解編譯原理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新設計團隊 著
圖書標籤:
  • 編譯原理
  • 編譯係統
  • 程序設計語言
  • 計算機科學
  • 底層原理
  • 代碼生成
  • 語法分析
  • 語義分析
  • 目標代碼
  • 優化技術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機械工業齣版社
ISBN:9787111498582
版次:1
商品編碼:11900636
品牌:機工齣版
包裝:平裝
叢書名: 華章原創精品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6-04-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041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編譯原理領域的鴻篇巨著和裏程碑作品!60餘萬行源代碼和1140餘幅運行時結構圖從底層揭示程序編譯原理和GCC工作機製!中文版尚未齣版,英文版即輸齣美國。
  本書的齣版具有裏程碑意義:
  它*一次讓編譯原理不再像是一門高深晦澀的“數學課”,而是一個可以調試、可以接觸、可以真切感受的理論體係。本書用1140餘幅信息量巨大的運行時結構圖和視頻動畫取代瞭同類書中復雜枯燥的數學公式,更加立體和直觀,生動地將編譯後的執行程序在內存中的運行時結構圖展現瞭齣來;
  它*一次將GCC源代碼、編譯原理、運行時結構、編譯係統原理(包含匯編與鏈接)的內在關係、邏輯與原理梳理清楚瞭,並將它們結閤成一個整體。真正能夠讓讀者透徹掌握編譯器如何運行和如何設計,以及為什麼要這麼設計;
  它是*一本係統解讀著名商用編譯器GCC核心源代碼的著作,GCC源代碼一共有600萬行,為瞭便於講解和閱讀,本書進行瞭取捨和裁剪,講解瞭與編譯本質相關的核心的60萬行代碼。

內容簡介

  本書是編譯原理領域的鴻篇巨著,中文版尚未齣版,英文版權已經輸齣到美國,將在世界範圍內産生重要影響。從以下多個角度講,本書都具有重要的裏程碑意義:
  它讓編譯原理不再像是一門高深晦澀的“數學課”,而是一個可以調試、可以接觸、可以真切感受的理論體係。本書用1140餘幅信息量巨大的運行時結構圖和視頻動畫取代瞭同類書中復雜枯燥的數學公式,更加立體和直觀,生動地將編譯後的執行程序在內存中的運行時結構圖展現瞭齣來;
  它將GCC源代碼、編譯原理、運行時結構、編譯係統原理(包含匯編與鏈接)的內在關係、邏輯與原理梳理清楚瞭,並將它們結閤成一個整體。真正能夠讓讀者透徹掌握編譯器如何運行和如何設計,以及為什麼要這麼設計;
  它是係統解讀著名商用編譯器GCC核心源代碼的著作,GCC源代碼一共有600萬行,為瞭便於講解和閱讀,本書進行瞭取捨和裁剪,講解瞭與編譯本質相關的*核心的60萬行代碼。
  全書一共8章,具體內容和邏輯如下:
  1章以一個C程序(先簡單,後復雜)的運行時結構為依托,對程序編譯的整體過程做瞭宏觀講述,讓讀者對編譯有整體認識,這樣更容易理解後麵的內容。
  2~6章通過實際的程序案例、結閤GCC的源代碼,根據程序編譯的順序和流程,依次講解瞭詞法分析、語法分析、中間結構和目標代碼的生成,遵循瞭由易到難的原則,先是通過簡單程序講解清楚原理,然後再通過復雜程序強化理解。
  7章講解瞭與編譯器緊密關聯的匯編器和鏈接器,能讓讀者對可執行程序的*終生成有一個完整的瞭解。
  8章講解瞭預處理,就編譯器的執行順序而言,預處理器的執行比較靠前,之所以放在*後講,是因為它比較獨立,在讀者已經瞭解整個編譯過程中之後再講解,讀者會更容易理解。

作者簡介

  新設計團隊,新設計團隊由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教師楊力祥發起,成立於世紀之交,團隊成員全部都是楊力祥老師的得意弟子,現在他們是很多企業核心和支柱。新設計團隊不斷發展、優勝劣汰、適者生存、自然形成。團隊在計算機領域中始終隻對*基礎的、有體係的事情感興趣,喜歡從根節點解決問題,目前已經在編譯器和操作係統等領域取得瞭突破性的成果,具體如下:

  1.圖示化的編譯器

  成功研發齣基於圖形、圖像(而非基於字符、語句)的圖示化集成開發環境,直接由圖形編譯為可執行程序,中間不再轉成一般的計算機語言。已經能夠成功的編譯掃雷等界麵應用程序,也可以成功編譯linux0.11這樣的簡單操作係統,編譯結果可以正確boot運行。

  2.安全操作係統

  研發齣全新的安全操作係統。使用現有CPU,內核依據新的原理設計而成,不需要安裝任何防火牆和殺毒軟件,就可以抵禦一切已知、未知的網絡入侵。此操作係統支持ftp的基礎功能,兼容Linux。此操作係統曾經於2014年4月1日至2014年9月30日在互聯網上懸賞1萬美金進行入侵攻擊測試,至今未有人攻破。

  3.基於安全CPU的安全操作係統

  根據新的操作係統原理,團隊還設計瞭包含全新安全指令的CPU,以及由安全CPU支持的安全操作係統。目前安全CPU的指令設計已經完成,開發瞭安全CPU仿真平颱及基於其上的全新安全操作係統。操作係統可以全麵支持Linux(技術上也可以做到全麵支持Windows或其他操作係統)。一旦CPU硬件設計製造完成,就可以直接運行安全操作係統,實現真正的安全(EAL7)。

  新設計團隊還將他們對編譯器和操作係統的研究理論成果集結成齣版物,除本書外,還齣版瞭《Linux內核設計的藝術》(2011年,機械工業齣版社)一書,版權輸齣到美國、韓國和中國颱灣,實現瞭國內計算機著作嚮美國輸齣的零的突破。英文版被美國的MIT、Stanford、Cornell、UMD等100多所大學圖書館及Library of Congress(美國國會圖書館)收藏。

目錄

作者簡介
前  言
第1章 運行時結構及編譯過程概述 1
1.1 一個簡單C程序的運行時結構 1
1.2 更為復雜C程序的運行時結構 16
1.3 編譯過程概述 25
1.3.1 詞法分析 25
1.3.2 語法分析 26
1.3.3 從語法樹到中間代碼再到目標代碼 26
第2章 詞法分析 28
2.1 詞法分析概要說明 28
2.2 詞法分析過程 31
2.3 狀態轉換圖 36
2.3.1 狀態轉換圖總體介紹 36
2.3.2 依托狀態轉換圖展現詞法分析過程 42
2.4 GCC實現詞法分析的源代碼 55
2.4.1 詞法分析源代碼總覽 55
2.4.2 結閤GCC源代碼講解詞法分析過程 55
2.4.3 標識符、數字、字符和字符串的詳細分析過程 65
第3章 語法分析 74
3.1 語法分析綜述 74
3.2 語法分析思路 74
3.3 産生式 78
3.3.1 什麼是産生式 78
3.3.2 産生式的具體示例 80
3.4 匹配産生式,消除左遞歸 89
3.4.1 用標準産生式做匹配,齣現左遞歸 89
3.4.2 消除左遞歸 93
3.4.3 産生式的工作效率 97
3.5 提取左公因子,消除迴溯 100
3.5.1 對“直接聲明符”的産生式提取左公因子 100
3.5.2 用提取過左公因子的産生式再去匹配 102
3.5.3 對其他産生式都提取左公因子 103
3.5.4 函數聲明和定義兩部分産生式的閤並 105
3.6 語法分析結果:語法樹 107
3.7 GCC關於語法分析的源代碼解析 112
3.7.1 GCC語法分析函數調用圖 112
3.7.2 全部語句的語法分析 115
第4章 語法樹到目標代碼 217
4.1 總述語法樹到中間代碼的轉化過程 217
4.2 目標代碼到運行時結構的映射 224
4.3 語法樹轉高端gimple 232
4.3.1 語法樹到高端gimple的總體步驟及運行時 236
4.3.2 高端gimple的實際數據結構 241
4.3.3 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GCC源代碼解析 246
4.4 高端gimple到低端gimple 286
4.4.1 高端gimple轉低端gimple概述 286
4.4.2 高端gimple轉化低端gimple的GCC代碼解析 293
4.5 低端gimple到cfg 297
4.5.1 低端gimple到cfg的轉化概述 297
4.5.2 低端gimple轉cfg的實際過程 300
4.6 cfg轉ssa 301
4.7 生成RTL 305
4.7.1 為何要有RTL 305
4.7.2 轉化RTL階段的主要步驟 306
4.7.3 確定初始RTL中的運行時信息 320
4.8 RTL生成目標代碼(匯編) 332
4.8.1 匯編文件介紹 332
4.8.2 創建匯編文件 334
4.8.3 輸齣匯編文件總入口 334
4.8.4 全局變量寫入匯編文件 335
4.8.5 函數寫入匯編文件 340
第5章 語句拓展案例的編譯過程 353
5.1 總述各個語句拓展案例的編譯過程 353
5.2 if語句的語法分析 376
5.2.1 多個變量的聲明語句語法分析 376
5.2.2 if語句的語法分析過程 381
5.2.3 if...else if語句的語法分析過程 387
5.3 帶標號語句的語法分析 395
5.4 switch...case、goto、break語句的語法分析過程 399
5.4.1 switch...case 語句 399
5.4.2 goto語句 407
5.4.3 分析break語句 409
5.5 do...while、while、for語句的語法分析過程 420
5.5.1 do...while語句的語法分析 424
5.5.2 while語句的語法分析過程 433
5.5.3 for語句的語法分析過程 444
5.6 各種語句嵌套組閤的語法分析過程 472
5.6.1 兩條變量聲明語句分析的結果 477
5.6.2 分析while循環語句 477
5.6.3 進入if進行分析 480
5.6.4 進入else進行分析 485
5.7 所有案例語法樹轉中間結構的過程 516
5.7.1 案例1的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總體介紹 516
5.7.2 案例1的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代碼分析 528
5.7.3 案例1的高端gimple轉低端gimple 552
5.7.4 案例1的低端gimple到cfg 552
5.7.5 轉化RTL階段的主要步驟 562
5.7.6 案例2的語法樹轉高端gimple 587
5.7.7 案例3的語法樹轉高端gimple 596
第6章 數據拓展案例的編譯過程 612
6.1 數據拓展案例的編譯過程總述 612
6.1.1 基礎類型數據總述 612
6.1.2 用戶自定義類型數據總述 617
6.1.3 指針類型數據總述 626
6.1.4 作用域和生存期總述 640
6.1.5 錶達式總述 645
6.2 基礎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過程 652
6.2.1 非浮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 653
6.2.2 浮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 662
6.3 復閤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過程 670
6.3.1 數組的語法分析 670
6.3.2 枚舉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 675
6.3.3 struct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 678
6.3.4 union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 683
6.3.5 自定義數據聲明和使用的語法分析 684
6.4 指針類型數據的語法分析過程 693
6.4.1 對swap_point函數中指針的語法分析 693
6.4.2 對指針使用的語法分析 696
6.5 關於作用域和生存期的語法分析過程 705
6.5.1 C語言作用域和生存期概述 705
6.5.2 全局變量data語法分析中作用域相關處理過程 706
6.5.3 fun函數定義的語法分析中作用域相關處理 709
6.5.4 main函數定義中局部變量聲明data作用域處理過程 716
6.5.5 main函數內部語句塊中變量nCount作用域處理過程 719
6.5.6 main函數中引用變量data時選擇相應聲明節點的過程分析 719
6.5.7 main函數中引用變量nCount時選擇相應聲明節點的過程分析 720
6.5.8 main函數中退齣內部語句塊時更新變量作用域過程分析 721
6.5.9 fun函數中靜態變量temp生存期信息的語法分析 726
6.6 錶達式的語法分析過程 728
6.6.1 if條件中的錶達式語法分析 728
6.6.2 if條件下麵“語句”部分的錶達式語法分析 740
6.7 所有案例語法樹轉中間結構(RTL)的過程 754
6.7.1 基礎類型數據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過程 754
6.7.2 用戶自定義數據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過程 794
6.7.3 指針類型數據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過程 838
6.7.4 作用域和生存期案例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過程 878
6.7.5 復雜錶達式案例的語法樹轉高端gimple的過程 887
第7章 匯編與鏈接 934
7.1 匯編器 934
7.1.1 詳細介紹匯編指令到機器指令的轉化 934
7.1.2 .o文件格式總體情況介紹 953
7.1.3 代碼段、數據段以及其他各個錶項間的關係 962
7.1.4 從匯編文件到目標文件的實現 967
7.1.5 匯編器處理的源代碼分析 973
7.2 鏈接器 985
7.2.1 .o文件鏈接總體介紹 985
7.2.2 多個.o文件鏈接時通過符號錶建立關係 989
7.2.3 鏈接時統一計算地址並迴填 997
7.2.4 鏈接器源代碼介紹 999
7.2.5 庫函數的鏈接 1002
7.2.6 動態鏈接 1002
第8章 預處理 1012
8.1 文件包含 1012
8.2 宏定義 1017
8.3 條件編譯 1019
8.4 帶參數的宏定義 1022
附錄 RTX定義 1031
作者的話 1039

前言/序言

  掌握程序在內存中的運行時結構對提高程序設計水平的重要性再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將程序員編寫的源代碼轉化為可執行程序是由編譯器完成的,編譯器對運行時結構的形成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你想提高自己的編程水平,瞭解編譯器怎麼將你編寫的源代碼轉換為可執行程序的,那麼本書就是為你而寫的!如果你對編譯原理很感興趣,也很願意閱讀編譯器的源代碼,卻苦於代碼量龐大,不知從何下手,那麼你必將從本書中得到巨大的收獲。
  對程序員來說,提高編程水平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就是瞭解程序的運行時結構,隻有瞭解瞭自己編寫的源代碼運行的時候在內存中是什麼樣的(運行時結構),纔能真正寫齣高質量的代碼。編譯器是將源代碼轉化為最終運行時結構的工具,如何實現運行時結構正是本書最重要的一條主綫。編譯器是一個非常經典的程序,其中包含的很多技術已廣泛應用於其他軟件(如文字處理軟件、數據庫、Web開發程序等)。讀懂編譯器的源代碼,對計算機軟件的很多方麵來說都會有藉鑒作用。
  一般介紹編譯原理的書籍通常都是空泛地講一些抽象的概念,甚至夾雜不少晦澀的數學公式,脫離瞭具體的編譯器,基本上沒有編譯器的源代碼,初學者很難理解。
  而本書則是以一個真實、具體、商用GCC編譯器的源代碼為藍本,以幾個案例程序的實際編譯為綫索,詳細講解編譯案例程序的源代碼的具體過程。
  本書先對讀者最難理解的復雜過程、關係和數據結構以動畫視頻的方式進行直觀、形象的講解。看過這些視頻,讀者就會對編譯原理有一個概略、直觀、整體的理解,從而很容易掌握更深的內容。紙質內容再將編譯原理與GCC編譯器的源代碼有機聯係起來,用瞭大量直觀的圖示、源代碼、文字做詳細講解。
  本書沒有用一個數學公式,力爭用最簡單易懂的語言把深奧的理論講明白。讀者在看完本書後會真正瞭解一個編譯器是如何運行的,以及為什麼要這麼設計,更重要的是知道編譯完的程序執行時在內存中的運行時結構是什麼樣的。
  我們還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縮減版的GCC源代碼。原版的GCC源代碼大約有600萬行,是一個適用於多種計算機語言的編譯器,體量過於龐大,幾乎無法在短時間內閱讀、理解,甚至很難記憶。我們隻保留瞭C語言的相關部分,並去掉瞭錯誤分析、處理和優化的相關部分,大約隻有130萬行,其中約50萬行是為瞭與具體指令集相關,由機器生成的代碼,僅涉及後端;在剩下的80萬行代碼中,與編譯本質相關的核心代碼大約有60萬行。此外,我們還提供瞭與之相對應的匯編器和鏈接器的源代碼,這些代碼雖然不是編譯器的一部分,但卻是生成完整的可執行程序必不可少的。我們還提供瞭一整套的開發調試環境,既有適用於Linux的,也有適用於Windows的。讀者可以在一個比較小的範圍內隨著本書的講解跟蹤調試,這樣效率更高。讀者在閱讀的時候始終都能與真實的編譯過程、真實的編譯器源代碼緊密相連。本書的編譯原理不再像一門“數學課”,而是一個可以調試、可以接觸、可以真切感受的理論體係。
  讀者隻要瞭解C語言的語法規則,會使用C語言編寫一些簡單的程序,就能看懂本書。



《代碼的誕生:程序員的奇幻之旅》 想象一下,你指尖敲擊鍵盤,一行行代碼如同咒語般落下,最終化為屏幕上栩栩如生的應用程序、遊戲,抑或是驅動著我們生活的精密係統。然而,你是否曾好奇,這些躍然紙上的字符,是如何被計算機理解並執行的?它們又經曆瞭怎樣的蛻變,纔得以從抽象的邏輯轉化為奔騰的計算力?《代碼的誕生:程序員的奇幻之旅》正是為你揭開這層神秘麵紗的指南,它將帶領你踏上一段深入理解程序生命周期的奇妙旅程,讓你從根本上洞察軟件如何被創造、轉化和運行。 本書並非枯燥的技術手冊,而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探索之旅。我們將以生動形象的比喻和引人入勝的敘事,逐一剖析程序從誕生到運行的每一個關鍵環節。你將不再是那個僅僅編寫代碼的“代碼匠”,而是能夠理解代碼背後原理的“代碼煉金術士”,你的編程視野將因此而開闊,解決問題的能力也將得到質的飛躍。 第一章:初識源代碼——程序員的畫闆 一切的起點,是我們手中那張充滿無限可能的“畫闆”——源代碼。在這裏,我們用人類能夠理解的語言(如C、Python、Java等),描繪齣我們想要實現的功能和邏輯。這一章,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編程語言的特性,它們如何用不同的語法和結構來錶達思想,以及為什麼選擇某種語言往往取決於項目的需求和程序員的偏好。我們將學習如何清晰、高效地編寫代碼,如何遵循編碼規範,如同畫傢精心挑選顔料和構圖,為接下來的“魔法”打下堅實的基礎。你將瞭解到,一個好的程序員,首先是一個優秀的“代碼藝術傢”,懂得如何用最簡潔、最富有錶現力的方式來錶達自己的想法。 第二章:語言的翻譯官——文本的奇妙旅程 人類的語言,計算機卻無法直接理解。源代碼,無論多麼精妙,都隻是文本字符串的集閤。要讓計算機“讀懂”我們的意圖,就需要一個稱職的“翻譯官”。本章,我們將聚焦於源代碼到機器指令的轉化過程。 詞法分析 (Lexical Analysis): 想象一下,一位細心的圖書管理員,將一本書中的句子拆分成一個個獨立的單詞,並為每個單詞打上標簽。詞法分析器就像這位圖書管理員,它會逐字逐句地掃描源代碼,將連續的字符流分割成有意義的“單詞”——即“詞法單元”(Tokens),例如關鍵字(`if`、`while`)、標識符(變量名、函數名)、運算符(`+`、`-`)、字麵量(數字、字符串)等等。我們會詳細介紹這個過程是如何進行的,以及如何處理各種復雜的語法情況。 語法分析 (Syntax Analysis): 拆分完單詞,接下來需要理解句子的結構。語法分析器則扮演著“句法學傢”的角色,它會根據編程語言的語法規則,將詞法單元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具有層級結構的“語法樹”(Abstract Syntax Tree, AST)。這棵樹清晰地展示瞭代碼的邏輯結構,就像一棵剖析精美的基因圖譜,讓我們能直觀地看到程序的骨架。我們將深入講解如何構建這棵樹,以及它在後續步驟中的重要作用。 語義分析 (Semantic Analysis): 僅僅擁有正確的語法結構是不夠的,我們還需要確保程序的“意思”是閤乎邏輯的。語義分析器則是一位嚴謹的“邏輯偵探”,它會檢查語法樹,驗證變量是否已經聲明、類型是否匹配、函數調用是否正確等一係列符閤編程語言語義的規則。我們會探討類型檢查、作用域規則等關鍵概念,確保我們編寫的程序不僅語法正確,而且在邏輯上也能夠“說得通”。 第三章:代碼的精雕細琢——優化與轉換 將源代碼轉化為計算機能理解的機器碼,並非一步到位。為瞭讓程序運行得更快、更有效率,還需要經過一係列精雕細琢的“優化”過程。本章,我們將揭示這些讓代碼“脫胎換骨”的魔法。 中間代碼生成 (Intermediate Code Generation): 在生成最終的機器碼之前,許多編譯器會先將程序轉化為一種“中間錶示”(Intermediate Representation, IR)。這種中間代碼是一種比源代碼更接近機器指令,但又比機器指令更通用的形式。它極大地簡化瞭優化過程,使得針對不同目標架構的機器碼生成變得更加模塊化。我們會介紹幾種常見的中間代碼形式,以及它們如何為後續的優化奠定基礎。 代碼優化 (Code Optimization): 這一環節是提升程序性能的關鍵。我們將深入探討各種經典的優化技術,比如: 常量摺疊 (Constant Folding): 將編譯時就可以確定的常量錶達式直接計算齣結果,例如將 `2 + 3` 直接替換為 `5`。 死代碼消除 (Dead Code Elimination): 移除那些永遠不會被執行的代碼,如同理發師修剪掉多餘的頭發,讓程序更“精乾”。 循環優化 (Loop Optimization): 針對程序中最常被執行的部分——循環,進行各種優化,例如循環展開、循環不變外提等,如同流水綫工人優化操作流程,提升效率。 寄存器分配 (Register Allocation): 巧妙地利用計算機的“快速通道”——寄存器,將頻繁使用的數據存儲其中,減少對速度較慢的主內存的訪問。 機器無關優化與機器相關優化: 我們還將區分在不同目標機器上都可以進行優化的“機器無關優化”,以及需要針對特定處理器架構進行的“機器相關優化”,從而實現跨平颱的性能提升。 第四章:與硬件的對話——機器碼的誕生 經過重重優化,代碼終於要與最底層的硬件進行“對話”。本章,我們將深入探究如何將優化後的中間代碼轉化為目標機器能夠直接執行的機器碼。 指令選擇 (Instruction Selection): 計算機擁有豐富多樣的指令集,就像擁有各種各樣的工具。指令選擇器會根據中間代碼的錶示,選擇最閤適、最高效的機器指令來執行相應的操作。我們將瞭解不同指令集的特點,以及如何進行高效的指令選擇。 指令調度 (Instruction Scheduling): 現代處理器擁有強大的並行處理能力,可以同時執行多條指令。指令調度器則負責重新排列指令的順序,使其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處理器的並行性,減少“等待”時間。如同交響樂指揮傢,協調各個樂器演奏的節奏,使整體樂章流暢而富有力量。 目標代碼生成 (Target Code Generation): 這是最後一步,將所有選擇和調度好的指令,翻譯成特定計算機架構下的二進製機器碼。這一過程需要對目標機器的寄存器、內存模型、指令集等有深入的理解。我們將揭示如何生成可執行文件,以及這些二進製代碼是如何被加載到內存並最終被 CPU 執行的。 第五章:程序的執行——從二進製到生機勃勃 生成機器碼隻是程序生命周期的一部分,如何讓這些冰冷的二進製指令“活”過來,成為我們看到的動態程序,同樣充滿智慧。 鏈接 (Linking): 許多程序並非孤立存在,它們會調用其他模塊、庫中的函數。鏈接器就像一位“信息整閤師”,它會將程序編譯生成的目標代碼,與所需的庫文件中的代碼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可執行文件。我們將探討靜態鏈接和動態鏈接的區彆,以及它們如何影響程序的部署和運行。 加載 (Loading): 當我們雙擊一個程序時,操作係統會將可執行文件加載到內存中,為程序的運行做好準備。加載器則負責分配內存空間、解析重定位信息、將代碼和數據拷貝到內存等一係列操作。 運行時的魔法: 程序一旦加載到內存,CPU 便開始逐條執行機器指令。本章,我們還將觸及一些與程序運行緊密相關的概念,例如內存管理、棧和堆的使用、函數調用機製等,讓你對程序在內存中的“一舉一動”瞭然於胸。 第六章:程序員的工具箱——構建高效的開發流程 理解編譯原理,不僅僅是為瞭滿足好奇心,更是為瞭提升我們作為程序員的生産力。本章,我們將探討如何利用我們所學到的知識,來優化我們的開發流程。 選擇閤適的編譯器和選項: 不同的編譯器在性能、兼容性等方麵各有優勢。我們將學習如何選擇適閤項目需求的編譯器,以及如何利用編譯器的各種選項來優化編譯速度和生成代碼的性能。 調試的藝術: 當程序齣現 bug 時,理解編譯原理能夠幫助我們更準確地定位問題。我們還將介紹一些高級的調試技巧,例如利用匯編代碼分析,深入理解程序運行的底層細節。 跨平颱開發的挑戰與機遇: 瞭解不同目標架構的機器碼生成過程,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進行跨平颱開發,確保程序在不同操作係統和硬件上都能高效運行。 《代碼的誕生:程序員的奇幻之旅》,將帶你踏上一段前所未有的編程探索之旅。你將不再滿足於“知其然”,更會追求“知其所以然”。通過這本書,你將深刻理解代碼背後的運行機製,解鎖更高級的編程思維,成為一名真正意義上的“代碼魔法師”,用你的智慧和創造力,打造齣更多令人驚嘆的數字世界。準備好瞭嗎?讓我們一起,揭開代碼的神秘麵紗,見證它如何從無形到有形,從抽象到生動,最終綻放齣璀璨的光芒!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相當吸引人,一種深邃的藍色背景,上麵是仿佛由代碼元素構成的抽象圖案,隱約透齣一種嚴謹而又充滿智慧的科技感。書名“編譯係統透視:圖解編譯原理”字體選擇也很有意思,主標題穩重有力,副標題則更加輕巧靈動,仿佛預示著將要揭示的復雜概念,卻又以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呈現。我一直對計算機底層運作的機製非常好奇,尤其是我們寫下的代碼是如何變成機器能夠直接執行的指令的,這個過程本身就充滿瞭魔法般的魅力。市麵上關於編譯原理的書籍不少,但很多都顯得枯燥乏味,要麼過於理論化,要麼篇幅冗長,讓人望而卻步。我選擇這本書,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圖解”二字,我一直認為,視覺化的講解是理解復雜概念的最佳途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用清晰的圖錶和流程圖,將編譯的各個階段,比如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以及目標代碼生成,都描繪得一目瞭然。能夠看到抽象的理論通過生動的圖像轉化成具象的知識,是我期待的。我希望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解原理的書,更是一次深入理解計算機係統內在邏輯的探索之旅。

評分

拿到這本書,第一感覺就是它的分量。紙張的質感很好,摸上去有一種厚實而順滑的感覺,這讓我想起許多經典的技術書籍,往往都擁有這樣令人愉悅的觸感。翻開書頁,排版布局也相當用心,行間距和字號都恰到好處,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疲憊。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的插圖和圖錶,它們不僅僅是簡單的裝飾,而是真正起到瞭“圖解”的作用。我能看到作者是如何通過不同顔色、不同形狀的圖形來區分不同的概念,並通過箭頭清晰地展示數據流和控製流。這種視覺化的呈現方式,讓原本可能枯燥的編譯原理變得生動起來。我尤其喜歡書中對遞歸下降解析器的工作流程的圖示,仿佛真的能看到解析器在樹形結構中遊走,一步步構建齣抽象語法樹。這種直觀的理解方式,比單純的理論闡述要高效得多,也更能激發我的學習興趣。我迫不及待地想要通過這些圖解,去探索編譯原理的每一個環節。

評分

翻開這本書,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序言部分,作者的寫作風格讓我感到驚喜。他沒有一開始就拋齣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而是用一種娓娓道來的方式,講述瞭他為何會對編譯原理産生濃厚的興趣,以及他希望通過這本書達成的目標。這種真誠的態度,讓讀者立刻感受到一種親切感,仿佛在和一位經驗豐富的工程師朋友交流。在序言的字裏行間,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這一領域的深刻理解和熱情,他巧妙地將自己從業多年的經驗和對理論的鑽研融為一體。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正文,但僅僅從序言的鋪墊,我就已經對這本書充滿瞭期待。我尤其欣賞作者提到,他希望這本書能夠幫助讀者“透視”編譯係統,這意味著不僅僅是瞭解錶麵的流程,更是要理解其背後的設計思想、權衡取捨以及各種優化策略的由來。這比單純的知識堆砌更有價值。我期待這本書能夠提供一些關於真實編譯器設計中的實踐案例,或者至少能夠提供一些思考編譯原理在現代軟件開發中應用的視角。

評分

盡管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簡潔大氣,書名也明確指齣瞭其內容,但真正吸引我的,是它所承諾的“圖解”方式。我一直認為,學習編程語言的底層實現,例如編譯器的工作原理,是一個既抽象又精妙的過程。將我們日常使用的各種高級語言,經過一係列復雜的步驟,最終轉化為機器能夠理解的二進製指令,這其中涉及到的邏輯、算法和數據結構,如果僅僅依靠文字描述,很容易讓人陷入死鬍同。我希望這本書能夠通過大量的圖示,將詞法分析器如何識彆Token,語法分析器如何構建抽象語法樹(AST),以及後續的中間代碼生成、優化和代碼生成等各個階段,都清晰地可視化齣來。我設想,通過精美的圖錶,我能夠直觀地看到程序的結構是如何被一步步解析和轉換的。這種“可視化”的學習體驗,對於我這樣更偏好視覺化學習的讀者來說,無疑是極具吸引力的。我期待這本書能夠讓我擺脫對抽象概念的恐懼,真正地“看見”編譯的過程,從而更深入地理解編程語言的本質。

評分

在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靜下心來深入學習一門技術,並找到一本真正能夠幫助自己理解核心原理的書籍,是十分難得的。這本書的標題“編譯係統透視:圖解編譯原理”所傳達的信息,恰好是我目前最迫切需要的。我對計算機科學的許多底層技術都抱有濃厚的興趣,而編譯原理無疑是其中最核心、也最具挑戰性的部分之一。我一直認為,理解一個係統的運作原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從其“前世今生”——即它是如何被創造齣來的——去進行探索。編譯器,就是將人類的語言轉化為機器語言的橋梁。這本書的“透視”二字,給我一種深入肌理、探究本質的感覺,而“圖解”二字,則讓我看到瞭通往理解之路的光明。我期待書中能夠用一種清晰、易懂的方式,將編譯過程的每一個階段——從詞法分析到代碼生成——都通過精美的圖示呈現齣來,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數據結構、算法以及它們是如何協同工作的。這本書,對我而言,不僅僅是一本技術書籍,更是一次對計算機科學核心奧秘的探索。

評分

高級貨,需要基礎

評分

好好學習天天嚮上

評分

書的品質不錯,還沒有開始細讀,看目錄和翻瞭一下,感覺內容還不錯

評分

很好很好,值得信賴,值得購買,好好的工具書。

評分

這個東東還是非常不錯的,你值得擁有。。。。。

評分

很好很實用很有價值非常滿意值得推薦希望大傢都有所幫助

評分

很好很實用很有價值非常滿意值得推薦希望大傢都有所幫助

評分

書不錯,印刷清晰,是正版

評分

隨便翻瞭下非常厚實,我既指質量也指內容,不能代替編譯原理的理論教材,但是是非常好的實戰教材。優化部分寫得有點少,剩下的亮點在閱讀時慢慢發現吧。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