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電子産品組裝與調試”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對電子産品的組裝、檢測和調試是電子技術人員的必備技能,《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采用全新的一體化教學方式編寫,以實際的工作任務為驅動,全書共八個訓練任務,以典型萬用錶、收音機、移動電源、搶答器、聲光控開關、電子顯示屏、酒精測試儀、程控萬年曆電路為載體,通過組裝與調試整機的過程,使學生瞭解新器件、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在現代電子産品中的應用。
《電子産品裝配與調試》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采用全新的任務驅動式一體化教學方式,堅持“做中學、學中做”,將理論知識融人實際的工作任務中;二是采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作為任務,便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三是任務中穿插新器件、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將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貼片技術、傳感器、單片機以及電路cAD等技術滲透到每個獨立任務中。
內頁插圖
目錄
學習任務一 萬用錶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二 HXl08-2型晶體管收音機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三 手機移動電源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四 八位數字搶答器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五 聲光控樓道燈開關電路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六 電子顯示屏控製電路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七 電子酒精測試儀電路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學習任務八 程控萬年曆控製電路的組裝與調試
學習活動1 明確工作任務
學習活動2 工作準備
學習活動3 現場施工
學習活動4 總結評價
拓展性學習任務
參考文獻
前言/序言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國策下,培養一支優秀的産業技術工人隊伍尤其重要。大眾創業,教育先行;萬眾創新,文化先行。沒有創新的人纔,不可能有創業的成功,沒有創新的教育,不可能有創新的人纔。辦好創新教育需要改革我們的教育體係,包括理念、課程、師資、實踐等,讓中職學生真正具備基本的工作素質。這就必須摒棄填鴨式教育和應試教育,營造健康文明的創新文化。要將創業教育納入學校教育,切實推動“專業與産業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産過程對接、人纔培養標準與企業用人標準對接、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要求對接”,這是培養創新型人纔的有效途徑。
“電子産品組裝與調試”是電子技術應用專業的核心課程,對電子産品的組裝、檢測和調試是電子技術人員的必備技能,本書采用全新的一體化教學方式編寫,以實際的工作任務為驅動,全書共八個訓練任務,以典型萬用錶、收音機、移動電源、搶答器、聲光控開關、電子顯示屏、酒精測試儀、程控萬年曆電路為載體,通過組裝與調試整機的過程,使學生瞭解新器件、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在現代電子産品中的應用。
本書具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采用全新的任務驅動式一體化教學方式,堅持“做中學、學中做”,將理論知識融人實際的工作任務中;二是采用生活中的實際例子來作為任務,便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三是任務中穿插新器件、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將模擬電路、數字電路、貼片技術、傳感器、單片機以及電路CAD等技術滲透到每個獨立任務中。
本書由來安縣高級職業中學組織編寫,周庭塘擔任主編,周天平擔任副主編,李文學白榮濤、陶亞喜參加編寫工作。
由於編者水平有限,加之時間倉促,書中難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處,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以便今後進一步完善教材。
周庭塘
2015年1月
《工業革命的先聲:蒸汽機與紡織業的騰飛》 引言: 在人類文明的長河中,總有一些技術奇點,如璀璨的星辰,點亮瞭前行的道路,徹底改變瞭世界的麵貌。18世紀中葉,一場以蒸汽機為核心的工業革命席捲而來,將人類社會從漫長的農業時代推嚮瞭工業時代。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變革中,蒸汽機的誕生與不斷革新,如同破曉的曙光,照亮瞭生産力的無限可能,而紡織業則成為瞭這場革命最先被點燃、也最為耀眼的火焰。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深入探究蒸汽機如何在工業的熔爐中淬煉成型,又如何與紡織業的時代需求緊密結閤,共同譜寫瞭一麯波瀾壯闊的工業化樂章。 第一章:孕育與萌芽——早期動力探索的漫漫徵程 在蒸汽機尚未成熟的時代,人類對動力的渴求從未停止。本章將追溯從古至今各種早期動力技術的嘗試,從水力、風力到人力、畜力,分析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存在的局限性。我們將重點迴顧那些閃爍著智慧火花的早期蒸汽動力實驗,如希羅的aeolipile(風轉器)和赫龍的蒸汽噴泉,雖然它們未能實現實際的動力輸齣,卻為後世的偉大發明埋下瞭思想的種子。特彆要關注的是,歐洲大陸上一些早期將蒸汽用於抽水以解決礦井排水問題的嘗試,如帕潘(Denis Papin)的“蒸汽鍋”和薩維裏(Thomas Savery)的“礦工的夥伴”,這些實驗盡管存在效率低下、危險性高等諸多問題,但它們實實在在地證明瞭蒸汽作為一種可行動力的潛力,為後來的改進提供瞭寶貴的經驗和教訓。我們將深入剖析這些早期裝置的設計理念、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技術發展史上的意義,理解正是這些前赴後繼的探索,纔為蒸汽機的最終誕生奠定瞭堅實的基礎。 第二章:劃時代的革新——瓦特蒸汽機的誕生與突破 詹姆斯·瓦特(James Watt)的名字,在工業革命的曆史上熠熠生輝。本章將聚焦於瓦特蒸汽機的誕生過程,詳細闡述其核心的創新之處。我們將深入分析瓦特如何通過引入分離式冷凝器,徹底解決瞭早期紐科門蒸汽機(Newcomen steam engine)低效率和高燃料消耗的弊端,實現瞭蒸汽能量的更有效轉化。同時,本章也將探討瓦特如何進一步改進瞭蒸汽機的結構,包括平行運動機構、萬嚮節以及行星齒輪傳動等,使得蒸汽機能夠提供更平穩、更持續的動力輸齣,並具備瞭更廣泛的應用可能性。我們將以圖文並茂的方式,解析瓦特蒸汽機的各個關鍵部件及其工作原理,讓讀者清晰地理解其相對於前輩的革命性進步。此外,本章還會討論瓦特在商業運作、專利保護以及與閤作夥伴(如馬修·博爾頓)的閤作中所展現齣的卓越纔能,這些非技術因素同樣是蒸汽機能夠大規模推廣和應用的關鍵。 第三章:織布的革命——紡織業的瓶頸與手工時代的睏境 在蒸汽機齣現之前,紡織業是人類最古老、最重要的産業之一,但也深受生産力低下、效率瓶頸的睏擾。本章將詳細描述18世紀英國紡織業的現狀,包括手工棉紡織的各個環節:軋花、紡紗、織布以及印染。我們將深入分析當時流行的紡織工具,如手搖紡車(spinning wheel)和織布機(loom),並探討它們在産量、質量和勞動強度方麵存在的天然局限。我們將聚焦於“飛梭”(flying shuttle)的發明及其對織布效率的初步提升,以及由此引發的“紡紗危機”,即織布速度的提高導緻對紗綫需求的急劇增長,而傳統的紡紗方式已經無法滿足需求。通過對當時社會經濟狀況的描繪,我們將理解為何紡織業迫切需要一種革命性的動力來打破僵局,為蒸汽機的到來鋪平道路。 第四章:機械化的浪潮——蒸汽動力與紡織機械的聯姻 蒸汽機的齣現,如同為紡織業注入瞭一劑強心針,催生瞭一係列劃時代的紡織機械。本章將重點介紹蒸汽機在紡織業的應用,以及由此湧現齣的各種革新性紡織機械。我們將詳細講解凱伊(John Kay)的飛梭、哈格裏夫斯(James Hargreaves)的珍妮紡紗機(spinning jenny)、阿剋萊特(Richard Arkwright)的水力紡紗機(water frame)以及剋倫普頓(Samuel Crompton)的騾機(spinning mule)等關鍵發明。我們將分析這些發明如何通過機械化提升瞭紡紗和織布的效率,並詳細闡述蒸汽機如何逐步取代水力等傳統動力源,為這些大型紡織機械提供穩定、強大的動力支持。我們將描繪早期蒸汽動力紡織廠的場景,展示巨大的蒸汽機如何驅動著一排排紡紗機和織布機,將分散的手工勞動轉變為集中的、大規模的工廠生産。 第五章:工廠的崛起——生産方式的變革與社會結構的重塑 蒸汽機驅動的紡織業,不僅是技術上的飛躍,更是生産方式和社會結構的顛覆。本章將探討蒸汽機與紡織業結閤所帶來的深遠影響。我們將深入分析工廠製度(factory system)的興起,解析其與傳統傢庭作坊式生産模式的根本區彆,包括勞動分工、生産效率、成本控製以及資本的集中。我們將描繪蒸汽動力紡織廠內嚴苛的工作環境、程式化的勞動以及隨之而來的工人階級的形成。同時,本章也將深入探討這場變革對社會結構的影響,包括城市化的加速、傳統社會關係的瓦解、新的階級分化以及由此引發的社會矛盾和改革思潮。我們將審視蒸汽動力紡織業如何推動瞭英國乃至全球經濟的快速發展,但也揭示瞭伴隨而來的貧富差距、童工問題以及環境汙染等一係列棘手難題。 第六章:全球的視野——蒸汽與紡織的跨國傳播與影響 蒸汽機與紡織業的革命並非局限於英國一隅,它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深刻地改變瞭全球的經濟格局和發展進程。本章將考察蒸汽動力紡織技術在歐洲大陸、北美以及其他地區的傳播和演變。我們將分析不同國傢和地區在接受和發展蒸汽動力紡織技術時所麵臨的機遇與挑戰,以及它們如何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市場需求進行調整和創新。同時,本章也將探討這場技術革命對全球貿易、殖民擴張以及國際分工産生的影響。我們將審視蒸汽動力紡織業如何成為早期全球化進程的重要推手,加速瞭世界各地的經濟聯係,並深刻地重塑瞭全球的財富分配和權力格局。 結論: 《工業革命的先聲:蒸汽機與紡織業的騰飛》並非僅是一部技術史,更是一部關於人類智慧、創新精神以及社會變革的宏大敘事。通過對蒸汽機誕生曆程以及其與紡織業的深度融閤的詳細剖析,本書旨在嚮讀者呈現一個清晰而生動的圖景:一個古老的手工産業如何被一項顛覆性的動力技術所喚醒,最終實現瞭生産力的爆炸式增長,並由此開啓瞭一個全新的工業時代。蒸汽機的轟鳴,不僅是機械運轉的聲音,更是人類邁嚮現代化進程的時代強音。本書希望通過詳實的研究和深入的解讀,讓讀者深刻理解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感受技術革新如何驅動社會進步,並從中汲取智慧,思考當下與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