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號與係統

信號與係統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楊勇 編
圖書標籤:
  • 信號與係統
  • 電路分析
  • 綫性係統
  • 傅裏葉變換
  • 拉普拉斯變換
  • Z變換
  • 係統分析
  • 通信原理
  • 控製係統
  • 數字信號處理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0624761
版次:1
商品編碼:11912340
包裝:平裝
叢書名: 高職高專電子信息類“十三五”規劃教材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1-03-01
用紙:膠版紙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信號與係統》是針對高職教育的特點,結閤多年來高職課程教學的實踐和經驗編寫而成的一部供電子與通信類專業使用的教材。
  《信號與係統》共7章,主要內容包括信號與係統概述、連續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連續時間係統的頻域分析、連續時間係統的復頻域分析、離散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離散時間係統的z域分析——變換及matlab在信號與係統中的應用。
  《信號與係統》內容簡潔,循序漸進,深入淺齣,體現瞭現代教育手段的應用。
  《信號與係統》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類院校電子與通信類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供相關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目錄

第1章 信號與係統概述
1.1 信號
1.1.1 信號的基本分類
1.1.2 信號的基本運算及波形變換
1.2 係統
1.2.1 係統的定義及描述
1.2.2 係統的特性及分類
1.2.3 係統模擬與相似係統
習題1

第2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
2.1 綫性連續係統的描述及其響應
2.1.1 綫性連續係統的描述
2.1.2 係統的響應——微分方程的經典解
2.1.3 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
2.2 奇異信號
2.2.1 奇異信號的時域描述
2.2.2 衝激信號的特點及物理意義
2.3 衝激響應與階躍響應
2.3.1 衝激響應
2.3.2 階躍響應
習題2

第3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頻域分析
3.1 復指數函數的正交性與傅立葉級數
3.1.1 復指數函數的正交
3.1.2 傅立葉級數
3.1.3 傅立葉級數的指數形式及物理意義
3.2 周期信號的頻譜及特點
3.3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
3.3.1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密度函數
3.3.2 常見信號的頻譜分析
3.4 傅立葉變換的性質
3.5 綫性非時變係統的頻域分析
3.5.1 頻域分析
3.5.2 無失真傳輸
3.5.3 理想低通濾波器
習題3

第4章 連續時間係統的復頻域分析
4.1 拉普拉斯變換
4.1.1 拉普拉斯變換的定義
4.1.2 常用信號的拉普拉斯變換
4.2 拉普拉斯變換的性質
4.3 拉普拉斯反變換
4.4 連續時間係統的復頻域分析法
4.4.1 微分方程s域解法
4.4.2 電路的5域模型解法
4.5 係統函數
4.5.1 係統函數的概念
4.5.2 係統函數與s域分析法
4.6 連續時間係統的特性
4.6.1 係統的零極點與係統的因果性、穩定性
4.6.2 係統函數與時域響應
4.6.3 係統函數與頻率響應
習題4

第5章 離散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
5.1 離散時間信號
5.1.1 連續信號的取樣
5.1.2 離散時間信號的錶示
5.1.3 序列間的運算
5.1.4 常用的典型序列
5.2 離散時間係統
5.2.1 離散時間係統的差分方程
5.2.2 零輸入響應與零狀態響應
5.2.3 離散信號捲積和
5.2.4 單位響應
5.3 捲積和求零狀態響應
5.3.1 離散序列的分解
5.3.2 捲積和求零狀態響應
習題5

第6章 離散時間係統的z域分析——2變換
6.1 g變換
6.1.1 2變換及其收斂域
6.1.2 典型信號的2變換
6.2 g變換的性質
6.3 2反變換
6.4 離散時間係統的係統函數
6.4.1 係統函數的計算
6.4.2 由零極點圖確定係統的頻率響應
6.4.3 利用塵變換分析離散係統
6.5 □變換在數字濾波器中的應用
習題6

第7章 MATLAB在信號與係統中的應用
7.1 MATLAB使用基礎
7.1.1 MATLAB的啓動
7.1.2 MATLAB的工作環境
7.2 MATLAB的基本操作
7.2.1 命令窗口及基本操作
7.2.2 MATLAB中矩陣的輸入方法
7.2.3 M文件的使用
7.3 MATLAB用於連續時間係統的時域分析
7.3.1 常用連續信號的實現
7.3.2 連續時間信號的基本運算與波形變換
7.3.3 連續時間係統的衝激響應和階躍響應
7.3.4 連續時間信號的捲積運算
7.3.5 連續時間係統的零輸入響應和零狀態響應
7.4 MATLAB用於連續時間係統的頻域分析
7.4.1 周期信號的分解與閤成——傅立葉級數
7.4.2 周期信號的頻譜
7.4.3 非周期信號的頻譜——傅立葉變換
7.4.4 傅立葉變換性質用MATLAB實現
7.4.5 MATLAB計算係統的頻率響應
7.5 MATLAB用於連續時間係統的s域分析
7.5.1 利用MATLAB繪製連續時間係統的零極點圖
7.5.2 利用MATLAB實現拉普拉斯正、反變換
7.5.3 利用MATLAB繪製係統的頻率特性麯綫
7.5.4 利用MATLAB實現幾何矢量作圖法繪製係統頻率響應麯綫
7.6 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的時域分析用MATLAB實現
7.6.1 離散時間序列的MATLAB實現
7.6.2 捲積和的MATLAB實現
7.6.3 由差分方程求解離散時間係統響應的MATLAB實現
7.7 離散時間信號與係統的z域分析及MATLAB實現
7.7.1 利用MATLAB實現□正、反變換
7.7.2 離散時間係統頻率響應的MATLAB實現
7.7.3 離散時間係統零極點分布圖和係統幅頻響應的MATLAB實現

附錄A 實訓
實訓1——連續時間係統的模擬
實訓2——信號頻譜分析
實訓3——綫性時不變LTI係統頻率特性分析
實訓4——取樣定理與信號恢復
附錄B 習題答案
參考文獻
《星辰之語:宇宙生命的奧秘》 內容簡介: 《星辰之語:宇宙生命的奧秘》並非一本探討信息傳遞、係統分析或數學建模的教科書,而是一趟引人入勝的宇宙探索之旅,一次對生命在浩瀚星海中存在可能性的深刻追問。本書將帶領讀者掙脫地球的束縛,以一種全新的視角審視我們身處其中的宇宙,並大膽地設想,在那無垠的黑暗與璀璨的光輝背後,是否潛藏著其他生命形式的低語,它們又將以何種姿態展現在我們麵前。 本書的開篇,我們將從地球生命起源的奧秘入手,迴顧生命演化進程中的關鍵節點。從原始海洋中復雜分子的誕生,到單細胞生物的繁榮,再到多細胞生物的崛起,直至智慧生命的齣現,這條漫長而充滿奇跡的進化鏈,為我們理解生命存在的普適性奠定瞭基礎。我們並非孤例,這顆藍色星球上生命的頑強與多樣性,暗示著在適宜的條件下,生命可能是一種宇宙級的自然現象。 隨後,我們將目光投嚮地球之外,探索可能孕育生命的宇宙環境。本書將詳細剖析行星形成的條件,包括恒星的類型、行星的軌道穩定性、液態水的存在以及關鍵元素(如碳、氫、氧、氮、磷、硫)的豐度。我們將深入瞭解係外行星的探測技術,從開普勒望遠鏡的“淩星法”到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的“直接成像法”,見證人類如何逐步繪製齣宇宙中潛在的宜居帶地圖。從類地行星到超級地球,從冰巨星的衛星到被認為擁有地下海洋的雪球行星,每一處潛在的“綠洲”都充滿瞭令人振奮的可能性。 本書還將聚焦於“生物標誌物”的概念。當遙遠的行星大氣中齣現異常的化學成分組閤,例如氧氣與甲烷的共存,這是否就是生命活動留下的痕跡?我們將探討不同生命形式可能産生的獨特信號,無論是通過大氣光譜分析,還是對地外有機物的探索,本書都將以嚴謹的態度,介紹當前科學界的研究進展與麵臨的挑戰。從最簡單的微生物到復雜的智慧生物,它們可能留下的“簽名”韆差萬彆,而正是這些微弱的綫索,構成瞭我們尋找宇宙鄰居的希望。 當然,本書不會止步於對生命存在形式的靜態想象。我們將進一步思考,如果地外生命真的存在,它們會是怎樣的?它們與我們相似,還是截然不同?本書將藉鑒生物學、化學、物理學乃至社會學的理論,大膽推測地外生命可能具有的形態、代謝方式、感知能力以及社會結構。從矽基生命到能量生命,從低等生物到高度發達的文明,我們嘗試跳齣人類中心主義的思維局限,擁抱宇宙生命多樣性的無限可能。 特彆地,《星辰之語》將投入大量篇幅討論“搜尋地外文明計劃”(SETI)的曆史與未來。我們將迴顧早期對無綫電信號的監聽,探討為何選擇特定的頻率,以及在海量數據中尋找“非自然”信號的睏難與樂趣。本書還將介紹光學SETI,即搜尋地外文明通過激光或其他光學手段發齣的信號。我們將探討不同文明可能采取的通訊策略,以及在宇宙尺度上進行信息交換的潛在挑戰,例如信號衰減、時延以及語言隔閡。 此外,本書還將深入探討與地外文明接觸可能帶來的深遠影響。這不僅是科學的突破,更是人類文明的一次重大拷問。我們將審視科學界、哲學界乃至大眾對於這一可能性的種種反應,包括樂觀的期望、審慎的擔憂以及對未知本身的敬畏。如果一個地外文明能夠進行星際旅行,他們的技術水平和哲學思想又將達到何種高度?他們的到來,會是人類文明的福音,還是挑戰? 《星辰之語》還將觸及一些更為前沿和 speculative 的領域,例如“生命方程”的可能性。在理論物理學和生物學的交叉地帶,是否存在一套能夠描述生命誕生和演化的基本定律?如果存在,這套定律是否具有普遍性,能夠在宇宙的任何角落適用?本書將探討科學傢們在理解宇宙生命“通用性”方麵的努力,試圖尋找連接地球生命與潛在地外生命的橋梁。 本書的最後部分,將迴歸人類自身。在仰望星空,追尋地外生命的同時,我們對自身生命的理解又將如何深化?對宇宙生命的探索,實際上是對我們自身生命本質的一次深刻反思。認識到生命在宇宙中可能並非獨一無二,將極大地拓展我們的視野,促使我們重新審視人類在宇宙中的位置,以及我們作為智慧生命所肩負的責任。 《星辰之語:宇宙生命的奧秘》以一種詩意而又不失科學嚴謹的方式,編織瞭一幅關於宇宙生命可能性的壯麗畫捲。它鼓勵讀者保持好奇心,敢於想象,並以開放的心態去麵對宇宙的無限奧秘。本書是一次思想的啓迪,一次關於我們自身和我們所處宇宙的深刻對話,一次對“我們是誰?我們從哪裏來?我們到哪裏去?”這古老問題的全新探索。它不是關於如何構建和分析係統的理論,而是關於生命本身,以及生命在宇宙宏大舞颱上可能擁有的無數精彩篇章。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有點復古,但打開閱讀後,感覺內容卻是非常現代且具有前瞻性。我之所以選擇這本書,是因為我聽說它在關於隨機信號處理的部分做得非常齣色。果然,書中在介紹瞭確定性信號和係統之後,便重點轉嚮瞭隨機信號。這部分內容對我來說是全新的領域,我之前對隨機信號的認識僅停留在一些模糊的概念上。書中從概率論和數理統計的基礎知識講起,非常係統地介紹瞭隨機變量、隨機過程的概念,以及如何描述它們的統計特性,比如均值、方差、自相關函數、功率譜密度等等。這些概念的引入,為後續的隨機信號分析奠定瞭堅實的基礎。我特彆關注瞭關於平穩隨機過程的部分,以及如何分析綫性係統對平穩隨機過程的響應。書中通過具體的例子,講解瞭如何計算輸齣隨機過程的統計量,以及如何利用功率譜密度來分析係統的頻率選擇性對隨機信號的影響。這一點對於通信、控製等領域的工程師來說,是非常實用的。書中的數學推導雖然嚴謹,但作者也盡量通過圖示和文字描述來降低理解的難度,讓我能夠逐步掌握這部分復雜的知識。

評分

這套書我當初買的時候,主要是被它的“厚重感”所吸引,感覺像是一部百科全書,裏麵肯定包含瞭足夠深入的內容。當我開始閱讀時,我發現它確實是一本非常“硬核”的教材。作者在描述一些核心概念的時候,比如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是直接進入數學推導的,很少有過於直白的類比或者通俗的解釋。對於我這種更偏嚮於直覺理解的人來說,這部分內容一開始確實有點挑戰。需要反復閱讀,並且結閤書後的一些習題來加深理解。不過,也正是因為這種嚴謹的數學推導,讓我對這些變換的本質有瞭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對收斂域(ROC)的講解,我覺得是拉普拉斯變換和Z變換的關鍵所在,作者在這方麵花瞭很多筆墨,並且通過大量的圖示來幫助讀者理解不同ROC對應的係統特性。另外,我比較欣賞的是,書中在介紹離散時間信號和係統時,對於序列的錶示、捲積等操作,都做瞭非常詳盡的描述,包括各種離散序列的特殊性質,以及它們在捲積運算中的作用。這一點對於理解數字信號處理至關重要。雖然有些章節的閱讀過程比較“燒腦”,但一旦理解瞭其中的數學原理,再去看相關的應用,就會覺得豁然開朗。

評分

我買這本書的初衷,其實是希望它能給我一些關於信號分析的“新視角”,因為我之前的學習都是比較碎片化的。這本書在這一點上做得相當不錯。它首先建立瞭一個非常完整的信號與係統理論框架,從連續時間信號到離散時間信號,從連續時間係統到離散時間係統,邏輯非常清晰。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係統性質”的講解,比如綫性、時不變、因果性、穩定性等等。作者不僅僅是給齣瞭定義,還花瞭大量篇幅來解釋這些性質的實際意義,以及它們如何影響係統的行為。比如,解釋瞭為什麼非因果係統在實際中是無法實現的,以及不穩定係統可能導緻信號的無限增長。在引入傅裏葉級數和傅裏葉變換時,書中將它們作為分析周期信號和非周期信號的工具,並且詳細闡述瞭如何從時域的信號轉換到頻域的頻譜,以及頻域分析能夠揭示哪些時域中不易觀察到的信號特徵。這讓我對“信號的頻率成分”有瞭更宏觀的認識。此外,書中還對各種信號的典型頻譜進行瞭詳細的介紹,比如衝激信號、矩形脈衝信號、指數信號等等,這些都非常有助益。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倒是挺有意思,封皮摸上去有一種特彆的質感,不是光滑的,而是帶點細微的紋路,拿在手裏感覺很沉甸甸的,好像裏麵藏著很多知識的重量。我拿到這本書的時候,主要想看看它在實際應用方麵的內容。我是一名在通信行業工作的工程師,平時工作中會接觸到各種信號的調製解調、濾波等等,所以很想瞭解書中對於這些實際問題的處理方式。書的前半部分,關於信號的分類、性質,以及一些基本的變換,雖然也涉及,但我覺得相對來說講得比較基礎,更像是對大學本科課程的一個復習和梳理。真正吸引我的是後麵關於係統分析的部分。書中用瞭很多篇幅來講解綫性時不變係統(LTI)的特性,以及如何利用脈衝響應來錶徵一個係統。我特彆關注瞭書中關於濾波器設計的那幾章,它不僅僅是給齣瞭各種濾波器的數學模型,還結閤瞭一些實際的例子,比如如何為一個特定的應用場景選擇閤適的濾波器類型,以及如何評估濾波器的性能指標,如通帶、阻帶、過渡帶的寬度等等。書中還提及瞭一些關於采樣和重建的理論,這對於數字信號處理尤為重要。我發現,這本書在理論推導的嚴謹性和工程實踐的結閤上,做得相當平衡。雖然有些地方的數學推導需要仔細琢磨,但作者總是能適時地給齣一些工程上的解釋,讓我能把抽象的數學概念與實際的工程問題聯係起來。

評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得相當樸實, tinta 藍的底色,白色的標題,給人一種嚴謹、紮實的學術感。翻開第一頁,就是目錄,密密麻麻的章節標題,光是看過去就覺得內容量十足。我一開始最感興趣的是關於傅裏葉變換的那幾個章節,因為在我之前的學習中,這部分內容總是有些似懂非懂,希望能通過這本書找到更清晰的理解路徑。作者在介紹傅裏葉變換的時候,並沒有直接拋齣復雜的數學公式,而是從信號的分解和疊加開始,用比較直觀的比喻來解釋“頻譜”這個概念,這一點我非常喜歡。比如,將復雜的信號比作一首交響樂,而頻譜就是這首樂麯中各種樂器發齣的聲音的“成分”以及它們的“響度”。然後,再逐漸引入數學工具,比如三角函數係、復指數形式,並且非常細緻地講解瞭每一步的推導過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關於捲積的講解,也下瞭很大的功夫。不是簡單地給齣公式,而是從“係統響應”的角度齣發,一步步引導讀者理解捲積在描述綫性時不變係統中的核心作用。我嘗試著做瞭書中的一些例題,感覺作者在選擇例子的時候,既有理論上的典型性,又不至於過於抽象,能夠幫助我鞏固對概念的理解。總的來說,這本書在基礎理論的講解上,非常紮實,細節之處的處理也很到位,對於希望深入理解信號處理基本原理的讀者來說,應該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