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越绝书校释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越绝书校释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释 著,李步嘉 校释 校
图书标签:
  • 中国史学
  • 史学典籍
  • 越绝书
  • 校释
  • 历史
  • 古代史
  • 文献
  • 古籍
  • 中国历史
  • 史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1182
版次:1
商品编码:11940498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
开本:32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字数:3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越绝书》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的重要典籍,它所记载的内容以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为主线,上溯夏禹、下及两汉,对此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地理、语言、风俗等多有涉及。其中不少记述,不见于其他典籍,因而一向为学者所重视。

作者简介

  李步嘉,武汉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研究成果:论文:《〈哀江南赋〉旧注发微》、《论朱希祖的〈臣瓒姓氏考〉》、《唐以前〈国语〉旧注考述》等。著作:《〈越绝书〉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前言/序言

  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分剐记裁了梁陈两个封建割据政权的历史,是六世纪五十年代到七世纪三十年代期间,姚察、姚思廉父子相继编撰的。
  梁陈是继东晋宋齐,先后在江南建立的两个封建割据王朝。梁自萧衍(梁武帝)建国到萧方智(梁敬帝)时灭亡,首尾五十六年(公元五〇二到五五七)。陈自陈霸先(陈武帝)建国到陈叔宝(陈后主)踌被隋所灭一历时三十三年(五五七到五八九)。
  梁代前期,是同割据北方的北魏对立的。北魏分裂成东魏、西魏后,梁和东、西魏成为鼎足三分的形势。陈建立后,北齐和北周已经代替了东、西魏,仍然是三分的局面。六世纪七,八十年代,北周和隋相继统一了北方上(世纪末隋灭陈,绪束了南北的分裂。
  梁代的历史,曾由沈约、周兴嗣、裴子野和杜之伟、顾野王、许亨等在梁陈两代先后受命编撰,许亨写成梁史五十八卷。梁代谢昊又有梁书四十九卷,陈代何之元和隋代刘墦各成梁典三十卷。陈代的历史,傅纬、顾野王都曾受命编撰,陈书顾野注膊说他有「国史纪传二百卷,未就而卒」。陆琼还着有陈书四十二卷。以上这些着作,姚氏父子修史时可能参考过,但都漫有流传下来。
  姚察在陈初曾参与梁史的编撰。入隋后,又在公元五八九年(隋开皇九年)受命编撰粱陈两朝史,漫有成书就死了。姚思廉在隋唐两次受命继续完成这两朝史,到六三六年(唐贞观十年)才写成了梁书和陈书。
  姚察字伯审,昊兴武康(在今浙江德清县西)人。在陈代任秘书监、领大着作、吏部尚书,在隋代做秘书丞。死于公元六〇六年(隋大业二年)。姚思廉字简之,在唐任着作郎、弘文馆学士,后来做到散骑常侍。死于六三七年(唐贞观十一年)。
  姚思廉编撰梁陈史的时候,魏徵是梁陈齐周隋五史的监修官。所以梁书陈书本纪部分和陈书皇后传后面都有魏徵的史论。他在一些具体论述上,看法有和姚氏父子相出入的地方。
  梁陈两代的早期历史着作都已失传,因此梁书和陈书就成为现存的比较原始的记载一除政治和军事问题以外,迄两部书在哲学史、文学史、宗教史、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方面,也都保存了一些资料。梁书谙夷传比较系统地叙述了海南一些历史,记载了它们的传说、风俗、物产,以及我国人民和海南各地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情况。一般说来,梁书的记裁要比陈书丰富些,梁书的文笔也比陈书要好些。梁书记公元公元五〇五年合肥之战,五〇六年邵阳之战(韦叔传)、钟离之守,都是比较生动的。
  我们现在对这两部书加以标点校勘。梁书,用商务印书馆据宋大字本影印的百衲本及明南监本、北监本、汲古阁本,清武英殿本、金陵书局本互校,择善而从,还参考了南史、册府元龟、资洽通监和资洽通监考异的有关部分。在汲取前人校勘成果方面,我们利用了张元济、张森楷两种校勘记,的稿本及钱大昕廿二史考异等书。陈书以百衲本为底本,取校的本子和参考书与梁书基本上相同。陈书某些卷(如卷一、卷三、卷九等)的末尾附有一两行小字,这是宋人曾巩等所作校语,是百衲本原有的。两部书的总目,都是我们重编的。
  梁书由卢振华同志点校,趟守俨同志做了编辑整理。陈书由张维华同志点校。缺点错误,希望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越绝书校释》 《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旨在汇集与整理中国古代史学领域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为学界提供最可靠、最系统的研究资料。本丛刊的出版,肩负着传承中华史学文脉,推动古籍整理与史学研究深入发展的重任。通过严谨的校勘、精细的释读,我们期望能重现先贤史学思想的光辉,为当代学者提供坚实的学术基石。 《越绝书》 《越绝书》,作为中国古代一部极其重要的史籍,其价值与地位不容忽视。这部古籍不仅是研究春秋战国时期越国历史的宝贵文献,更是了解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社会生活等方方面面的重要窗口。其篇章结构独特,内容丰富,叙事生动,为我们描绘了一个鲜活的古代世界。 一、 《越绝书》的时代背景与成书 《越绝书》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一般认为是袁康、吴平。其成书的时代,正值汉代史学蓬勃发展之际。东汉继承了西汉以来对历史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传统,史家辈出,史学著作数量众多。同时,汉代注重地方史的搜集与撰写,这为《越绝书》这类区域性史书的出现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越绝书》的出现,反映了当时史学界对地方史料的关注,以及对历史真实性的不懈追求。 《越绝书》的作者袁康、吴平,虽然史籍记载不多,但他们以搜集、整理、撰写越地史事为己任,历经辛劳,最终成书。据《隋书·经籍志》记载,《越绝书》“凡二十卷”,其内容之详尽,可见作者的用心。全书以越国历史为主线,兼及吴国及周边诸国的历史,时间跨度较大,从越国的起源神话,一直叙述到越国灭亡之后。 二、 《越绝书》的史料价值 《越绝书》的史料价值体现在多个方面: 1. 越国历史的“信史”:在《越绝书》之前,关于越国的历史记载零散,且多带有传说色彩。例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等篇章虽有记载,但篇幅有限,且以勾践灭吴兴盛时期为重。而《越绝书》则系统地梳理了越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弥补了史籍的空白。《越绝书》详细记载了越国先祖的世系、建国过程、历代君主的更迭、重要的战役与政治事件,如勾践灭吴的详细经过、范蠡的辅佐、国士们的贡献等等。这些内容对于构建越国完整可信的历史框架至关重要。 2. 军事史研究的珍贵资料:《越绝书》对古代战争的描写尤为生动具体。书中记载了大量越国与吴国之间乃至与其他诸侯国的军事对抗,详细描述了战争的起因、过程、战术运用、兵器装备等。例如,书中关于勾践与夫差之间一系列战争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越国军队的勇敢善战,也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战争的残酷性与复杂性。对于研究古代军事战略、战术思想、兵器发展以及战争对社会的影响,提供了第一手的宝贵资料。 3. 政治制度与外交关系的观察窗口:《越绝书》通过对越国君臣关系、官制设置、国家治理等方面的记载,为我们展现了春秋时期诸侯国政治运作的特点。同时,书中也涉及越国与其他国家的外交往来,如越与吴、楚、齐、晋等国的互动,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格局,以及诸侯国之间的合纵连横。 4. 经济与文化风貌的生动写照:《越绝书》不仅关注政治军事,也对当时的经济活动、民俗风情、人物传记等有所涉猎。例如,书中关于越国物产、地理风貌的描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特色。书中对一些重要人物的刻画,如范蠡、文种等,也展现了他们的智慧与抱负,丰富了我们对古代人物的认知。书中还保留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地方风俗、歌谣谚语等,对于研究古代的文化、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具有重要的价值。 5. 语言文字研究的珍贵文本:《越绝书》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其叙事风格古朴生动,词汇丰富,对于研究先秦至汉代汉语的演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包含的许多古语词汇、表达方式,是研究中国古代语言文字不可多得的资料。 三、《越绝书》的篇章结构与内容特色 《越绝书》全书原有二十卷,但流传至今的版本多有残缺。现存的版本通常分为“内传”、“外传”、“记”、“故事”、“赞”等部分,但这种划分并非原始的篇章划分,而是后人根据内容整理的结果。 其内容特色主要体现在: 以越国为主体,兼顾吴国:全书虽名曰《越绝书》,但对吴国历史的叙述占据了相当大的篇幅,尤其是勾践灭吴的事件,更是叙述得跌宕起伏,引人入胜。这反映了春秋时期越、吴两国紧密的敌对与竞争关系,以及两者命运的紧密相连。 叙事生动,情节曲折:《越绝书》的叙事风格颇具传奇色彩,善于刻画人物,描绘事件。书中充满了英雄气概、家国情怀,以及权谋斗争的描写,读来引人入胜。例如,关于勾践卧薪尝胆、范蠡献计献策、西施浣纱等情节的描绘,都极具艺术感染力。 史料与传说的融合:《越绝书》在保留历史事实的同时,也融入了大量的传说、神话和民间故事。这种将历史与传说相结合的叙事方式,在古代史书中并不少见,它既增加了内容的趣味性,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与想象。 注重细节的描绘:书中对一些细节的描写,如战场上的器械、人物的对话、场景的布置等,都力求真实,为后人还原历史提供了生动的画面感。 四、 《越绝书》的流传与研究现状 《越绝书》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在古代,它被收录于《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等重要的史志之中,可见其在当时的重要地位。历代都有学者对《越绝书》进行校注、研究。 近现代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深入,对《越绝书》的研究更加广泛和系统。学者们从历史学、文学、语言学、考古学等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解读,发掘其独特的价值。对《越绝书》的校勘、注释、辨伪等工作,一直是古籍整理的重要内容。 五、 《越绝书校释》的意义 《越绝书校释》作为《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出版具有以下重要意义: 1. 提供最可靠的文本:通过对不同版本进行细致的校勘,辨别文字的讹误,考证词句的含义,力求呈现一个最接近原貌的《越绝书》文本。这为学者们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坚实可靠的文本基础。 2. 深化文本的理解:详细的注释和疏证,能够帮助读者理解书中的难字、难句、典故以及当时的历史背景。通过深入的释读,可以更准确地把握作者的原意,更深入地理解书中蕴含的历史信息。 3. 推动史学研究的进步:为研究春秋战国史、越国史、吴国史、古代军事史、古代文化史等领域的学者提供最权威的参考资料。通过对《越绝书》更深入、更准确的理解,将有助于推动相关史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4. 传承中华优秀史学文化:《越绝书》是中国古代史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整理与研究,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这部经典,从而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史学文化。 《越绝书校释》的完成,是无数学者心血的结晶,是中华史学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贡献。它不仅是对一部古代经典的整理与传承,更是对历史求真、对文化负责的体现。我们相信,这部著作将成为相关领域学者研究的宝贵财富,为中国古代史学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献抱有敬畏之心的普通爱好者,每次面对古代典籍,总有一种既渴望亲近又深感壁垒重重的矛盾。特别是像《越绝书》这样,虽然名字耳熟能详,但其内容却常常被淹没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之中,鲜为人知。《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越绝书校释》的出现,无疑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这部重要史籍的大门。我尤其看重“校释”二字,这代表了严谨的学术态度和精细的研究方法。在我看来,一本优秀的校释本,能够帮助我们跨越语言和时代的障碍,直抵文本的核心。它不仅仅是提供一个“译文”或者“解读”,更是对原文进行抽丝剥茧,辨析字词,梳理文意,甚至考订其历史背景和版本差异。这样的工作,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献的原意,发掘其中蕴含的丰富信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更深入地理解《越绝书》的价值,感受其作为史学基本典籍的独特魅力。

评分

每次看到“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这样的系列名称,我都会被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所吸引。而当这个系列的名字后面跟上“越绝书校释”时,我的好奇心更是被瞬间点燃。我一直对那些奠定中国史学基础的典籍抱有浓厚的兴趣,也深知它们的重要性,但同时也深切体会到,这些古籍的阅读和理解,往往需要专业的学术指引。《越绝书》在我看来,就是这样一部既重要又充满解读难度的史料。它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但其文风和语言的古奥,常常让非专业读者望而却步。这本书的“校释”二字,让我看到了它不仅仅是一部简单的整理本,更是集学者的智慧和心血于一体的研究成果。我期待它能够以一种严谨而不失可读性的方式,为我们打开《越绝书》的世界,让我们能够穿越历史的烟尘,直接触摸到文本的脉络,理解其中蕴含的真实历史。这样的书籍,对于任何一个真正热爱中国历史的读者来说,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宝。

评分

这本书名——《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越绝书校释》——一听就感觉分量十足,一股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我拿到手的时候,就对它充满了期待。说实话,对于《越绝书》这样一部古老而又重要的史料,我一直想找一本既权威又便于阅读的整理本。市面上关于《越绝书》的研究和解读不乏其数,但往往要么是过于学术化,普通读者难以企及;要么是过于通俗,又失了史料的严谨性。《越绝书校释》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空白。我特别看重它“校释”的二字,这说明它不是简单的摘抄或转述,而是对原文进行了细致的考订和解释。这对于理解原文的含义,把握作者的意图,甚至是还原历史的原貌,都至关重要。想象一下,当年那些文言文的晦涩之处,经过现代学者的梳理和注释,变得清晰可见,这本身就是一种穿越时空的智慧碰撞。我个人对于历史典籍的研究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喜欢那种能够让我深入探究历史细节,感受古人智慧的著作。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朴素大气,散发着一种沉静的书卷气,让我忍不住想捧在手里,细细品味。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解了我一个很大的困惑。我之前在阅读一些关于春秋战国时期历史的著作时,常常会遇到《越绝书》的引用,但原文往往晦涩难懂,即使借助一些通俗的解读,也感觉隔靴搔痒。我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大概的意思,而是希望能够真正理解原文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甚至作者的遣词造句背后可能隐藏的历史信息。《越绝书校释》给我带来的,正是这种深入挖掘的可能。它的“校释”工作,意味着它对原文的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进行了认真的推敲,力求准确。这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就像是在迷雾中找到了指引方向的灯塔。我期待着通过这本书,能够更直接、更清晰地接触到《越绝书》的原貌,理解它在研究中国古代史,尤其是越国历史,乃至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中的独特价值。一本好的校释本,不应该仅仅是作者的独白,更应该是一个与原文对话的平台,而这本书显然朝着这个方向努力,让我对其内容充满了好奇和信心。

评分

坦白说,我之前对《越绝书》的认识,主要停留在一些关于勾践复国、卧薪尝胆的零散故事片段上,总觉得它是一部局限于吴越争霸的地方性史书。然而,《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越绝书校释》这个书名,让我意识到它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此。它被列入“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这本身就说明了它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地位。而“校释”二字,则预示着这本书将提供一个深入研究和理解《越绝书》的全新视角。我期待的是,它能够通过严谨的学术考证,帮助我们发掘《越绝书》中更深层次的历史信息,不仅仅是关于吴越两国,而是更广泛地反映那个时代的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内容。一本好的校释本,应该能够引领读者走进文本的内在世界,理解作者的思考,甚至与其对话。我对这本书寄予厚望,希望它能让我对《越绝书》以及那个遥远的时代,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突破以往狭隘的印象。

评分

好书,这个系列都不错?,坑深啊

评分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读史明智!

评分

定价便宜,活动买才算稍可

评分

中华书局的书没的说,质量和价格一样高。

评分

定价便宜,活动买才算稍可

评分

好的

评分

商品质量好,物流特快。

评分

中华书局这个系列都很不错,慢慢收集!

评分

这本书是越绝书研究的集大成者 不可不看 中华书局出版的这套丛书 质量还是有保证的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teaonline.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